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洪宸
【摘要】绿色建筑作为节约型城市、生态型城市的重要构成要素,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与安全有重要影响,对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基于此,本文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的意义入手,重点探讨了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以期为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A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element of conservation-minded city and ecological city, green building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function and safety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system, and also has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urban resident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obtains from the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discusse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green building design, so as to provid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design in China.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
【年(卷),期】2015(000)029
【总页数】3页(P143-144,145)
【关键词】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建筑设计
【作者】洪宸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西安7101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
0 引言
生态城市理念下,绿色建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活动空间的,与自然相和谐的建筑形式,是“人”、“建筑”、“环境”的有机统一。

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建筑不是简单地在小区里种几棵树。

须知,绿色建筑中的“绿色”是指在尊重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建造的建筑。

而所谓的绿色建筑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是指在结合当地情况及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材料、设备和技术,使建筑智能化、最优化,在满足用户健康和舒适需求的同时,降低建筑能耗与污染。

1 推动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的意义
大力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理念下的必然举措,是我国打造生态城市的现实路径,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可以增强建筑企业行业竞争力。

绿色建筑设计,适应国家的相关政策,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企业,国家的政策支持自然会向其倾斜,从而使其知名度大大提高,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②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可以满足当前建筑市场的需要。

当前,人们对绿色环保建筑的需求度日益提升,推广绿色建筑,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使消费者对房屋更加满意。

③推动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可以降低建设成本,节约能源。

绿色建筑设计,依靠运用节能的材料、施工技术与设备来实现建筑功能,不仅能大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能源,还能有效降低建设成木,提高企业的利润。

2 绿色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绿色建筑的理解深度不够
对于绿色建筑,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其概念均做过大量解释,其核心观念多为根据当
地自然环境生态学、建筑学原理来协调建筑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建筑与环境相结合,具有节能、节水、节地、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

然而,有个别设计者、建筑方对绿色建筑的理解深度不够,认为只要在建筑物外部做一些绿化,在建筑内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绿色建筑了。

这些观点对绿色建筑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上,不够深入和全面。

2.2 绿色建筑的实践推广太少
就我国而言,建筑界已经发表了不少有关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文章,但大部分论文还停留在绿色建筑理论框架设计、国内外先进绿色建筑经验介绍等方面,缺少实际工程计算机模拟分析、环境效果测试分析,对绿色建筑的深入研究少,工程实践更少,难以发现实际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更无法从实际建设中吸取设计经验。

近年来,国家对绿色建筑也进行了大力推广,但推广范围仍局限在商业建筑区,广大民居绿色建筑尚未得到开发。

3 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3.1 绿色建筑平面设计
在设计建筑工程时,设计者首先应根据地区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来把握好建筑朝向,就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对能源的消耗量。

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地理环境、光照、气候特点来看,设计者应尽量使建筑面朝南方,这样就可以增加冬季日照强度,减少夏季强光照射。

建筑体形系数也是设计者应考虑的一大要素,建筑体形系数是指建筑表面积与其体积的比值,对建筑物的能耗有决定性影响,建筑体形系数越大则建筑的单位面积散热就越大,能耗也就越大,一般而言,体积相同的建筑,若布局较为分散,则能耗也就越大。

因此,在建筑平面设计,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平面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绿色节能,尽量减少外墙面积,起到节能效果。

3.2 绿色建筑绿化设计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绿化设计,营造绿色空间,可以有效缓解
人们生活工作压力,为人们创造一个健康的工作、生活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引入环境绿化量化标准,灵活体现绿化指标。

对于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来说,应避免单纯在硬质基质上铺设草坪,而是要尽量多种植一些高大的树木,并选择渗透性良好的生态型铺地。

对于建筑的立体绿化设计,应重点考虑屋顶、阳台和墙面的绿化设计,主要是在受到阳光直射的墙面上种植一些藤蔓植物,避免阳光直射墙面,一方面能够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保持室内温度的平衡。

3.3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就是要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可再生资源,综合考虑建筑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能耗,尽量采用工业废渣、工农业废弃物及再生材料。

自然界中可再生资源主要有:太阳能、水能、风能等。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可以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热水系统、太阳能加热系统等,在建筑阳台、屋顶或外墙安装太阳能加热板,通过集热板来收集和储存太阳能。

可以利用秸秆等植物纤维制成砌块、添加工业废渣粉煤灰制作烧结砖、空心砖、墙地砖以及粉煤灰烧结陶粒等;利用泡沫玻璃、膜材、加气混凝土、玻璃棉或矿物棉毡(垫)等保温节能材料,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例如,北方采暖地区对某小区进行节能改造设计,改造面积60000m2,改造设计后节能效率得以大大提升。

具体如表1、表2。

3.4 绿色建筑节地设计
从建筑的角度上讲,节地设计就是指在少损失、不损失绿化面积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

当前,城市建筑节地设计措施主要有:设计高层、多层建筑,提高建筑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充分利用地下环境空间等。

在城市建筑规划中,应注意为今后的持续发展保留一定的余地;在完善绿化面积时,应注意增加住宅区的生态环境面积。

对于城镇、乡村建筑的建设,应在尊重当地自然环境特点的原则下,保护好区域生态环境,就近取材,充分利用地方性材料,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互生共融,实现建筑与生态的和谐共存。

3.5 绿色设计室内设计
将绿色设计的理念应用于室内设计,是指设计师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根据室内的环境条件及特点,通过使用环保、节能的手段和技术,努力创造出符合现代人所需要的高效、健康的室内环境。

以门窗的绿色设计为例,门窗耗能与其朝向关系密切,当门窗朝南或者朝北时,会受到较高的太阳辐射率,日照时间长,门窗获得太阳的热量也就越多。

门窗传热要高于同样大小及同朝向的外墙,由此看出,窗墙比例越大,能量损耗越多。

因此,在满足基本通风与采光的前提下,建筑设计时要尽量缩小窗墙比,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另外,建筑中门窗的设计应遵循大固定、小开启的原则,在保证建筑品质、满足建筑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多使用玻璃,较少安装框架,以满足建筑节能要求。

建筑门窗的开启实际上就是门窗框架之间的结合,为避免漏气、渗水等情况的发生,门窗要尽量减少缝隙,否则既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增加建筑成本。

当前,隔热金属材质的窗户在建筑施工中很受欢迎,这种门窗的传热系数较中空玻璃更高。

在建筑设计时,要尽量减少门窗的开启扇,以减少资源消耗、迎合节能理念。

4 对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建筑的绿色环保,不仅仅是节约能源、节约材料那么简单,其本质是建筑的道德,是建筑对人类、对自然、对社会、对文化的责任。

绿色建筑的因地制宜,就是要研究如何与本土相连。

祖先的“土”东西所具备的美和智慧,从苏州园林到西双版纳竹楼、从藏区石碉楼到蒙古族毡房、从中原粘土屋到西北窑洞,都是因地制宜、低碳环保的典范,都是具有顺应自然的大智慧。

绿色建筑设计不能只追求花哨的噱头和技巧,而丧失了其最根本的本质,即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绿色建筑设计应当回归本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筑师应该认同并积极参与。

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至今,一直未能改变一个现状:建筑艺术的从业者——建筑师对绿色建筑虽有关注,但整体研究和投入不够,而建筑技术
从业者——建筑物理研究人员和机电工程师热情高涨。

这就导致绿色建筑的特点
往往体现在一些“新、奇、特”技术的应用上,绿色建筑也大多成了“信马由缰的建筑设计+各种技术措施”的混合体,难以让使用者真正感受到绿色建筑的“好用、耐看、节约、方便”。

如果建筑布局、体形等方面存在问题,绿色理念仅靠其他技术措施很难弥补。

②建筑设计应该从“标准工况”向“运行工况”转变。

以往建筑设计考虑更多的是设计条件下是否节能,而通过绿色建筑实践表明,由于时间运行条件与设计条件差异很大,一些设计工况下节能的技术也可能在实际运行条件下变得高耗能。

例如,在一些地区、部分项目上地源热泵系统的“滥用”,不考虑条件的适用性,使得节能技术适得其反。

表1 改造内容
表2 改造效果
5 结语
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设不断推进,已经摸索出了一定的经验,但绿色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仍面对着不少挑战。

绿色建筑设计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建筑师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和手段,还需要决策者、管理机构、业主和使用者都具备环境意识,共同参与。

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改善当前绿色建筑市场的乱象,更好地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余,康磊,谷峰.低碳节能建筑设计和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2:39.
[2]刘长安,仝晖,周琮.以生态建筑学为导向的建筑教育模式研究——山东建筑大学生态建筑学教学实践[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05:539-542.
[3]朱永忠,何人可,陈飞虎.基于现代生态技术的居住建筑节能与推广方案研究[J].四川建材,2012,06:6-8.
[4]陈宇瑞,刘海涛.推动绿色建筑设计路径浅析[J].价值工程,2014(36):121-123.
[5]张琳.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J].城市规划与设计,2014(3):230-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