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以湖州师范学院化学(师范)专业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以湖州师范学院化学(师范)专业为例
作者:李彬,季志,胡晓斌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7期
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针对化学师范生提出三个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
目标式分类培养的设计,确定了三个精细化的具体方向定位、培养目标和实训内容,构建了实
施路线、教学数据分析平台及质量保障体系。
经过实践和数据分析,形成一套学生精细化实训
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了配套运行操作平台和管理办法,应用于学生的全过程培养。
关键词:化学;实训;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89-02
一、引言
创新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革除传统师范教育实践能力训练不足的弊端,不断
提高实践育人水平,是当前推进师范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突破的重要课题[1]。
从高等教育全局看,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是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以后一
定会遇到的问题;化解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危机的办法,是在充分认识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规
律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全新的高校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形成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资源配置的
新机制[2]。
通过建立数据分析及反馈互动平台,可有效地跟踪实际教学的效果,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模式,也会对师范与非师范的培养同质化问题有预判和调整。
从师范教育看,根据调查
和统计发现,在学校发展不断扩大过程中,师范大学面临教师教育定位、师范与非师范平衡、
资源重新配置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培养过程中便凸显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等
问题[3]。
为保证化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培养方向,提高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提出三个精细化的培养模式。
再经过一系列辅助的配套措施和运行过程来
实践,不断完善整体框架和设计方案,将会形成一个新的培养机制或教学模式。
二、三个精细化培养模式
1.学生录取实行“三位一体”招生: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成绩的“三
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和综合素质,选拔适合化学(师范)培养目标的学生,保证和提升本专业生源质量。
2.实行“三段一标”实训计划:设立一个总目标,下设分类具体实施目标,以目标为方向,把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设计实训路线,每段确定一个人才成长实施目标,让每
位学生从进入本专业就清楚知道所要学习的全部课程和技能,每个阶段应具备什么能力,在毕
业时完全达到培养目标中所规定的各项培养要求。
3.按“三个一批”分类培养:化学(师范)专业主要为中小学培养合格教师,但同时也注
重化学及化学相关知识技能、科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按着由多到少的倒三角结构,
分类培养一批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一批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或其他工作的人才,一批相关专业的
高端研究精英,同时,实现“三个一批”就业。
三、质量保障体系
三个精细化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改进
形成。
由于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地域特点和目标定位等方面有特点,内部质量保
障体系的系统设置不易过细。
因此,根据全面质量管理和相关教育理论,构建三个精细化教学
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基于目标的运行系统又分为条件保障子系统,管理保障子系统和学生发展
保障子系统。
体系的内容包括:准确的专业定位,明确的培养目标;实验室,师资队伍,教学场所,实
践基地等条件保障;系列制度建设和执行;实践训练路线设计;全面、准确、及时的教学信息
收集和整理,评价结果及整改要求及时反馈,目标完善等。
这些内容通过一系列教学管理措施、网站发布,互动和辅助统计分析软件来实现,形成完整的质量监控和保障的体系。
四、措施和成效
1.三个精细化过程的实现实例。
制定化学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手册,手册内容包括:目标
设立,实践路线,课程设置,成长记录,取得重要成果,评价,目标实现等。
把学生在校学习
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按着理论和实践路线图进行训练,到大四年级进行择业和反馈。
比如,
在实践环节上,进行实践基地建设,增加小型板书训练场地,微课训练基地和多学科科研训练
基地。
根据实践的类别,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完善实践评价。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
针对三个精细化的内容和及培养目标建立网站和统计分析软
件进行分析和反馈,完善专业目标建设。
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收集和录入、自动分析和反馈、信
息发布和互动等。
这个辅助工具是把全过程培养建立在保障系统内,可查阅所有管理文件,分
析过程培养的进展,公布就业信息和状况,收集反馈结果等。
通过数据分析掌握教学条件,学
习评价结果和计划执行情况,不断完善计划和修改目标方向。
图3显示了数据采集,分析和运
行的界面,通过过程管理,保障教学效果和目标的实现,并为后面的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和三
个精细化内容实施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为提高质量提供基础。
五、结论
三个精细化的培养模式为化学师范生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三位一体”、“三段一标”和“三个一批”结合质量保障系统的具体实施,可有效地实现设定的培养目标,对不断提高化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有显著的意义。
经过不断地完善,三个精细化培养模式也将对推动其他专业的建设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国强.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
究,2016,(2):1-11.
[2]林冬华.师范大学的现状、问题与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15,(10):76-81.
[3]李彬,阮冬生,李敬芬.地方高校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州师范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3,(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