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化学专题2第二单元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化学方程式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
一、选择题
1.下列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A.无铅汽油B.含铅汽油
C.煤D.氢气
解析:化石燃料燃烧都会放出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

答案:D
2.下列有关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能源
B.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C.氢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D.氢能是无污染的高效能源
解析: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氢能是可再生能源(可通过分解水得到H2),且是无污染的高效能源。

答案:C
3.我国锅炉燃煤采用沸腾炉的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在于( )
A.增大煤炭燃烧时的热值
B.减少燃烧过程中SO2的形成
C.使煤炭形成清洁能源
D.使得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解析:由于大块的固体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限,燃烧往往不够充分,采用沸腾炉就是首先将固体粉碎,以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既可提高燃烧效率,使燃料燃烧充分,同时又能防止煤炭不充分燃烧产生CO污染大气,但不能防止SO2的生成,故应选D。

答案: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②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③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④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低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解析:化石燃料的燃烧遵循一般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一是与O2充分接触;二是达到着火点。

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会生成CO、SO2等有害气体,而且化石燃料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深加工后,第一可以做到燃料的充分利用,第二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

固体煤气化以后与空气能够更充分地混合,能够更充分燃烧。

答案:A
5.1 g 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 和H 2,需吸收10.94 kJ 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A .C +H 2O===CO +H 2 ΔH =+131.3 kJ
B .C(s)+H 2O(g)===CO(g)+H 2(g) ΔH =-131.3 kJ·mol -1
C .C(s)+H 2O(l)===CO(g)+H 2(g) ΔH =+131.3 kJ·mol -1
D .C(s)+H 2O(g)===CO(g)+H 2(g) ΔH =+131.3 kJ·mol -1
解析:A 项,未注明物质的状态,ΔH 的单位错误,A 错;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 >0,B 错误;C 项,H 2O 为液态,错误;1 mol C(s)与H 2O(g)反应生成CO(g)和H 2(g)时,吸收热量为12×10.94 kJ≈131.3 kJ,D 正确。

答案:D
6.已知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H 2(g)+12O 2(g)===H 2O(g) ΔH =a kJ·mol -1
②H 2(g)+12O 2(g)===H 2O(l) ΔH =b kJ·mol -1
③2H 2(g)+O 2(g)===2H 2O(l) ΔH =c kJ·mol -1
关于它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 .a ,b ,c 均为正值 C .a =b
D .2b =c
解析:H 2与O 2化合生成H 2O 都是放热反应,a ,b ,c 都是负值,1 mol H 2完全反应生成水的状态不同,ΔH 不同,a ≠b 。

答案:D
7.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101 kPa 时):S(s)+O 2(g)===SO 2(g) ΔH =-297.23 kJ·mol
-1
,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S 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297.23 kJ
B .S(g)+O 2(g)===SO 2(g)放出的热量大于297.23 kJ
C .S(g)+O 2(g)===SO 2(g)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
D .形成1 mol SO 2(g)的化学键所释放的总能量小于断裂1 mol S(s)和1 mol O 2(g)的化
学键所吸收的总能量
解析:ΔH <0,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 项没有说明反应物状态;S(g)比S(s)具有更高的能量,燃烧后放出的能量更多;放热反应中的反应物断键所吸收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
所释放的总能量。

答案:B
8.反应 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 A+B→X(ΔH>0),②X→C(Δ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解析:由反应 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 A+B→X (ΔH>0),② X→C(ΔH<0)。

由题给信息可知,A+B →C(ΔH<0)是放热反应,A和B 的能量之和大于C。

由①A+B→X (ΔH>0)可知这步反应是吸热反应,X→C(ΔH<0)是放热反应,故X的能量大于A+B;A+B 的能量大于C,X 的能量大于C。

答案:D
9.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Δ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

键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断开1 mol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

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已知1 mol白磷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为2 378.0 kJ,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结构如图所示,则上表中X为( )
A.434 B.335
C.237 D.188
解析:由题意可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P4(s)+5O2(g)===2P2O5(s) ΔH=-2 378.0 kJ·mol-1,即1 mol P4在5 mol O2中完全燃烧放出2 378.0 kJ的热。

用键能来表示其中的关系为:ΔH=-2 378.0 kJ·mol-1=6×197 kJ·mol-1+5×499 kJ·mol-1-12×360 kJ·mol -1-4×X,解得X=434 kJ·mol-1。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0.以煤为例,探究提高燃料燃烧效率问题。

(1)煤燃烧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入过量空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保温隔热且耐热的炉(灶)膛材料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充分利用煤燃烧后的废气中的热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与空气中O2的接触面积增大,煤粉燃烧更充分,反应速率加快(2)空气充足,煤粉燃烧充分,生成CO2,放出热量多;若空气不足,煤燃烧不完全,生成CO,产生热量减少,且会造成污染(3)防止热量散失(4)将燃烧后的废气通过交换装置,供其他方面使用11.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

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

已知0.4 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65 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已知H2O(l)===H2O(g) ΔH=+44 kJ·mol-1。

则16 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0.4 mol液态肼反应放出256.65 kJ的热量,则1 mol液态肼反应放出641.63的热量,所以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 ΔH=-641.63 kJ·mol-1,需要注意水的状态是水蒸气。

(2)若水蒸气变为液态水,则生成4 mol水又放出176 kJ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l) ΔH=-817.63 kJ·mol-1,16 g(即0.5 mol)肼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408.82 kJ,产物是氮气和水,无污染。

答案:(1)N2H4(l)+2H2O2(l)===N2(g)+4H2O(g) ΔH=-641.63 kJ·mol-1(2)408.82 (3)产物是氮气和水,无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