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高中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偃师高中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
人教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b 则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

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据此回答3~4题。

3.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4.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较低②提前预报③防震意识强④救援及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下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虚线为不同植被类型分界线。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河流由上游到下游,干流河水补给量的变化趋势是
A.不断减少 B.不断增多 C.先减少后增多D.先增多后减少
6.与长江相比,图中河流
A.落差更大B.流量季节变化大
C.结冰期长D.流量年际变化小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

读图,完成7-9题。

7.GIS技术的
A.关键装置只传感器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
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8.图中城市
A.①们于规划区B.②位于非矿区C.③位于现矿区D.④位于原矿区
9.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
A.原料地B.消费地C.水资源D.交通线
某地理兴趣小组对某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

据此回答10~12题。

10.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
11.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12.图4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图,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甲、乙两国地形剖面图,甲图剖面线为38°N纬线,乙图剖面线为23°26′S纬线,回答13~14题。

13.关于两国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国西部均分布有地中海气候区
B.甲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C.甲国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D.乙国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14.关于两国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渔业的产值明显高于牧业的
B.两国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矿产品出口国
C.乙国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旅游业和侨汇收入
D.甲国工农业发达,乙国经济以农牧业和工矿业为主
读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

回答15~16题。

15.两国相比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16.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
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
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乙醇。

该州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

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

据此完成17~18题。

17.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原料地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力D.方便产品运输
18.燃料乙醇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巴西()
①碳排放量增加②能源消费结构改变③热带草原面积减少④蔗糖消费量下降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
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20世纪80年代银川
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
的计划。

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

据此完
成19~20题。

19.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
因是
A.泥沙淤积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D.黄河来水量减少
20.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①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②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③美化城市环境
④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2.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不同,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陆面积和轮廓B.过度放牧和樵采
C.纬度位置和垦耕D.海陆位置和地形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24.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9~10月B.11~12月
C.1~2月 D. 4~5月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

读图,完成25~26题。

25.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26.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新中国治理
黄河的第一个大型工程。

读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回
答27~28题。

27.三门峡水利枢纽对黄河下游的治理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防洪②减少水土流失③减缓河床抬高速度④利于建设高
耗能工业为主的综合型工业基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8.三门峡水利枢纽对渭河平原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A.潼关水位下降,河流下切深度增加
B.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
C.加快渭河净化速度,提高水质
D.有利于发展航运,促使渭河平原的工农业产品向东输送
由云南大学大湄公河次区域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2》于2012年7月4日在北京发布。

据此并结合湄公河流域简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30.关于该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源头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动物
B.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可实施水能梯级开发
C.下游地区重点开发水能资源,保护水质,改善下游城市的供水条件
D.河流沿岸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灌溉便利,可发展灌
溉农业
二、综合题(40分)
31.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

(2分)
(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
32.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

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

阅读材料,回答(1)~(2)题(12分)。

材料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右图为重庆市1999~2008年主要能源消费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

(1)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GDP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4分)。

33.读田纳西河干流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l)田纳西河能实现梯级开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

(2分)
(2)田纳西河干流共修建了____座大坝,对航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田纳西河流域在土地利用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治理?(6分)
34.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曰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根据上表,概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