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
带着无比的耐心,终于把伟大的《共产党宣言》读完了。
把三万多字的历史巨作读完,读完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震撼:《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真理,马克思、恩格斯的长远目光,以及我们所生活的真实的社会,这些无一不震撼了我的内心。
,《共产党宣言》无疑是一本史无前例的著作。
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共产主义者同盟在当时条件下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
然而直至现在,甚至更久远的将来,这个当年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得到世界的公认和肯定,从而迅速的发展壮大。
到今天,这个伟大的组织已成为了世界上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
这样的伟业毫无疑问应该归功于它的指导思想,正是《共产党宣言》做为国际工人组织的思想代表,让国际工人组织得到了这个不可替代的地位。
《共产党宣言》的伟大不仅在于它成就了国际工人组织,更重要的是,它预见了世界发展的趋势。
在1882《共产党宣言》序言当中,不难明白到:《共产主义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
在当时具有局限性的社会乃及世界中,《共产党宣言》大胆的预言了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灭亡的必然性,这也是《共产党宣言》所占据的新的高度。
面对迅速盛行起来的资本主义和刚开始发展的资产阶级土地所有制,人类根本无能力相信这个断定,也许,他们会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永不会实现的预言。
然而,以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
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一直到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不难看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所在。
社会主义社会是超出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最终还是会被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所取代。
所以,《共产主义宣言》拥有了准确的世界发展分析能力。
《共产党宣言》正文分为四个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共产党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它明确指出迄今一切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各自的特点,继而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当时的新兴阶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宣言详细的概括了资产阶级的起源,发展,用辩证的观点指出了资产阶级起的积极作用,包括反对封建,追求自由,开拓世界市场,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也指出,资本主义其固有的缺陷和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它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把财产重新聚集在少数人手中,它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越来越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而无产阶级作为资产阶级的对立阶级,也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先进性,他们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他们的存在同时开始的;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因为他们没有生产资料;他们通过机器化大工业和历次革命活动得到了锻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其革命的目的必然是为了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最终解放全人类。
且从世界谈到我们的祖国,回顾中华民族奋发崛起的革命历程,必然会发现一个顽强智慧的民族政党——中国共产党;也必然发现一
个伟大的思想灯塔——马克思主义。
在黑暗的旧中国,在《共产主义宣言》的到来之前,中国的土地上凝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智慧、勇敢,更有无数仁人志士为社会的发展躺下鲜血,牺牲自己。
但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这些斗争的最终失败揭示了一点:农民、资产阶级改良派不可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
在孙中山同志领导的辛亥革命中,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终于得到了终结,但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旧中国人民依然无法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惨状。
在《共产主义宣言》光临我国之前,它曾在俄国掀起了正义革命,并最终让俄国走向了共产主义的起点。
正是鉴于这一历史事实,我国的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共产主义。
在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旅程中,也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是,在前进而又曲折的道路上,他们还是到达了终点,让旧中国彻底的改观了,并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什么为这次“航行”指明了方向呢?无疑,是马克思主义。
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和照搬外国经验教条主义的长期斗争中,坚持了理论结合实际与实事求是的原则,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当前实际的大结合,并融合为一部为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毛泽东思想。
这个也是史无前例的。
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八荣八耻,直到今天的第十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思想,一直源于马克思思想,并在其基础上结合实际,与时俱进,把马克思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也带领我国迈出新的历程。
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之火,之所以能穿越150多年的时空依然光芒四射、璀璨夺目,其原因就在于: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以贯之的理论品格;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历久弥新,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历史雄辩地说明,没有《共产党宣言》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今天;历史同样雄辩地昭示: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指引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创新,成为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永葆强大生命力的源泉。
从祖国发展谈到个人。
与时俱进,这个不仅仅局限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
创造力的重要性,源于它不可低估的力量。
而创新所需要的,就是与时俱进。
能把自己的前途和社会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大胆创新,就是时代的强人。
有时可能会想,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会是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现在我想,也许我们要从中学习到的,就是这个马克思思想的根源所在——与时俱进。
大学生要面临的就是就业问题,就是社会,一个关系到自身前途的问题是每个大学生所必须去想的。
大学生要求具备的,是创造力,是一种结合社会和自身,发挥想象力去创造的能力。
能在社会中拥有竞争力,生命力,要拥有的,就需要马克思思想中的与时俱进。
同样的,在正式投入到工作中之后,
依然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不能由于工作的重复性和单一性就死搬教条,陷入泥沼。
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工作中能够改变的要点,特别是我们机关单位的行政工作,虽然重复单调,但是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找出能够与时代共同前进的东西,从这些地方着手改变,这样才可以赶上时代的脚步,符合时代的要求。
以上就是我从《共产党宣言》中所感悟的东西,对我平时的学习与工作必然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榜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