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案 还剩下多少 试一试【省一等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认、读、写1~5各数,认识“>”“<”和“=”,用“>”“<”和“=”正确比较1~5各数的大小。
2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几和序数含义第几。
35以内数的组成。
4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
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用减法计算。
根据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5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60加几,仍等于几;几减0,仍等于几;0加0等于0,0减0等于0;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还是0。
1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和第几。
2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并会用语言等于、大于和小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看图列式计算。
1本单元的重点之一是学习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的位置搞错如3写成ε。
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0、2、5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了。
因此,学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
为了让学生写好0~5各数,教材中做了示范,要求学生从开始就按照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本教材从学习1~5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数感、符号感的培养。
教学时,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0~5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
在第17页通过富有趣味的图画让学生理解符号“=”“>”和“<”两边的数的大小。
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老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2在学习加减法的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老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如41=5的算法中,用数的组成来计算41=5是较高水平的算法,应积极引导学生将低水平的点数、数手指等方式上升到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上来。
减法的计算也是如此。
3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老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等实践活动,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对应”“统计”等名称。
4本单元的学习,要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
因此,老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和尝试。
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
5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使得人人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