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的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的思维导图
第
一
单
元
四
则
运
算
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的定义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作加法。
注:相加的两个数叫作“加数”;加得的数叫作“和”。
2、减法的定义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为“0”。
(当被减数等于减数时,差是“0”。)
例如:A-A=0
56-56=0;240-240=0;1300-1300=0
4、一个数乘以“0”,积为“0”。
例如:A×0=0
56×0=0;240×0=0;1300×0=0
5、“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商为“0”。
例如:A÷b(b不等于0)=0
注:数字“0”不能作除数。
四、四则运算的顺序
1、四则运算的定义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2、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里,如果只有加法、减法,或者只有乘法、除法,都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里,如果既有乘法、除法,又有加法、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和=加数+加数
(2)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被减数=减数+差
(2)减数=被减数-差
(3)差=被减数-减数
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乘法的定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作乘法。
注:相乘的两个数叫作“因数”;乘得的数叫作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作除法。
注: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作被除数。
3、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积=因数×因数
(2)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5、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被除数=除数×商,或者:被除数=商×除数
注: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或者: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1)在有括号的四则运算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一个四则混合运算的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五、租船的问题
1、租船的策略
租船要租单价低的,要保证空位最少。
2、租船的方法
先假设再调整
(2)除数=被除数÷商
(3)商=被除数÷除数
三、有关数字“0”的运算
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例如:A+0=A,0+A=A;M+0=M,0+M=M。
100+0=100,0+100=100;53+0=53;0+53=53;1560+0=1560
2、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例如:A-0=A
98-0=98;120-0=120;1340-0=1340
第
一
单
元
四
则
运
算
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加法的定义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作加法。
注:相加的两个数叫作“加数”;加得的数叫作“和”。
2、减法的定义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加法与减法的关系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为“0”。
(当被减数等于减数时,差是“0”。)
例如:A-A=0
56-56=0;240-240=0;1300-1300=0
4、一个数乘以“0”,积为“0”。
例如:A×0=0
56×0=0;240×0=0;1300×0=0
5、“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商为“0”。
例如:A÷b(b不等于0)=0
注:数字“0”不能作除数。
四、四则运算的顺序
1、四则运算的定义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
2、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里,如果只有加法、减法,或者只有乘法、除法,都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里,如果既有乘法、除法,又有加法、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和=加数+加数
(2)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被减数=减数+差
(2)减数=被减数-差
(3)差=被减数-减数
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乘法的定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作乘法。
注:相乘的两个数叫作“因数”;乘得的数叫作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作除法。
注: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作被除数。
3、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积=因数×因数
(2)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5、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被除数=除数×商,或者:被除数=商×除数
注: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或者: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1)在有括号的四则运算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一个四则混合运算的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五、租船的问题
1、租船的策略
租船要租单价低的,要保证空位最少。
2、租船的方法
先假设再调整
(2)除数=被除数÷商
(3)商=被除数÷除数
三、有关数字“0”的运算
1、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例如:A+0=A,0+A=A;M+0=M,0+M=M。
100+0=100,0+100=100;53+0=53;0+53=53;1560+0=1560
2、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例如:A-0=A
98-0=98;120-0=120;1340-0=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