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主要土方机械施工的适用范围和施工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三、掌握主要土方机械施工的适用范围和施工方法
一、推土机
(一)适用范围
适于开挖一~四类土;找平表面,场地平整;开挖深度不大于1.5m的基坑(槽);短距离移挖筑填,回填基坑(槽)、管沟并压实;堆筑高度在1.5m以内的路基、堤坝,以及配合挖土机从事平整、集中土方、清理场地、修路开道;拖羊足碾、松土机,配合铲运机助铲以及清除障碍物等.
(二)作业方法
推土机开挖的基本作业是铲土、运土和卸土三个工作行程和空载回驶行程。
铲土时应根据土质情况,尽量采用最大切土深度在最短距离(6~10m)内完成,以便缩短低速运行时间,然后直接推运到预定地点。
回填土和填沟渠时,铲刀不得超出土坡边沿.上下坡坡度不得超过35°,横坡不得超过10°。
几台推土机同时作业,前后距离应大于8m。
(三)提高生产率的常用方法
1。
下坡推土法;
2。
槽形挖土法;
3。
并列推土法;
4.分堆集中;
5.铲刀附加侧板法。
二、铲运机
(一)适用范围
适于开挖含水率27%以下的一~四类土;大面积场地平整、压实;运距800m内的挖运土方;开挖大型基坑(槽)、管沟、填筑路基等。
但不适于砾石层、冻土地带及沼泽地区使用。
(二)作业方法
铲运机的基本作业是铲土、运土、卸土三个工作行程和一个空载回驶行程。
在施工中,由于挖填区的分布情况不同,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应根据不同施工条件(工程大小、运距长短、土的性质和地形条件等),选择合理的开行路线和施工方法。
开行路线有如下几种:
1.椭圆形开行路线;
2.“8”字形开行路线;
3.大环形开行路线;
4.连续式开行路线;
5。
锯齿形开行路线;
6.螺旋形开行路线.
(三)提高生产率的常用方法
1.下坡铲土法;
2。
跨铲法;
3。
交错铲土法;
4。
助铲法;
5.双联铲运法。
三、挖掘机
(一)正铲挖掘机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开挖含水量应小于27%的一~四类土和经爆破后的岩石和冻土碎块;大型场地整平土方;工作面狭小且较深的大型管沟和基槽路堑;独立基坑及边坡开挖等。
2.作业方法
正铲挖掘机的挖土特点是:“前进向上,强制切土”。
根据开挖路线与运输汽车相对位置的不同,一般有以下两种:
(1)正向开挖,侧向装土法:正铲向前进方向挖土,汽车位于正铲的侧向装车。
本法装车方便,循环时间短,生产效率高。
用于开挖工作面较大,深度不大的边坡、基坑(槽)、沟渠和路堑等,为最常用的开挖方法。
(2)正向开挖,后方装土法:正铲向前进方向挖土,汽车停在正铲的后面。
本法开挖工作面较大,生产效率降低。
用于开挖工作面较小、且较深的基坑(槽)、管沟和路堑等。
3.提高生产率的常用方法
(1)分层开挖法;
(2)多层挖土法;
(3)中心开挖法;
(4)上下轮换开挖法;
(5)顺铲开挖法;
(6)间隔开挖法。
(二)反铲挖掘机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开挖含水量大的一~三类的砂土或黏土;主要用于停机面以下深度不大的基坑(槽)或管沟,独立基坑及边坡的开挖。
2。
开挖方法
反铲挖掘机的挖土特点是:“后退向下,强制切土"。
根据挖掘机的开挖路线与运输汽车的相对位置不同,一般有以下几种:
(1)沟端开挖法;
(2)沟侧开挖法;
(3)沟角开挖法;
(4)多层接力开挖法.
(三)抓铲挖掘机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开挖土质比较松软(一~二类土)、施工面狭窄的深基坑、基槽,清理河床及水中挖取土,桥基、桩孔挖土,最适宜于水下挖土,或用于装卸碎石、矿渣等松散材料.
2。
挖土方法
抓铲挖掘机的挖土特点是:“直上直下,自重切土”。
抓铲能在回转半径范围内开挖基坑上任何位置的土方,并可在任何高度上卸土(装车或弃土)。
对小型基坑,抓铲位于一侧抓土;对较宽的基坑,则在两侧或四侧抓土。
抓铲应离基坑边一定距离,土方可直接装自卸汽车运走,或堆弃在基坑旁或用推土机推到远处堆放。
挖淤泥时,抓斗易被淤泥吸住,应避免用力过猛,以防翻车。
抓铲施工,一般均需加配重。
四、装载机
装载机按行走方式分履带式和轮胎式两种。
有的单斗装载机背端还带有反铲。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装卸土方和散料,也可用于较软土体的表层剥离、地面平整、场地清理和土方运送等工作。
(二)作业方法
与推土机基本类似。
在土方工程中,也有铲装、转运、卸料、返回四个过程。
1A414022 掌握常见基坑开挖与支护方法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一、浅基坑的开挖:8点具体要求
1.浅基坑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长度,按放线分块(段)分层挖土。
根据土质和水文情况,采取在四侧或两侧直立开挖或放坡,以保证施工操作安全。
当土质为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即不会发生坍滑、移动、松散或不均匀下沉),且无地下水时,开挖基坑可不必放坡,采取直立开挖不加支护,但挖方深度应按表1A414022-1的规定执行,基坑长度应稍大于基础长度。
如超过表1A414022-1规定的深度,应根据土质和施工具体情况进行放坡,以保证不坍方。
其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可按表1A414022-2采用。
放坡后基坑上口宽度由基坑底面宽度及边坡坡度来决定,坑底宽度每边应比基础宽出15~30cm,以便施工操作.
基坑不加支撑时的容许深度表1A414022-1
临时性挖方边坡值表1A414022-2
2.当开挖基坑土体含水量大而不稳定,或基坑较深,或受到周围场地限制而需用较陡的边坡或直立开挖而土质较差时,应采用临时性支撑加固。
挖土时,土壁要求平直,挖好一层,支一层支撑。
开挖宽度较大的基坑,当在局部地段无法放坡,或下部土方受到基坑尺寸限制不能放较大坡度时,应在下部坡脚采取加固措施,如采用短桩与横隔板支撑或砌砖、毛石或用编织袋、草袋装土堆砌临时矮挡土墙,保护坡脚。
3。
基坑开挖程序一般是:测量放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预留土层
等。
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
挖土应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宽度和标高,要求坑底凹凸不超过2.Ocm。
4。
基坑开挖应尽量防止对地基土的扰动.当用人工挖土,基坑挖好后不能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时,应预留15~30cm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开始再挖至设计标高。
采用机械开挖基坑时,为避免破坏基底土,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由人工挖掘修整.使用铲运机、推土机时,保留土层厚度为15~20cm,使用正铲、反铲或拉铲挖土时为20~30cm.
5。
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应在基坑四周挖好临时排水沟和集水井,或采用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至坑底以下500mm,以利挖方进行。
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基础(包括地下水位下回填土)施工完成。
6。
雨期施工时,基坑应分段开挖,挖好一段浇筑一段垫层,并在基坑四围以土堤或挖排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内;同时,应经常检查边坡和支撑情况,以防止坑壁受水浸泡,造成塌方。
7.基坑开挖时,应对平面控制桩、水准点、基坑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等经常复测检查.
8。
基坑挖完后应进行验槽,做好记录;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要求不符时,应与有关人员研究及时处理.
二、浅基坑的支护:7类支护
1。
斜柱支撑:水平挡土板钉在柱桩内侧,柱桩外侧用斜撑支顶,斜撑底端支在木桩上,在挡土板内侧回填土。
适于开挖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机械挖土时.
2.锚拉支撑:水平挡土板支在柱桩的内侧,柱桩一端打入土中,另一端用拉杆与锚桩拉紧,在挡土板内侧回填土。
适于开挖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机械挖土,不能安设横撑时使用.
3。
型钢桩横挡板支撑:沿挡土位置预先打入钢轨、工字钢或H型钢桩,间距1。
0~1.5m,然后边挖方,边将3~6cm厚的挡土板塞进钢桩之间挡土,并在横向挡板与型钢桩之间打上楔子,使横板与土体紧密接触.适于地下水位较低、深度不很大的一般黏性或砂土层中使用。
4。
短桩横隔板支撑:打入小短木桩或钢桩,部分打入土中,部分露出地面,钉上水平挡土板,在背面填土、夯实。
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5。
临时挡土墙支撑:沿坡脚用砖、石叠砌或用装水泥的聚丙烯扁丝纺织袋、草袋装土、砂堆砌,使坡脚保持稳定.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6。
挡土灌注桩支护:在开挖基坑的周围,用钻机或洛阳铲成孔,桩径ф4O0~500mm,现场灌筑钢筋混凝土桩,桩间距为1.0~1。
5m,在桩间土方挖成外拱形使之起土拱作用。
适用于开挖较大、较浅(<5m)基坑,邻近有建筑物,不允许背面地基有下沉、位移时采用。
7。
叠袋式挡墙支护:采用编织袋或草袋装碎石(砂砾石或土)堆砌成重力式挡墙作为基
坑的支护,在墙下部砌500mm厚块石基础,墙底宽由1500~2000mm,顶宽适当放坡卸土1。
0~1.5m,表面抹砂浆保护.适用于一般黏性土、面积大、开挖深度应在5m以内的浅基坑支护.
三、深基坑的支护:
深基坑土方开挖,当施工现场不具备放坡条件,放坡无法保证施工安全,通过放坡及加设临时支撑已经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一般采用支护结构进行临时支挡,以保证基坑的土壁稳定。
支护结构的选型: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土钉墙、逆作拱墙或采用上述形式的组合,重视各自的适用条件。
(一)排桩或地下连续墙
通常由围护墙、支撑(或土层锚杆)及防渗帷幕等组成。
排桩有钢管桩、预制混凝土桩、钻孔灌筑桩、挖孔灌筑桩、加筋水泥土桩(SMW工法)等多种类型。
适用条件:适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二、三级;悬臂式结构在软土场地中不宜大于5m;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宜采用降水、排桩加截水帷幕或地下连续墙。
(二)水泥土墙
水泥土墙,依靠其本身自重和刚度保护坑壁,一般不设支撑,特殊情况下经采取措施后亦可局部加设支撑。
水泥土墙有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高压旋喷桩墙等类型,通常呈格构式布置。
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水泥土桩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承载力不宜大于150kPa;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m。
(三)土钉墙
土钉墙由密集的土钉群、被加固的原位土体、喷射的混凝土面层等组成.土钉墙是一种边坡稳定式的支护,其作用与被动起挡土作用的围护墙不同,它是起主动嵌固作用,增加边坡的稳定性,使基坑开挖后坡面保持稳定。
适用条件: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的非软土场地;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四)逆作拱墙
当基坑平面形状适合时,可采用拱墙作为围护墙。
拱墙有圆形闭合拱墙、椭圆形闭合拱墙和组合拱墙。
对于组合拱墙,可将局部拱墙视为两铰拱。
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四、深基坑的土方开挖:6点具体要求
在深基坑土方开挖前,要详细确定挖土方案和施工组织;要对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及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监测和保护。
1。
深基坑工程的挖土方案,主要有放坡挖土、中心岛式(也称墩式)挖土、盆式挖土和逆作法挖土.前者无支护结构,后三种皆有支护结构.
2。
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3。
防止深基坑挖土后土体回弹变形过大
施工中减少基坑回弹变形的有效措施,是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减少暴露时间,并防止地基土浸水。
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均应保证井点降水正常进行,并在挖至设计标高后,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
必要时,可对基础结构下部土层进行加固。
4.防止边坡失稳
5。
防止桩位移和倾斜
打桩完毕后基坑开挖,应制订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和倾斜.
6.配合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
挖土方式影响支护结构的荷载,要尽可能使支护结构均匀受力,减少变形。
为此,要坚持采用分层、分块、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挖土.
海南中航航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