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上册地理 1.2人口 同步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1.2人口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但近年来每年新增人口仍达600多万,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条件好,生活水平高
B. 死亡率低
C. 计划生育没抓好,经济发展快
D. 人口基数大
2.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
A. 漠河-腾冲
B. 黑河-腾冲
C. 800mm等降水量线
D.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3.我国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产生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数量开始减少
B. 人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C. 人口的平均寿命降低
D. 我国人口素质得到了提高
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总数居于世界第六位
B. 我国人口停止增长
C. 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大
D. 每年为负增长
5.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A. 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B. 人口地理分界线
C. 风区与非风区分界线
D.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6.关于广东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和人口政策,正确的叙述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位居全国之首
B. 经济发达,吸纳外来人口较多
C. 应鼓励人生育,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D. 应限制外来人口流入
7.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人口处于低增长率阶段,但人口总数仍比增长7000余万,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基数大
B. 生活水平高
C. 出生率高
D. 死亡率低
8.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 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B. 南方地区人口比北方少
C. 昆明﹣哈尔滨一线的以西人口密度在10人以下
D. 大江、大河的中上游人口密度大
9.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读“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图,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
A. 14亿
B. 13.4亿
C. 12.8亿
D. 12亿
10.下列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中,属人口分界线的是()
A. 秦岭﹣淮河
B. 黑河﹣腾冲
C.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11.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一组是()
A. 河南、山东
B. 黑龙江、吉林
C. 甘肃、内蒙古
D. 云南、贵州
12.中新网: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台北市砸下30亿新台币鼓励市民生育,出台每胎补助2万元新台币的新措施。

下列有关计划生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计划生育就是增加人口数量
B. 计划生育就是控制人口增长
C. 计划生育就是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D. 计划生育就是要一直保持目前世界的生育水平
二、填空题
13.中国是世界人口________的国家,因此实行________是我国的基本政策。

14.人口政策的内容是________。

15.我国政府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________条件相适应,把实行________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6.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___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___%,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7.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云南省腾冲与黑龙江省________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三、综合题
18.根据“中国人口增长图”和“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回答下列问题。

(1)解放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快或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_ (加快或减缓)。

(2)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___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

(3)从1990年到,我国人口总数在________(增加或减少),但是人口增幅是在________ (加快或减缓),这是因为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人口的增长应该与________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

19.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人口增长同________、________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实行________,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2)由图看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东部地区________,西部地区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20.读材料,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该省行政区域的人口密度约为________人/平方千米。

(2)该省行政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属于________(选填沿海或边境)省份。

(3)该省级行政区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4)根据下左图判断,该省级行政区土地构成中,________所占的比重最大。

(5)根据以上信息,综合判断该省区市下右图中的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但近年来每年新增人口仍达600多万,主要原因是人口基数大,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但每年增长的人口数量较多。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人口增长的特征、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自然增长率降低的原因等知识。

2.【答案】B
【解析】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以黑河---滕冲为地理分界线,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具体表现为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根据题意.
故选:B.
3.【答案】D
【解析】【分析】由分析可知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计划生育已被定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故选D.
4.【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总数居于世界第一位,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自然增长率低,但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大。

5.【答案】B
【解析】【分析】黑河——腾冲是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界线,以该线为界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多口,西部地区人口少。

故选项B符合题意。

而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是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风区与非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黑河—腾冲是我国的人口地理界线,此线以东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人口多。

以西地区多山地、荒漠,交通闭塞,农牧业落后,人口少。

6.【答案】B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解: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各地人口增长速度并不均衡.自1990年以来,东部地区和特大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广东省人口增长幅度最大,达37.5%,一跃成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广东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高,但是人口增长较快,这主要是因为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迁移的结果.故选:B.
【点评】考查广东省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
7.【答案】A
【解析】【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处于低增长率阶段,但人口总数仍比增长7000余万,主要原因是人口基数大。

故选:A
【点评】解放前,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较慢,我国人口总数达12.95亿,与1949年相比我国人口增加了
7.55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坚决落实计划生育基本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已大大降低。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增长的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答简单。

8.【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故选:A.
【点评】考查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9.【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4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10.【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地理的重要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人口稀疏区与人口稠密区的分界线是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
11.【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以东人口稠密,此线以西人口稀疏,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河南省和山东省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地区,人口密度最大.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牢记即可.
12.【答案】C
【解析】【分析】
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带来很大压力,增长过慢还会带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员不足、老年人生活困难等不利影响,所以人口数量的增长,要同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相适应,做到有计划的生育,故本题选C。

二、填空题
13.【答案】最多;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解析】【分析】考查我国的人口特点,要理解记忆。

解: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较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经历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故答案为:最多;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14.【答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解析】【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地遏制。

但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较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经历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缓慢下降的趋势。

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点评】正确认识目前我国的人口国情,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15.【答案】资源环境;计划生育
【解析】【分析】我国政府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故答案为:资源环境;计划生育。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牢记即可。

16.【答案】13.7;20
【解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故选:13.7;20.
【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数量,要理解记忆.
17.【答案】黑河
【解析】【分析】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该线以东部分地区的面积是全国面积的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94%,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
故答案为:黑河.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三、综合题
18.【答案】(1)慢;加快
(2)13.40
(3)增加;减缓;计划生育
(4)社会经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1)读图可知,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战争、疾病等原因,人口增长缓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

(2)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从1990年到,我国人口总数在增加,由于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

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4)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造成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会十分突出。

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故答案为:(1)慢、加快;(2)13.40;(3)增加、减缓、计划生育;(4)社会经济。

【点评】(1)考查的是不同时期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2)考查的是我国的人口数量,学生加强理解。

(3)本题考查的是人口增长的特点和我国的人口政策的知识,难度不大。

(4)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19.【答案】(1)资源;环境;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稠密;稀疏;东部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西部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解析】【分析】(1)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

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

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

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东部地区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人口集中。

西部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少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人口稀疏。

故答案为:(1)资源;环境;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稠密;稀疏;东部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西部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政策、人口分布,理解我国的人口特点、牢记人口分布及人口政策是回答此题的关键,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20.【答案】(1)117
(2)二;边境
(3)亚热带风气候
(4)林地
(5)乙
【解析】【分析】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差异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⑴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从图中可知,该省的面积是39.4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是4596万人,故人口密度是117人/平方千米。

⑵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从图中可知,该地区平均海拔米以上是我国的第二阶梯上,陆上国界线长,没有海岸线是边境省份。

⑶从图中可知,该地区夏降水多,冬气温大于0℃,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是亚热带风气候。

⑷从图中可知,该地区林地比重大,耕地面积比重小,森林资源丰富。

⑸从图中可知,甲是广东省是沿海城市,乙是云南省是边境城市,而且森林面积广大,是亚热带风气候区故该省是云南省;丙和丁的气候都是温带风气候。

故答案为:(1)117;(2)二、边境;(3)亚热带风气候;(4)林地;(5)乙。

【点评】(1)本题考查的人口密度的知识,单位面积内生活的人口数量叫人口密度。

(2)考查的我国阶梯的知识,考查的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

(3)考查的是气候类型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4)考查学生读图能力,难度小。

(5)考查的省级区域的知识,综合性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