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南口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梅州市南口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生物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得分
一.选择题(2分×30=60分)
1. 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树不易在北方地区栽种,影响上述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水B.温度C.空气D.土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和土壤等。

热带地区温度高,降水量大,北方温度低,气候干燥,影响果树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2.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在绿草地中生活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这样蚱蜢不容易被天敌发现,有利于其生活、繁殖,属于生物的保护色,是生物对环境适应的表现。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
A、一只
B、两只
C、三只
D、十只以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个实验中,鼠妇的数量太少,偶然性太大,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鼠妇的数量不宜过少,应该要10只以上,最后统计、取平均值都是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原则。

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水分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的叶片上有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提高空气湿度,调节气候,促进水循环。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蒸腾作用的意义。

5.下表为某小组同学用大豆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他们探究的环境条件是
A.温度
B.空气
C.水分
D.阳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同学对实验材料的处理可以看出,一组的种子加了清水,另一组的种子不加清水,因此实验变量是水分,探究的环境条件是水分。

考点:本题考查探究实验。

6.当你踏入山林时,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茂盛的林木遮住了大部分太阳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使空气变得清新,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通过蒸腾作用,可以使空气变得湿润,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7. 动物细胞中不具备下列哪一种结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不具有细胞壁。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细胞的结构。

8、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哪一种特征()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含羞草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属于生物的应激性。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应激性。

9.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已选用了“40×”的物镜,如果要把玻片标本放大600倍,此时应选用的目镜放大倍数是()
A、15 ×
B、10×
C、5×
D、8×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显微镜放大的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现选用了“40×”的物镜,如果要把玻片标本放大600倍,此时应选用的目镜放大倍数是600÷40=15。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

10. 玻片上写有一“p”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q
B、d
C、b
D、p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一个放大的倒立的虚像,因此,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应该看到的是“p”。

标本上写的应该是“d”,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

11. 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不用清水而用生理盐水,主要是为了()
A、使口腔上皮细胞分散开
B、杀死细胞
C、杀灭细菌
D、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保护作用,因此,为了保证细胞不破裂,需要用到细胞的等渗溶液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能够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12. 活的细胞,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而又不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随便流出。

请你总结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
A、选择透过性
B、完全透过性
C、全封闭特性
D、又是全透性,有时半透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允许进入细胞内,对细胞无用或代谢产生的废物阻挡在细胞外,或排出体外。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

13.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A、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所组成
B、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具有相同的结构
C、一切生物都有细胞组成
D、细胞核是细胞的主要成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学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认为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

14. 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③细胞核由一个分两个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长大成熟后,会进行细胞分裂。

植物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一个分为二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再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过程。

15. 有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就要落叶,这是为了()
A、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B、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C、给根供应肥料
D、减少体内水分的运输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的叶片由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蒸腾作用的“窗户”,秋冬季节,植物的各项活动减弱,有机物的积累减少,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能力也下降。

因此植物落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
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蒸腾作用。

16.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
C、细胞分化的结果直接形成各种器官
D、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的体积增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使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不可逆的改变,形成一定的组织,细胞数量不会增加,但是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

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

17. 植物和动物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不含有()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层次的差异。

18. “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叶片的一部分②把实验材料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
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或其他绿色植物放于暗处2~ 3 d 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夜
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
A、③①②⑥⑤④
B、④③②⑤①⑥ C 、②③④⑤①⑥D、②④③⑤⑥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步骤是:1、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以上;2、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片遮盖一部分;3、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4、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5、把叶片放在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6、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酒,观察。

故中顺序是:③①②⑥⑤④。

考点:本题考查“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步骤。

19. 下列属于光合作用意义的是()
①为动物和人提供了食物来源②促进了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③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④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将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有机物被分解又可以转变为二氧化碳,植物可以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故光合作用的意义包括①③④。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意义。

20. 各大超市往往喜欢将新鲜的蔬菜用保鲜膜包裹起来,达到延长其保存时间的目的,这其中的原因是()
A、阻挡了病菌的侵入
B、减少了机械碰撞损伤
C、能保持膜内恒定的温度
D、抑制了叶片的呼吸
【答案】D
试题分析:新鲜的蔬菜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降低营养价值,保鲜膜将蔬菜与空气隔离,形成低氧环境,蔬菜的呼吸作用受到抑制,有机物消耗的速度减慢,达到延长保存时间的目的。

考点:本题考查食物保鲜。

21. 植物在白天吸收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而在夜间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是因为白天()
A、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在夜间进行
D、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在夜间不能进行,而呼吸作用则一直都在进行,白天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二氧化碳大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量,因此,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夜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被消耗,则呼出二氧化碳。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2.. 在下列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应注意多施加含钾的肥料的植物是()
A、番茄、花生
B、马铃薯、红薯
C、茄子、黄瓜
D、油菜、花椰菜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含氮的无机盐促进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前成熟;含钾的无机盐可以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也就是茎的生长需要钾,叶的生长需要氮,开花、结果需要磷。

因此,A番茄、花生和C茄子、黄瓜需要多施磷肥,B、马铃薯、红薯多施钾肥,D油菜、花椰菜要多施氮肥。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3. 植物体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要经过以下四步,其中正确底顺序应该是()
①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②根吸收水分③水分化为水蒸气④通过导管输送到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经过导管运输到叶,水分变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因此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水在植物中的运输。

24. 在果树的“坐果”时期,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这样可以增加坐果量,即俗话所说的“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

其道理是()
A、限制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B、限制了水分向茎叶运输
C、限制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向根部运输
D、防止了害虫的侵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树干中有两种输导组织,即导管和筛管,导管存在木质部,将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地上部分,筛管存在韧皮部,将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的根部。

环剥树皮,破坏植物茎中的筛管,限制了有机物向根部的运输,因此,有机物储存在果实中的增多,产量增加。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25. 下列关于导管的描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运输有机物的通道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③有死细胞构成④由活细胞构成⑤两个管道分子之间有筛板⑥中空的管道⑦位于韧皮部⑧位于木质部
A、①③⑥⑦
B、②③⑥⑧
C、①④⑤⑦
D、②④⑤⑧
【解析】
试题分析:导管是植物的输导组织之一,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位于木质部中,导管是由许多筒状的死细胞上下相连而成的。

这些细胞只有细胞壁,没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且上下相邻细胞之间的横壁消失(或部分消失),形成一条连续中空的管道。

植物的根和叶中也具有导管,各个器官里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

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导管的结构。

26提倡“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的经济支出
B、减少固体垃圾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移风易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贺卡和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原料都是木材,赠送贺卡和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增加对木材的砍伐量,破坏森林,因此提倡“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保护。

27. 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
A、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砍伐和种植
C、多种只单纯的杉木林
D、允许林区人民大砍大种而先富起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森林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需要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实施有计划的合理砍伐和种植,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生长。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保护。

28. 大面砍伐森林所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A、木材产量下降
B、后续资源贫乏
C、水土流失严重
D、酿成洪涝灾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能够为人类提供建筑材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森林为许多生物提供了栖息环境,因此,大面积砍伐森林,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使许多动物失去生活场所,导致后续资源的贫乏。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9. 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A、针叶林
B、热带雨林
C、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热带雨林的植物种类最丰富,数量最多,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30. 有人说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母,是因为它能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国属于生产者,因此,可以被称为生命之母。

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意义。

二.非选题(每空1分,共40分)
31.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它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答案】生物圈
【解析】
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生物圈是一个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圈。

32. 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当细胞体积过大时,表面积相对(填A较大或B较小),(填A易于或B难于)保证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B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是,当细胞体积过大时,表面积相对较小,难于保证细胞对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因此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进行分裂,不会无限生长下去。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长。

33. 把构成植物体的几种重要组织与他们的主要分布用线连接起来。

(共2分)
A、保护组织 1.根尖的分生区、芽的生长点、茎内的形成层等
B、营养组织 2.根、茎、叶、花、果实内的导管、筛管等
C、输导组织 3.根、茎、叶的表皮等
D、分生组织 4.果肉、叶肉、幼嫩茎等
【答案】A3 B4 C2 D1
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组织。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因此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
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其本质是储存能量;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其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35. 参加植树造林,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植树种草和绿化祖国是我们的责任。

【答案】保护每一片绿叶
【解析】
试题分析:参加植树造林,保护每一片绿叶,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植树种草和绿化祖国是我们的责任。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保护。

36. 覆盖地表而有规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叫做。

【答案】植被
【解析】
试题分析:覆盖地表而有规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植物叫做植被。

考点:本题考查植被的定义。

37. 对我国植被资源破坏最大的是人为的、、等。

【答案】乱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利用
【解析】
试题分析:对我国植被资源破坏最大的是人为的滥砍乱伐、慧琳开荒和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

因此我国倡导大家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退耕还林,退耕还湖、还海等,植树造林。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保护。

38. 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森林犹如“绿色水库”,具有良好的。

【答案】保持水土
【解析】
试题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可以通过其蒸腾作用促进水循环,有“绿色水库”之称,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同时还有“地球之肺”之称。

考点:本题考查森林的作用。

39. 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陆地的水主要通过蒸发和方式进入到大气层中。

【答案】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
【解析】
试题分析: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陆地的水主要通过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方式进入到大气层中,因此植物可以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

40. 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

”麻屋子指,红帐子
指,白胖子指。

【答案】果皮种皮胚
【解析】
试题分析:花生是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没有胚乳。

谜语中的麻屋子是指果皮,红帐子是指种皮,白胖子则是指胚。

考点:本题考查果实的结构。

41. 填出花的结构图。

图1 图2
12是3是图1中的8发育成图2中的(3),9发育成(1+2)
5是6是7是
8是9是
10是11.是
【答案】1柱头2是花瓣3是花药(3)果皮,种子
5是花丝6是花柱7是萼叶
8是子房壁9是胚珠
10是花托11.花柄
【解析】
试题分析:在花的结构中,1是柱头,2是花瓣,3是花药,4是花粉,5是花丝,6是花柱,7是萼片,8是子房壁将发育成图2中的(3)果皮;9是胚珠,将发育成种子,即图2中的1和2,10是花托,11是花柄。

考点:本题考查花的结构和果实的形成。

42. 下图是根尖的纵切面结构图,试图并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1是;
2是,细胞具有很强的能力;
3是,是根生长最的部位;
4是,是吸收的最主要部位.
【答案】1根冠2是分生区,分裂;3是伸长区,快;4是成熟区,水分和无机盐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的1是根冠,2是分生区,3是伸长区,4是成熟区。

分生区的细胞具有
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产生新的细胞,增加细胞数量;伸长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
有根毛和输导组织,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考点:本题考查根的结构。

43. 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①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图中B的主要作用是。

②图中结构E名称是。

【答案】甲乙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②液泡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的乙图是属于动物细胞,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等结构,甲图中的A是细胞壁,B 是细胞膜,C是叶绿体,D是细胞核,E是液泡,F是细胞质。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

高考一轮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