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经济史第一单元第2课学案与答案
(暑假一日一练)2020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学案岳麓版必修2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知道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掌握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兼并和租佃关系的出现。
2.理解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土地兼并。
一、废井田,开阡陌1.背景:国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使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
2.出现:商周时期,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井田制出现。
3.内容(1)所有权上,名义上为国家公有,由周王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2)“公田”:贵族占有,由村社成员集体耕种。
(3)“私田”: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
4.瓦解(1)时间:春秋时期开始崩溃,战国时期被废除。
(2)表现:“公田”被抛荒,“私田”逐渐成为使用者的私有土地;“公田”与“私田”界限打破,一律按土地的好坏收税。
(3)标志: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的肯定。
[易混易错]井田制不同于今天的土地公有制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这里的“国有”实际上是各级贵族私有。
而今天的土地公有制是一种真正的公有制,这与井田制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1.出现(1)时间:战国时期。
(2)标志: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全面肯定了土地私有制,培植了一批新兴大土地所有者。
2.形式(1)君主私有土地:由宫廷有关部门掌管的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
(2)自耕农私有土地:只限于一家人自己耕种。
(3)地主私有土地: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3.发展(1)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两极分化加剧。
(2)明清时期,商品货币经济繁荣,推动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4.后果:导致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1)地主和自耕农都是国家的编户齐民,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2)国家采取“均田”“限田”措施,如北魏至唐初实行均田制,保护自耕农经济。
[思维点拨]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原因(1)根本原因: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生产力水平提高。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教材习题答案 课件 (共88张PPT)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学习延伸 英国工业革命同法国大革命一样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在本质上它们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英国工业 革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改变的,是渐进的过程;而法国大革命 是从政治领域开始改变的,是思想洗礼和社会革命。恩格斯敏 锐地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方面在美洲发展种植园经济,另一方面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 政策,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另外,当时西欧国家的生产力 水平还不高,正常贸易获取的利润无法满足西欧商人的欲望,而 黑奴贸易能获取巨额利润,对于西欧商人来说有着难以抗拒的诱 惑力;同时,奴隶贩子的行动得到本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加上 新航路开辟后,越洋航行得以实现等;所以贩卖黑奴成为西欧资 本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持续了近四百年的时间。但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逐渐向自由资本主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教材习题答案 学思之窗 ①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它是专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资金。 ②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它出现以后,商旅不用长途携 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 ③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业往来更加方便快 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本课测评 影响: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蒸 汽时代”;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工厂 制度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自由 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原因: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②机器大工业 生产的要求,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③新的交通 工具的改进,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④资产阶级的侵 略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高一历史下期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导学案(有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过程:刀耕火种→石器锄耕→★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以铁犁牛耕为主要方式的精耕细作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农业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年左右。
原始农业采用“”方式。
2.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农业生产力提高。
3.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西周的农作物更加丰富,后世的农作物多已具备。
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基础。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生产工具:春秋时期,农具、耕出现并推广→西汉耦犁(犁壁)→东汉发展到珠江流域→汉朝后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江东曲辕犁(犁评),耕犁完善。
2.耕作技术:春秋战国:垄作法→秦汉时期代田法、一年一熟→魏晋南北朝:犁耙耱技术→宋元时期: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江南一年两熟,有地方一年三熟3.灌溉水利:(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灌溉工具:翻车(曹魏)、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水利风车(明清)4.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5.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①历史悠久,素称发达。
②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③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
④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⑤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专题1 第2课

返回导航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4)影响: ①是朝廷财政的一大支出。 ②局限于为_帝__王___、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③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的。
点拨提示:官营手工业地位:官营手工业并不是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占据主 导地位: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民营 历 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了早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材料四 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历 史 必 修 ② 人 民 版
返回导航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思考』
从材料一、二、三、四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
(1)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受官府控制。
(2)我国手工业产品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人
民
版
返回导航
·
·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拓展深化
历 史 必 修 ② 人 民 版
返回导航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生产目的
流通方式
政府直接经营、集 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
官营手工业
中大作坊生产
费的日用品
少量投入市场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
闲,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
已空,其衣食全赖此。”材料反映了( C )
A.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D.农民生活富足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正德年间,百姓紧靠农业生产入不敷出,
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有答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重难点】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难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地位1、起源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长江和黄河流域早在七八千年之前,就形成了规模性的农耕经济。
在中国母系氏族最重要的两个遗址中,_____________就发现了粟,_______________已经培育了早期的水稻。
这些文物有力的说明了一件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2、地位农业长期以来是中国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一)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1、耕作方式中国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重要阶段。
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_______________在这一时期形成。
这种耕作方式从春秋开始出现甚至一直影响到现在,是我国社会长期以来的基本耕作方式。
在_______________,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2、生产工具A材质和工艺的变化:材质从石、骨、木到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工艺从__________到__________。
B动力的变化:从人力到__________;牛耕的出现,是农业动力的一次革命。
同时,耕作技术也不段进步。
__________时期二牛三人仍然比较浪费人力;西汉时期二牛一人的__________出现;东汉时期__________开始出现;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__________,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
高一历史必修二经济史考案

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经济史考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标要求: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单元综述:本单元讲述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有古代农业、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四部分组成。
1、铁犁牛耕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也贴水平和炼钢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四肢也异彩纷呈,被西方称为“丝国”。
3、古代中国商业城市众多,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重要地位。
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严重阻碍,发展非常缓慢。
学法指导:1、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应注意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加深对中国古代经济的整体认识。
2、应注意联系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发展状况,以弄清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3、应注意联系当时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以看清古代中国经济从长期领先于世界道逐渐落后于欧美国家的发展轨迹。
重难突破: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发展变化:(1)原始农业的产生最初只是播种和收获,后来采用刀耕火种,随着耒耜等生产工具的出现,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2)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施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3)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导学案及答案

3.掌握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过程。
【自主学习】
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下面知识结构,不能填写的,自主探究后再做。)
价格 变动 的影 响
对生活 消费的 影响
1.商品价格上升,其需求量
。商品价格下降,其需求量 。
2.
, 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导致需求量急剧减少。
3.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自身价格的影响,还受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使消费者增加或减少对商品的购买,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二.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当某种商品价格
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需求弹性论(不同商品):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
4.价值规律的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 (1)在生产、生活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 (2)市场对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是通过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波动传递给生产者的信息,通 过市场竞争达到的,这正是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表现形式发挥作用。因 此,价值规律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减少
下降
品中
下降
增加
增加
上升
上表图示如下:
6
三.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 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 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全册探究与分享和参考答案整理

《经济与社会》探究与分享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课本P2探究与分享:小华在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中享受了哪些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分别由哪些所有制经济的劳动者生产和提供?【参考答案】从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小华享受了生活日用品、粮食蔬菜、水、电、课本、书桌等产品,也享受了学校食堂师傅提供的服务等。
这些产品和服务分别由公有制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的劳动者生产和提供。
例如,粮食蔬菜主要是由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农民生产的;水、电等产品和服务般是由国有企业生产和提供的;很多日用品是私营经济或外资经济的劳动者生产的,等等。
课本P4探究与分享:1978年以来,为了探索与现代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方式,我国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推进经营方式改革。
以下是某村的探索历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该村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个人承包村办企业、成立多种形式的经营联合体等措施,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经济发展,使村民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
◆2000年后,为了实现全村人共同富裕,针对“弃耕从商”、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该村通过集体规划土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了集体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村成立股份合作社,在村集体控股的基础上,吸纳村民入股,吸引优质企业投资,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目前,该村已建设成为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美丽乡村。
结合材料,谈谈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是如何促进该村生产力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参考答案】①农村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经济②改革开放以来: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立专业合作社——成立股份合作社,推进经营方式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实现的新形式——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
③十八大以来:产权制改革,吸纳农民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富。
必修二第1、2课学案(生)

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必修二复习学案 编号:01 编制: 和海新 审核: 班级: 小组: 姓名:组内评价: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必修二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基本线索:一个核心:中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态:农耕经济 两大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两大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清时期相关的史实尤为重要(小农经济、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海禁等)三大内容: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商业的发展;3、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本单元与必修一和必修三的关系: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而专制的加强,重农抑商政策也强化了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却成为了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2、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的文艺逐渐世俗化、平民化,也孕育了明清的进步思潮。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预习案【概念解释】1、小农经济:又称作自耕农经济,是指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精耕细作:(1)概念: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原因及表现: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耕作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农学知识理论不断积累和推广。
3、井田制:我国奴隶社会实行的一种土地使用的管理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就是把耕地划分为一定面积的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像一个井字。
)【知识结构】中国古代的农业影响积极:消极:小农经济 , ,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 ;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统治者过度的压榨是其破产的原因之一。
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农业结构:以 为主,以 为辅(2)农耕技术: 的生产技术日益完善 (3)经营方式: 式的经营方式(4)土地制度:以 为主的土地制度 (5)发展特点:多样性及发展的不平衡性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实质和特点:是一种 制,只有使用权,不得 瓦解原因:根本: 或 的使用直接:各国的变法推动(如 ) 确立时间:类型:存在问题:土地兼并根本原因:危害:地位: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教师必备用书: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习目标]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官府垄断,以青铜铸造业为代表。
(2)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2.特点(1)经营方式: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2)产品质量: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非常精美。
(3)地位:素称发达,诸多行业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3.成就(1)冶铜: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代表作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2)冶铁: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法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3)制瓷①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出成熟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白瓷。
②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③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异彩,出现了五大名窑。
④明清: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4)丝织①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②唐朝丝织技术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③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④明清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
[思维点拨]官营手工业具有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和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形态(1)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小部分出售。
(2)民营手工业:由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历程(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得到发展。
(2)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3)隋唐时恢复和发展。
(4)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
(5)元朝时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6)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
2019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案 人民版必修2

第2课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学习目标]一、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 1.家庭手工业(1)形式: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了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
(2)产品:产品及原料大都自给,产品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
2.田庄手工业(1)背景: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
(2)特点:田庄中的手工业生产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思维点拨] 田庄是地主依靠政治特权取得或兼并农民土地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田庄里的劳动者为依附农民。
田庄是一个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
田庄手工业主要是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田庄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
二、“工官”和“匠户” 1.“工官”制度(1)形成: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由政府垄断。
(2)目的: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
(3)特点:产品不投放市场,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工人数量多,生产规模大。
(4)弊端①是朝廷财政的一大支出,“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②技术传承封闭,往往导致失传。
2.匠户制度(1)定义: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做“匠户”。
(2)特点: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由专门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必须世代相袭,承担指定的工役。
(3)影响: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的束缚。
[思维点拨] 官营手工业具有特殊行业的垄断性、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不计成本的奢侈性和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误区警示] 中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最能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家庭手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
三、纺织业的发展1.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已经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2.商周时期(1)商代:甲骨文中出现了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2)周朝:纺织工与王公、士大夫等并列,称做“国有六职”。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学案

产品分配
流通方式
手工业 行集中的
直接经营,进 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不在
生产
手工业 民间
经营
供
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手工业 作为农户的
用来
(2)纵观本课内容,思考: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出售
三、练习案
(一)基础练习
1.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 A.春秋时期
B.西汉
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 C.南北朝
____________。
写实风格;
____________ 推 广 先 进 的
棉纺织技术
官营手工业
制瓷业
丝织业
民营手工业
对外贸易
明
以 明清时通过
,瓷器对
明清:种类
清
后,民营手工业甚至超 外 的 销 量 更 大 。 为 适 应
丰 富 , 有 明清:丝织品
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 的需要,
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
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
海外
4
汉 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 的________;
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
堆出土的
风冶铁工具——
誉称。
___________)
________;
1
官营手工业
冶铁业
制瓷业
南
北 南北朝:____________ 北朝:烧出成熟的________;
朝
民营手工业 魏晋南北朝时期备受摧残
官营手工业
制瓷业
丝织业
民营手工业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复习学案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复习学案第一步:单元学习目标整合课时名称学习目标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1.简述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这是人类社会的革命性变化,是人类走向农业文明的重要环节。
2.搜集、整理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古代中国、古代希腊和古代美洲等不同地区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的相关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探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为改善生活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对生产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理解人类文明的多元特征,培养“家国情怀”。
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1.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食物物种外传和其他地区作物在美洲传播的主要表现。
2.借助图表、影像、文献等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食物物种交流与传播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及深远影响。
3.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食物物种交流对世界各地的人口、饮食、经贸、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对这一过程客观全面地加以认识。
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1.了解现代农业的产生、农业机械、杂交育种及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概况,构建“时空观念”。
2.掌握食物储存和食品加工技术发展的史实,从“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当今食物储存技术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理解世界饥饿问题产生的原因,概述联合国、中国为消除饥饿问题作出的努力,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粮食问题和食品安全取得的成就和意义。
第三步:单元重难知识易混易错一、古代与近代的农业生产阶段与食物变化时间农业生产阶段及表现食物变化距今约 6 000年①阶段:古典农牧业阶段。
②表现:开始和发展使用金属工具。
在最古老的文明中,先后涌现了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中国、希腊这五大文明区域。
它们的农牧业都有长足的发展居民食物结构依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在粮食方面,中国以粟、稻、大豆等为主,印度以稻为主,两河流域以小麦为主,埃及、希腊、罗马以麦类为主。
高中历史人民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和基本特点同步训练专题 第2课 课时训练 含解析

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基础巩固1. 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究其原因是()A.斯大林模式比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为先进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C.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D.政府干预下的西方国家的工业复苏进程缓慢答案 B解析苏联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取得的经济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故B项符合题意。
2. “我们国家(苏联)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75%,而日用消费品占25%。
”材料主要反眏了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以工业化为主导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及影响。
由材料可知,苏联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反映出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显著特点。
3. 20世纪30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土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
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B.激进的农业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世纪30年代,苏联推行农业全盘集体化政策,极大伤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场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4. 斯大林在1929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
”斯大林“抛开”新经济政策的做法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确定和实施农业集体化的方针C.颁布1936年宪法D.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答案 B解析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程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事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学业水平要求】
了解古代中国在丝织、冶金、制瓷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
1、重点:我国古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冶金技术、制瓷业、丝织业。
2、难点: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知识结构】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官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1、夏、商、西周: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垄断。
春秋战国: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2、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晚期,中国人已经掌握冶铜技术;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代表作品有、、。
(2)冶铁技术:西周晚期,已有铁器。
该领域的发明创造有、、。
中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
3、享誉世界的制瓷业:是瓷器的故乡。
朝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技术成熟,烧出瓷和瓷;唐代形成两大系统;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并且出现;明清时期瓷器种类繁多,、、
争奇斗艳。
明清时期时期烧制的至今被奉为珍品。
江西的是著名的瓷都。
4、异彩纷呈的丝织业: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距今千年出现了蚕茧和丝织品;商朝时有了,能够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期能够生产织物;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__ 织法和风格;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 __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成为清代丝织品的代表。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民间手工业包括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家庭副业,家庭消费、纳税、少量出售)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
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民营手工业(私人经营的作坊或工场,产品出售供民间消费)
2、元朝时,推广棉纺织技术;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那时候使用的,结构复杂而且精密。
,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学术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时,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丝国”“丝绸之路”“瓷器大国”
【重难点突破】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2、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官营手工业发达;民间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经营艰难。
3、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受到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巩固训练】
1、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2、某地出土了一把古代钢剑,它的制造年代不会早于( )
A.春秋时期 B.夏商时期 C.东汉时期 D.隋唐时期
3、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冶金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A.鎏金术 B.水排 C.灌钢法 D.铸钢法
4、原始瓷器的出现是在()
A.新石器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5、为适应外国客户的需要而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是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李明家中有只祖传的青花瓷碗,其制造年代说法有四:①造于清代,②造于明代,③造于宋代,④造于元代。
对于上述说法的判断你认为最正确的应是()
A.都不可能 B.第三种说法最不可能
C.都有可能 D.最有可能的是第一种说法
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外传的最重要路径是()
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阿拉伯商人 D.波斯商人
8、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珐琅彩②五彩瓷③青花瓷④白瓷⑤青瓷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②① C.⑤③④①② D.⑤②③④①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
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9、古希腊人把中国叫做“赛里斯”(Serice),这表明我国古代()
A.冶金业发达 B.制瓷业发达 C.丝织业发达 D.造纸业发达
10、中国的丝织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是在()
A.两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1、下列对我国古代手工业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商周时代是我国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
B.16世纪以前中国的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C.江西景德镇瓷窑在宋代已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D.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
下一个洞你就为抓了老鹰而兴奋不已。
答案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选择题
DACCA BBBCC C
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