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分析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分析自2012年11月~2016年11月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输尿管梗阻性疾病患者58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将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泌尿系成像,获得清晰图像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能清晰显示输尿管的梗阻部位,定位诊断准确率100.00%,定性诊断准确率90.00%。
结论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性高,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标签:输尿管梗阻;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泌尿系成像
多层螺旋CT扫描能获得高质量的泌尿系统三维图像,即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SCTU),与其它泌尿系统检查比较起来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已成为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逐渐被临床应用。
回顾分析自2012年11月~2016年11月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输尿管梗阻性疾病患者58例,分析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自2012年11月~2016年11月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输尿管梗阻性疾病患者58例,男42例,女16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47.5±6.3)岁。
临床症状有血尿、腹痛、尿急、尿频、尿痛等。
其中输尿管结石32例,输尿管炎性纤维性狭窄13例,输尿管癌10例(其中1例合并有肾盂癌,1例合并有膀胱癌),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2例,先天性巨输尿管1例。
所有病例均得到手术及病理证实。
1.2方法
采用GElightspeed螺旋CT扫描机,电压120 kV,电流220 mA,扫描层厚2.5 mm。
扫描范围:自第11胸椎水平至耻骨联合下缘。
对比剂为碘海醇,经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100 ml,注射速率3.0 ml/s,注射后进行三期扫描,尿路积水者延迟时间延长1~3 h。
将重建后的图像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重建(VR)显示尿路立体影像及病变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进行诊断。
2结果
2.1泌尿系统结石
泌尿系统结石32例,左侧12例,右侧16例,双侧4例。
CT平扫发现24
例。
在多层螺旋CT的MPR图像上,结石呈高密度影,直观地显示结石引起肾盂、输尿管扩张、梗阻段输尿管壁炎性水肿等间接征象,见图1。
2.2输尿管炎性狭窄
输尿管炎性狭窄13例,左侧6例,右侧7例,位于肾盂输尿管移行处5例,位于腹段4例,位于盆段4例。
SCTU的CPR上表现为输尿管渐进性变窄,VR 图像立体显示狭窄部位,更加明确清晰。
静脉期见近端输尿管、肾盂和肾盏中~重度扩张,狭窄范围1.2~4.6 cm,平均2.9 cm,见图2。
2.3泌尿系肿瘤
输尿管癌10例,左侧4例,其中1例合并有肾盂癌,右侧5例,2例合并有膀胱癌。
CT平扫发现7例。
增强扫描可见肿块均匀强化8例,不均匀强化2例,MPR图像及CPR图像清晰显示肿瘤位置、形态、与周围结构关系,见图3,图4。
2.4 输尿管畸形
先天畸形3例,均累及单侧,其中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2例,先天性巨输尿管畸形1例。
SCTU图像清晰、立体显示输尿管形态、结构、走行,见图5。
2.5准确率统计
本组58例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结果其中定位诊断正确率100.00%。
定性诊断准确率96.60%。
3讨论
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病因很多,一般按照部位分为腔内因素、腔外因素、管壁因素、功能性因素及先天畸形,常见有结石、炎性病变、原发肿瘤、外压性疾病、先天畸形等等,目前输尿管疾病诊断方法有超声检查、X线检查(KUB)、静脉肾盂造影(IVU)、CT平扫、SCTU及磁共振尿路造影(MRU),其中超声检查方法简单无损伤,可对梗阻部位及性质初步鉴别,但对于小病灶及功能性梗阻无法明确诊断;KUB对于明显的较大的阳性结石得到诊断,对于炎性及肿瘤性病变无法定性诊断,功能性疾病更是无法诊断;IVU对于排泄功能异常无法显影的患者则无法判断;CT平扫对病变显示不够直观,缺乏立体效果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定位及定性诊断[1]。
MRU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有一定帮助,与IVU相似,但不需要注射含碘的造影剂是优势,但MRU检查时间长,患者不易配合,同时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有一定限度,可确定梗阻部位而不能显示结石影,对于恶性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准确率很低[2]。
而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SCTU)是一种非创伤性的影像检查技术,应用静脉注射造影剂经肾脏分泌排泄使得泌尿系统充盈显影,经过CT成像扫描工作站后处理获得最佳图像,使泌尿系统立体显影,清晰显示泌尿系结构,能直观显示病变区的局部解剖信息,
对病灶进行明确定位定性诊断。
输尿管结石是输尿管梗阻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由于结石成份为含钙物质,CT扫描为明显的高密度影像,SCTU可获得0.5 mm的薄层图像,可以清晰显示很小的输尿管结石,MPR可将结石位置、大小立体显示出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数据;输尿管炎性病变可导致输尿管壁炎性水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造成梗阻,螺旋CT密度分辨率高,部分IVU泌尿系统未显影或显影不良的患者也能获得高质量的SCTU图像,能达到明确诊断,与输尿管肿瘤性病变进行鉴别,而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明确诊断,充分显示其优越性。
輸尿管先天畸形病变一般包括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巨输尿管畸形、输尿管不发育或发育不全、输尿管旋转不良或异位等等[3],采用MIP、MPR、CPR及VR方法对输尿管先天畸形疾病取得良好的图像,从而得到明确诊断[4-5] 。
输尿管肿瘤多为移行上皮癌,它可以一侧发病也可以双侧发病,也可以沿输尿管蔓延多处发生,三维立体图像可清晰显示输尿管形态、位置、内径等诸多信息,可任意多方位、多角度观察泌尿系统腔内外病变情况和确定病变的范围[6],确定梗阻水平和梗阻端的形态,因此SCTU检查方法不仅可以对输尿管肿瘤病变进行准确定性诊断,同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肿瘤侵及范围、病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等重要信息,为临床手术及其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资料[7]。
SCTU与其它泌尿系统检查方法比较,具有扫描时间短、图像分辨率高、多种成像方式、多方位观察病变等优点,MIP、MPR、CPR及VR重建图像所包含的信息对病变的显示更清晰直观,更容易作出定性诊断。
由于CT是放射性检查方法,对比剂的用量也较大,因此对儿童、孕妇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8]。
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SCTU必将成为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的检查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崔国强,刘铁钢,勾国强,等.64排CT泌尿系成像在输尿管梗阻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12):1293-1294.
[2]田序伟,马爱琳,王洋,等.128层螺旋CT泌尿系CTU在输尿管梗阻中病变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3,43(2):66-68.
[3]李宏岩,王志新,孔祥波,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在输尿管梗阻诊断的价值[J].微创泌尿外科杂志,2014,3(6):343-346.
[4]管军,朱文海,陆进,等.多层螺旋CT泌尿系造影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142-143.
[5]赵林.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2015(48):57-58.
[6]田序伟,马爱琳,王洋,等.128层螺旋CT泌尿系CTU在输尿管梗阻中
病变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3,43(2):66-68.
[7]崔国强,刘铁钢,勾国强.64排CT泌尿系成像在输尿管梗阻的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12):1293-1294.
[8]王功.MR泌尿系水成像在输尿管梗阻性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3):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