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成功=艰苦的劳动+ 正确的途径和方法+ 不说空话
自学要求 :
快速地通读课文,自由选择给你留下深 刻印象的一次交往,细细地读一读。思考:这 次相遇,小姑娘对爱因斯坦有怎样的印象? 用“——”画出。你从中又体会到爱因斯坦 是一个怎样的人?同桌可以互相讨论。并练 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爱因斯坦投入地研究科学的例子
对论,有很大的启发。
爱因斯坦是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有一次,天下着毛毛 雨,爱因斯坦头戴宽边帽,在桥上来回踱步,时而停下来思 考,时而提笔在卡片上写着什么。凑巧,他的一位朋友坐着 马车过来,探出头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呢?”“噢,我是 应约在等一个学生。”朋友下了车又问:“瞧,衣服都湿了, 一定等了好长时间,不可惜您的时间?”这时,爱因斯坦举 起手中的卡片一晃说:“不,不!我非常有益地度过了这段 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一个出色的想法呢!”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5教师启发学生:这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学生反复练读。 7学生自由背诵。 8同位背诵。 3. 练习。 1学生自由读背三句话。 2齐背三句话。
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爱因斯坦掏出纸进行计算, 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
年轻时的爱因斯坦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 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
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
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
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


……
…… ……
4. 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五幅图,弄清图意。 2.讨论每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知道的标志的意思。鼓励各抒己见。 4.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些标志的? 5.讨论并交流:你平时还见过哪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三.练习 出示标志,让学生上台说出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四.
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小 事中受到启发。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 换下来,就搬来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突 然,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了自 己在做什么。这么一分神,使他猛地从梯子上摔 了下来。摔到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 到: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摔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 沿着阻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爱因斯坦想到这里 马上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笔把自己的 这个想法记下来,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相
(3) 让学生口头组词。 3. 练习。 1 按用音序查字法(三步)查“神”字。 2 按要求填表格。 4. 反馈。 1 检查学生查字典情况、填表情况。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 a. 谁能用上“同意”说一句话? b. 句子中的“同意”还可以换个词说,意思不变。 (2) 出示卡片“答应”。
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 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 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仅仅是一把糖果
一个上午,爱因斯坦刚要走出办公室,助手过来 告诉他:“有人想请你周末去做一次演讲,报酬是一
万美金。”爱因斯坦没有丝毫犹豫,便一口回绝: “我周末有安排,没时间。”“难道你不能少为苏菲 补一次课吗?”助手知道他每个周末都去给读初中的
2. 自由练背。 3. 指名背诵。 4. 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读多音字口头组词。
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i (
)
dao (

)
2m.o(口头扩)词。 治( )( )(
(
)
dao
) 久( )( )(

理( )( )(
) 伟( )( )(

二. 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三. 课堂练习
1. 读一读,再抄写。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迎”。 2 以查“迎”为例,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a. 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Y。 b. Y 的下面找到音节ying,看清后面的页码。 c. 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ying,再按声调的排列顺序, 查找
“迎”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标志,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5. 能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做到既正确、又美观。 6. 读背三条俗语警句,要求熟读成诵。 7. 边看图边听老师讲爱惜粮食的故事,然后看图练说故事。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音序发查字典。 教具学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 6。
作业设计: 课内:查字典、认读词句、写字、读背、说话。 课外:读背成语、谚语。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父亲
引导
伟大英雄
2.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父:有
)。
( )画,第三画是( 理:有( ) )。
画,第十画是( 姓:有( )画,第 )。
三画是( 四. 作业
)。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练习 6
教学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会组词。 2. 认读词语,了解近义词,巩固、积累词汇。 3. 熟记成语。 4. 把句子读通顺,读流畅,具体体会判断词“是”的用法,并学 习运用
爱因斯坦的生活十分俭朴,穿戴也很普通。他未成名时,
经常穿着一件旧大衣,步行在纽约繁华的大街上。一次,有位朋 友碰见他,看他穿的大衣破旧极了,就劝他添件新的。他笑着说: “没关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数年后,他已成了赫赫 有名的物理学家,工作、待客仍穿那件旧大衣。凑巧,他又和那 位朋友相遇。朋友再三劝他换件新大衣,否则实在不相称了。爱 因斯坦双手一摊,又笑了:“没关系,反正这里的每个人都认识 我了!”
3
“同意”就是“答应”的意思,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我们
就说它们是近义词。
4
学生齐读“同意”、“答应”。
5
指名读,出示“请求”、“恳求”。
6
这两个词的意思怎么样?
7
指名读,出示“紧盯”、“注视”。
8
这两个词也是近义词。
3. 练习。
1
指名读三组词。
2
齐读。
4. 反馈。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纠正错误读音,齐读词语。 三.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3.
同法学习其他句子。
4.
练习。
(1) 填空式练说:
毛泽东是(
)。
孔繁森是(
)。
梅兰芳是(
)。
居里夫人是( (2)
)。 口头填空,把句子
说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读汉字。 2引导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方法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 3.练习。 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姿好的学生。 二.教 学第五题
小女孩苏菲辅导数学。“不能,我还想着她的糖果 呢!”爱因斯坦笑眯眯地说道。“她的糖果就那么甜 吗?”助手想不明白。这一天,助手看到爱因斯坦从 苏菲那里回来,助手忍不住好奇地问他为什么那样高 兴。爱因斯坦告诉助手:“今天,苏菲的老师夸奖了 她的进步,说她找了一个优秀的家庭教师。小姑娘也 特别高兴,奖励了我一把糖果,这让我感到特别的愉 快。”原来,在这位大科学家眼里,小女孩灿烂的笑 容和一把普通的糖果,就是甜润生命的最好的甘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