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卡煤田羊水河地区含煤地层及煤层特征分析
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及特点分析

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及特点分析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及特点分析煤田是指有煤矿资源并具备开展采矿活动的地质实体,在煤炭资源特征、分布和赋存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为了更好地开展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煤田地质勘探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及其特点进行分析。
一、煤田地质勘探技术1. 构造地质勘探技术构造地质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地质构造的研究,揭示煤矿地层中的断层、裂隙等构造特征,对煤矿的赋存条件及矿井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
常用的构造地质勘探技术包括构造地形地貌勘探、地震地质勘探、地质断层及矿山地震预测等。
2. 煤层地质勘探技术煤层地质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对煤矿地层的煤性、厚度、赋存方式等进行详细的研究,以确定煤矿的开采方式和开采工艺。
常用的煤层地质勘探技术包括钻孔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测量地质勘探等。
3. 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对煤矿地下水的研究,揭示煤矿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及分布规律,为煤矿的排水和防治地下水涌水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水文地质勘探技术包括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动力学研究、岩溶水文地质勘探等。
4. 应用地质勘探技术应用地质勘探技术是指通过对煤田地质条件的研究,为煤矿选址和资源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应用地质勘探技术包括煤层气地质勘探、煤矿地质工程勘探、地质环境勘探等。
二、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的特点1. 多学科综合性煤田地质勘探技术需要涉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并集成各学科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只有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能充分揭示煤炭资源的特征和赋存规律。
2. 以地质勘探为基础地质勘探是煤田地质勘探的基础,通过对煤矿地层的地质特征的研究,确定煤炭资源的分布、厚度、赋存方式等,为煤矿的开采提供数据支撑。
因此,地质勘探是煤田开发的先决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3. 技术手段更新快煤田地质勘探技术是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勘探技术、方法和仪器不断出现。
鱼卡煤田东部含煤地层划分探讨

变质岩 系 、 陶系 复理石 建造 、 奥 石炭 系海 陆交互 相碎 屑 岩 、 岩及加 里东 期基 性 、 基性 、 灰 超 中酸性 侵入 岩 、 火 山岩组 成 。 含煤 地 层为 中侏 罗统 。 古近 系 、 四系 第 分 布范 围较广 泛 。
作 者 简 介 : 耀 芳 (9 6 ) 女 ,9 8年 毕业 于西 安 矿业 学 院煤 田 地 康 16一 , 18
质与勘探专业 . 质工程师。 地
T a me o tr s . h u tp e i p , s Bae a p , h e i o ss p 。 ir s . p o n c p i s . 5 .m 43
中侏 罗统 大煤 沟 组 页 岩段 ( ) J :
20 黑 褐 色 页 片 状 页 岩 。 5. 上 侏 罗 统 采石 岭 组 灰 绿 色 砂 岩段 ( c : J 3) 2 5 2 9浅 黄一 灰绿 色 中 厚 层状 粉砂 质 泥 岩 、 质 粉 砂 3—4. 泥
分 的 大煤 沟 组 、 门沟 组 相 当 。 石
关键词 : 中一 上 侏 罗 统 : 层 划分 : 卡煤 田 地 鱼
中 图分 类 号 : 6 810 P 1.1.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柴 达木盆 地北缘 侏罗 系是 陆相湖 盆背 景下 的沉
积, 不仅 蕴藏着 丰 富的煤 炭资源 , 时也是 丰富油 气 同 资源 的重要烃 源岩之 一 。 2 从 0世纪 8 0年代 开始 , 煤 炭、 石油 、 地矿 等不 同行业 的地质 学者 对本 区地层 进
底 部 产 双 壳 类 :awn l s. tcpi s. 。 15 m D r iu p, ay r p等 a Me s 0. 7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研究鱼卡煤田7煤层厚度

Jn u.
20 08
利 用 三 维地 震 资 料 研 究 鱼 卡煤 田 7煤 层 厚 度
陈 红 恩 . 新辉 , 建 华 , 守 华 倪 段 董
(. 国煤 炭 地 质 总 局 水 文 物 测 队 , 北 邯 郸 0 6 0 ;. 国矿 业 大 学 , 苏 徐 州 2 1 0 ) 1中 河 5 0 12中 江 2 0 8 摘 要 : 层 为 青 海 省 鱼 卡 煤 田主 要 可采 煤层 , 国煤 炭 地 质 总局 水 文 物 测 队 利 用 该 区 的高 精 度 三 维地 震 数 据 体 , 7煤 中 结 合 钻 资 料 . 7煤 层 厚 度 与其 反 射 波 波 的相 位 特 征 、 幅 特 征 、 率 特 征 进 行 相 关 性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波 的 L 对 振 频 相 位 特 征 与 7煤 层 厚 度 有 较 好 的相 关 性 , . 波 的 频 率 特 征 、 层 振 幅 与 7煤 层 厚 度 的相 关 性 很 差 , 而 r 7 顺 即使 煤 层 较 厚 时也 是 如此 通 过 例 举 薄煤 层 、 厚 煤 层 、 煤 层 等 具 体 实 例 , 明煤 层与 反 射 波 相 位 个 数 及 相 位 时 差 具 有 正 相 关 关 较 厚 说
系。 由不 同煤 厚模 型 (- 0 l 出的 自激 自收 时 间 剖 面反 射 波相 位 特 征 , 验 证 了 7煤 层厚 度 变 化 与 其 . 波 相 位 0 5 m) T演 也 r 7
特征 的 关 系 。
关键词 : 层厚度 ; 位特征 ; 率特征 、 幅特征 ; 关关 系; 煤 相 频 振 相 三维 地震 ; 卡 煤 田 鱼
全 区覆 盖 次 数均 匀 。采 用 3个 串联 的 6 H 检 波 器 0z 挖坑 埋 置 ( 深 3 c 点 式接 收 的接收条 件 。 坑 0 m) 采用 采
青海省冷湖-鱼卡地区中侏罗统含煤地层特征分析

COAL GEOLOGY OF CHI NA
V0 .3 No.2 I2 1 De . c 2 1 Ol
青海省冷 湖一 鱼卡地 区 中侏 罗统含煤地层特征 分析
岳 天 祥
( 海煤炭地质局 , 海 西宁 800 ) 青 青 10 1 摘 要 : 达 木 盆 地 北 缘 冷 湖 一 卡 地 区侏 罗 系广 泛分 布 , 柴 鱼 出露 良好 , 各 露 头 剖 面 、 井 剖 面 资 料 的基 础 上 , 在 钻 以沉 积
Yue Tin i n a xa g
(iga B ra f ol elg a E poa o, iig Q nh i 10 1 Qn hi ueuo a G ooi l xlrt n X nn, ig a 8 0 0 ) C c i A src: h uas yt ie pedi eL nh -q rao en r agno teQ ia ai. ae no t o bta tT eJrsi Ss m i wdl sra nt e gu leae nt ot m ri f h a m B s B sdo uc p c e s y h h h :L n h — q r a a io o ma in S i n o o ai n s d me tr h r c e sis y r s e g u I e a e ;D meg u F r t ; h me g u F r t ; e i n a y c a a t r t o m o i c
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

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为从全国范围内对中国的主要煤矿聚集区进行水文地质类型和特征的总体认识,从宏观归纳煤矿赋存的整体规律,进而为未来中国煤炭低迷过渡期煤炭开采的水文地质调查起到指导性作用,本文总结过去十年鼎盛时期的全国煤炭开采、生产经验,着眼于全国四大主要聚煤区通过系统的统计、分析严密分析了全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中国煤矿水文地质类型特征,并从全国范围内的煤矿分布、涌水量、类型复杂度和富水系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归纳总结。
标签: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矿井水害防治技术归纳总结1全国矿区区域地质概况我国煤田分布极其广泛,在空间分布上可以说是遍及整个中国,并且各个成煤时期的煤炭都有赋存。
根据我国各个煤田的赋存特征和水文地质特征,为便于进行我国煤田的水文地质分区,大致可分为四个主要的聚煤区,即以河北、山东、河南为主的华北煤区、以湖南、湖北、福建、江苏、安徽、江西等为主的华南煤区(包括台湾)、以新疆、宁夏、甘肃为主的西北西南煤区、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辽宁西北为主的东北煤区。
我国煤矿水文地质划分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其以指导整个矿区、矿井的灾害水防治。
矿井水文地质划分工作的对象范围偏向中小范畴,一般以矿井为主的较小范围,并时常兼顾矿井开采水平或煤矿某一煤层。
在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时,要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我国煤矿矿井面临着巨大的矿井自然水害,因此,在全国范围内矿井进行全面的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显得尤为重要,下图为我国范围内矿井分布与已划类型矿井数。
2主要矿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在全国范围内,矿井分布遍布全国,四大主要聚煤区占据中国八九成的面积,我国地域广泛,水文地质区域性强,因此,为科学准确的进行水文地质区域的划分显得尤为重要。
2.1华北矿区水文地质分析华北矿区时代主要为新生代-第三纪、中生代-侏罗世、古生代-二叠纪、古生代-石炭世等,含煤地层主要有山东黄县组、山西、陕西、河南、太原组等,形成了黄县、大兴、京西、大同、宣化、平顶山等为主的矿区建设,该区矿井顶板多为沙质、泥质岩性,该地区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为顶底板逾水膨胀,顶板较为难管理。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年(第35卷)总目次

|
维普资讯
鄂尔 多斯 盆地 陇县 地 区含煤 有利 区构 造预 测 … …… … ……… … ……… 康 高峰
王
辉
刘池洋
(5 0)
征文启事 ………一 ……………………・ ・ ………………………………………………………………・ (9 ・ 0) 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地区下侏罗统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 …………………………………………
姜在炳 (0 2) 王宇飞 (2 2)
温兴宏 (5 2)
无 烟煤 对 甲烷 等温 吸附解 吸特 性 实验研 究 … …… … ……… … …… …… …… …… 马 东民
构造抬升过程中煤储层压力的定量分析 ……………………………… ・吴永平 李仲 东 王允诚
顶煤 深孔 快速定 向成 孔及 输 送炸 药技 术试 验研 究 赵永 哲 周新 莉
红
吕进英
王宏友
庞海荣
凡 东 张幼振
《 煤田地质与勘探》 荣获 20 年陕西省科技期 刊编辑出版优秀奖 …………………………………… 06
・
第 2期 ・ 黑龙 江鸡西 含煤 盆 地早 白垩 世城 子河 组特 尔姆 叶( yma 的发 现 … …… …… … 孙 Tr i) 革 刘风香 ( 1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陈
辉
戴 小平 王起琮 熊 涛
王永 东 (0 1)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沙三段煤种和煤级分布特征 ……………… 王 宇林 高玉娟
赵忠英
姜志刚 ( ) 1 4 罗俊文 (7 1)
府谷煤矸石的赋存状态及煅烧增白特性 …………………………………………… 李青海 基于 Gs I 的煤矿地质测量信息分类编码技术 ……………………………………… 杜新锋 平行轮廓线构建复杂断层地质模型研究 …………… 李光亮 肖海红 徐遵义 邹华胜
中国主要含煤地层分布特征

中国主要含煤地层分布特征中国主要成煤时代为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而各个含煤地层在中国的南北方却又有许多差别,如含煤层厚度,煤系的岩性组成,以及煤层的可采性等;在一个大含煤地区可以分出许多组,不同的组在岩性,厚度以及可采性等也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研究中国的主要含煤地层由于煤是由植物遗体形成的沉积矿床,因此其分布与地史时期植物演化密切相关。
早古生代植物演化处于低级阶段,只有水生菌藻类植物,因此只形成高灰分、低热值的“石煤”。
泥盆纪开始,植物在陆地繁衍,才产生具真正意义的腐植煤,中国云南禄劝中泥盆世地层中即夹有薄煤层,但经济价值不高。
中国主要成煤时代为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
1.中国晚古生代含煤地层1.1中国石炭纪含煤地层早石炭世含煤地层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含煤系位于大光阶中下部,在不同地区其层位上下略有差异。
湘粤一带称为测水组,位于大广阶中部,贵州南部的旧可组比测水组稍低,云南东部万寿山组的层位更低。
测水煤系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含煤段,一般厚度60~80m,以泥岩和粉砂岩为主,夹菱铁矿结核,常含两层可采煤层,分别称3号煤及5号煤,煤厚一般2m左右。
上段不含煤或仅含煤线,一般厚度70~90m,由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及泥灰岩组成,底部以一套厚层状石英砂岩或含砾石英砂岩与下段为界。
粤北的芙蓉山组及桂北的寺门组与测水组完全相当,均含可采煤层,但经济价值略逊于湘中。
在华北沉积区,早石炭世的中朝地台仍处于隆升状态,其南缘濒临秦岭海槽,在陆缘区有下石炭统发育,但经过多次的俯冲、对接和碰撞之后,现仅于豫南固始、商城及陕南山阳、凤县有局部残留。
固始的杨山组在多层砾岩中夹有多层极不稳定的薄煤层,是活动区含煤沉积的特点。
1.2中国石炭纪—二叠纪含煤地层晚石炭世含煤地层主要分布于中国北部,并且和以上的二叠纪含煤地层形成一套连续的、密不可分的含煤沉积,因此常统称为石炭纪—二叠纪含煤地层。
华北北部石炭纪—二叠纪含煤地层以山西太原为代表,自下而上的岩石地层单位为本溪组(或铁铝岩组)、太原组、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
云南富源大河中深部含煤地层特征及煤层对比分析

V0 l - 3 2 No . 1 O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 EC HNOL O ( C AL DEV EL OP MENT OF E NT E RP RI S E
2 0 1 3 年 4月
AD r . 2 O l 3
云南富源大 河中深部含煤地层特征及煤层对比分析
s e a m o f Da h e d e e p mi n e a r e a i n Yu n n a n Fu y u a n c o a l mi ne
,
C H E N Q i u - mi n g
( 1 2 1 G e o l o g y T a m i n F u j i a n P r o v i n c e , L o n g y a n , F u j i a n 3 6 4 0 2 1 , C h i n a )
陈 秋 鸣
( 福建省 1 2 1 地质大队 , 福建 龙 岩 3 6 4 0 2 1 )
摘 要: 文 章 主要 对矿 区 内含 煤地 层 的特 征 、 煤 层 顶底 板 岩性 特 征 、 煤层结构, 进 行 了认 真地 分 析研 究 , 总结 了大 河 中深 部 煤 层 对 比方 法 , 即采 用煤 层 顶底 板 中动植 物 化石 、 煤层 结 构 、 煤 层 测 井 曲线 、 层 间距 及 其组 合 等特 征 进行 对 比 , 具有 针
一
层, 煤层总厚度3 . 6 9 ~ 9 . 4 4 m, 本段沉积 和聚煤特点是 : 受 陆 源物质补 给及 河流 的影 响 , 地层 沉降频繁 , 泥炭沼 泽 发育时间短 , 煤层薄 , 层数 多 , 层位较 稳定 , 层 间夹4 5 层 炭质 泥岩 。 M1 至M 5 煤层为 暗煤 至半 暗型块煤 ,比较坚 硬, M1 常为炭质泥岩 , 从M 2 煤层至M5 煤层顶板一般夹6
鱼卡煤田东部煤质特征及变质规律探讨

—
约 8 m. k 面积 约 2 0 m , 布 7个勘 查 区。由南至北 0 k 分 分别 是 尕秀 背 斜 西 段 普查 区 、 秀 详查 区 、 秀 勘 尕 尕 探 区 、 秀精 查 区 、 部 普查 区 、 部 详 查 区 、 部 尕 东 东 东
勘 探 区( 1 。 图 )
图 1 鱼卡 煤 田东 缘 勘 查 区分 布 图
F。及一 组北 东东 向 ( 7断 层切 割 , 成 多组 断裂及 ) F) 形
②砂岩段。为灰 白色中厚层状粗砂岩、 含砾粗
砂岩 、 细砂 岩 、 砂岩 、 粉 炭质 泥岩夹 煤线 。
作者简介: 康耀芳 (9 6 )女 ,9 8年毕业 于于西安矿业学院煤 田 16 ~ , 1 8
地 质 与勘 查 专 业 . 质 工 程 师 。 工作 于青 海 煤 炭 地 质 勘 地 现
即 M 煤层 ( 在尕 秀勘 查 区将 M 煤层 对 比为 M 、 上 M 中M 下 、 三层 煤 层 )M 煤层 全 区 可采 ,煤 层 总厚 , 1 5 l 09 m, 均煤厚 大 于 4 m。 . ~ 1. 8 5 平 2 为煤 田内主要 可 采煤 层之一 。
பைடு நூலகம்
1 2构 造 . 鱼 卡煤 田现勘 查 范 围处 于 柴达 木 准地 台东缘 , 属 中生代 柴北 缘 断 陷盆 地 的一 部分 , 南起 绿 梁 山隆 起 、 至达 肯 大坂 山隆起 问 , 北 为一 走 向近北 西 西 、 向 北东 东倾 斜 的单 斜构 造 , 角 1。 4 。 倾 0~ 5 。 区内地 层 主 要被 多组 北 西 西 向 断 层 ( F、 9 F 、 3F、
维普资讯
第 l卷 5 9 期 2o O7年 l 月 0
文章编 号 :0 4 97 (0 7 0- 0 80 10 — 17 20 )5 00 — 2
青海煤业鱼卡公司矿建地质报告(正文)

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鱼卡矿区尕秀区段90万吨/年矿井建井地质报告编制单位: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交日期:二○一四年七月目录第1章概况 (1)1.1 交通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 (1)1.1.1交通位置 (1)1.1.2井田范围 (2)1.1.3 周边矿井 (3)1.2 自然地理 (4)1.2.1地形地貌 (4)1.2.2 水文情况 (4)1.2.3 气象 (5)1.2.4地震 (5)1.2.5 经济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井田地质勘探史 (5)1.3.1 地质填图 (6)1.3.2 青海省大柴旦镇鱼卡煤田尕秀区段地质勘探精查 (6)1.3.3 鱼卡煤田尕秀背斜西段煤炭地质普查 (7)1.3.4青海省鱼卡煤田尕秀西段煤炭详查 (8)1.3.5 勘探区及外围以往地质工作还有: (9)1.4 老窑范围及分布情况 (11)1.5 建井期间的补充地质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矿井设计及建设情况 (11)1.6.1矿井设计情况 (12)1.6.2矿井建设情况 (13)第2章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15)2.1 地层 (15)2.1.1区域地层 (15)2.1.2井田地层 (19)2.2井田主要地质构造 (20)2.2.1矿井构造特征 (20)2.2.2 开拓区内构造特征 (21)2.2.3主要断层 (22)2.3 中小型构造特征及其对煤层开采的影响 (22)2.4 岩浆侵入体 (23)2.5 岩溶陷落柱 (23)第3章煤层及煤质 (23)3.1 煤层 (23)3.1.1含煤性 (23)3.1.2可采煤层 (24)3.2 煤质 (25)3.2.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25)3.2.2煤的工业分析与可选性 (27)第4章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32)4.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32)4.2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33)4.3 井巷涌(突)水情况 (34)4.4 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 (35)4.5 矿井涌水特征及矿井涌水量预算 (35)4.5.1 矿井涌水量特征 (35)4.5.2 矿井涌水量计算 (36)4.5.3预算结果分析 (39)4.6防治水措施 (40)4.7 井田水文地质类型 (41)第5章矿井工程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45)5.1 矿井工程地质特征 (45)5.1.1顶底板岩性特征 (45)5.2 瓦斯地质 (46)5.3防治措施 (46)5.4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46)5.4.1 煤尘爆炸性测试 (46)5.4.2 煤尘自燃倾向测试 (47)5.5地温 (53)5.6 地质灾害及防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川煤炭资源赋煤区带划分及主要煤田赋煤特征

四川煤炭资源赋煤区带划分及主要煤田赋煤特征魏文金;梁万林;陈忠恕;刘旭【摘要】为合理规划布局四川省煤炭资源勘查、开发,以成煤条件及地质构造背景为主线,根据四川主要含煤地层分布、区域地质构造及控煤构造等因素,对四川煤炭资源赋存区进行了合理划分。
全省共划分为9个赋煤带,12个煤田和7个煤产地。
简述了9个赋煤带赋煤特征,指出了占全川资源总量78%的川南、华蓥山、广旺、乐威、攀枝花及盐源等六大重点煤田的主要构造及其赋煤特征。
%This paper divides the coal-bearing provinces in Sichuan into 9 coal-bearing belts with 12 coal fields and 7 coal occurrences based on geological setting, coal-baring strata, geological structures and coal control factors and has a discussion on geological features of 9 coal-bearing belts. 6 coal fields such as South Sichuan, Huayingshan, Guangwang, Lewei, Panzhihua and Yanyuan coal field have 78%of total coal reserves in Sichuan.【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5页(P86-90)【关键词】煤炭;区划;煤田;四川【作者】魏文金;梁万林;陈忠恕;刘旭【作者单位】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成都 610072;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成都 610072;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成都 610072;四川省煤田地质局,成都 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四川虽属我国南方缺煤省份,但地史上成煤期较多,共有早寒武世、早志留世、早泥盆世、早石炭世、中二叠世、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新近纪和第四纪等10个成煤期。
柴北缘含煤区地层测井物性特征分析

(iga C a G ooia E poai ntue Xnn , iga 80 0 ) Q nhi ol el cl x l t nIstt, iig Qn hi 10 1 g r o i Abtac:T kn h q oled o h ot mag fte Q ia B s .cr e u aayi o ell g g rso s s t a ig te Ie ca i n te nr ri o h adm ai a id o t nls fw l o i epne r fl h n n r s gn
第2 3卷 1 2期
21 0 1年 1 2月
di1 . 6 0i n17 - 8 32 11 .2 o :03 9 .s . 4 1 0 . 9 s 6 01.21
文 章编 号 :6 4 1 0 (0 1 1 — 0 2 0 17— 83 2 1 )20 4 — 4
中 国 煤 炭 地 质
r c s e e tv l o k f c iey.On t a tc ll g i g i t r e ain r s tba i,c rid o tl g i r c o bnai n c a a trsis d s rpt he pr ci a o g n n epr tto e ul ss are u o gng ta e c m i to h r ce tc e c i i i on
井 曲线 上 的特 征 明显 , 据 曲线 的 变 化 幅 度 、 值 高 低 等 曲线 特 征 , 有效 进 行 煤 岩 层 划 分 与 对 比 。 据 实 际 测 井 解 根 峰 可 根 释成 果 , 侏 罗 系 上 统 红 水 沟 组 、 石 岭 组 、 罗 系 中 一 统 大 煤 沟 组 的 页 岩段 、 含煤 段 及 下 含 煤 段 等 标 志 层 段 的 对 采 侏 下 上 测 井 曲线 组 合 特征 进 行 了描 述 。
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及特点分析

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及特点分析摘要:由于煤炭资源是国家最关键的基本燃料,在开发煤炭资源地区的时候,就必须运用到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率先对煤田地区开展勘察工作,对该区域的地质特点、煤层状况等有个较全面的掌握。
唯有如此,方可确保更有效和安全的进行开采。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特点日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全国原煤产量为37044.0万吨,同比增长8.1%;1-8月累计产量292933.9万吨,同比增长11.0%,煤田资源是国家重要能源之一。
煤矿产业曾是民用经济中的组成部分,但现在由于科技的发展,各类新能源相继被研制和使用,中国煤矿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问题。
为推动煤炭资源板块的建设,使之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优势,需要对煤田地质的有关科技加以革新。
一、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的原理简述煤田地质的研究主要是指勘查地质的二个方面特征,一是煤田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另一是煤田地质构造的复杂性。
对煤田地质结构的稳定性由低至高一般分成了四个层次,在进行研究过程中,通常需要从煤田深部的变化,煤田支撑构造的稳定性,以及煤炭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角度加以研究。
在复杂性层面上,则需要从煤田的岩浆存量,延伸方式,倾斜范围,以及是否存在断裂等方面对复杂度加以研究。
而当前政府在开展煤田地质勘查研究项目时,也通常把勘查项目分成了三个层次。
首先进入预测阶段,需要地质勘探员通过以往的经历和有关书籍的案例做出推测,一旦预测了煤炭资源,就必须对煤炭的位置做出深入的勘察,并对开发的难度做出判断。
然后就是进行价值探讨过程,价值探讨过程必须对煤田开发造成的经济效益,开发成本,生态损害等做出判断,并提出勘探报告,给出是否应该开发的结果。
最后就是详查过程,必须对煤田所在区域的地质现状做出详查,并最后制定出正确详实的开发方案[1]。
二、煤田地质勘探技术的特点1、直接为采掘生产服务煤层的地质管理工作也有着很明显的实际工作目的,它一般是为后期的煤炭开发服务。
煤矿煤层特征及煤岩层对比分析

关键词:安源煤矿;储量估算;标志层;煤层对比安源煤矿位于萍乡市南东120°方位,直距6km,属安源区安源镇管辖,隶属江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规模为0.78Mt/a。
于1898年建井,1906年投产,是当时中国十大厂矿之一[1]。
划分为一水平+150m、二水平+0m、三水平-150m、四水平-300m等四个水平。
通过对该矿深部-300~-450m扩深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发现RF2主滑面下伏系统赋存有大量煤炭资源,且扩深区以深具备较好赋煤条件,资源前景良好[2]。
但由于深部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形态及厚度不稳定,变化大,导致深部煤层识别、划分困难[3],因此需要对安源煤矿的地质特征、煤层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可靠的煤层对比方法,为煤矿开采和矿区深部煤炭资源勘查提供理论依据[4]。
1地质概况安源煤矿位于萍乐凹陷带西南部的一个沉积盆地。
区域褶皱、断裂较发育,控制着安源煤系的沉积和变化。
安源井田煤系是在印支运动主幕形成的褶皱基底上沉积的,煤系的沉积与展布方向主要受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
矿区的基本构造形态为一较开阔不对称的向斜,轴部被RF2断层所截,分成南北两翼。
安源煤矿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三叠系上统安源组、白垩系上统南雄组、第四系。
其中安源组为区内含煤地层,地层总厚度平均710m。
按其岩性组合及含煤情况,自上而下分三丘田段,三家冲段及紫家冲段。
三丘田段称上煤组;三家冲段分为上、中、下三个亚段,其中下亚段原称天子山亚段,该段不含煤。
紫家冲段分二个亚段,上亚段原称紫家冲段,又称下煤组,下亚段原称底部砾岩。
2含煤地层及煤层特征2.1含煤地层本区煤系为安源组,含煤性较好,为主要开采对象.但含煤性、煤层编号在向斜两翼不一致,向斜南翼含煤5层,其中下煤组可采煤层3层,上煤组可采煤层2层,南翼下煤组为紫家冲段,含可采煤层系数2.80%;北翼下煤组可采4层。
2.2煤层特征(1)南翼上煤组煤层①三煤层:厚度1.15~7.50m,平均2.52m,煤层结构极复杂。
湖南省含煤地层及煤层气资源特征评价

【 关 键词 】 含煤地层 煤层气 资源特征
【 中图分类号 】 P 6 1 8 . 1 1 0 .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7 ) 0 1 — 0 0 6 1 — 0 2
1 含 煤 地 层
湖 南 省 主 要 有 五 套 煤 系地 层 , 即早 石 炭 世 测 水 煤 系 、 早 二 马 田一 街 洞 矿 区至 永 未矿 区一 带 。 向 南延 至梅 田矿 区 , 西 叠世 梁 山煤 系 、 晚二叠世龙潭煤 系、 晚 三 叠世 和 早侏 罗 世 含 煤 矿 区、 南 至袁 家矿 区 , 基 本 为 南北 向的 高富 集 区 。该 区 面积 大 . 煤 炭 地层 , 其 中 主要 舍 煤地 层 为 测 水 组 和 龙 潭 组 。 资 源 丰 富 , 高 瓦斯 及 突 出矿 井 多 。 该 区煤 层 最 大含 气 量 为
1 . 2 龙潭 组特 征 及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龙 潭煤 系 分布 面积 约 1 1 7 6 0 k m2 。根 据 合 煤 地 层 发 育的 差
异性及 与上、 下 地 层 的接 触 关 系 , 将龙 潭组划 分为南 、 北 两种
鱼卡煤田煤层气藏沉积控气作用探讨

2 . Q i n g h a i B u r e a u o f C o a l eo G l o g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X i n i n g 8 1 0 0 0 1 ,C h i n a ; 3 . N o . 1 0 5 E x p l o r a t i o n T e a m,Q i n g h a i B u r e a u o f C o a l eo G l o g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Xi n i n g 8 1 0 0 0 7 ,C h i n a ; 4 . S c h o o l o f C h e m i c l a E n i g n e e i r n g ,Q i n g h a i U n i v e si r t y ,X i n i n g 8 1 0 0 1 6 ,C h i n a )
用对 鱼卡煤 田煤层 气藏成 藏 的控制 作 用 ,通 过对 鱼卡 地 区侏 罗 系沉 积体 系、沉积相 以及 沉积 微相
的研 究 ,探 讨 了不 同沉积 体 系和 沉积微 相对 煤层 项底 板封 盖性 能 的控 制 以及 不 同沉积体 系对 煤储
层 空 间展 布 的影响 。研 究结果 表 明 :不 同沉积体 系 中,煤 储层 与顶 底板 构成 不 同的组合 关 系,对
新疆和田县布雅矿区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及聚煤规律

新疆和田县布雅矿区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及聚煤规律雍晓艰;李赛歌【摘要】新疆和田地区是一个严重贫缺煤地区,煤炭资源的缺乏一直影响着当地生产生活.和田地区煤炭资源主要赋存于布雅矿区和杜瓦矿区,而布雅矿区以其煤质好、开发利用条件好而成为和田地区主要产煤地.通过收集近几年在该区开展的煤炭资源勘查工作成果,对布雅矿区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及聚煤规律进行分析和评价.%The Hotan Prefecture,Xinjiang is an acute coal shortage area;lack of coal resources has long been influenced local production and living.Coal resources in the area are mainly hosted in the Buya and Duwa mine areas.Since the good coal quality,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conditions in Buya mine area thus become the main coal production area in the prefecture.Through collection of coal resource exploration results in recent years,have carried out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coal-bearing strata 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coal accumulation pattern in Buya mine area.【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年(卷),期】2017(029)005【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沉积特征;聚煤规律;含煤地层;布雅矿区【作者】雍晓艰;李赛歌【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综合勘查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9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综合勘查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塔里木地台位于天山褶皱带和昆仑褶皱带之间,具有前震旦纪结晶基底,震旦系已属盖层,基底之上不整合覆盖震旦纪—古生代海相沉积和中新生代陆相沉积。
云南大河煤矿区中深部煤层气特征及含气量影响因素分析

云南大河煤矿区中深部煤层气特征及含气量影响因素分析刘复焜
【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
【年(卷),期】2024(36)3
【摘要】通过对煤层气参数测试井实测含气量、镜下鉴定及收集等温吸附性实验数据等方法,对大河煤矿区煤储层煤岩煤质、渗透率、含气性等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大河煤矿区浅部以低煤级的肥煤为主,深部以中、高煤级的焦煤、瘦煤为主。
大部分可采煤层渗透率<1mD,煤层气含气饱和度14.17%~68.91%,储层压力梯度0.62~1.07 MPa/100m,临界解吸压力0.26~3.03MPa,煤层气含气量主要受聚煤环境、煤层厚度、埋深、构造等地质因素的影响。
【总页数】6页(P27-32)
【作者】刘复焜
【作者单位】福建省196地质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
【相关文献】
1.高阶煤煤层气现场含气量测试影响因素分析
2.云南省富源县大河煤矿区中深部富煤一矿后备区构造发育对采区工程地质的影响
3.云南大河中深部9号煤煤层气赋存特征分析
4.云南富源大河中深部含煤地层特征及煤层对比分析
5.榆横矿区南区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含气量影响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质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有限责任公司隐蔽致灾地质因素普查报告二〇一七年…………………….有限责任公司审批表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意见表目录一、矿井概况 (1)1.1、位置与交通 (1)1.2、地形地貌及水系 (1)1.3、气象及地震 (2)1.4、井田范围 (2)1.5、现采区状况 (3)二、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 (4)2.1、采空区普查 (5)2.2、废弃老窑(井筒)和封闭不良钻孔普查 (6)2.3、断层、裂隙和褶曲普查 (8)2.4、陷落柱普查 (11)2.5、瓦斯富集区普查 (12)2.6、导水裂隙带普查 (14)2.7、地下含(导)水体普查 (12)2.8、井下火区普查 (16)2.9、古河床冲刷带、天窗等不良地质体普查 (17)三、普查结果 (18)四、防范措施 (19)青海能源鱼卡有限责任公司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报告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第三十条至第三十八条的内容要求,我矿由地测防治水中心牵头,组织了生产、安环、通防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矿区实际,结合一些专业鉴定机构和有资质部门编写出的各种报告,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自检自查工作,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矿井概况1.1、位置与交通..矿区位于………………………………镇,行政隶属…….管辖,总面积约36.5032km2。
地理坐标:东经94º49′38″~95º04′37″,北纬38º00′29″~38º09′40″。
矿区东距……...镇约50km,距……….240km,南距….市245km,西距…镇220km,东南方向距……………..车站125km。
315(青新公路)国道和215(………)国道在矿区交汇通过,矿区以北6公里为铁路鱼卡站,工业区到315国道有砂石路与之相连,可通行各种车辆,交通便利交通运输方便。
1.2、地形地貌及水系矿区内地形较平坦,以戈壁和沙漠为主,中部有低山丘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v lp n atr n e d l gtemideJ rsi e o io a e o ae g o rp i n i n n a rcia inf a c o e eo me t t n a drmo ei h d l ua s d p st n l r dp lo e ga hce vr me t sp a t ls ic n et p e n c i pi o h c g i
Co l b a i g S r t n a e m a a t rs i a y i i n s u h e , q a f l a — e rn t a a a d Co lS a Ch r c e i c An l s n Ya g h i e Ar a I e Co l e d t s i
T e c a e m s i ot m a fS i n o o ai n c a - e t g s c o , d u t h c o ls a h o ls a M5 n b t i o p r o h me g u F r t o l b a n e tr a me i m o t i k c a e m,rt e a g a a in t m o i a h rl r e v r t i o
e gn e n a e eld te c a — er g s aa b ln o te mide J rsi meg u F r t n a d hme g u o ain n ie r g h s rv ae h o l b a n t t eo g t h d l uasc Da io omai n S i n o F r t , i i r o m o
2 1年 01
.
第2 卷 1 3 2期 1 月 2
中 国 煤 炭 地 质
COAL GEOLOGY OF CHI NA
V0. .2 123No 1 De . 2 1 c O1
d i1 . 6 /i n17 - 8 32 1.20 o:03 9js .6 4 10 .0 1 .6 9 .s 1 文章 编 号 :6 4 10 (0 11— 0 10 17 — 83 2 1 )2 02 — 3
复 中 侏 罗 世 沉 积期 的古 地 理 环 境 , 区 内煤 炭 资源 勘 查 具 有 实 际 意 义 。 对
关 键 词 : 煤 沟 组 ; 门沟 组 ; 要煤 层 ; 水 河 地 区 ; 卡 煤 田 大 石 主 羊 鱼
中 图 分 类 号 : 681 P 1.】 文献标识码 : A
g a u l h c e i g we t r .Man mie b e c a e m s i h p e a fDa io o ain h c o e t h c o l r d al ti k n n s y wa d i n a l o ls a M7 n t e u p r p r o meg u F r t ,a t ik t x r t ik c a i t m o a s a t i k c a o e i d sr u e n t e n rh l f h q n i l e t i e I o t mb o e a t l e a d g a u l hn i g e m, h c o l n s it b td o h o t i o e l e a t i l I s u h l f h n i i n r d a l t i n n . z i mb t cn o n I i tl x l ai stt, i n , ig a 8 0 0 ) Q nh i ol el ia E po t nI tue Xn g Qnh i 10 1 o r o ni i
●
Ab t c :T e Ya g h i e a e s st ae n t e mi d e p r o h q s ,l r ey c v r d b h e o oc S se s r t h n s u h r a i i td i h d l a t f t e I e Ba i a g l o e e y t e C n z i y t m.D l n a u n i i rl g
组 和石 门 沟组 , 含煤 地 层 厚 度 向西 有 逐 渐 变 厚 的 趋 势 ; 主要 可采 煤 层 M, 于 大煤 沟组 上 部 , 于厚 一 厚 煤 层 , 煤 位 属 特 厚 带 分 布 在鱼 卡 向 斜北 翼 至 Ⅲ 线 鱼 卡 背 斜 南 翼 , 鱼 卡 向 斜 南 翼 有 逐 渐 变 薄 的趋 势 ; 位 于 石 门沟 组 含 煤 段 底 部 , 向 M 属 于 中一 煤 层 , 内 厚 度 变 化较 大 , 中部 煤层 较薄 , I线 以西 至 深 部 逐 渐加 厚 。 过分 析 含 煤 地 层 的 发 育 规 律 , 厚 区 在 向 通 恢
鱼卡煤 田羊水 河地 区含煤地层及煤层特征分析
陈 磊
( 海煤 炭地 质勘 查 院 , 海 西 宁 8 0 0 ) 青 青 1 0 1
摘
要 : 水 河 地 区位 于 鱼 卡 盆地 的 中 部 , 区大 部 为新 生。 羊 全 界覆 盖 , 过 钻 探 工程 揭示 , 煤 地 层 为 中侏 罗 统 大 煤 沟 通 含
o ik e s i h r a t i n mid e p r g a u l ik n n ot e we t fl e It e p p r. h n l s fc a — e r g s a a f h c n s t e ae , h n i d l at r d a y t c e i g t h s o n o d e a T e a ay i o o l b a n t t t n , l h i t s i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