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地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枣阳地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6、11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2分)帝乡田野润如油糕,城市建设兴兴向荣。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 )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 )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人民日报》8日刊载的“论《马关条约》与钓鱼岛问题”,但该文章被部分日本媒体
“断章取义
....”地转载后,在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

B.每次离家上学前,母亲总会强聒不舍
....的告诉我别忘记这,别忘记那的。

C.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
....,为人民服务。

D.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要拥有自己的梦想,重蹈覆辙
....,做一个担当者。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家庭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功。

B.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蕴含着人生哲理啊!
C.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5.下面这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浮对之以沉,躁对之以静,真正的阅读,正可用来获得一种沉静的心态。

②其实,读书正可戒躁。

③苏东坡的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法,概其要,就是把书本当“敌人”,每次只集中精力,“消灭”一面之敌,反复研读,自可威风八面。

④古人把读书比作磨剑,“十年磨一剑”,磨的应该就包括心性。

⑤智慧如苏子,读书亦只能用慢功夫和“笨方法”。

A.③⑤④①② B.②①④③⑤ C.②④①③⑤ D.④③⑤②①
6.名著阅读。

(2分)
前半学期我们有幸阅读过两本名著,一本是____①__ _所写的《水浒传》,一本是翻
译家傅雷所著的《傅雷家书》,在这本书里他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__ ___②___的问题。

7.诗文默写。

(每空1分,共8分)
(1)黑云压城城易摧,____①____ __。

(2)__②_ __,坐断东南战未休。

(3)____③_ 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诗言志。

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体味苏轼“___④___,西北望,射天狼”的报国决心;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欣赏辛弃疾“____⑤__,__⑥___”舍家为国,建功立业的理想;读《出师表》感受诸葛亮“____⑦____,___⑧____”临危受命为国奔走的忠心。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有位交警在十字路口交通执法,要求一位大妈过马路不要闯红灯。

面对交警,这位大妈却说:“我都闯了几十年红灯了,要你管!”这时,恰好你在这位大妈身后,说了句:“大人更要自觉。

”大妈听后回头冲你说:“小孩子也来执法!”听了大妈的话,你认为该怎么劝阻大妈才合适呢?(2分)
9.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每一次读书,我们都会有丰厚的收获。

现在班上要举行“四个一阅读”活动,作为课代表,有以下任务等着你去完成:(8分)
①任务一:拟写标语(2分)
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旨
.........“交流、分享、进步”,仿照示例句式,拟一条简洁、富有感染力的标语。

示例: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喜悦
②任务二:规划方案(2分)
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科学合理的活动安排。

语文老师已设计好了两种活动形式,请你帮他再安排两种。

活动一:开展“好书大家读”活动活动二: 开展“书香小组”评选活动
活动三:活动四:
③任务三:探究材料(2分)
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手机的时代,指尖上的世界里,尤其是学生、上班族,他们走个路、坐个车、吃个饭、聊个天,几乎机不离手,差不多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了;有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被强迫的惯性,他们热衷用手机来看电子书,上百万字的书转化成了几M,拷贝进入手机里轻松得跟没事发生一样,读起来也轻松得跟没读一样。

材料二: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信息,远远超出图片影像的有限范围。

好的书籍给人的精神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更是影像材料所无法企及的。

多少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印刷文本,它的价值和蕴涵的智慧,不是技术化的影像能够承载的。

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青年学子,多闻一闻油墨香,多从好的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一定会比沉迷于读图快感的人多一份思想的力量。

探究结果:
④任务四:提出建议(2分)
为了使“四个一阅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请你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示例:制定读书计划
建议一:建议二: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下边古词,完成10—11题。

(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0.这首词描述军旅生活、战斗场面,写得雄豪、壮美,充分表达了作者企慕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2分)
11.概括分析作者在结句“可怜白发生”中蕴含的丰富含义和复杂感情。

(2分)
(二)文言文阅读。

(10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
吏,杀之以应陈涉。

【乙】陈胜王凡六月。

已为王,王陈。

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

”宫门令欲缚之。

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

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

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

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

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

”陈王斩之。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2分)
(1)比至陈(2)或说陈王曰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4、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是:()(2分)
A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B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
C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D 涉之∕为王沈沈者
15、甲、乙两文塑造人物都有描写,乙文的陈胜违背了的誓言。

(2分)
16、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1)原因:
(2)启示:
(三)记叙文阅读,完成17-21题。

,(13分)
永不贬值的财富
①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

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送钱,帮我筹学费。

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令我终身难忘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

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山子他娘在家吗?”母亲听了,赶忙去开门。

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

老人家一生没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

平常只好握着根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

母亲急忙把瞎眼婆
婆让进屋里坐下,然后,喊我倒茶。

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
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
....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对我说:“山子呀,我这个瞎老婆子也没钱,这两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2毛钱1斤,我共卖了10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两元钱?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一元钱呀!望着这一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

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要知道,这10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风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
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快接下,我颤抖着手
....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一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

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一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7.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_________________,而实际上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8.本文采用了________的记叙顺序,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略写了
_______________,详写了___________ 。

这样安排是为了。

(4分)
19.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状态。

(3分)
①(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
....地从灰蓝布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一元钱。

②我颤抖着手
....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两元钱”,眼泪已夺眶而出。

20.在第③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2分)
21.谈谈你对文中这笔“永不贬值的财富”的看法。

(2分)
(四)阅读议论文《眼光》,完成下面22-26题。

(13分)
①同样的景物,有人觉得美丽,有人却觉得平淡;同样的事物,有人看到了机遇,有人
却熟视无睹;同样的生活,有人活得坦然,有人却活得凄然……面对同一世界,为什么每个人的收获与感受如此不相同?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眼光不同。

②春之绿草、夏之鲜花、秋之艳阳、冬之白雪,四季的盛景如一场极其动人且常演不衰的戏剧,但在一些人的眼中却枯燥而无味,原因就是他们缺少智慧的眼光。

③为发现一朵花开放而欣喜,为看到清晨第一缕阳光而欢乐,为望着湛蓝的天空而陶醉,为目睹一个小小的善举而感动……我们会发现身边有无数美丽的风景,人性的善良是如此感人。

所以,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能发现美丽。

④。

冷战结束后,东德和西德之间的柏林墙随即被推倒。

那些剩下的碎石瓦砾,在旁人看来就是一堆废物,毫无用途。

可是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了它的价值,因为这些遗物是历史的见证,将来的价值不同寻常。

于是,年轻人买下了它们,经过加工,废物摇身一变,变成了柏林墙推倒后的纪念品。

人们为了记住这段历史,纷纷购买。

看似无用的东西却使那个年轻人获得了财富,正是因为那个青年有着敏锐而智慧眼光,才发现并抓住了这个别人都看不到的机遇。

⑤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能战胜磨难。

著名作家及画家冯骥才文革中被下放,生活贫苦,但他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还在自家院中种上扁豆花,每日作画。

正因为他能坦然面对磨难,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凭借独树一帜的画风,被评论界称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

相反,有些人生活中遇到小小的挫折,就喋喋不休地抱怨命运不公,甚至绝望轻生,看不到生活的光明和精彩。

可见,在人生旅途中遭遇困难挫折时,一定要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才能让我们释怀,活的更加精彩。

⑥总之,你想世界给你精彩的生活,你就得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世界。

如果你想拥有欢乐、健康和成功,拥有丰富精彩的生活,那么就请你调整心态,改变看待世界的眼光吧。

22、有的同学认为第一段中“面对同一世界,为什么每个人的收获与感受如此不相同?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眼光不同。

”是本文论点,你认为正确吗?为什么?(2分)
23、试简要分析文章论证思路。

(3分)
24、请在第4段开头的横线处填一句话来做为此段的分论点。

(2分)
25、文章第5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
26、试结合生活实际,说说阅读本文后对你有何启迪。

(3分)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哲人告诫我们:只要生命还有脉搏,我们就应拥抱生活。

拥抱成功,胜利与我们相伴;
拥抱快乐,快乐伴随我们永远;拥抱亲情,亲情滋润我们心田;拥抱挫折,挫折丰盈我们的性格……
请以《拥抱》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出生时因为是女孩而不受家人欢迎,读书时代又受到男同学的歧视。

一次考试,一名男生冲她趾高气扬地嚷到:“你们女同学考试只要及格就不简单了。

”她毫不示弱:“女同学怎么了?你们得100分,我们得110分。

”在自信的鞭策下,她刻苦攻读,果然取得了第一名。

她就是一生接生过5万多名婴儿、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院士、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林巧稚。

正是自信扬起了她生活的风帆。

根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先在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的括号内打“√”,然后再作文。

2、如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如选题二,请根据材料自拟题目作文。

3、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做,不得抄袭。

4、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参考答案(2016.11)
一、知识与积累
1、
2、gù lǚ
3、D
4、C
5、B
6、施耐庵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
7、略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示例:大妈,我们大家都不应该闯红灯,您是长者,更应给我们做表率呀!(意思表达清楚,语气委婉即可,2分)
9、①示例:好书共读,快乐同享;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2分)
②示例:开展“书香伴我行”征文活动;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活动设计合理,具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即可,2分)
③要重视阅读书籍,而不是一味沉迷于手机阅读和电子图书阅读。

(意对即可,2分)
④示例: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举办“读书沙龙”;给朋友推荐一些好书;轮流当“书探”等。

(2分)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诗词赏析。

(4分)
(一)古诗赏析(4分)
10.从军杀敌、建立功业(2分)
11.这一句既表明诗中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又说明自己年近半百,两鬓染霜,实现理想的机会渺茫(1分),充满了壮志不遂的抑郁和愤慨之情(1分)。

(2分,要点大意相同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

(10分)
12(1)及、等到(2)有人
13(1)陈涉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亲近陈涉的人了。

14、B
15、语言(对话)描写,“苟富贵,勿相忘”。

16(1)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2)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三)阅读,完成17-21题。

(四)阅读议论文《阳光》,完成下面22-26题。

22、不正确。

(1分),这只是一个话题,正确的观点应该是最后段总结句“想要世界给你精彩的生活,就得用智慧的眼光看待世界。

”(1分)(共2分)
23、(首先)列举生活现象引出“眼光”这一论题,(其次)从反面阐述缺少“智慧的眼光”,就会感到生活枯燥乏味,(然后)正面举例证明拥有“智慧的眼光”的作用,(最后)总结全文,提出观点。

(要求:思路清楚,表述完整,大致正确即可。

也可分三部分阐述。

共3分)
24、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能抓住机遇。

(共2分)
25、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1分,少一个扣0.5分),将冯骥才的事例和有些人的做法对比,具体有力的论证了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能战胜磨难的观点,(1分)进一步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1分)(共3分,表述可分开写,也可合并写,但要兼顾举例和对比的作用。


26、略。

(观点明确1分,结合实例1分,阐述合理正确1分)(共3分)
四、写作与表达。

标准及要求:1、基准分建议40分。

2、分类赋分。

一类文45-50分;二类文40-44分;三类文35-39分;四类文30-34分;五类文29分以下。

3、特殊情况处理办法:抄袭类(全文抄袭0分,部分抄袭酌情赋分,);书写类(书写凌乱或不分段在分类基础上扣5分);字数类(字数400以上不到600字每差50字在扣2分,400字以下不得超过四类,再扣字数分);主题(跑题或立意严重消极不超过五类);标题类(无标题扣2分)。

4、作文批改应尊重学生实际,优秀作文鼓励给高分,问题作文要拉开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