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怎样上好阅读教学、充分发挥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中的作用呢?下面我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挖掘教材中的潜在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
在语文教材中,许多地方都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留下很大的空间,关键就在于我们怎样去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
如《荷花》中有这样一段: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晨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里就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还会有那些小动物来告诉你什么?用不了多久,同学们一定会告诉你:
蜜蜂飞过来,告诉我采蜜的欢乐。
小鸟轻轻飞过,告诉我它见到的希奇事情。
小燕子飞来,告诉我它捉虫子的喜悦。
同学们把自己熟悉的小动物都找来了,并抓住这些动物的特点进行了大胆的想象,把他们可爱的语言组织起来,不就组成一首美妙的小诗吗?
再如《假如》这篇课文中最后一小结,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一个省略号,留给同学们无限的遐想。
这里是要告诉同学们,小作者的愿望不止这三个,还有很多。
在教学中我便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经过一番思考后,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描述了一个个天真而又让人感动愿望: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山区的群孩子多画几所学校,
让所有的孩子们都能上学。
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我要在地球上画许多的花草树木,
还要花许多的动物朋友,
让我们的地球变得特别特别的美。
有的愿望真的是那么地感动人,你能说孩子们的想象力不丰富吗?只要我们善于
挖掘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这些资源,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会像空气一样,把它放在多大的空间,它就有多大。
二、给学生充分质疑的时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是创新思维的开端,一个不会发现问题的人,就不可能具备创新能力。
记得上《成功的路》这一课时,同学们读完两边课题后,便提出了:什么是成功的路呢?课文讲的是谁的成功呢?面对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从内心中感到非常的高兴。
原本要先学生字,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我便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读书,并从中找到自己所提问题的答案。
当孩子们兴奋的汇报着自己的发现时,我感觉到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对孩子们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更需要教师的激发和鼓励。
当学生提出:周恩来同志为什么以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惊慌时,我马上鼓励:你这个问题提得真有水平,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当同学提出;海底为什么会有山,有峡谷,有森林和草地时,我激动地说:你可真会动脑筋,将来一定能当科学家。
就是在这样的呵护与鼓励下,同学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主动性越来越强,每堂课中都有让我感动的地方。
三、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勇于发表不同的看法。
[.....更多阅读教学内容] 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它的鲜活性,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而不能独辟蹊径呢?究其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们过于注重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学完《掩耳盗铃》第一自然段后,我让学生谈谈学后的体会。
一位同学说:那个人很坏,见着别人的东西就想偷,我们不能向他学习说得真不错,谁还有不同体会?我问道。
他肯定是个小偷,是坏人。
另一个同学说。
这时,牛波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示意他说,这个人不一定是坏人,因为好人有时也会做错事,坏人有时也做好事,不能因为他偷一次铃铛就认为他是坏人。
这个孩子富有哲理的意见令我感到吃惊,这就是语文富有人情味的教育效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明白了一些道理,同时也树立起了正
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了用宽广的胸襟去容纳他人。
在《飞机遇险的时候》一课的教学中,闫佳的问题周恩来
同志为什么把伞让给了小扬眉?引出了五种答案:1、因为周恩来同志跟小扬眉的爸爸是同事。
2、因为周恩来同志有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3、周恩来同志关心别人,忘了自己。
4、周恩来宁肯自己死,也不让小扬眉失去生命。
5、因为周恩来同志认为小扬眉还小,而自己已经老了,如果死应该老的先死。
学生每一种答案都有他们的理由,每一种说法都让人那么叹服
学生之所以对一个问题能产生多种答案,是因为我能给很多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他们进行激发和鼓励,并给他们表达的机会。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同学们的求异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四、因势利导,将听、说和读、写相结合。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项基本功,在训练中缺一不可。
但从目前的阅读教学中看,我们往往注重了听和读的训练,却忽视了说和写的训练,这势必造成学生语文能力不能够和协发展。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就必须因势利导,巧妙地将听、说和读、写结合起来。
听和说是学生由外部向内部吸收和储存信息的过程,说和写则是学生将听和读吸收到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理解,然后再表达出来。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够和协发展,我总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巧妙设计听说读写的训练,如:听一听,辨一辨哪组句子更好,好在哪里?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练笔等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语文教学是一门带有缺憾的艺术,但语文教学中的人性美和人情味却深深吸引着我们。
在阅读教学中,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还很多。
只要我门不断努力,经常反思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不断总结改革自己的教学行为,就一定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的提升。
就一定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