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火灾探测器布置间距的新方法
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烟火灾探测器是一种用于探测火灾和烟雾的装置。
它能够及早发现火灾并提供警示,防止火灾引发更大的损失和伤害。
然而,为了确保探测器能够正常工作,安装要求十分重要。
下面详细介绍了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
首先,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至关重要。
在选择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探测器应该安装在每个楼层的中心位置,以便能够尽早地探测到烟雾。
2.安装位置应远离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阳光对探测器的影响。
3.避免安装在烟雾较多或有尘埃的区域,以免误报。
4.探测器应安装在房间的最高点,因为烟雾比空气轻,往往会向上升起。
5.对于特殊闲置住所,如车库、仓库等,应将探测器安装在远离易燃物品的位置。
其次,安装探测器时要遵循以下步骤:1.首先,需要将探测器的电源与建筑电网相连。
电源的连接要牢固可靠,并符合安全电气工程的要求。
2.探测器通常需要安装在天花板上。
在安装之前,需要使用探测器底座将其固定在天花板上。
底座应坚固、耐热、耐火,并符合相关的建筑标准。
3.安装完成后,需要确保探测器位置的稳定性。
探测器底座应与天花板完全贴合,并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以防止探测器移位或脱落。
4.安装好的探测器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检测应包括探测器的正常运行、电源供应的可靠性以及报警信号的有效性等方面。
5.安装探测器时,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例如,不得在禁烟地区使用无线烟感探测器,并确保探测器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的要求。
最后,要确保安装的探测器能够与其他防火设备实现有效的联动。
探测器应与报警控制室、喷水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相连,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灭火或疏散。
总而言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火灾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早发现火灾的能力。
合理选择安装位置、正确进行电源连接、稳固固定探测器、定期检测和维护以及与其他防火设备的联动是确保探测器正常工作的关键。
在进行安装前,需要仔细研究相关标准和法规,确保安装过程符合规范,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点型火灾探测器设置要求规范解读

点蚁灾探测器设置要求规范解读目录1.导语 (1)2.点型火灾探测器 (1)3,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 (1)4.设置场所 (2)5.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 (4)6.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要求 (6)6.1.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7)6.2.探测器安装间 (8)6.3.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9)6.4.实例 (10)7.附录一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分类 (11)8.附录二火灾探测器的具体设置部位 (11)1 .导语今日消防工程为小伙伴们推送一篇,点型火灾探测器设置要求规范解读。
如你看完后仍然有不解或者专业上的问题,请加胡主编微信,让您与专家进行直线交流!2 .点型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根据其探测火灾特征参数的不同,可以分为感烟、感温、感光、气体、复合等5种基本类型。
火灾探测器类型的选择,要根据探测区域内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的形成和发展特征、房间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等因素来决定。
新《火规》第5章火灾探测器的选择进行了规定,在此不赘述。
结合火灾探测器产品发展现状,新《火规》在98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目前已有运用的火灾探测器,设计人员应依据规范正确设计选用,对于新?火规?未涉及的其他火灾探测器应按企业提供的设计手册或使用说明书进行设置。
3 .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要看具体的类型,不同类型的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是不一样的。
1)线型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1.1)光束轴线在大空间安装时,光束轴线距离地面须大于二十米,到顶棚的高度应该0.3至1米。
1.2)接收器与发射器的光路距离须小于一百米。
1.3)探测器的安装距离须小于十四米。
探测器距离侧墙应小于七米,大于零点五米。
1.4)接收器与发射器间必须无干扰源或遮挡物。
1.5)安装发射器与接收器时,为防止移动,应固定住。
2)点型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1.1)探测器到墙面的距离大于零点五米。
2.2)探测器四周的零点五米范围内,不得有其它遮挡物体。
3.3)探测器到空调风口边或多孔的送风顶棚孔品的距离应大于一点五米。
烟感布置要求

烟感布置要求:1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2 探测器周围水平距离0.5m内,不应有遮挡物;3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4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安装探测器时,宜居中安装。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
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安装间距的一半;5 探测器至广播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1m;6 探测器至灯具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2m;7 探测器至喷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3m;8 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9 烟感距开水器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5.3感温元件的布置5.3.1感温元件5.3.1.1感温元件采用铜—康铜热电偶,测量不确定度应小于0.25K。
5.3.1.2铜—康铜热电偶必须使用同批生产、丝径为0.2mm~0.4mm的铜丝和康铜丝制作。
铜丝和康铜丝应有绝缘包皮。
5.3.1.3铜—康铜热电偶感应头应作绝缘处理。
5.3.1.4铜—康铜热电偶应定期进行校验〔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
5.3.2铜—康铜热电偶的布置5.3.2.1空气温度测点a)应在热箱空间内设置两层热电偶作为空气温度测点,每层均匀布4点;b)冷箱空气温度测点应布置在符合GB/T13475规定的平面内,与试件安装洞口对应的面积上均匀布9点;c)测量空气温度的热电偶感应头,均应进行热辐射屏蔽;d)测量热、冷箱空气温度的热电偶可分别并联。
5.3.2.2表面温度测点a)热箱每个外壁的内、外表面分别对应布6个温度测点;b)试件框热侧表面温度测点不宜少于20个。
试件框冷侧表面温度测点不宜少于14个点;c)热箱外壁及试件框每个表面温度测点的热电偶可分别并联;d)测量表面温度的热电偶感应头应连同至少100mm长的铜、康铜引线一起,紧贴在被测表面上。
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要求

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要求1.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油遮挡物。
3. 探测器至空调送水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与0.5m。
4.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
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5.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6. 探测区域内的每个防见至少应设置一个火灾探测器。
感温、感光探测器距光源距离应大于1m。
7. 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下表确定。
8. 探测器一般安装在室内顶棚上,当顶棚上有梁时,梁间净距小于1m时,视为平顶鹏。
在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200-600mm时,应按规定图、表确定探测器的安装位置。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个探测器。
当被梁隔离的区域面积超过一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应将被隔断的区域视为一个探测区域,并按有关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9. 安装在顶棚上的探测器的探测器边缘与下列设施的边缘水平间距宜保持为:1)与照明灯具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0.2m。
2)感温探测器距高温光源灯具(如碘钨灯、容量大于100W的白炽灯等)的净距不应小于0.5m。
3)距电风扇的净距不应小于1.5m。
4)距不突出得扬声器净距不应小于0.1m。
5)与各种自动喷水灭火喷头净距不应小于0.3m。
6)距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净距不应小于0.5m。
7)与防火门、防火卷帘的净距,一般为1-2m。
10. 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离,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安装一个探测器。
烟感布置要求

烟感布置要求:1 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2 探测器周围水平距离0.5m内,不应有遮挡物;3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4 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安装探测器时,宜居中安装。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
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安装间距的一半;5 探测器至广播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1m;6 探测器至灯具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2m;7 探测器至喷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3m;8 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9 烟感距开水器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5.3感温元件的布置5.3.1感温元件5.3.1.1感温元件采用铜—康铜热电偶,测量不确定度应小于0.25K。
5.3.1.2铜—康铜热电偶必须使用同批生产、丝径为0.2mm~0.4mm的铜丝和康铜丝制作。
铜丝和康铜丝应有绝缘包皮。
5.3.1.3铜—康铜热电偶感应头应作绝缘处理。
5.3.1.4铜—康铜热电偶应定期进行校验〔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
5.3.2铜—康铜热电偶的布置5.3.2.1空气温度测点a)应在热箱空间内设置两层热电偶作为空气温度测点,每层均匀布4点;b)冷箱空气温度测点应布置在符合GB/T13475规定的平面内,与试件安装洞口对应的面积上均匀布9点;c)测量空气温度的热电偶感应头,均应进行热辐射屏蔽;d)测量热、冷箱空气温度的热电偶可分别并联。
5.3.2.2表面温度测点a)热箱每个外壁的内、外表面分别对应布6个温度测点;b)试件框热侧表面温度测点不宜少于20个。
试件框冷侧表面温度测点不宜少于14个点;c)热箱外壁及试件框每个表面温度测点的热电偶可分别并联;d)测量表面温度的热电偶感应头应连同至少100mm长的铜、康铜引线一起,紧贴在被测表面上。
火灾探测器(烟感温感)设置与安装规范

设 置
建筑物房间的地面通常为矩形,因此,所谓“有效”探测器的地面面积实际 上是指探测器能探测到矩形地面面积。探测器的保护半径R(m)是指一只探
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离;
要 求
K—安全修正系数。特级保护对象k取0.7-0.8,一级保护对象k取值为0.8-0.9, 二级保护对象k取0.9-1. 0。
设
在内走道的交叉和汇合区域上,必须安装1只探测器。
备
安
装
要
求
一.烟感温感
2 f.房间被书架、贮藏架或设备等阻断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 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5%时,则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安装 一只探测器。
设 备 安 装 要 求
一.烟感温感
2 g.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需倾斜安装时,角度不应大于45°。
1
• B.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规范规定:每个探测区域内至少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一个探测区域 内所设置探测器的数量应按下式计算:
设
备
选
择
N—一个探测区域内所设置的探测器的数量,单位用“只”表示,N应取整数;
及
S—一个探测区域的地面面积(m²); 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rn²),指一只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地面面积。由于
b、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c、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d、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
设 备 安 装 要 求
一.烟感温感
2 e.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的顶棚设置探测器时应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l0m,感烟探测器安装间距不
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安装间距的一半,
非常有效。因其工作稳定,不受非火灾性烟雾汽尘等干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

本条规定“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这里提到的“每个房间”是指一个探测区域中可相对独立的房间,即使该房间的面积比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小得多,也应设置一只探测器保护。
此条规定可避免在探测区域中几个独立房间共用一只探测器。
这一条参考了国外先进国家的规范中类似的规定。
本条规定的点型火灾探测恕的保护面积,是在一个特定的试验条件下,通过五种典型的试验火试验提供的数据,并参照国外先进国家的规范制订的,用来作为设计人员确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采用探测器数量的主要依据。
凡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按现行国家标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5和《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6检验合格的产品,其保护面积均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1.当探测器装于不同坡度的顶棚上时,随着顶棚坡度的增大,烟雾沿斜顶棚和屋脊聚集,使得安装在屋脊或顶棚的探测器进烟或感受热气流的机会增加。
因此此,探测器的保护半径可相应地增大。
2.当探测器监视的地面面积S>80m2时,安装在其顶棚上的感烟探测器受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房间越高,火源和顶棚之间的距离越大,则烟均匀扩散的区域越大。
因此,随着房间高度增加,探测器保护的地面面积也增大。
3.随着房间顶棚高度增加,使感温探测器能响应的火灾规模相应增大。
因此,探测器需按不同的顶棚高度划分三个灵敏度级别。
较灵敏的探测器(例如一级探测器)宜使用于较大的顶棚高度上。
参见本规范条规定。
4.感烟探测器对各种不同类型火灾的灵敏度有所不同,因此难以规定灵敏度与房间高度的对应关系。
但考虑到房间越高烟越稀薄的情况,当房间高度增加时,可将探测器的灵敏度档次相应地调高。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a、b是指本条文说明图12中1#探测器和2#~5#相邻探测器之间的距离,不是1#探测器与6#~9#探测器之间的距离。
一、本规范附录A由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确定探测器的安装间距a、b的极限曲线D1~D11(含D9')是按照下列方程a·b=Aa2+b2=(2R)2(2)绘制的,这些极限曲线端点Y i和Z i坐标值(a i、b i),即安装间距a、b在极限曲线端点的一组数值。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

先进国家的规范制订的,用来作为设计人员确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采用探测器数量的主要依据。
凡经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按现行国家标准《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5?和《点型感温火 灾探测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4716?检验合格的产品,其保护面积均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1.当探测器装于不同坡度的顶棚上时,随着顶棚坡度的增大,烟雾沿斜顶棚和屋脊聚集,使得安装在屋脊或顶棚的探测器进烟或感
(4)?校核按安装间距 a=8m、b=10m?布置后,探测器到最远点水平距离?R',是否符合保护半径要求。参考图?12?,按式
8.1.5?本条主要是对顶棚有梁时安装探测器的原则规定。由于梁对烟的蔓延会产生阻碍,因而使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受到梁的影响。
如果梁间区域?(指高度在?200mm?至?600mm?之间的梁所包围的区域)?的面积较小,梁对热气流?(或烟气流)?形成障碍,并吸收
下列方程
a·b=A
a2+b2=(2R)2???????????(2)
绘制的,这些极限曲线端点?Yi 和 Zi 坐标值(ai、bi),即安装间距 a、b 在极限曲线端点的一组数值。如下表所示。
二、极限曲线 D1~D4 和 D6 适宜于保护面积 A 等于?20m2、30m2 和 40m2 及其保护半径及等于 3.6m、4.4m、4.9m、5.5m、
?本条参考日本规范制订。探测器在顶棚上宜水平安装。当倾斜安装时,倾斜角 θ 不应大于?45°。当倾斜角 θ 大于?45°时,应加木
台安装探测器。如图?14?所示。 ?本条规定有利于探测器探测井道中发生的火灾,且便于平时检修工作进行。
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点和注意事项

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点和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位置:火灾探测器应该安装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场所,如厨房、浴室、起居室、卧室和走廊等地方。
此外,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操作环境选择合适的类型,如光电式、离子式等。
2.高度选择:据统计,火灾首先会在地面附近产生烟雾,因此安装火灾探测器时,应选择距离地面1.5-2.5米的高度。
特殊场所,如厨房和浴室,可以选择更低的安装位置,如1米。
3.不宜安装在通风口附近:通风口处的空气流动较大,易受外界灰尘和烟雾的干扰,因此在选择安装位置时要尽量远离通风口和空气流动较大的地方。
4.不宜靠近电风扇或空调:电风扇和空调可能会形成空气流动,从而使传感器灵敏度下降,因此火灾探测器不宜安装在电风扇或空调的直接吹风处。
5.合理间距:在同一居住区域的多个房间中安装火灾探测器时,应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
一般来说,相邻房间的火灾探测器距离应超过3米。
6.防止误报:火灾探测器在安装时要避免安装在潮湿、灰尘较大或易受高温、电磁干扰的地方,以防止误报。
同时,也要避免安装在易受震动的地方,如门的附近或墙角。
7.不宜安装在天花板的中心:由于烟雾的特性,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不应选择在天花板中心,而是应选择在离墙壁20-30厘米的位置。
8.防止遮挡:安装火灾探测器时要避免与家具、窗帘等物品遮挡传感器,影响火灾探测的效果。
9.定期维护:火灾探测器安装后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持清洁和正常功能。
定期检查电源和电池的工作状态,如发现电池电量不足或失效,应及时更换。
10.安全性:安装火灾探测器时要确保符合安全规范,如使用合格的电线和插座等。
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触电和火灾等安全隐患。
总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点和注意事项包括选择合适的位置和高度、避免干扰与误报、保持合理间距、定期维护等。
安装时要遵循相关安全规范,确保安全可靠。
火灾探测器的正确安装和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火灾事故的防范和处理能力,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布置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布置摘要: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探测器的选择是否合理,关系到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合理的选择探测器很重要.关键词: 火灾探测器选择与布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探测器起到关键的作用.它的工作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敏度等技术指标直接影响整个消防系统的运行。
探测器的选择应根据探测区域内的环境条件、火灾特点、房间高度、安装场所的气流状况等因素考虑。
一.根据火灾特点、环境条件及安装场所确定探测器的类型火灾受可燃物质的类别、着火的性质、可燃物质的分布、着火场所的条件、火灾荷重、新鲜空气的供给程度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把火灾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前期、早期、中期和晚期。
根据以上对火灾特点的分析选择探测器:(1)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即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火灾,如棉、麻织物的引燃等,应选用感烟探测器。
不适合选用的场所:正常情况下有烟的场所,经常有粉尘及水蒸气等固体。
(2)感温型探测器作为火灾形成早期(早期、中期)报警非常有效。
因其工作稳定,不受非火灾性烟雾汽层等干扰。
凡无法应用感烟探测器、允许产生一定的物质损失非爆炸性的场合都可采用感温型探测器,特别适用于经常存在大量粉尘、烟雾、水蒸气的场所及相对湿度经常高于95%的房间,但不宜用于有可能产生阴燃火的场所。
(3)离子感烟与光电感烟探测器的适用场合基本相同,但应注意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
离子感烟探测器对人眼看不到的微小颗粒同样敏感,例如人能嗅到的油漆味、烤焦味等都能引起探测器动作,甚至一些分子量大的气体分子,也会使探测器发生动作,在风速过大的场合(例如大于6M/S)将引起探测器不稳定,且其敏感元件的寿命较光电感烟探测器的短。
(4)对于有强烈的火焰辐射而仅有少量烟和热产生的火灾,如轻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的火灾,应选用感光探测器,但不宜在火焰出现前有浓烟扩散的场所及探测器的镜头易被污染、遮挡、以及受电焊、X射线等影响的场所中使用。
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

火灾探测器安装规范火灾探测器的安装是防火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于建筑物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规范:1. 安装位置选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布局、火灾风险区域以及其它重要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能够实时、准确地探测到火灾信号。
通常,应选择以下几个位置进行安装:1) 火源附近:如厨房、锅炉房等易燃易爆区域;2) 出入口附近:如大厅、门厅等通道区域;3) 各层楼梯口附近;4) 电路室、变电室等设备房。
2. 安装高度: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高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来说,离地高度在1.5米到2.5米之间为宜。
由于烟雾往往上升,所以在天花板下部位置的安装效果更好;而热感应型探测器则应安装在可能产生高温区域的下方,以便尽早发现高温情况。
3. 间距要求:相邻火灾探测器之间的间距应根据探测器的类型和安装环境确定。
通常,对于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其最大安装间距不得超过9米;对于点型光电火灾探测器,其最大安装间距一般为6米;对于高感度烟感火灾探测器,其最大安装间距一般为4米。
同时,安装位置之间应确保没有遮挡物,以免影响火灾信号的传递。
4. 安装要求:在进行火灾探测器的安装时,应确保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安装牢固:确保火灾探测器能够牢固地固定在墙壁或天花板上,以免因震动而导致脱落或错误报警。
2) 保护设置:对于易受物理损坏和恶意破坏的火灾探测器,应设置防护罩或防护网,确保其正常工作。
3) 配置电源:根据火灾探测器的类型,配备相应的电源,并确保电源的稳定供应,以免影响火灾探测器的正常工作。
4) 检测区域划分:根据建筑物的不同功能区域,合理划分不同的检测区域,确保火灾控制中心能够准确地判断火灾发生的位置。
综上所述,火灾探测器的安装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火灾风险区域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位置和安装高度,并遵循相应的间距和安装要求,以确保火灾探测器能够准确地探测到火灾信号,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火灾探测器布置要求

火灾探测器布置要求火灾是一种危险而严重的灾害,为了保障人们的安全和财产的保护,火灾探测器的布置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火灾探测器布置的要求,以确保有效的火灾探测和迅速的火警报警。
1. 确定布置位置火灾探测器的布置位置应基于以下几个因素: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建筑结构、火灾风险评估和法律法规要求等。
一般来说,下面几个位置是必须布置火灾探测器的地方:1.1. 门厅和楼梯间:门厅和楼梯间是人员疏散的通道,火警发生时容易被人发现,因此应当安装火灾探测器以确保及早的火警报警。
1.2. 客厅和卧室:这些区域是人们经常停留的地方,因此在客厅和卧室内的天花板上布置火灾探测器是必要的。
1.3. 厨房和浴室:厨房和浴室是火灾易发区域,因为这些地方常常有明火和高温。
应安装烟雾火灾探测器或热感应火灾探测器以及温度探测器等。
2. 合理间距布置火灾探测器之间的间距也需要合理安排,以确保火警能够被快速侦测到。
通常的要求是,火灾探测器相互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应超过9米,以防止火警在探测器之间被遗漏探测到的情况发生。
3. 定期维护和检测安装火灾探测器后,定期的维护和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定期维护可以确保火灾探测器的正常运行。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电源检测和更换:如果火灾探测器使用电池供电,定期检测电池的电量,如果电量低需要及时更换,以免影响火灾探测器的运行。
3.2. 火灾探测器灵敏度测试:定期对火灾探测器进行灵敏度测试,确保其能够正常侦测到火灾发生。
3.3. 除尘和清洁:火灾探测器容易被灰尘和污垢覆盖,定期对火灾探测器进行除尘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4. 与其他火灾设备的配合火灾探测器通常需要与其他防火设备和报警系统配合使用,以提高火灾的控制和警报效果。
例如,火灾探测器可以与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设备和自动报警系统进行联动,实现火灾的自动控制和报警。
在布置火灾探测器时,应与其他设备的位置和布置进行统筹安排,以达到最佳的防火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目前 确 定 火 灾 探 测 器 间 距 n 的 方 法 、 目前 , 灾 探 测 器 的 布 置 步 骤 是 : 火
( ) 据探测 器探 测 区的地 面面 积 、 间高度 h 1根 房 、 屋顶坡 度 及火 灾探 测 器 的种类 , 《 在 火灾 自动报 警 系 统 设计规 范 》 以下 简 称 “ 范 ” 表 8 1 2中查 出使 用 ( 规 ) .. 不 同种类 探测 器的保 护面 积 A 和保 护半 径 值 尺; ( ) 据公 式 ( ) “ 2根 1 ( 规范 ” . . 8 1 4的公式 ) 计算 所 需
() 据公 式 () 算 。 4根 2验
尺≤ () 2
火灾 探测 器 布置计算 是火 灾 自动报 警 系统设 计 的 重要步 骤之一 , 火灾 探测 器布 置是 否合理 , 不仅关 系 到 能否成 功 实现 报警 , 且 可 能导 致 不 必要 地 增加 探 测 而
器 的 数 量 , 成 经 济 浪 费 。 因此 , 究 火 灾 探 测 器 的 优 造 研
若 式 ( ) 立 , 认为 “ b取值 符合要 求 。 2成 则 、
3 确 定 探 测 器 间 距 n 的 新 方 法 、
3 1 现行 按极 限 曲线 查算 “ b存 在的 问题 . 、 实践表 明 , 极 限 曲线 上查算 列 间距 “和行 间距 b 在 值范 围较宽 , 存在 多 值性 , 实现探 测器 的最优 布置 一般
3 2 确 定 探 测 器 间距 “、 . b的 新 方 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影 响火灾 探测 器优 化布 置的关 键参 数是 火灾 探测
器 的 列 间 距 “和 行 间 距 b 。
笔者举 例说 明新 方法 。 设探 测 区尺寸长 度为 , 宽
度 为 H 矩 形 空 间 探 测 器 布 置 , 图 1所 示 。 如
关键 词 : 灾 自动报 警 系统 ;火 灾探 测 器 ;优 化 布 置 火
中 图分 类 号 : 2 . X9 4 4,TU 8 2 9 ,TN2 5 文 献 标 志 码 : 1 A 文 章 编 号 : 0 9 0 2 ( 0 8 0 0 3 O 1 0 0 9 2 0 ) 6 4 1 2
要 反 复 多 次 , 程 较 繁 琐 。 探 测 区 长 为 3 、 为 2 过 如 0m 宽 O
化 布置 , 于火 灾 自动报警 设计 具有 重要 意义 。 对
1 火 灾 探 测 器 布 置 原 则
所谓 合理 地布置 探测 器 , 满 足以下 原则 : 应
m、 为 8m、 角< 1。 高 倾 5的保 护对 象 , 选择 感烟 探测 器 , 查表得 一个 探测 器保 护面积 为 8 保 护直径 为 1 . 0m , 34 m, 计算 探测 器数 为8 则 在极 限 曲线 上“的取 值范 围约 ,
式 中: Ⅳ 为计 算探 测 器数 量 ( 整数 ) 只 ; 取 , S为 探测 区 域 地面 面积 ,I; 为 每 只探 测器 的保 护面积 ,I; I A T I k为 T 修 正系数 , 级保 护对 象宜取 0 7 . , 特 . ~0 8 一级保 护对 象 宜 取 08 . , . ~0 9 二级保 护对 象宜 取 0 9 . 。 . ~1 0 () 3 根据保 护 面积 A 和保护 直径 D( D一2 在“ R) 规 范 ” 录 A 探测 器 安装 间 距 的 极 限 曲线 D1 附 ~D1 ( 1 含
10090029200806一043l02火灾探测器布置计算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的重要步骤之一火灾探测器布置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能否成功实现报警而且可能导致不必要地增加探测器的数量造成经济浪费
维普资讯
消防设备 :研究
确 定 火 灾探 测器 布置 问距 的新 方 法
张 国枢 , 袁树 杰
( 徽理 工大 学 , 徽 淮 南 22 0 ) 安 安 3 0 1
摘 要 : 灾探 测 器 布 置 确 定 是 火 灾 自动报 警 系统 设 计 的 火 重 要 步 骤 之 一 。 方 法 和 结 果 对 能 否 充 分 发 挥 自动 报 警 系统 功 其
能产 生 重 要 影 响 。目前 确 定 探 测 器 安 装 间距 的 方 法 是 根 据 其 保 护面积与半( ) 直 径在 极 限 曲 线 查找 布 置探 测 器 的 列 间 距“和 行 间距 b 其 结果 存 在 多值 性 , 一 定 能 实现 优 化 布 置 。 提 出根 据 , 不
前提 下 , 测 器 的用量 最少 。 探 为 满 足 上 述 条 件 , 测 器 布 置 时 应 进 行 优 化 , 既 探 即 能满 足安全 性要求 , 最经济 。 又
较合 理 , “ . b 0m, 值基 本 上是 唯一 的 。 即 一7 5m、 一1 取
否则 不能 同时满 足 安全性 和经 济性 约束 条件 。
D 所 规 定 的 范 围 , 找 布 置 探 测 器 的 列 间 距 “和 行 9) 查
间 距 b 。
探 测 区的 长 宽 比 , 对计 算 出的 探 测 器数 进 行 因式 分 解 , 行 、 求 列
布 置 的 探 测 器 数 , 求 行 、 间距 的 新 方 法 。这 种 方 法较 简 便 , 再 列 容 易 实现 探 测 器 布置 的 最优 化 。
为 6 5 1 但 实 际 布 置 时 , 布 置 4个 、 布 置 2 . ~ 3m。 列 行 个
( ) 全性 , 1安 即所 有探 测 区均在探 测 器的保 护范 围
之 内 , 存 在 “ 空 间 ” 不 死 ;
() 2 经济 性 , 充分 利 用 保 护空 间 , 保证 安 全性 的 在
行1
行2
6
设 置的探 测器数 量 N,计算 结果取 整数 ) ( 。
— —
£—
—
.
Ⅳ
( 1)
图 l 火 灾 探 测 器 布 置 示 意 图
基 金 项 目 : 徽 省 高 校 科 技创 新 团 队计 划 项 目 (0 6 0 5 D) 安 2 0 KJ0 T 消 防科 学 与技 术 2 0 0 8年 6月 第 2 7卷 第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