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PPT20 鄂教版 (共51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在他的《德 国人: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及二战时 说:“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没有涉及德国 人民应当负什么罪责。”
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世界大战的罪责,•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 民。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 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 的,日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 屠杀。日本人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这场战争,他们 也是有责任的。日本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而没有 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制造的苦难。
补充资料:
德国著名作家艾米尔· 路德维希在他的 《德国人:一个双重历史的国家》中谈 及二战时说:“但是所有这些陈述,都 没有涉及德国人民应当负什么罪 责。”“但是在国内深入一步追究这场 世界大战的罪责,• 就会直接指向德国人 民。德国人民多年来以默许的态度对待 这场罪恶,现在要想说成是无所事事的 旁观者,或无辜者,这是徒劳的。”
• 当你想到这一切的时候,一股 令人颤栗的绝望之情就会压抑 着你的心灵,而你真想对着人 们怒吼一声: • “不幸的人们,怜惜一下自己 吧!”
• 反战主题的文章大多是先彻底清算异己 的罪恶,然后把胜利者粉饰为和平的使 者;而高尔基在诅咒敌人的罪恶之时, 却能反躬自省,让胜利者也看看自己手 心里的血迹,看看自己内心里隐秘之处 的罪恶。这种忏悔意识,难能可贵。其 实,每个民族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忏悔 精神。中国文革时派别的自相残杀,非 洲部落的种族清洗,不同文明的互相龃 龉,局部地区的战争频仍,难道不正是 因为人类常常丢失了这种美好的人性吗?
• 让我们暂时来假设一番,在这个世界上 生活着一些理智的、真诚追求美好生活 并相信自己的创造力的人,譬如,如果 我们,俄罗斯人,为了发展自己的工业, 需要开掘里加--赫尔松运河,把波罗的 海和黑海连结起来,这可是当年彼得大 帝憧憬过的大业。那么,我们就不会把 几百万人送去屠杀,而把其中一部分人 派去完成这项国家和全体人民都需要的 工程。我坚信,那些在三年战争中丧生 的人们,一定能够在此期间使我国的数 千平方公里的沼泽得以排干;一定能够 使荒芜的草原和荒漠得以灌溉;一定会 能够使乌拉尔以东的河流和卡马河连通 成网;一定能够修筑一条穿越高加索山 脉的道路,并能为我们祖国的利益成就 一系列丰功伟绩。
安 妮 日 记
(德)安妮·弗 兰克
问题探讨
安妮与日记
吉 蒂
寻找对话的对象,
战胜心灵上的孤独。
一、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并概括每一则日记 的主要内容
1、 1942年6月20日 星期六
2、 1942年10月9日 星期五
交代了有关日记的说明。
主要写了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 毒气室的情况,以及人们在纳粹占领 下的恐惧。
不合时宜的思想(之二) 俄)高尔基 数千万健康的、劳动能力最强的人们,被迫脱离了 生活的伟大事业——发展我们这个世界的生产力, 而被派去互相残杀。 他们成天躲藏在泥坑里,冒着雨雪,在肮脏和拥挤 中生活,被疾病折磨得虚弱不堪,被寄生虫叮咬 啮噬,他们就像一群野兽般生活着,恶狠狠地互 相仇视着,伺机要杀死对方。 在陆地上,在海洋里,到处都在杀人,每天都要杀 戮成百上千我们星球上最文明的人,正是这些人 创造了地球上最宝贵的东西——欧洲文化。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 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 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 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 了对战争的憎恨的对和平的向往。
问题探讨
3、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 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 有战争。她为什么这样想?她的日记里传 达了怎样的情感?
问题探讨
• 但是我们却在杀戮几百万生命,把巨大 的劳动力资源耗于屠杀和破坏。人们制 造出大量异常昂贵的炸药,这些炸药在 毁灭几十万人的同时,也随硝烟在空中 的消散而无影无踪。爆炸了的炮弹毕竟 给我们留下了一堆堆废铜烂铁,将来我 们还可以慢慢地用它们制造铁钉,而所 有这些炸药,无论是老式的炸药,还是 二硝基甲苯,确实会在顷刻间将国家的 财富化成一阵风。我在这里要讲的不仅 是浪费几十亿卢布的问题,而是那些被 贪婪愚蠢的怪兽所无谓戕害的千百万人 的生命。
日本首相小 泉纯一郎不 顾世界人民 的反对,悍 然在去年8月 15日——日 本投降(世 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 纪念日—— 参拜供奉有 二战甲级战
一批日本青年穿上当年“皇军” 的军装,拿起他们当年屠杀亚 洲人民的武器,也来到靖国神 社为军国主义招魂!
•
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 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 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 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把人直 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 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 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 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 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
补充资料: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 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1933年, 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 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有 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很多是 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 人。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 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 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
• 成千上万肢体残缺的士兵们至死也不会忘记 自己的仇敌。他们在讲述战争故事时将把自 己的仇恨传给了他们的孩子,三年中,这些 孩子每日每时都受着恐怖印象的教育。这几 年中在我们的大地上已经播下了许多仇恨的 种子,它们将会迅速地发芽成长! • 要知道很早以前有人就曾明白无误地对我们 讲过人们的兄弟情义、人类的共同利益!那 么在这场恶毒的骗局中到底谁有罪呢?谁又 是制造血腥混战的罪魁祸首呢? • 我们不该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寻找罪人。应 当指出这样一个沉痛的事实:在这场罪行中 我们都有罪,大家都有,每个人都有。
7、1944年3月29日 星期三
写作者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 关的日记和书信,又想到外人无法 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 8、1944年5月3日 星期三
写了作者对战争内涵的思考, 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幸福人生 的向往。 9、 1944年7月15日 星期六
写了作者在残酷现实中所表现 出的对理想的执着,以及对未来 的乐观。
3、 1943年1月13日 星期三
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 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 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 送命。
4、1943年7月26日 星期一 写在飞机空袭时的情况,由于 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 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
5、1943年10月29日 星期五
写躲在密室里的苦闷心 情。 6、 1943年11月8日 星 期一 写八个人躲在密室 里的感受。
• 几千个村庄,几十座城市被摧毁了;许 多代人上百年的劳动成果被消灭了;森 林被烧光,砍光;道路被破坏;桥梁被 炸掉;人们用顽强艰苦的劳动创造出的 大地的珍宝化成了灰烬。肥沃的土地被 各种地雷和炮弹所毁坏,一条条战壕又 把一片片沃土弄得坎坷不平、满目疮痍, 而最后裸露在外的已是贫瘠的土层了。 整个大地被一堆堆无辜被杀者的腐烂尸 体糟蹋得面目全非,丑陋不堪。强奸妇 女、戕害儿童——没有什么卑鄙事是战 争所不允许的,没有什么罪行不曾得到 战争的辩护。
• 我们在血腥的恶梦中生活了三个年头, 我们变得野蛮了,疯狂了。艺术在鼓动 人们对血腥屠杀,对肆意破坏的渴望; 科学受到军国主义的强奸而在驯服地为 大规模杀人服务。 • 这场战争是欧洲的自杀! • 想一想吧,在这场战争中,有多少健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善于卓越思考的头脑被抛掷在肮脏 的土地上,有多少颗敏感的心停止了跳 动! • 这场毫无意义的人杀人,这场对人类伟 大劳动成果的毁灭并不仅仅局限于物质 上的损失——绝不是这样!
补充资料: 同样,在日本侵华期间的所有的烧 杀奸掠,也都是普通日本人干的,日 本人对那场战争不仅默许,而且积极 地拥护并参与了侵略和屠杀。日本人 民不是无辜的,他们也是施害者,对 这场战争,他们也是有责任的。日本 人民只看到自己民族经历了战争苦难, 而没有深刻认识他们给中国和亚洲人 民制造的苦难。
寻找对 话对象,战 胜心灵上的 独孤。
问题探讨
1、在特殊的环境里,与常人不同,安妮 把日记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她曾这样说: “没有日记,也就无我。”并且,在日记 中虚拟了一个“吉蒂”作为自己的倾诉对 象。她为什么这样做?
问题探讨
2、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 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 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 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 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
4、在第8则日记中,安妮这 样写道:“战争不只是政客 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 生和他们的罪过一样大”安 妮的这句话是否正确?
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 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 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 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 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 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 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 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 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 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 深刻的。
黑暗中的 心迹
集中营死亡坑
《安妮日记》1952年第一次在 英国出版时叫做《一个年轻女孩 的日记》,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图 书之一。它被翻译成67种语言, 全世界的销量超过3000万本。 安妮作为纳粹占领下的阿姆 斯特丹的一名犹太女孩,这本书 使她成为大屠杀中最著名的受害 者。这本日记本是安妮13岁时 的生日礼物,几个星期后纳粹就 占领了阿姆斯特丹,她和家人不 得不躲起来,但因遭告密而被纳 粹找到。荷兰一名记者写了关于 《安妮日记》的报道,唤醒了出 版商的兴趣。1947年出版了 1500本荷兰版的《安妮日记》, 并在1959年被拍成了电影。
问题探讨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 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 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 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 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 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 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 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5、在所选的最后一则日记中, 安妮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 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 实是善良的。”——对这句话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 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 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 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 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 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 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 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 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 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 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一朵枯萎的花蕾 如果说战争永远是一个黑色的主题, 二战无疑是其中最沉重的一笔。在针对犹 太人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中,数以万计的 犹太人被成批杀害的唯一的理由,就是他 们是犹太人!在犹太人巨大的抗争诉求中, 美若仙童的安妮· 弗兰克就是这其中的一脉 细微而柔韧的声音。战前的安妮拥有田园 般的梦幻童年,豆蔻青春的她宛若一朵盛 开的花蕾,然而盛开的花蕾在纳粹的牢狱里 倍受摧残。
•“我不相信战争只 是政客和资本家搞 出来的,芸芸众生 的罪过和他们一样 大。”
安妮对战争的思 考
希特勒通过选举 上台后德国民众狂
补充资料:
• 德国和日本法西斯当政的时候,这些国家 的工人和农民是支持政府的。1933年, 德国150万纳粹党人中,工人和农民党 员共50多万,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在有 组织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行动中,很多是 来自德国社会底层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商 人。 • 如果仅仅把战争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就 无法实现民族的反省,人民没有反思,也 就不可能有效地制止战争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