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永乐店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永乐店中学2020年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性:NaOH<Mg(OH)2<Al(OH)3 B.第一电离能:Na<Mg<Al
C.电负性:Na<Mg<Al D.还原性:Na>Mg>Al
参考答案:
CD
略
2.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错误的是( )
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
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 +2c(H2CO3-)
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
c(CO32-)> c(HCO3-)> c(OH-)>c(H+)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 c(Na+)=0.1 mol·L-1]:
c(Na+)=c(CH3COO-)>c(CH3COOH)>c(H+)=c(OH-)
参考答案:
AC
略
3. 一定条件下的反应:PCl5(g)?PCl3(g)+Cl2(g)(正反应吸热)达到平衡后,下列情况使PCl5分解率降低的是()
A.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氩气B.体积不变,对体系加热C.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氯气D.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
参考答案:
C
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分析:使PCl5分解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降温、减压、增大生成物浓度都会使使PCl5分解率降低.
解答:解:使PCl5分解率降低,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所以降温、减压、增大生成物浓度都会使使PCl5分解率降低,
A、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氩气,平衡不移动,PCl5分解率不会降低,故A错误;
B、升温平衡正向移动,PCl5分解率增大,故B错误;
C、温度、体积不变充入氯气,平衡逆向移动,PCl5分解率降低,故C正确;
D、温度不变,增大容器体积,平衡正向移动,PCl5分解率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注意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温度、浓度、压强,题目难度不大
4. 分子式为C6H9Br的有机物,其结构不可能的是
A.含有一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 B.含有两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C.只含有一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D.含有一个叁键的直链有机物
参考答案:
C
略
5. 长期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危及人体健康,下列各组中都属于毒品的是
A.冰毒、黄连素 B.海洛因、青霉素
C.大麻、摇头丸D.胃舒平、鸦片
参考答案:
C
6. 实验发现,298K时,在FeCl3酸性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粒后,Fe3+立即被还原成Fe2+。
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该实验事实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原电池的正极反应是:Zn—2e-=Zn2+
B.左烧杯中溶液的红色逐渐褪去
C.该电池铂电极上有气泡出现
D.该电池总反应为:3Zn + 2Fe3+ = 2Fe + 3Zn2+
参考答案:
B
略
7. 含有一个三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结构简式为:
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简式为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参考答案:
B
略
8. 用32gCu与300mL12mol/L的浓硝酸反应,当铜全部溶解后,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L (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反应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A.1.5mol B.1.8mol C.3.3mol D.3.6mol
参考答案:
A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分析】反应生成的气体为NO2,或者NO2与NO混合气体,反应消耗的硝酸生成Cu(NO3)2、氮的氧化物,根据氮原子守恒计算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
【解答】解:反应生成的气体为NO2,或者NO2与NO混合气体,反应消耗的硝酸生成Cu(NO3)2
、氮的氧化物,
则n(NO2)+n(NO)==0.5mol,即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
n(Cu)==0.5mol,则生成n[Cu(NO3)2]=0.5mol,可知表现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
则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mol+0.5mol=1.5mol.
故选:A.
9. 以乙炔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为
A.先加Cl2,再加Br2 B.先加Cl2,再加HBr
C.先加HCl,再加HBr D.先加HCl,再加Br2
参考答案:
D
10. 氨分解反应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已知起始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 mol,5秒末为2.4 mol,则用氨气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A.0.32 mol/(L·s)
B.0.16 mol/(L·s)
C.1.6 mol/(L·s)
D.0.8 mol/(L·s)
参考答案:
B
略
11. 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
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
参考答案:
C
略
12. 患甲状腺肿大是边远山区常见的地方病,下列元素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是()A.钠元素 B.氯元素 C.碘元素 D.铁元素
参考答案:
C
略
13. 下列微粒中,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
A、O
B、P
C、Mn D 、Fe3+
参考答案:
D
略
14.
A.β—紫罗兰酮与中间体X互为同分异构体
B.1molβ—紫罗兰酮最多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维生素A1易溶于NaOH溶液
D.中间体X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参考答案:
D
略
15. 以下转化不能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Al2O3——>Al(OH)3
B. Cu——>CuCl2
C. Fe——>FeCl2
D. Na——>NaOH
参考答案: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50ml 0.5mol·L-1的盐酸与50ml 0.55mol·L-1的NaOH 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l)从实验装置上看,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如果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 60 mL 0.50 mol· L-1的盐酸跟 50mL 0.55 mol· L-1的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或“不相等”)。
(5)用相同浓度和相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
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l)增加环形玻璃搅拌棒;在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或纸条);
使小烧杯口与大烧杯口相平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偏小
(4)不等;相等;
(5)偏小因为弱电解质的电离需要吸热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三国时期,诸葛亮领兵南征,遇到了“哑泉”,士兵饮后腹痛,致哑,甚至死亡.又有一“安乐泉”,饮后可解“哑泉”之毒.2003年,经科研人员研究,“哑泉”水溶液中有硫酸铜,“安乐泉”水质偏碱性.(1)请你说出“哑泉”使人中毒的原因.
(2)“安乐泉”能够解毒的原因是什么?
(3)现代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哑泉”中毒的现象,你能用什么办法尽快解毒?
参考答案:
(1)“哑泉”中的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能够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而使人中毒;(2)“哑泉”中的Cu2+与“安乐泉”中的OH﹣离子结合生成了Cu(OH)2沉淀,不再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3)尽快大量饮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牛奶、豆浆等解毒.
考点: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1)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哑泉有毒是因为含有的硫酸铜电离出的铜离子为重金属离子,能够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而使人中毒;(2)因为“安乐泉”水质偏碱性,可以提供氢氧根离子与“哑泉”中的Cu2+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不再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解毒;
(3)根据“哑泉”中毒的现象是重金属离子使蛋白质变性而中毒,所以尽快大量饮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牛奶、豆浆等解毒.
解答:解:(1)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哑泉有毒是因为含有的硫酸铜电离出的铜离子为重金属离子,能够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而使人中毒,故答案:“哑泉”中的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能够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而使人中毒;(2)因为“安乐泉”水质偏碱性,可以提供氢氧根离子与“哑泉”中的Cu2+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不再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解毒,
故答案:“哑泉”中的Cu2+与“安乐泉”中的OH﹣离子结合生成了Cu(OH)2沉淀,不再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变性;
(3)根据“哑泉”中毒的现象是重金属离子使蛋白质变性而中毒,所以尽快大量饮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牛奶、豆浆等解毒,
故答案:尽快大量饮用含有丰富蛋白质的牛奶、豆浆等解毒.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变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重金属离子能使蛋白质变性,可溶性的铜离子加碱可转变成沉淀.
18. 请根据等电子原理,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入下列表格的空格中:
CH4C2H6CO32-CO2C2O42-
CO CN-C
2
2-NH4+ N2H62+NO3-NO2+N2O4N2N2NO+
查得PbI2在水中和在不同浓度(mol/100 g H2O)KI溶液中的溶解度(10-5 mol/100 g H2O)如下表
KI00.0300.06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 PbI216.41 6.53 4.60 4.01 4.42 5.49 6.758.1710.23请说出PbI2溶解度随c(KI) 增大而改变的原因。
参考答案:
PbI 2为难溶物,开始随溶液中c(I -)增大溶解量下降,后因PbI 2和I -反应生成可溶物,溶解量增大。
19. 如图,p 、q 为直流电源的两极,A 由+2价金属单质X 制成,B 、C 、D 为铂电极,接通电源,金属X 沉积于B 极,同时C 、D 极上均产生气泡。
试回答:
(1)p 为 极,A 极发生了 反应。
(2)C 为 极,试管里收集到的气体是 。
(3)C 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4)在电解过程中,测得的C 、D 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阴极生成气体体
积 (cm 3) 6
12
20
29
39
49
59
69
79
89
阳极生成气体体
积 (cm 3)
2
4
7
11
16
21
26
31
36
41
(5)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A 、B 电极所在的电解池中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当电路中通过0.004 mol 电子时,B 电极上沉积金属X 为0.128 g ,则此金属的摩尔质量为 。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