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PPT课文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均
吴兴故鄣(现在浙江安吉)人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吴均的诗文清新且反映社会现实,其文工于写景,风格峻拔清丽,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与朱元思书》、《与施从事书》、
《与顾章书》、《续齐谐记》
背景介绍
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一些仕 途失意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一生仕途 不顺。他曾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梁武帝,梁 武帝恶其实录,焚其稿,免其职。他在《与顾章书》 中所“仆去月谢病,还觅薛萝”,表明自己辞官隐退 后,将要到石门山中去隐居。
即使在白 天,也像 黄昏时那 样昏暗。
互相掩映。
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 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 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 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 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 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与 朱 元 分写 思 书
异水
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
所见:色、形 所闻:声 所感:望峰息心,窥谷忘反
摈弃名利 向往自然
本文小结
本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抒发 了作者对世俗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 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情感的抒发与景物的描写相得益彰,用 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世俗作对比,反衬出 富春江景色惊人之美和移情易志的巨大魅 力。
与朱元思书
作者 吴均
序言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 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 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理解全文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都。 同样的颜色。 跟、随。
向东或向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表示约数。
绝好的,独一无二的。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 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 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拟声词, 形容水声 清越。
互相和鸣。 鸟鸣 声。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 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 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 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 谐动听。
理解全文
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 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 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浅青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 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 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 (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 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 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 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 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 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 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 的空隙中)见到阳光。
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鸢,俗称 老鹰,凶猛而善高飞。戾,至、到达。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治理国家 大事。经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 流连忘返。反,通“返”,返回。
纶,筹划、
治理。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树木的枝 干。
《与朱元思书》是作者给友人信中的一段话,最 早见于初唐人编的《艺文类聚》,写的是浙江境内富 春江的秋景,原信当中应该还有其他内容,但现在只 留下这看似兴之所至而写下的向友人朱元思述说山川 之美的一段文字。
学习字词 缥碧(piǎo) 轩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ɡ) 嘤嘤(yīnɡ) 鸢飞(yuān) 戾天(lì) 经纶(lún)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朗读指导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 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 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 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 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合作探究
1、说说文 章结构, 归纳内容
2、作者笔
下的水是怎 样的情状的 呢?请根据 文中的有关 词语说说水 的特点。
3、作者眼 4、“鸢飞戾
中的山是 天者,望峰
怎样的? 请根据文 中的有关
息心;经纶 世务者,窥 谷忘反”这 句表现了作
词语说说 者怎样的思
山的特点。 想感情?
朗读指导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 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The Book of Thoughts with Zhu Yuan" is a famous landscape sketch by Wu Jun, a writer from the Liang Dynasty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It is a fragment of a letter written by Wu Jun to his friend Zhu Yuansi (a Song Yuansi, with the word Yushan, whose life is unknown). It is regarded as a parallel essay. The fine art of writing scenery in the middle. The article not only reflects the beauty of the landscape with human feelings, but also expresses the contempt for fame and wealth, the tiredness of officialdom and government affairs, and implicitly reveals the love for beautiful nature and the noble aspirations of retreat from the world.
理解全文
青白色。
即“甚于 箭”,比 箭还快。 甚,超过。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一直看到底, 毫无障碍。 形容江水清 澈见底。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 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 骏马。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 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 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 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理解全文
常绿的树。这
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 高山凭借(高 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沿江两岸。
里形容树绿而 密,让人心生
峻的)地势, 轩,高。邈,远。这 争着向上。 里均作动词用。
寒意。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 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间接
静态:秀丽清澈
夸 张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对 偶
动态:壮观湍急
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山的特点。
奇山
山形——
高山寒树 轩邈成峰
(秀丽、高峻)比拟
山声—— 水激 鸟鸣 蝉转 猿叫
(幽静) 对偶
山色—— 横柯上蔽 疏条交映
(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 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触景生情、因情明志,既从侧面表 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 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 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总写: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