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脑血流显像对血管性头痛的临床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脑血流显像对血管性头痛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2-11-26T15:43:02.9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4期供稿作者:严春雷孔令华李冬娟[导读] 血管性头痛一般分为两种,即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其发病机理为脑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血管紧张度改变,导致局部脑血流量异常变化。
严春雷孔令华李冬娟(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 226000)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4-0181-01 血管性头痛一般分为两种,即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其发病机理为脑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血管紧张度改变,导致局部脑血流量异常变化。
我们应用SPECT局部脑血流(rCBF)显像方法,研究血管性头痛与rCBF变化之关系,并与X线CT和MRI进行了对照。
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性25例,女性28例,共53例,年龄16~70岁,平均38岁。
有三年以上头痛史36例(68%),十年以上头痛史者15例(28%),临床诊断为偏头痛49例,丛集性头痛4例。
影像学检查包括SPECT局部脑血流(rCBF)显像、X线CT及磁共振显像(MRI)。
其中53例均行SPECT及X线CT检查,17例行MRI检查。
结果与讨论
X线CT扫描53例及MRI扫描17例均示阴性结果。
SPECT检查53例中阴性26例(49%),阳性27例(51%),其中局部脑血流量增加为3例,减低为24例,局部脑血流异常区在脑内分布为顶叶21处,颞叶15处,额叶9处,枕叶3处。
偏头痛脑循环异常的病理生理学改变一般分为三期:①前驱期,本组14例经典型偏头痛中,6例有前兆症状,检查时发现rCBF减少,符合血管痉挛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②头痛期,其血管改变为局部缺氧及其他引起血流量减低的因子导致的非神经支配的血管过度扩张。
本组中有两例在头痛期检查,发现rCBF增加,考虑与上述机制有关。
③发作后期及发作间期,本组中21例在头痛停止后或发作间期仍有rCBF减少,我们认为这一方面可能与头痛发作时生化因子所致血管周围结构的水肿及无菌性炎症有关。
另一方面,可以认为即使在无症状期也可能存在局部脑循环自动调节障碍,而且是不少见的。
本组中4例为丛集性头痛,该4例发作间期均未发现rCBF异常。
通过本组病例分析,首先可进一步证实血管性头痛为一类脑循环调节障碍的功能性疾患;其次,SPECT脑血流显像作为一种功能学检查手段,在诊断血管性头痛时,优于X线CT及MRI等影像学方法,并可在临床怀疑为血管性头痛时起辅助诊断作用;第三,血管性头痛即使在无症状时也存在脑循环自动调节障碍。
参考文献
[1]依力,付学清,俞永亮. 血管性头痛与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部位的关系[J].黑龙江医学.1998.02.
[2]Gao Zhou,Hu ShuChen Qing,Jia Shaowei. The angioneurotic headach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blood flow perfusion image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research [J].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2010,06.
[3]张璘,孔峰,李靖捷,等. 儿童血管性头痛124例脑血流图观察[J].临床医学.1999,09:59-61.
[4]Li Huimin,Li Jun,Wu Zhong.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vascular headache in patients with skull base and its influence on cerebral blood flow of [J]. 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1999,08:131-132.
[5]王本正.脑血流控制系统在血管性头疼的应用[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