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广南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文山州广南二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除去乙烷中乙烯的办法是()
A.点燃B.通过溴水
C.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D.通过石灰水
2.己烯雌酚是一种激素类药物,结构如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易溶于有机溶剂
B.可与NaOH和NaHCO3发生反应
C.1mol该有机物可以与5molBr2发生反应
D.该有机物分子中,可能有16个碳原子共平面
3.下列烷烃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A.2,2,3-三甲基丁烷B.2,3,3-三甲基丁烷
C.3,3-二甲基丁烷D.2-乙基丁烷
4.在有机物的研究过程中,能测出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是()
A.红外光谱仪B.元素分析仪
C.质谱仪D.核磁共振仪
5.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分离提纯有机物丙宜在NaOH热溶液中进行
B.利用NaOH溶液、AgNO3溶液即可确定有机物甲中含有溴元素
C.可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有机物丙中是否含有机物乙
D.PbCl2的作用是提高反应物的活性,加快反应速率
6.下列物质中,一定能因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的CCl4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甲苯B.C3H6 C.C5H12 D.C2H4
7.检验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存在的实验步骤、操作和顺序正确的是() ①加入AgNO3溶液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入适量HNO3④加热煮沸一段时间⑤冷却
A.②④⑤③①B.①②④C.②④①D.②④⑤①8.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A.石墨制成金刚石B.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
C.水变成汽油D.海水淡化可以缓解淡水危机
9.柠檬烯具有特殊香气。
可溶于乙醇或乙醚,不溶于水,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有关柠檬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10H16,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柠檬烯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C.柠檬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D.柠檬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10.下列物质混合时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A.二氧化碳与苯酚钠溶液B.乙酸钠溶液与硫酸氢钠溶液
C.苯酚溶液与氯化铁溶液D.氢氧化铜悬浊液与甲酸溶液
11.下列反应中有机物被还原的是()
A.乙醛发生银镜反应B.新制Cu(OH)2与乙醛反应
C.乙醛加氢制乙醇D.乙醛制乙酸
12.有关我们熟知的有机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可与NaHCO3(aq)反应产生CO2
B.常温常压下甲醛、一氯甲烷、氯乙烯均为气体
C.α﹣氨基酸中甘氨酸与丙氨酸缩合最多可形成四种二肽
D.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
C.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14.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B.1 mol M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反应
C.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9H4O5Na4
D.1 mol M与足量NaHCO3反应能生成2 mol CO2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的摄入有利于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
B.铝硅酸盐分子筛能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不能做干燥剂和催化剂
C.水在4℃时有(H2O)2存在,两个水分子间以某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D.利用乙醇的还原性,可用经硫酸酸化处理的三氧化铬硅胶检验酒后驾车
16.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不含消化纤维素的消化酶,因此食物纤维对人体无用
B.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焙制糕点
C.油脂从化学成分上讲属于酯类化合物,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
D.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
17.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方便面的制作过程中常用到纯碱,葡萄酒中一般加入少量SO2作为添加剂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18.请用所学有机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A.用大米酿造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
B.欲将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可加CuSO4溶液
C.乙烯使溴水褪色与苯使溴水褪色的原因相同
D.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高温
1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于化学变化
C.雾霾的发生与汽车尾气的直接排放无关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煤经气化、液化和干馏三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C.葡萄糖、蔗糖和淀粉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细菌蛋白体发生变性
21.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一组是()
①家用保鲜袋②不锈钢③淀粉④尼龙布⑤汽车轮胎
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只有①⑤
22.下列涉及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
A.乙烯、氯乙烯、苯乙烯都是不饱和烃,均可用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丙烷是一种清洁燃料,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
C.苯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因此不能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
D.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们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
B.分子的质量肯定比原子的质量大,原子的质量肯定比中子或质子的质量
C.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等都曾对探究原子结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D.汽车尾气中的CO,NO等都是汽油和柴油的不完全燃烧产物
24.今年全国两会普及使用了“石头纸”,这是以碳酸钙为主料(内层)、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为辅料(双外层)制成的,有关“石头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易燃烧B.有利于保护森林
C.防油不防水D.不易降解
25.下列有关生活和生产中的化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C.发电厂的燃煤在燃烧时加入适量石灰石,有利于环境保护
D.因为食盐能使细菌等蛋白质发生变性,所以用食盐腌制过的食品能较长时间不变质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分析其结构,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其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中含有____个不饱和碳原子,分子中有____个双键。
(3)分子中的极性键有__________(写出2种即可)。
(4)分子中的饱和碳原子有______个,一定与苯环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有______个。
(5)分子中C—C===O键角约为__________,H—C≡C键角约为________。
27.人体内蛋白质约占体重的16%,人体丢失体内20%以上的蛋白质,生命活动有可能会被迫停止,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与它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人体摄入的蛋白质,在酶的翠花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这些氨基酸部分重新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糖或脂类物质,另一部分则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以满足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
(1)蛋白质属于天然_________化合物,是由氨基酸通过_________键构成;(注:(2)、(3)、(4)小题用“变性”、“两性”、或“盐析”填写)
(2)天然蛋白质水解得到的都是α﹣氨基酸,与酸或碱反应都生成盐,所以具有________;(3)蛋白质溶液遇到浓的硫酸铵等无机盐溶液,会析出沉淀,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_;(4)蛋白质遇到酸、碱、重金属盐,失去原来的活性,这个变化称为_________;
(5)食物中的蛋白质来源分为两种: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下列食物含有植物性蛋白质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鱼肉B.黄豆C.羊肉D.大米
28.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 x H y O z N m)的分子组成,取W 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
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_________;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_(填写字母),操作时应先点燃_________处的酒精灯;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
(5)读取氮气的体积时,应注意: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6)实验中测得氮气的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_________(填编号)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B.生成水的质量
C.通入氧气的体积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29.某学习小组对人教版教材实验“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C12H22O11),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迅速搅拌”进行如下探究。
(1)观察现象:蔗糖先变黄,再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黑色物质,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按压此黑色物质时,感觉较硬,放在水中呈漂浮状态。
同学们由上述现象推测出下列结论:
①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④浓硫酸具有酸性⑤黑色物质具有强吸附性
其中依据不充分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为了验证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态产物,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装置: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1的A中最好选用下列装置_________(填编号);
②图1的B装置所装试剂是_________;D装置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E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③图1的A装置中使蔗糖先变黑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后体积膨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④某学生按图2进行实验时,发现D瓶品红不褪色,E装置中有气体逸出,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推测F装置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的原因_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30.A是一种信息材料的添加剂,在相同条件下,A蒸气是同体积氢气质量的88.25倍。
在A 分子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分别为w(C)=54.4%,w(H)=7.4%,w(O)=18.1%,w(Cl)=20.1%,A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2)D分子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转换关系的化学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有________个(填数字)。
(4)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A和稀硫酸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氧化成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F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且属于链状酯的物质共有____种。
答案
1.B
2.C
3.A
4.C
5.D
6.D
7.A
8.C
9.A10.B11.C12.D13.A14.C15.B 16.A17.B18.A19.B20.D21.A22.B23.C24.C25.C
26.(1)C16H16O5(2)123(3)碳氧键.碳氢键.氢氧键(任写2种)
(4)4 4 (5)120°180°
27.(1)有机高分子;肽(2)两性(3)盐析(4)变性(5)B
28.(1)将装置中的N2排净
(2)AD;D
(3)C x H y O z N m+(x+﹣)O2xCO2+H2O+N2
(4):吸收未反应的氧气,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为N2;
(5)①量筒内液面与广口瓶中的液面相持平②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6)ABD
29.(1)②④
(2)①Ⅱ②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被除尽;溶液出现白色浑浊
③C12H11O11(蔗糖)12C+11H2O;2H2SO4(浓)+C CO2↑+2SO2↑+2H2O
④CO气体能还原热的酸性高锰酸钾;5CO+6H++2MnO45CO2↑+2Mn2++3H2O
30.(1)C8H13O2Cl(2)羟基、氯原子(3)3
(4)①CH2===C(CH3)COOCH2CH(CH3)CH2Cl+H2O CH2===C(CH3)COOH+ClCH2CH(CH3)CH2OH
②CH3CH(CH2OH)2+O2CH3CH(CHO)2+2H2O
③ClCH2CH(CH3)COOH+2NaOH
CH2===C(CH3)COONa+NaCl+2H2O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