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课件-第1单元测试卷 (共18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 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 汝河两岸的百姓,就 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故事一直传到 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 高的风俗。
1.为什么称“九月九日”为重阳节?用“_______”画出 相应的答案。(1分)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 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故重九亦叫 “重阳”。 2.祭祖的四大节日是 除夕 、 清明 、
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4分) “脉”是 左右 结构的汉字,用音序查字法,应该先 查音序 M ,再查音节 mai 或 mo ;用部首 查字法,应该先查 月 部,再查 5 画;用这个字的 两个读音可以分别组词 脉搏 、 含情脉脉 ,在 “脉脉不得语”中“脉脉”的意思是 相视无言的样子 。
4.词语积累与综合运用。(14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47分)
榛.子(zhēng zhē√n) 演绎.(zé y√ì) 肿.胀(zhōng zhǒn√g)
缰.绳(jiān√g jiǎng) 獠.牙(liāo liáo√) 机杼.(yǔ zh√ù)
2.读拼音,写词语。(6分) (1)yuán xiāo( 元 宵 )节的晚上姐姐在rán fang ( 燃 放 )烟花,我发现天空中的月亮仿佛cā liàng ( 擦 亮 )了似的。 (2)我不停地用tāng chí( 汤匙 ) jiǎo dòng( 搅动 ) 着碗中的xī zhōu( 稀 粥 ),就是不想吃,妈妈说: “不吃东西怎么能行呢?”
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 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 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 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 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 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1.选段主要描写了 正月初一 的情景。(1分) 2.北京人走亲访友的时间是 正月初一 ,接待的人 是 女人们 。(2分) 3.选段详细描写了什么内容?(2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2分)
三、表达与习作(35分) 1.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5分) 例: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除夕,因为可以全家团圆。 2.习作芳草地。(30分) 春节的钟声似乎还在我们耳边回响,请以春节为主题 写一篇习作,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将习俗介绍清 楚。(500字)
5.句子闯关岛。(6分)
(1)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用 加点词语写句子)
他虽是一位普通人,可是他是我最尊敬的人。 (2)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 面小鼓了。 ①这句话采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用“ 一面小鼓 ” 来比喻“ 八儿的肚子 ”。 ②用相同的修辞手法描写春天的丁香花。 春天的丁香花像白雪似的。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了羁旅 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B.老北京的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 C.《腊八粥》一文中重点描写了八儿吃腊八粥的情 景,说明了腊八粥非常美味。
二、阅读风景线(18分) (一)课内阅读。(9分)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 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 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 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 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
北京正月初一人们的习俗。 4.选段主要表达了( B )(2分) A.作者对赛马的喜爱之情。 B.作者对北京过春节的传统习俗的喜爱之情。 C.作者对庙会的喜爱之情。 5.请写出和选段描写的节日相关的诗句。(2分)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课外阅读。(9分) 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 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故 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 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节等说法。
6.文本放映室。(11分)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按照顺序,详细描写了腊 八、腊月二十三、除夕、 正月初一 、 元宵节 的情景,其中我最喜欢文中 除夕 (时间)的习俗 守岁 。 (2)《腊八粥》一文中对八儿采用了大量的 心理 描写的方法。 (3)每到七夕节,我会想起《迢迢牵牛星》中抒发情 感的诗句“ 盈盈一水间 , 脉脉不得语 ”;看到 古人的“飞花令”游戏,我不禁想起了《寒食》中极具 讽刺性的语言“ 日暮汉宫传蜡烛 , 轻烟散入五侯家 ”。
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 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 夕、清明、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 节日。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此节又被称 为老人节。
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汝南县 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 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 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 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 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 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九月九 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 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
盂兰盆节 、 重阳节 。(2分) 3.重阳节有哪些习俗?(2分)
登高、敬老、喝菊花酒、插茱萸。
4.“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 老年节。”这样做的用意是( B )(2分) A.希望全社会都牢记这个节日。 B.希望全社会孝敬老人、关爱老人。 C.希望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5.看到重阳节,你一定会吟诵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
(1)补充词语,完成后面的练习。(10分)
开山( 鼻 )祖
能歌善( 舞 )
( 截 )然不同
( 哄 )堂大笑
张灯结( 彩 )
万象更( 新 )
日夜不( 绝 )
有( 声 )无力
①这一学期小明的表现和上一学期 截然不同 。
②新年到了,到处是 万象更新 的景象。
(2)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4分) ①“松劲”的意思是 劲头松懈下来 。 ②我们可以用“ 心急如焚 ”“ 迫不及待 ”等词 语表示八儿的心情。
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