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生社团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学生社团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
学生社团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种新型组织,是大学生理论学习的补充渠道。

分析了现阶段高校社团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发展社团工作的意义,探讨如何促进学生社团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相融,把学生社团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标签: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工作
学生社团是青年大学生群体生活的重要方面,它是以青年大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出发点,遵循一定的宗旨和原则,按照一定的章程,经过有关部门的批准,以学生自愿方式组成的业余性的学生群体组织,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一、现阶段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

学生社团活动在培养大学生创造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有效方式[1]。

大学生社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多数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由成立之初的十几个社团发展到现在近百个。

参与人数也由最初的十几人上升到现在的近百人。

社团类型不断增加,覆盖了文艺类、体育类、志愿类、文化传播类、学术科技类、思想研究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文艺、体育社团。

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社团的规模正逐步扩大,内容多层次、多角度、多样化,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社团已形成了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的“三自教育”格局[2]。

二、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社团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功能主要表现为学生社团文化对学生思想品行、能力素质、知识积累和情操培养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学生社团的自发性、自主性、专门性和松散性给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才能、发展个性、提升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星现出朝气蓬勃的局面。

”[3]
经过研究总结,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有:价值导向、素质拓展、凝聚激励、调节转化、认识开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人生理
想,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培养积极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形成全面和谐发展的个性,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大学生社团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因此它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特殊的导向作用。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一是促进了专业学习,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三是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

社团的凝聚激励功能主要是指学生社团文化对学生具有向心力、凝聚力。

它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在兴趣和爱好的纽带中,学生社团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号召力。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学习和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

社会现实的影响、学生思想的实际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矛盾同益凸显。

“大学生社团作为以学生兴趣爱好为核心,由学生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充满着民主和谐的氛围。

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均是在充分民主、相互沟通和说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

”[4]因势利导的利用大学生社团渠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适当的调节社会现实带给学生的不利影响,推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高和升华。

许多公益性社团,倡导和平、友爱、关注弱势群体,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对社会上急功近利、自私自利的思想意识进行了抨击,有效的调节了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实际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之间的矛盾。

通过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科学理论水平,从而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认识到自己对与他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从而知道自己的行为。

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内在潜能[5]。

三、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意义
长期以来,学校开展“两课”教育主要以“两课”教师为主力、以教室为主阵地,采取“你听我讲”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这种单向式的工作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难免政治味太浓、思想性太淡、针对性太弱。

而社团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社团的群体凝聚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参加有针对性的社团活动。

例如,爱心社定期的“助残”活动、暑期的“三下乡”活动及其他社团举办的相关讲座、活动等,融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不同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交融。

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将思想道德观念内化,从而达到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良好效果,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研究表明,学生社团对校园稳定和思想教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有计划的集中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学生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充分利用大学生社团这个渠道,积极帮助学生改造思想,纠正人们既有的错误的思想认识,把他们引导转化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逐步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保证和促进校园的稳定与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能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相融
目前,虽然说高校社团呈现的是蓬勃发展的景象,但是社团毕竟是学生自治组织,在发展中难免出现规模、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失范等问题,这就需要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社团这个载体的独特优势,有效实现对对社团的指导、管理,推动学生社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首先,要加强高校党团组织的引领和指导,充分发挥社团活动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按照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建设社团,有利于形成先进的社团理念,社团价值观和社团精神,有助于社团活动的创新,有助于成员向心力、凝聚力的增强,有助于社团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和持续的生命力。

高校各级党团组织和相关部门发挥指导、监督、管理的作用,是建设和繁荣社团的关键,可避免一些社团为了迎合同学们的趣味要求,活动内容偏娱乐性和趣味性。

由高校各级党团组织牵头组织的大学生社团活动,必然会赋予它以充实的内容、健康的情绪和高尚的格调。

要注重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统一,大力鼓励、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在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的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社团运行的同时,要特别重视塑造社团精神,树立社团形象,发展社团品牌。

其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社团,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推动社团活动与教学活动有机融合。

学生社团作为自发性学生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自主性、轻规范性的倾向,具有结构松散、自主性强、缺乏相对约束等基本特点,学生是社团的主体。

教师作为高校社团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团的主导,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和光荣的任务。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在社团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是并行不悖、辩证统一的。

努力实现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机相融,宣传主导价值取向,唱响主旋律,形成健康舆论,使科学理论和正确思想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进社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把社团工作纳入高校工作的总体格局,牢固树立阵地意识,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社团的思想理论阵地。

最后,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自我教育功能。

高校學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自我教育的平台,社团活动使相当多的学生从中找到了展示的空间、锻炼的平台,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适时抓住这个契机,将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以寓教于乐的非强制性方式,帮助大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提高其综合素质、提升了其社会责任感。

在活动中鼓励他们实现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将道德、伦理等精神规范内化为自觉行动,实现自我完善[6]。

此外,学校要经常征求和充分听取社团组织的意见,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的发
展,特定情况下授予一定权利,委以重任,增强社团的责任感,这对学生社团的发展,展示学校形象大有裨益。

社团活动既要立足校内,又要面向社会,深入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社会中吸取营养,增强社团活力。

高校社团活动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提供了新的载体,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相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其虎,王淑君.论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作用及建设[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1).
[2]龚小青.高校学生社团价值重塑问题思考[J].人才开发,2005(3).
[3]于海夫.学生社团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C]//飞天巡洋化育先翔——工业大学学生工作论文集.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290.
[4]钟智.探索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新思路[C]//特色与创新——现代大学学生工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209.
[5]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人民出版社,2006.186.
[6]董蕾.浅议学生社团在高职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管理观察,2009,(6):1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