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双流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双流中学【最新】高三1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分子式为C4H8O的有机物,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3.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2的NaHSO4溶液中的SO42-的数目为0.01N A
B.0.lmolNa2O2与足量的潮湿的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
C.标准状况下,6.0gNO和2.24LO2混合,所得气体的分子数目为0.2N A
D.室温下,lLpH=3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数目为10-11N A
4.下列装置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用装置①制取氨气
B.装置②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装置③可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D.装置④可用于Fe(OH)2的制取,并能防止Fe(OH)2被氧化
5.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其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其中Y与Z为金属元素,Z离子的半径在同周期中的最小。
p、q是它们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化合物,r是W的单质,s是Z的单质,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X
B.原子半径:Z>X
C.P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图示的电解过程,长时间电解后,需要更换新的阴极的石墨电极
6.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A.A B.B C.C D.D
7.氧电化学传感器可用于测定O2含量,如图为某种氧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示意图,甲
为Pt电极,乙为Pb电极。
已知在测定O2含量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一定时间内,若通过传感器的待测气体为aL (标准状况),某电极增重了b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t上发生还原反应
B.Pt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C.反应过程中转移OH-的物质的量为0.25bmol
D.待测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b/32a
二、实验题
8.氨基甲酸铵(H2NCOONH4)是一种易分解、易水解的白色固体,可用于化肥、灭火剂、洗涤剂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工业原理制备氨基甲酸铵:
反应式:2NH3(g)+CO2(g)H2NCOONH4△H <0
(1)如果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NH3,你所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下图。
把氨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过滤分离出产品。
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选
填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真空40℃以下烘干
(3)尾气有污染,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处理。
(4)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钱样品1.173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500g。
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
[已知Mr(H2NCOONH4)=78, Mr(NH4HCO3)=79, Mr(CaCO3)=100]
三、原理综合题
9.实验室里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和绿矾(FeSO4·7H2O),其过程如下:
(1)过程③中,需要加入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中产生的尾气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吸
收。
a.浓硫酸
b.蒸馏水
c.NaOH溶液
d.浓硝酸
(3)过程①中,FeS和O2、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④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⑥中,将溶液Z加热到70℃~80℃,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6)某种脱硫脱硝工艺中将废气经处理后,与一定量的氨气、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物作为副产品化肥。
设废气中的SO2、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室为测定所得到的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实验。
①用分析天平称取样品2.700 g;②将样品溶于足量盐酸后,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③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质量为3.495g,若该聚铁主要成分为[Fe(OH)SO4]a,则该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10.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CO 2催化加氢可制取乙烯:2CO2(g)+6H2(g)
C2H4(g)+4H2O(g)△H<0
(1)若该反应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过程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
△H=_______kJ/mol (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向1L 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 2和nmol H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测得CO 2的转化率a(CO 2)与反应温度、投料比X[()
()22n H n CO ]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X 1_______X 2(填“>”“<”或“=”,下同),平衡常数K a ____K b ____K c 。
②若B 点时X=3,则平衡常数K b =__________(代入数据列出算式即可)。
③下列措施能同时满足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CO 2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增大投料比X
d.增加压强
e.将产物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
(3)乙烯也可作为制备甲酸的基础工业原料,常温时,H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Ka=1.8×l0-4mol·L -1,pH=12的HCOONa 和含少量NaOH 混合溶液中。
①书写HCOONa 的水解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 OH c HCOO HCOOH --⋅=_________mol·L -1
③若0. lmol/L 的HCOONa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9mol/LHCOOH ,配制了pH=6.8的溶液,则该溶液中微粒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不考虑水分子)
11.硫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硫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硫单质的一种结构为
,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该物质
__________(填“可溶”或“难溶”)于水。
②SO 42-、CS 2、CO 32-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3)金属镍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
①NiO 、FeO 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
Ni 2+和Fe 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 和78pm ,则熔点FeO__________NiO(填“<”或“>”)
②铁有δ、Υ、ɑ三种同素异形体,各晶胞如下图,则δ、ɑ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_。
(4)某钙钛型复合氧化物如图1所示,以A原子为晶胞的顶点,A位可以是Ca、Sr、Ba 或Pb,当B位是V、Cr、Mn、Fe等时,这种化合物具有CMR效应。
①用A、B、O 表示这类特殊晶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②已知La为+3价,当被钙等二价元素A替代时,可形成复合钙钛化合物
La1-x A x MnO3(x<0.1),此时一部分锰转变为+4价。
导致材料在某一温度附近有反铁磁—铁磁、铁磁—顺磁及金属—半导体的转变,则La1-x A x MnO3中三价锰与四价锰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用x表示)
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镧、锰、氧分别位于周期表f、d、P区
B.氧的第一电离能比氮的第一电离能大
C.锰的电负性为1.59,Cr的电负性为1.66,说明锰的金属性比铬强
D.铬的堆积方式与钾相同,则其堆积方式如图2所示
四、有机推断题
12.树脂交联程度决定了树脂的成膜性。
下面是一种成膜性良好的醇酸型树脂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1)合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B的分子式为C4H7Br,且B不存在顺反异构,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A到B步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3)E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D 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lmol化合物C最多消耗3molNaOH
B.lmol化合物E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产生2molAg
C.F不会与Cu(OH)2悬浊液反应
D.丁烷、1-丁醇、化合物D中沸点最高的是丁烷
(5)写出D、F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醇酸型树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6)的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种。
①苯的二取代衍生物;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③可发生消去反应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烟是气溶胶,“日照香炉生紫烟”是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曾青”是CuSO4溶液,铁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故B正确;
C.“豆箕”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C正确;
D.“闪电下雨”过程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N2+O2=2NO,2NO+O2=2NO2,
3NO2+H2O=2HNO3+NO,HNO3与土壤中的弱酸盐反应生成硝酸盐,农作物吸收NO3-中化合态的N,其中第一个反应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自然界固氮作用,故D正确;
答案选A。
2.A
【解析】分子式为C4H8O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含有醛基,则有正丁醛和异丁醛两种。
答案选A。
3.B
【解析】
A、氢离子的浓度是0.01mol/L,SO42-的浓度也是0.01mol/L,但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无法计算SO42-的个数,选项A错误;
B、反应2Na2O2+2CO2=2 Na2CO3+O2中1mol2Na2O2参与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mol,故0.lmolNa2O2与足量的潮湿的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选项B正确;
C、标准状况下,6.0gNO和2.24LO2混合后生成的NO2中存在平衡:2NO2⇌N2O4,导致分子个数减小,小于0.2N A,选项C错误;
D、氯化铵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室温下,lLpH=3的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的H+数目为10-3 N A,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4.D
【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在管口氨气与HCl化合生成氯化铵,则不能利用氯化铵制备氨气,故A错误;B.半反应中发生化学反应,不能形成原电池,不能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B错误;C.温度计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定馏分的温度,故C 错误;D.因Fe(OH)2极易与O2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在制取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和空气接触,所以在液面上加一层苯可以隔绝空气,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的相关知识。
5.D
【解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其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其中Y与Z为金属元素,Z离子的半径在同周期中的最小,Z为铝元素,s是Z的单质,s是铝单质,根据铝的制备为电解熔融的氧化铝,且r是W的单质,可推出W是氧元素,r是氧气,结合电解氧化铝通常会加入冰晶石NaAlF
6
,则X是氟元素,Y是钠元素。
以及流程图可知:p是氧化铝,q是冰晶石NaAlF
6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2O>HF,选项A正确;
B、原子半径:Na>F,选项B 正确;
C、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选项C 正确;
D、图示的电解过程,长时间电解后,需要更换新的阳极的石墨电极,因阳极产生氧气,高温条件下与碳反应生成CO或CO
,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2
6.C
【解析】
A、加入过量的铁粉,黄色消失,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Fe3+完全被消耗,即Fe+2Fe3+=3Fe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Fe 化合价升高,Fe为还原剂,Fe2+即是还原产物又是氧化产物,因此还原性Fe>Fe2+,故A说法正确;
B、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生成C,发生反应是4Na+CO22Na2O+C,CO2
中C的化合价降低,因此CO2作氧化剂,被还原,故B说法正确;C、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CO2↑+H2O,碳氨气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不是碳酸氢铵缘故,故C说法错误;D、产生黄色沉淀,说明生成AgI,AgI和AgCl形式相同,溶度积小的先沉淀,即K sp(AgCl)>K sp(AgI),故D说法正确。
7.A
【解析】
根据装置图分析可知,该池为原电池,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Pb电极为负极,A、Pt电极通氧气,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选项A正确;B、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O2+2H2O+4e-═4OH-,选项B错误;
C、Pb电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
2Pb+4OH--4e-═2PbO+2H2O,结合4mol氢氧根离子,电极质量增重32g,该电极增重的质量为bg,则转移OH-的物质的量为0.125bmol,选项C错误;D、根据
C的分析可知,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125bmol,由电极方程式为
O2+2H2O+4e-═4OH-,消耗氧气的体积为22.40.125b
4
⨯
L=0.7bL,故氧气的体积分
数为0.7b
a
,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知识,注意把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根据得失电子确定电源的两极和反应方程式,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进行计算,注意体会答题思路。
8.浓氨水与NaOH固体(或CaO、碱石灰)降低温度,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三颈烧瓶 c 稀硫酸80%
【解析】
(1)由图可知,为固体与液体混合制备氨气,且不需要加热,则把浓氨水滴入到固体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在溶解过程中放热使浓氨水分解生成氨气,故答案为浓氨水与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等;
(2)①反应2NH 3(g)+CO2(g)
NH2COONH4(s)+Q,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正向进行,温度升高;发生器用冰水冷却提高反应物质转化率,防止生成物温度过高分解,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控制反应进行程度,控制气体流速和原料气体的配比;发生反应的仪器是三颈烧瓶,故答案为降低温度,促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反应物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产物分解);通过观察气泡,调节NH3与CO2通入比例;三颈烧瓶;
②为防止产品分解和被氧化,应该在真空和40℃以下烘干,故答案为c;
(3)尾气为氨气,可以用稀硫酸吸收,防止氨气污染空气,故答案为稀硫酸;
(4)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1.173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500g,碳酸钙物质的量为
1.500 100/g
g mol
=0.015mol,设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物质的量为x,碳酸氢铵物质的量为y,由碳元素守恒及质量守恒可知,x+y=0.015,78x+79y=1.1730,解得x=0.012mol、y=0.003mol,
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0.012
0.0120.03
mol
mol mol
+
×100%=80%,故答案为80%。
9.铁粉 c 4FeS+3O2+6H2SO4=2Fe2(SO4)3+6H2O+4S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促进Fe3+的水解生成聚铁胶体
4SO2+4NO2+12NH3+3O2+6H2O=4(NH3)2SO4+4NH4NO331.11%
【解析】
(1)在溶液X中含有Fe2(SO4)3和H2SO4,而绿矾是硫酸亚铁晶体。
所以过程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还原剂Fe粉;(1)固体W中含有S在灼烧时会产生SO2气体。
SO2是酸性氧化物,直接排放会对空气造成污染,不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用水吸收效果不好,必须用强碱溶液吸收,答案选c;(3)过程①中,FeS 和O2、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铁、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S+3O2+6H2SO4=2Fe2(SO4)3+6H2O+4S;(4)过程④从溶液Y中得到绿矾晶体,实验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5)Fe2(SO4)3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产生Fe(OH)
3
胶体。
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在过程⑥中,将溶液Z加热到70一80℃,目的是为了促进Fe3+的水解生成聚铁胶体;(6)废气中的SO2、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与一定量的氨气、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SO2+4NO2+12NH3+3O2+6H2O=4(NH3)2SO4+4NH4NO3;(7)该聚铁在经过酸溶
解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得到的沉淀为Ba SO4。
n(Ba SO4)=
3.495g 233g/mol
=0.015mol,所以n(Fe)=0.015mol,m(Fe)=0.015mol×56g/mol=0.84g。
因此在在聚
铁中Fe元素的含量为0.84g?
2.70g
×100% =31.11%。
考点:本题考查SO2的化学性质、方程式的书写、盐的水解、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元素的含量的计算的知识。
综合性较强,注意流程物质转化及操作是解题的关键。
10.-2(b-a)或2(a-b) < = >
4
26
0.375 1.5
0.250.75
⨯
⨯
c d HCOO-
+H2O=HCOOH+OH- 1.8×106c(OH-)<c(H+) <c (HCOOH) <c(Na+) <c (HCOO-) 【解析】
(1)焓变等于生成物总能量减去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由图可知,反应
CO 2(g)+3H2(g)1
2
C2H4(g)+2H2O △H=-(b-a)kJ/mol,故反应
2CO2(g)+6H2(g)C2H4(g)+4H2O △H=-2(b-a)kJ/mol;(2)①相同条件下,投料比越大,二氧化碳的转化率越大,根据图知,相同温度下X2的转化率大于X1,所以X1<X2;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其平衡常数越小,温度
C>A=B,则平衡常数K a=K b>K c;②若B点的投料比是3,X[
()
()2
2
n H
n CO
]=3,向1L
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CO2和nmol H2,则n=3,CO2的转化率a(CO2)=75%,
2CO2(g)+6H2(g)C2H4(g)+4H2O (g)
开始时的浓度(mol/L) 1 3 0 0
改变的浓度(mol/L)0.75 2.25 0.375 1.5
平衡时的浓度(mol/L)0.25 0.75 0.375 1.5
则平衡常数K b=
()()
()()
2
242
26
22
c C H c H O
c CO c H
=
4
26
0.375 1.5
0.250.75
⨯
⨯
;③反应2CO2(g)+6H2(g)
C2H4(g)+4H2O △H<0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a.升高温度,化学反
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2转化率降低,选项a不选;b.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不移动,CO2转化率不变,选项b不选;c.增大投料比X,反应物H2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CO2转化率转化率增大,选项c选;d.增加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转化率转化率增大,选项d选;答案选cd;(3)①HCOONa 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水解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COO- +H2O=HCOOH+OH-;
②pH=12时,c(H+)=10-12mol/L,c(OH-)=10-2mol/L,Ka=
()()
()
c H c HCOO
HCOOH
+-
⋅
=1.8×l0-4mol·L-1,
()()
()
c OH c HCOO
HCOOH
--
⋅
=
()()()
()()
c OH c H c HCOO
c H HCOOH
-+-
+
⋅
=
()
()
c OH
c H
-
+
×Ka=
2
12
10
10
-
-
×1.8×l0-4mol·L-1=1.8×106 mol·L-1;③混合溶液pH=6.8,故HCOOH的
电离大于HCOO-的水解程度,等体积混合后,c(Na+)=0.05mol/L,c
(HCOO-)>0.05mol/L,c
(HCOOH)<0.045mol/L,c(H+)=10-6.8mol/L,c(OH-))=10-7.2mol/L,故该溶液中微粒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H-)<c(H+) <c (HCOOH) <c(Na+) <c (HCOO-)。
11.sp3 杂化难溶CS2> CO32- >SO42-< 4:3 ABO3 (1-x):x A、C
【解析】
(1)硫的原子序数为16,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基态硫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是;(2)①在分子中每个硫原子与两个硫原子形成共价键,另外硫原子还有2个未成键电子对,则其杂化方式为sp3 杂化,该分子内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为非极性分子,难溶于极性溶剂水中;②SO42-中硫原子为sp3杂化、CS2中碳原子为sp3杂化、CO32-中碳原子为sp2杂化,则三者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S2> CO32- >SO42-;(3)①Ni0、Fe0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说明二者都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点越高.由于Ni2+的离子半径小于Fe2+的离子半径,属于熔点是FeO<NiO;②该晶胞中顶点
上含有的原子数=1
8
×8=1,面心上含有的原子数=
1
2
×6=3,所以一个晶胞中
含有4个原子;δ、α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分别是8个和6个,所以δ、α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是4:3;(4)①由图1可知,晶胞中A位于
顶点,晶胞中含有A为8×1
8
=1个,B位于晶胞的体心,含有1个,O位于面心,
晶胞中含有O的个数为6×1
2
=3,则化学式为ABO
3
;②设La1-x A x MnO3中三价锰
与四价锰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和n,则有3(1-x)+2x+3m+4n=6、m+n=1,解之得m=1-x,n=x,则La1-x A x MnO3中三价锰与四价锰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x)∶x;
③A、由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镧、锰、氧分别位于周期表f、d、p区,选项A正确;B、氮元素的2p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因此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选项B错误;C、元素的电负性越强,金属性越弱,选项C正确;D、图中堆积方式为镁型,选项D错误,答案选AC。
点睛:本题考查晶胞结构与计算、晶体性质以及化学键判断等。
正确理解晶体结构及晶胞的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CH3CH2CH2CH2Br+NaOH CH3CH2CH=CH2↑+NaBr+H2O
CH3CHBrCH=CH2取代反应醛基1,2,3-丁三醇 A
6 【解析】
由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CH3CH2CH2CH2Br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
成A为CH3CH2CH=CH2,B的分子式为C4H7Br,且B不存在顺反异构,则B的结构简式为CH
CHBrCH=CH2,CH3CHBrCH=CH2与Br2生成C为CH3CHBrCHBrCH2Br,CH3CHBrCHBrCH 3
Br再碱性水解生成D为CH3CHHOCH(OH)CH2OH,根据→E→F→
2
,结合反应条件可知,E为,F为。
(1)合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CH2CH2Br+NaOH CH3CH2CH=CH2↑+ NaBr+ H2O,故答案为CH3CH2CH2CH2Br+NaOH
CH3CH2CH=CH2↑+NaBr+H2O;
(2)B的分子式为C4H7Br,且B不存在顺反异构,则B的结构简式为CH3CHBrCH=CH2,因此A到B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CH3CHBrCH=CH2;取代反应;
(3) E为,其中含氧官能团是醛基,D为CH3CHHOCH(OH)CH2OH,D
的系统命名为1,2,3-丁三醇,故答案为醛基;1,2,3-丁三醇;
(4)A.lC为CH3CHBrCHBrCH2Br,1molC最多消耗3molNaOH,正确;B. E为
,1mol E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能生成4mol Ag,错误;C. F为
,能与Cu(OH)2悬浊液发生中和反应,错误;D.丁烷、1-丙醇和CH3CHHO CH(OH)CH2OH,其中CH3CHHOCH(OH)CH2OH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并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大,沸点最高,错误;故选A;
(5) D为CH3CHHOCH(OH)CH2OH,F为。
D、F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醇酸型树脂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6) 符合下列条件①
苯的二取代衍生物;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有酚的结构,③能发生消去反应,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包括3种)、
(包括3种),共6种,故答案为6。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需要学生对给予的信息进行利用,能较好的考查学生自学能力与迁移运用能力,注意根据转化关系中的物质结构与反应条件进行推断,熟练掌握官能团的性质。
本题的易错点是(4)中C的判断,不要认为Cu(OH)2悬浊液只能与醛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