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生产技术试题》网络测试题2020.5.2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产技术试题》⽹络测试题2020.5.28《农作物⽣产技术》⽹络学习测试题
⼀、选择题(每⼩题中只有⼀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内,60分)
1.下列属于粮⾷作物的是()。

A.棉花、⼤⾖
B.⼩麦、⽔稻
C.⽢蔗、⽟⽶
D.百合、苜蓿
2.下列作物属于三碳作物的是()
A.棉花
B.⽟⽶
C.⾼粱
D.⽢蔗
3.烟草属于()
A.长⽇照植物
B.短⽇照植物
C.中性植物
D.定⽇照植物
4.下列作物都属于经济作物的是()
A.⼤⾖、棉花、烟草、芝⿇
B.⿊麦、烟草、⽔花⽣、红花
C.橡胶、烟草、花⽣、棉花
D.三七、⽔葫芦、茶叶、向⽇葵
5.下列忌连作的农作物是()
A.⼩麦
B.西⽠
C.⽔稻
D.棉花
6.实现间套作增产增效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
B.确定农作物配置
C.密度
D.查清农作物⽣产的环境条件
7.⼩麦⽟⽶套作,窄背晚套的热量指标为≥10℃积温在()
A.2500~3000℃
B.3000~3600℃
C.3600~4100℃
D.4100℃以上
8.⾖科植物种植的最热⽉平均温度不低于()
A.5℃
B.10℃
C.15℃
D.18℃
9.在同⼀地块上,⼀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式属于()
A.接茬复种
B.移栽复种
D.再⽣复种10.圆盘耙的作⽤深度⼀般在()cm。

A.3~5
B.5
C.8~10
D.25~30
11.在⼟壤的初级耕作中,不适合于⼲旱缺⽔地区的是()。

A.翻耕
B.深松耕
C.旋耕
D.耙地
12.决定⼀地能否复种及复种程度⾼低的⾸要条件是()
A.热量
B.⽔分
C.地⼒与肥料
D.经济效益⼤⼩
13.耕作制度的中⼼()。

A.养地制度
B.种植制度
C.农作物布局
D.复种
14.耕作时期来说,耕作效果最优的是()
A.伏耕
B.早秋耕
C.晚秋耕
D.春耕
15.确定⼤多数农作物合理种植密度的原则是( )
A.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
B 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
C. 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稀,晚熟种宜密
D.肥地宜密,瘦地宜稀;早熟种宜密,晚熟种宜稀
16.根据农作物布局的()原则,把农作物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四个⽣态经济区。

A.需求原则
B.⽣态适应性原则
C.经济效益和可⾏性原则
D.种植业结构调整原则
17.农作物布局的难点和关键点是()
A.保证⽣产资料供应
B.明确农产品的各种需求
C.确定适宜的农作物种类
D.确定农作物的配置
18.≥10℃的⽇数在180—250天范围内适合进⾏农作物的()。

A .⼀年⼀熟 B. ⼆年三熟 C.⼀年两熟 D.⼀年三熟
19.重型镇压器的作⽤深度⼀般在()cm。

A.5
B.9-10
D.20-25
20.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相距的宽度为()。

A .带宽 B.间距 C.密度 D .幅宽
21、⼩麦的挑旗期也叫孕穗期,⼀般以()以上旗叶全部露出叶鞘,叶⽚展开的⽇期,就是挑旗期。

A.30% B.50% C.60% D.90%
22、⼩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养分 C.⽔分 D.温度
23⼀般认为,⼩麦半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是()℃。

A.0~3 B.0~7 C.0~12 D.2~3
24、在⼩麦播期确定上,冬性品种与春性品种相⽐,⼀般冬性品种应()。

A.早播 B.晚播 C.⼀齐播
25、⼀般认为,⼩麦半冬性品种播种时,以平均⽓温稳定在()℃为宜。

A.18~16 B.15~13 C.14~12 D.10~8
26、⽟⽶苗期的⽣长中⼼是()
A.根系B.茎杆C.叶D.穗
27、⽟⽶植株近地⾯⼿摸可感到有茎节,基部茎节长度在2-3cm时为()。

A.出苗期B.拔节期 C.⼤喇叭⼝期 D.幼苗期
28、⽟⽶⼀⽣施肥、灌⽔最重要的管理时期在()
A.拔节期 B.⼤喇叭⼝期 C.抽雄期 D.开花期
29、⽟⽶⼦叶节上长出的3—7条幼根,实际上是⽟⽶的第⼀层节根,栽培上将它和胚根⼀起合成为初⽣根,是因为其()
A.形态与胚根相似 B.⽣理功能和胚根相似C.出⽣时间和胚根相似 D.发⽣位置和胚根相似
30、⽟⽶雌穗为()
A.圆锥花序 B.⾁穗花序 C.总状花序 D.头状花序
⼆、判断题(在你认为说法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合计20分):1.积温≥10 ℃在 4000 ⼀ 5000℃之间,可进⾏多种农作物的⼀年两熟种植()2.在热量条件能满⾜复种的地区年降⽔量⼤于 800 mm 的地区,可以实现稻麦两熟()
3.⽔稻与花⽣、⼩麦与豌⾖、⽟⽶与⽢薯种在⼀起可趋利避害,增产增收。

4.种植密度是指农作物间的距离。

农作物左右间的距离称株距,前后间的距离称⾏距。

()
5.如棉薯间作时,棉花的边⾏优势为 1 ⼀ 4 ⾏,⽢薯的边⾏劣势为 1 ⼀ 3 ⾏,那么棉花的⾏数不应超过 8 ⾏,⽢薯的⾏数不应少于 6 ⾏()
6.冬季温度不适宜,因此所有的作物不能冬播。

()
7.⽟⽶只能作为粮⾷⾷⽤。

()
8.根据农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麦属于喜凉作物()
9.农作物⽣产的空间与场所⼤多是露天的农⽥,其所涉及的环境在很⼤程度上受⾃然环境的影响,⼈类不易控制。

()
10.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其中,养地制度是中⼼,种植制度是基础。

()
11.休闲是指耕地在可种农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它是⼀种恢复地⼒的技术措施,包括全年休闲和季节休闲两种。

()
12.间作是在同⼀⽥地上于同⼀⽣长期内,分⾏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农作物的种植⽅式. ()
13.带宽是间套作各种农作物顺序种植⼀遍所占地⾯的宽度,包括了间距和幅宽。

()
14.国际上通常⽤多熟种植表⽰⽤地程度的⾼低。

()
15.施肥总量中,基肥⼀般占80%以上。

()
16.初级耕作是指⼊⼟⽐较浅,作⽤强度⼩的⼀类⼟壤耕作措施。

()17.间作时,⾼杆作物表现为边边际优势,矮杆作物表现为边际劣势。

()18.轮作往往造成⼟壤养分失调,有害物质增加等危害。

()
19.间作农作物的播种期、收获期都相同。

()
20.栽培植物的种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类历史的进展,栽培植物的种类范围愈来愈⼴,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也愈来愈多。

()
三、名词解释:(24分)
1.农作物2、农作物⽣产技术3、耕作制度
4、种植制度
5、农作物布局
6、⽔稻的感光性
7、⽔稻的拔节孕穗期
8、棉花的⾐分
四、简答题:(31分)
1.农作物⽣产的特点有哪些?(4分)
2.举例说明复种的形式。

(4分)
3、简述农作物轮作的概念和作⽤。

(6分)
4、简述花⽣清棵的作⽤及技术要求?(6分)
5、⼤⾖花荚脱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花保荚?(6分)
6、⼤⾖开花结荚期的管理技术有哪些?(5分)
五、综合题(15分)
1.简述农作物间套作的作⽤和技术要点。

(7分)
2.简述复种的条件和技术。

(8分)
⼀年级种植专业⽹上测试试卷答题卡
⼀、选择题:(每⼩题2分,共90分)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
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
26、()27、()28、()29、()30、()⼆、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9、()10、()11、()12、()13、()
14、()15、()16、()17、()18、()19、() 20、()三、名词解释(24分)
1.植物⽣长的周期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周期现象:
3、有效积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胞间连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简答题:(共2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答案部分
⼀、
1-5:BABCB 6-10:ADDAC 11-15:AABAB
16-20: BCCBD 21-25:BDBAB 26-30:ABBBB
⼆、
1-5√√××√ 6-10××√√×
11-15√√√×× 16-20×√××√
三、名词解释:
1.农作物:狭义的指具有经济价值,被⼈们种植在⼤⽥中的植物,即农⽥作物,也叫⼤⽥农作物,俗称“庄稼”,包括“粮、棉、油、⿇、糖、烟”等。

⼴义概念是指凡具有经济价值⽽被⼈们栽培的植物。

2.农作物⽣产技术:农作物⽣产技术是指根据农作物⽣长发育规律及农产品⾷⽤安全规范,采取各种⼈⼯措施,如⼟壤耕作、合理密植、施肥、灌排⽔、防治病⾍害等⽥间管理技术,以及科学的收获与贮藏技术,以获得⾼产、优质的农产品,满⾜市场的需要。

3.耕作制度:耕作制度是指⼀个地区或⽣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两部分。

4.种植制度:指⼀个地区或⽣产单位的农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式的总称。

5.农作物布局:农作物布局是指在某⼀种植区域(⽥地)上,对欲种植农作物的种类、品种、种植⾯积及⽥间配置所做的安排。

6、⽔稻的感光性:⽔稻在适宜⽣长发育的⽇照长度范围内,短⽇照可使⽣育期缩短,长⽇照可使⽣育期延长,⽔稻品种因受⽇照长短的影响⽽改变其⽣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7、⽔稻的拔节孕穗期:从幼穗开始分化⾄抽穗为拔节孕穗期。

8、棉花的⾐分:指⼀定重量的⼦棉中⽪棉重量占⼦棉重量的百分率。

四、简答题:1.农作物⽣产的特点有哪些?
答:第⼀,农作物⽣产的对象是活的⽣物体,故农作物⽣产受地域、季节等的影响较⼤,具有某些不确定性。

第⼆,农作物⽣产是关于初级农产品的⽣产技术。

农作物⽣产实质是通过农作物的光合作⽤,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是其他⽣产部门(如饲料业、养殖业、等)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第三,农作物⽣产的空间与场所⼤多是露天的农⽥,其所涉及的环境在很⼤程度上受⾃然环境的影响,⼈类不易控制。

第四,农作物⽣产技术是⼀门直接服务于农作物⽣产的综合性应⽤技术。

它涉及植物⽣产与环境、农业⽣物技术、植物保护技术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

2.举例说明复种的形式。

答:复种有接茬复种、移栽复种、套作复种和再⽣复种4种形式。

(1)接茬复种指在同⼀块⽥地上,⼀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播种下茬作物的种植⽅式。

如⼩麦收获后种植夏⽟⽶或夏⼤⾖。

(2)移栽复种指在同⼀块⽥地上,⼀年内前茬作物单作收获后,移栽下茬作物的种植⽅式。

如⼤蒜收获后移栽棉花或西⽠(甜⽠)苗的种植⽅式。

(3)套作复种指在同⼀块⽥地上,⼀年内在前茬作物的⾏间套种或套栽下茬作物的种植⽅式。

如⼩麦套种⽟⽶、⼩麦套栽棉花的种植⽅式。

(4)再⽣复种单指⽔稻与再⽣稻形成的复种形式。

3.简述农作物轮作的概念和作⽤。

答:轮作是在同⼀⽥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式。

轮作的作⽤有:(1)减轻农作物病⾍为害农作物的某些病⾍害是通过⼟壤传播或感染的,如棉花枯黄萎病、⽔稻纹枯病、烟草⿊胫病、⼤⾖胞囊线⾍病,马铃薯青枯病、⽢薯⿊
斑病及为害农作物的地下害⾍等。

每种病⾍对寄主都有⼀定的选择,实⾏抗病
农作物与感病农作物轮作,更换了病菌、害⾍的寄主,恶化其⽣长环境,从⽽
达到减轻病⾍害的⽬的。

(2)充分利⽤⼟壤养分不同农作物实⾏轮作,可以全⾯均衡地利⽤⼟壤中各种营养元素,⽤养结合,维持地⼒。

(3)减轻⽥间杂草的为害某些杂草往往与农作物伴⽣,如稻⽥的稗草、棉⽥的莎草、麦⽥的野燕麦和看麦娘、⼤⾖⽥的菟丝⼦等,长期连作会增加草害,实⾏合理
轮作,可以改变杂草的⽣存环境,有效地抑制或消灭杂草,如进⾏⽔旱轮作,
可使⼀些旱地杂草种⼦淹死,减轻杂草的传播。

(4)改善⼟壤理化性状⽲⾕类农作物有机碳含量多,⽽⾖科农作物、油菜、棉花等农作物有机氮含量较多,不同作物秸秆还⽥对⼟壤理化性状产⽣不同的影响。

密植性农作物能起到改良⼟壤结构、疏松耕层的作⽤;⽽深根性农作物,对深
层⼟壤有明显的疏松作⽤。

⽔旱轮作能明显地改善⼟壤的理化性状。

4、简述花⽣清棵的作⽤及技术要求?
答:(1)花⽣清棵的作⽤:促进其⽣长发育,开花结果早⽽集中;清棵疏松根际⼟壤,清除根际杂草,有利于果针⼊⼟和结实.
(2)时间:齐苗后进⾏
(3)⽅法;⽤⼯具将花⽣植株周围的⼟扒开,使⼦叶露出⼟外
(4)平窝:在清棵后15-20d,结合第⼆次中耕进⾏平窝
5.答:⼤⾖花荚脱落的根本原因是⽣长发育失调,除品种类型之间的差异外,还与以下因素有关:(1)密度过⼤,通风透风不良;(2)养分不⾜或养分供应失调,脱落率⾼;(3)⽔分供应不合理,尤其是⽣殖⽣长长期⼲旱,脱落率增⼤;(4)机械损伤,病⾍危害等。

增花保荚的主要技术:(1)合理密植,创造合理的群体结构,按照薄地密,肥地稀,分枝多的品种宜稀,主茎结荚为主的品种宜密的原则(2)根据⼟壤肥⼒增施肥料。

结合施⽤磷肥,增施基肥,始花期⾄结荚期叶⾯喷肥。

(3)根据⽓候特点适当灌溉,开花结荚期灌好⽔,严防⼲旱。

(4)及时防治病⾍草害。

6、答:(1)巧追花荚肥(2)灌花荚⽔3清除⽥间⼤草4化学调控5防治病⾍害。

五、
1.简述农作物间套作的作⽤和技术要点。

答:间作与套作的作⽤:(1)增产实践证明,合理的间套作⽐单作具有增产作⽤。

(2)增效合理的间套作能够以较少的投⼊换取较多的经济收⼊。

(3)稳产保收合
理的间套作能够利⽤农作物的不同特性,增强对灾害天⽓的抗逆能⼒,达到稳产保收。

(4)协调农作物争地的⽭盾间套作在⼀定程度上可以调节粮⾷作物与棉、油、烟、
菜、药、绿肥、饲料等⼤⽥农作物及果林之间对温、光、⽔、肥等环境因素的需求⽭盾。

间作与套作的技术要点有:
选配适宜的农作物与品种:在选配农作物及品种时,应坚持如下三条原则:
⼀是⽣态适应性⼤同⼩异即在农作物共处期间,选择的各种农作物对⼤范围的
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要⼤体相同;⼆是特征特性对应互补即间套作的农作物在形
态特征和⽣育特性上相互适应,以利于互补地利⽤环境资源;三是经济效益⾼
于单作在增产的情况下,经济效益⾼的组合才能在⽣产中⼤⾯积推⼴和应⽤。

建⽴合理的⽥间配置:主要包括各种农作物的种植密度、幅宽、间距、带宽等。

①种植密度:⼀般情况下,⾼位农作物的密度要⾼于单作,植株矮的农作物,
其种植密度较单作略低⼀些或与单作时相同。

②幅宽:是指间套作中每种农作物的两个边⾏相距的宽度。

③间距:是相邻两种农作物间的距离,是间套作物边⾏争夺养分、⽔分最激烈
的地⽅。

具体确定时,可根据两种农作物单作时⾏距⼀半之和进⾏调整。

④带宽:是间套作各种农作物顺序种植⼀遍所占地⾯的宽度,包括了间距和幅
宽。

带宽的调整取决于农作物品种特性、⼟壤肥⼒和农机具。

2.简述复种的条件和技术。

答:复种的条件有(1)热量条件:热量是决定能否复种的⾸要条件。

复种的热量指标包括积温、⽣长期和界限温度。

(2)⽔分条件:⽔分条件包括降⽔量、降⽔分配规律、地上地下⽔资源、蒸腾量、农⽥灌溉设施等。

(3)地⼒与肥料条件:在光、热、⽔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地⼒不⾜、肥料少时,复种的效果不好;地⼒⾼、肥料充⾜时,复种效果就好。

(4)劳畜⼒、机械化条件:⼀般情况下,⼈均耕地1.5×667m2以下的地区,复种程度⾼,复种效果好
(5)经济效益:只有产量⾼、经济效益好时,才有必要复种。

复种技术有:
(1)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组合和品种:熟制确定后,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组合,有利于解决复种与所需热量和⽔、肥条件的⽭盾。

(2)套作和育苗移栽:套作和育苗移栽是我国北⽅提⾼复种指数,解决前、后茬农作物季节⽭盾的⼀种有效⽅法。

⽐较普遍采⽤的是冬作物⾏间套种各种粮⾷和经济作物,⽔稻套种绿肥或其他粮⾷作物等。

(3)抢时播种,早发早熟:前作及时收获,后作及时播种;地膜覆盖可使迟播⼩麦早发增产,早熟7~10天;喷施催熟剂,重视施⽤底肥,避免后期重施化肥等,也是促进早发早熟、防⽌晚熟的技术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