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的思考PPT职业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PPT课件

中国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PPT课件
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内镜相结 合,实现对食管黏膜的实时在体 细胞级观察,提高早期食管癌的 诊断水平。
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
利用荧光物质对食管黏膜进行染 色,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激发荧光 物质发出荧光信号,从而发现早 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07
针对不同筛查结果的诊治与管理 建议
阳性结果患者进一步诊治流程建议
背景
食管癌是中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 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食管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工作 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筛查覆盖率不足、早期诊断率低等。 因此,制定并推广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至关重要。

由于您要求不出现与时间相关的信息,因此在上述扩展结果中未涉及任何具体的时间描述。同时,为了保持内容的丰富性和专 业性,我尽可能详细地解释了目的和背景的内容。
的发病风险。
食管癌流行趋势及预测
发病率变化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剧,食管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死亡率变化
食管癌的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早期食管癌的治愈率有所提高。
流行趋势预测
未来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可能继续上升,需要加强预防和早期筛查工作,以降低食 管癌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药物的研发应用,食管癌的 治疗效果和治疗手段也将不断改善和提高。
对于已经发生的并发症,应及时进行处理,以减轻患者 痛苦和促进康复。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穿孔等,应采取相应的 预防措施。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和护理。
THANKS
感谢观看
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饮酒、热饮热食、 咀嚼槟榔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增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ppt课件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ppt课件
消化道早癌需要与一些良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胃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 征等。
其他恶性肿瘤
消化道早癌还需要与其他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如胃癌、结直肠癌等。
05
消化道早癌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定期筛查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消化道内镜筛查,以 便早期发现病变。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 高脂、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ppt课件
目录
• 消化道早癌概述 •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方法 • 消化道早癌的症状与体征 •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 消化道早癌的预防与控制
01
消化道早癌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消化道早癌是指发生在消化道黏 膜上皮的早期癌变,尚未突破黏 膜层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
特点
早期症状不明显,与普通消化道 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视。
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消化道早癌的防控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提高公众认知度
01
制作宣传资料
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 传资料,包括消化道早癌的预 防知识、诊疗流程等。
02
开展科普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消化道早癌 的科普讲座,向公众传播科学 知识和理念。
03
利用媒体渠道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 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消化道 早癌的防控知识。
02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方法
内镜检查
放大内镜
能将消化道黏膜放大,观察微小 病变,提高诊断准确性。
超声内镜
结合内镜与超声技术,可观察消 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
01
无痛内镜
通过使用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检 查过程中处于睡眠状态,减少不 适感。

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下治疗PPT课件

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下治疗PPT课件

流行病学-胃癌发病率
我国胃癌2008年新发病 例464439余例,年龄标 化发病率29.9/10万
韩国胃癌2008年新发病 例27098万余例,年龄 标化发病率41.4/10万
日本胃癌2008年新发病 例102040余例,年龄标 化发病率31.1/10万
流行病学-胃癌病死率
我国胃癌2008年死亡病 例352315例,年龄标化 死亡率22.3/10万
三、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一种通过隧道内镜技术进行肌切 开的内镜微创新技术。主要步骤包括:食管黏膜层 切开,分离黏膜下层,建立黏膜下“隧道”,胃镜 直视下切开环形肌,金属夹关闭黏膜层切口。
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下治疗
概 述
消化道恶性肿瘤
食管癌
胃癌
结直肠癌
概 述
Most frequent cancers: both sexes of the world
胃肠道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GLOBOCAN 2008
概 述
Most frequent cancers: both sexes of China
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 2、一般生活指导; 1)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3 ~ 7天,术中出血者需适当延长卧床天数。避 免用力过猛的动作,防止穿孔及出血。 2)对上消化道病变者,应向患者解释可能1 ~ 2天的咽痛及咽后壁异物 感,几天后可消失。加强口腔卫生。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生命体征、尿量、意识等变化,观察呕血、黑 便的次数及量、性状及伴随症状。 4、术后及时补液:抑酸药、抗生素。 5、饮食:一般禁食2 ~ 3天,如无腹痛及便血等症状,可48h后进流质饮食, 72h后进无渣饮食1周。 6、出院指导: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心情舒畅;适当锻炼;按时作息;定期 复查,术后第6及第12个月复查内镜。

食管早癌指南医学PPT课件

食管早癌指南医学PPT课件
碘染色级别判定及其内镜诊断标准 : Ⅰ级为浓染区,比正常食管黏膜染色深,多见于糖原棘皮症; Ⅱ级为正常表现,呈棕褐色; Ⅲ级为淡染区,多见于LGIN 或急慢性炎症; Ⅳ级为不染区,多见于浸润癌、原位癌和 HGIN
1
诊断
色素内镜
1
诊断
电பைடு நூலகம்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
采用早期食管鳞癌放大内镜日本食管学会分型(JES 分型)
(1)Inoue′sIPCL分型 ( 2 )Arima 浅表食管鳞癌微血管形态分型
1
诊断
电子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
IPCL:食管鳞状上皮内乳头状微血管袢
1
诊断
电子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
1
诊断
电子染色内镜及放大内镜
Arima 浅表食管鳞癌微血管形态分型
1 型为上皮下乳头内的细小的线形毛细血管,见于正常食管黏膜 2 型为略微膨胀扩张的血管,并且上皮下乳头内的毛细血管形状正常, 主要见于炎性病变 3 型为口径不均的螺旋状血管,并且有挤压现象,排列不规则,主要于 M1 期癌和 M2 期癌 4 型表现为血管有重叠,不规则的分支状、网或无血管区(avascu lararea,AVA),主要见于 M3 期癌和浸润更深层的癌。
① 切除标本基底切缘阳性; ②浸润至黏膜下层 200 μm 以上(SM2 及更深); ③ 脉管侵袭阳性; ④ 低分化及未分化鳞状细胞癌
1
内镜下治疗
出现以下情况建议追加内镜或外科手术:
1
内镜下治疗
早期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治疗后的随访:
1.在治疗后的第 1 年每 3 个月复查 1 次,后续每年复查 1 次。 2.每次胃镜复查应予以碘染色和(或)电子染色内镜仔细观察,发现可疑病变时 予以活检行病理学检查;对于仅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 M3、SM1 期癌,每次复查 应行颈部超声检查及超声内镜检查,注意有无淋巴结肿大。 3.对于多发食管鳞癌及食管碘染色多部位不染色者异时性食管鳞癌发生率高,建 议每 6 个月复查1 次。 4.对于随访过程中发现病变残留或局部复发以及新发病灶,可再次予以内镜下治 疗,内镜下治疗失败者可追加外科手术治疗或放化疗。

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早诊早治ppt课件

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早诊早治ppt课件

EMR基本操作
1
范围标志
周边离病灶5mm
生理盐水或甘油果糖
2
局部注射
肾上腺素,
亚甲蓝或靛胭脂
3
切除
4
追加切除
或 APC
5
切除底部观察
电凝、钛铗
6
标本回收、病理
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EMR术
A
B
C
D
食管间质瘤EMR术
胃角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分次EMR术
胃窦息肉EMR术
结直肠多发息肉EMR术
A
B
C
D
直肠侧向发育肿瘤EMR术
ESD技术
1
范围标志
2
局部注射
周边离病灶5mm
甘油果糖+亚甲蓝+肾上腺素
3
粘膜切开
4 粘膜下层剥离
5
剥离后处理
6
切除标本处理
电凝、钛铗 是否将标志全切干净
针形切开刀
IT刀
曲棍刀
切开刀 种类
海博刀
弯曲形刀 TT刀
ESD专用透明帽
(DH15GR; Fujinon-Toshiba, Saitama, Japan)
在物镜与导光束或物镜与CCD间装有不同 倍数的放大镜头
一般放大倍数为100倍,最高可达170倍
放大内镜下腺管开口形状


ⅢL
ⅢS


Ⅰ型:腺管开口呈圆形(Ⅱ正型常:)星形或乳头Ⅲ状L型:大于正常的管形或 ⅢS型:小于正常的管形或Ⅳ圆型形:沟回状或分枝Ⅴ状型:不规则形或无结
大肠腺瘤
内镜诊断 (三) 超声内镜
EMR技术
方法
➢双钳道法 也称为Strip biopsy ➢吸引法 可分为EMR-C及EMR-L

早期胃癌筛查ppt课件

早期胃癌筛查ppt课件

慢性胃炎的转归

慢性胃炎人群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比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 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般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或异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增加
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约为0.5% ~1%
有证据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是H.pylori感染、环境因素和遗
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2
二、胃泌素 -17 与胃癌
胃泌素-17(gastrin,G-17)

胃窦G细胞分泌,刺激胃酸分泌、促进细胞增殖 分泌水平受胃内pH值和胃窦G细胞数量影响 胃窦萎缩时,S-G-17降低
反映胃窦萎缩
GI7
Väänänen.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3 23
2008年人均GDP分布图
4
我国胃癌的发病情况
早期胃癌总体复发率为10%左右, 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
进展期胃癌总体复发率为50-70%,
治疗后5年生存率仍不到20%。
早期胃癌的发现与预后相关
胃癌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
早检出、早诊断、早治疗 可以有效降低胃癌死亡率
Isobe Y. Gastric Cancer 2011 6
Takaishi,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5 ,128(7)
32
二、胃泌素 -17 与胃癌
低胃泌素血症(Hypogastrinemia)与胃癌的关系 机制不同:低胃泌素→低胃酸→细菌繁殖
knockout
1y 肠化 胃窦癌(6/10)
Zavros , et al. Oncogene,2005, 24(14) 33 Friis-Hansen,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6 ,131(1)

上消化道早癌发现(讲解)

上消化道早癌发现(讲解)

2005年70.0% 1990:43.4% 1975:20.9%
2005年55.0% 1990:43.0% 1975:28.1%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641 589 551
299
食管癌
136122 55 64
286 242229
110
食管早癌
胃癌
5 9 23 15
重要的话说三遍
• 重视白光诊断! • 重视白光诊断! • 重视白光诊断!
一组数据……
流行病学-胃癌发病率
我国胃癌2008年新发病 例464439余例,年龄标 化发病率29.9/10万
韩国胃癌2008年新发 病例27098万余例,年 龄标化发病率41.4/10 万
日本胃癌2008年新发 病例102040余例,年 龄标化发病率31.1/10 万
• 评奖标准:内镜医生须严格按照早癌诊断的标准流程和拍 照要求,并结合病理结果,由专家评委评定。未按要求操 作,随机活检发现的病变,不能参加评奖。
• 每月科室报表统计早癌发现情况。
问题
• 1,简述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 2,简述胃癌的高危人群。 • 3,消化道早癌诊断新技术有哪些? • 4,食管碘染色的原理,何谓粉红色征,出
– 浅染色、不染色 – 粉红色征(白光) – 银白色征(NBI) – 榻榻米征
• 如果有NBI,应自食管入口全程拍摄
• 复方碘溶液(Lugol’s液)是一种可吸收 染液,成熟的非角化的鳞状上皮中含有丰 富的与细胞代谢密切相关的糖原,遇到碘 呈棕褐色;食管癌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甚 至消失,呈现淡染或不染;非典型增生灶 的糖原含量减少,呈现不同程度的淡染。
早癌诊断奖励(暂行)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 ppt课件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 ppt课件
0.1-0.2%美蓝(亚甲蓝):吸收性,常用于腺瘤。
0.05%结晶紫(龙胆紫):吸收性,常用于侵 袭性病变染色。在病变表面滴数滳,然后再用 温水冲洗。最好用链霉蛋白酶。
5
ppt课件
6
ppt课件
Conventional white light imaging
பைடு நூலகம்
Indigo carmine chromoendoscopy
vessel caliber between IPCL-V3 (small white arrow) and VN (large white
arrow: T1b or deeper).
20
ppt课件
V: microvascular pattern • Subepithelial capillary (SEC) • Collecting venule (CV) • Pathological microvessels (MV)
marginal crypt epithelium;
(D)Atrophic gastritis.
collecting volume
Yao K.22Ann Gastroenterol. 2013;26(1):11-22. ppt课件
(A) C-WLI :erosion (B) M-NBI: a regular microvascular
消化道早癌的内镜诊断
1
ppt课件
诊断
概述
治疗
2
ppt课件
发现早癌的内镜诊断技术
白光内镜检查。
染色内镜检查。
白光放大(ME)。 染色+放大。 ME+NBI (magnified
endoscopy)。 活检

上消化道早癌筛查PPT课件

上消化道早癌筛查PPT课件
2、日本PENTAX公司电子内镜主机一台 3、电子胃镜4条 4、结肠镜2条 5、十二指肠镜1条 6、肯格王一体化消化内镜清洗中心一套 7、德国ERBE公司先进的VIO系列消化内镜工作 站 8、安徽养和公司14C呼气检测仪 9、各种内镜诊疗用辅件
.
14
六、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简介
——科室荣誉
.
15
六、县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简介
5、县医院将采取无痛胃镜的方式进行筛查工作,参加筛查的居 民轻轻松松地睡一觉就完成了筛查,因此完全不用担心胃镜 造成的难受
.
10
五、上消化道早癌筛查怎么做?
6、县医院将在我县首次采用通过胃镜对食管进行碘染色,以争 取尽最大可能发现参加筛查人员的早期癌症
染色前
染色后
7、县医院保证能让每一位预约的筛查居民能在当天完成筛查并 离开医院
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消化内镜室 —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
.
1
一、上消化道早癌筛查及早诊早治项目是 怎么一回事?
二、什么是上消化道早癌? 三、为什么要做上消化道早癌筛查?
四、哪些人该参加上消化道早癌筛查?
五、上消化道早癌筛查怎么做?
.
2
一、上消化道早癌筛查及 早诊早治项目是怎么一回事?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环境气候等因素,目前恶性肿 瘤已逐渐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生命的主要疾病,因此2000年以来在前卫生部的主导 下我国逐渐开展了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以及“食道癌、胃癌、 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
健康人
良好的秧田
好医--
早癌病人 手术切掉就是!
简单--
一颗或几颗
下田扯掉就是! 稗子的秧田
中期癌症 病人
麻烦-切了可能复发!

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PPT

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PPT

足量摄入蔬菜和水果
保护因素包括足量摄入蔬菜和水果, 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 一。
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吸烟、重度饮酒、高盐饮食、腌制 食品等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会 增加胃癌的风险。
不能耐受常规内镜检查者的选择
可进行麻醉/镇静内镜或经鼻超细内镜检查,也可考虑使用磁控胶囊胃镜。
具体检查方法和操作流程
具体检查方法和操作流程参见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胃癌诊疗指南。
筛查频率的建议
胃癌高风险人群筛查频率
胃癌高风险人群原则上每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
特殊病变者的筛查频率
有特定病变者(如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建议缩短筛查间隔,具体为每3年或每年进行1 次内镜检查。
高风险人群的定义
年龄和地区标准
高风险地区
胃癌发病率较高的县级行政区。
年龄标准
45岁以上的人群。
家族史标准
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病史。
家族病史的影响
一级亲属胃癌病史的影响
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 属中有胃癌病史的,属于胃癌高风 险人群。
家族性胃癌的风险提升
具有家族胃癌病史的人群,其胃癌 发病风险会显著提高。
胃癌的筛查方法
筛查对象和条件
01
高风险人群定义
年龄≥45岁,且符合胃癌相关危险因素的任 意一项者。
02
无上消化道癌病史
筛查对象需为无上消化道癌病史的高风险 人群。
03
年龄和内镜检查条件
筛查对象年龄一般在45~74岁之间,能配 合内镜检查。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课堂PPT)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课堂PPT)

2020/4/11
(A) C-WLI :erosion (B) M-NBI: a regular microvascular
pattern and a regular microsurface pattern with light blue crest. (C) chronic gastritis with intestinal metaplasia
SECN, RAC, CO, MCE, CV,
2020/4/11
subepithelial capillary network;
regular arrangement of collecting venules; (A, B) Normal gastric body mucosa.
crypt-opening;
2020/4/11
25
26
血管袢(CP,sano)分型(佐野分型)
CP分型分为I, II, III型,其中III型又分为A和B两亚型。NBI加放大能有效识别低级别上 皮内瘤变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浸润性癌。能有效预测病变的组织学类型。
2020/4/11
27
Modified 3-step strategy of NBI colonoscopy.
临床应用
非角化上皮结合碘 深棕色
a) 正常食管磷状上皮着色。 b) 食管磷状细胞癌黏膜、Barrett食管黏膜、柱状上皮和食
管炎黏膜均不着色。
亚甲蓝
肠道上皮细胞,肠化上皮 细胞
吸收入上皮细胞内
蓝色
甲苯胺蓝
胃或肠内的柱状上皮细胞 胞核差色
自由扩散入细胞
蓝色
a) 食管和胃的肠化上皮、早期胃癌上皮和正常肠道上皮着 色。
T4a: resectable tumor invading the pleura,

提高肠镜检查的合格率(最新)课件

提高肠镜检查的合格率(最新)课件

3、加强对病人检查督促。
4、采取多样化宣教形式。
5、多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肠道准备的重要性,
调动家属一同参与指导。
P
对策实施:全部护理人员 负 责 人:张文娟 实施时间:7月9日—7月23日 实施地点:消化二病区
D
CA
对策处置: 1.经效果确认为有效对策 2.将健康教育手册放入每个病房 3.列入标准化内容
6
41.7
4
3
2 2
责护观察患者排便情况
判断肠道准备 情况

清洁灌肠
是 行肠镜检查
学习交流PPT
14
• ◆调查时间(when): 2016年6月1日——6月16日
• ◆调查地点(where): 消化科二病区及肠镜室
• ◆调查者(who):
肠镜室护士长
• ◆样本数量(how much):统计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00 例,其中 肠道准备合格76例(76%),肠道准备不合格24例(24%)
19
解析

依从性差
饮用药量不够
服用 病人 后吐
服药后不 肯运动
年 龄
检查前 饮食控 制不好
语言
有便秘史 沟通障碍
护士培训 力度不够
并发症 认识不 足
宣教不 足
专科知 识缺乏
护士
病情评 估不到 位
检查前饮食控 制不好
医护沟通 不到位
缺乏规范 流程
欠缺沟通
药物选择 不妥 不良反应多
方法单一
加队肠 镜不规 范
141 2
139 3
165 1
可行性 很可行
可行

圈能力 能胜任 尚能胜任
1
无相关
不重要
不可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Ⅴ-3型:m3sm1癌( 出现IPCL 的破坏)
Ⅴ-4型:sm2以上( 出现新生肿瘤血管)
29
白光 NBI
NBI+放大内镜
Ⅴ-1型IPCL
30
窄带成像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胃癌NBI放大内镜主要改变
• 黏膜细微结构(fine mucosal structure, FMS)的改变:微小化、不均一、消失
• 微血管的改变:扩张、扭曲、分布密度改 变,形态不一
31
微血管的改变
• 扩张:微血管管径超过正常的2倍以上
• 口径不均一:同一血管管径差别在2倍以
上正常
异常
32
• 扭曲 • 密度改变 • 明显边界 • 形状不一
33
FMS改变
• 消失:FMS完全消 失
• 微小化:FMS较周 边缩小1/2以上
• 不均一:FMS形状 不一致
放大内镜
良恶性判断更加准确,达
到了类似光学活检的作用
高清内镜
10
我们看的越来越清
——内镜下的微观世界
1000倍——激光共聚焦 显微内镜,内镜于显微 镜的结合,实现真正意 义上的载体病理检查
11
色素内镜——使病变更加容易发现
卢戈氏液染色
12
色素内镜
靛胭脂染色
13
窄带成像(NBI)
• 利用滤光器过滤掉内镜光源所发出的红蓝绿光波中的宽带光 谱,仅留下窄带光谱(415nm及540nm)
2
一组数据的震撼
我国:
• 5%:食管早癌的检出率 • 5-10%:胃早癌的检出

• 不足10%:早期大肠癌
的检出率
• ??:早癌ESD治疗尚
处于起步阶段
日本:
• 80%:食管早癌检出率
• 50~80%:早期 胃癌患
者的比例
• 50%以上:早期大肠癌
的检出率
• 50%:胃早癌内镜微创
治疗(EMR or ESD)
34
胃早癌的NBI放大内镜分型
网格型(fine network pattern) • 血管呈前述异常改变 即扩张、迂曲、多形 • 排列密集,呈网状 • FMS消失 • 病理呈分化型早癌
35
胃早癌的NBI放大内镜分型
稀疏型(corkscrew pattern) • 血管呈前述异常改变 即扩张、迂曲、多形 • 血管结构稀疏 • 色泽苍白 • FMS消失 • 病理呈未分化型早癌
• 由于黏膜内血液的光学特性对蓝、绿光吸收较强,故能够增 加黏膜上皮和黏膜下血管的对比度和清晰度,起到黏膜的电 子染色作用
14
15
16
17
超声内镜
黏膜内癌
黏膜下癌
进展期癌 18
• 超声内镜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癌的术前 分期,其T分期和局部N分期明显优于CT 、MR等技术
• 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达70%-90% • 高频超声微探头对隆起型和平坦型早期
7
柔软型先端帽,特别适合 早癌放大内镜观察时使用, 克服了普通透明帽较硬易 导致病灶出血而影响观察 的缺陷——目前国内尚无
恰当的应用内镜透明帽有助于保持清晰的内镜视野
8
各种内镜新技术在全球逐渐普及使消化道 早癌的检出发生了革命性进展
9
我们看的越来越清
——内镜下的微观世界
100倍放大:微血管、微 结构的显示,使内镜下的
F线:没有肠化的胃底腺粘膜
连续出现的领域的边界
f线
F线
f线:斑状出现胃底腺粘膜的
领域的边界线
内镜分型
幽门腺 移行带
(混合区)
隆起型(I、IIa):几乎所有的
隆起型癌都是分化癌
胃底腺
凹陷型(IIc、IIc+IIa):几乎所有的未分化癌都是凹陷型
23
幽门腺 胃底腺 贲门腺
35岁
消化性溃疡
未分化癌
移行带
关于如何提高消化道早 癌检出的思考
1
我国是消化道癌高发区
食管癌年新发生率 占世界总数的50%, 死亡人口占世界食 管癌死亡人口的60% -70%4.2~7.9倍和 3.8~8.0倍
近年来,我国的大肠癌发病率以4.71%逐 年递增,远超2%的国际水平
(混合区)
70岁
F线
消化性溃疡
分化癌
移行带
肠化区域 (混合区)
24
内镜下对凹陷型癌分化程度的判断
凹陷边界 凹陷边缘
未分化癌 清晰
断崖状
分化癌 不清晰 棘状、锯齿状
凹陷深度
较深

表面性状 凹陷表面结节
皱襞集中
无结构、绒毛 状
(++)~ (+++)
骤然变细呈铅 笔样、中断
与正常胃小凹 类似 (-)~(+)
胃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1-94%,明 显优于常规超声内镜
19
先进的设备就足够了吗?
Malignancy
Benign
目前日本已Be形ni成gn一or系ma列lig完na整nc早y ?癌??理论 体系
20
早癌的内镜分型
隆起型(I型)
浅表型(II型)
凹陷型(III型)
隆起>5mm IIa型浅表隆起型 隆起< 5mm IIb型浅表平坦型 IIc型浅表凹陷型 凹陷< 5mm
凹陷>5mm
21
I型
IIa型
IIb型
IIc型
III型
22
• “胃癌的三角”是指由癌的发生 “部位”,癌的“组
织形态”和癌的“肉眼形态”的三方面所组成的相互关系
部位
分化类型
分化型:从肠上皮 化生粘膜发生 未分化型:从胃固 有粘膜上皮发生
胃底腺(F线内部)
贲门腺
肠上皮化生区域(f线外部)
胃腺移行带(F线与f线之间)
差距的原因???
3
设备差?
日本的设备
我们的设备
4
我们的图片
日本的图片
相同的内镜设备,完全不同影像效果
? 5
术前充分的准备
• 二甲硅油祛泡 • 糜蛋白酶(链酶蛋白酶)溶解黏液
充分清洗后,视野 清晰,避免漏诊
未充分清洗,大 量黏液遮挡视野,
造成漏诊
6
齐全的内镜 辅助设备
冲洗设备可对 显露不清的部 位随时冲洗
36
胃早癌的NBI放大内镜分型
末端变细
内镜下色泽
多呈褪色,表 面可有发红颗 粒
充血
25
内镜对胃癌的浸润深度的判断
末端变细
中断
杵状膨大
融合
黏膜层
Borrmann II
黏膜下层
肌层
26
窄带成像在食管早癌诊断中的应用
通过NBI+放大内镜观察食管黏膜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环 (intrapapillary capillary loops,IPCL)的改变
27
食管早癌IPCL的异常改变 扩张 迂曲
直径不一
多形
28
食管早癌的IPCL分型及对病变深度的判断
Ⅰ型:正常食管上皮 Ⅱ型:食管炎 Ⅲ型:轻度不典型增生
Ⅳ型:重度不典型增生(出现2-3种IPCL的异常改变) Ⅴ-1型:m1癌(出现所有的IPCL异常改变:扩张、迂曲、 口径不同、形状不一) Ⅴ-2型:m2癌( Ⅴ-1型基础上出现IPCL 的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