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青岛、齐河、平原三地统考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齐河、平原三地统考历史
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题2分)
1.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巩固了周王对全国的统治
②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③构织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
④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是
A. 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 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 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 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3.《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

’”从材料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①臣民对秦始皇独断专权不满
②秦始皇勤于政事
③秦始皇欲求仙药想长生不老
④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4.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

结合所学“西周分封制”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晋国是姬姓封国
B.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C. 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D.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5.曾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简编》:“…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

是这一国家制度形式既有别于古代西方希腊、罗马的奴隶主民主制,又有别于皇帝制度创立以后的专制集权政体。

”对文中“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 分封制条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
B. 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 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君主政体
D. 具有严格等级制度的世袭制
6.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7.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利用历史地图可以研究历史的变迁。

从下列组图可以看出,黄河下游河道
...............
A. 迂回曲折
B. 相对稳定
C. 迁徙多变
D. 河水多沙
9. 《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

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

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A. 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 B. 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
C. 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
D. 中央放松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
10.明朝在北京、南京两座城市设置五城兵马司,其“职专防察奸宄,禁捕贼盗,疏通沟渠,巡视风火”,规定一旦发现街道损坏、沟渠壅塞或城墙坍塌,就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修缮;如遇火灾,还要立刻领兵救灾。

据此推断,明代重视京城的
A. 民生建设
B. 市政管理
C. 危机管控
D. 社区自治
11. 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时期解决“权力制衡”的措施是
A. 突破贵族对官职的垄断权
B. 扩大官员入仕的来源
C. 分割权力并完善运行机制
D. 将行政、军、财权分割
12.古代雅典就大会发言作出这样的规定:“任何人在五百人会议或公民大会上发表演说时,必须针对当时讨论的议题,不可同时讨论两个独立的议题。

同一场会议中也不得就相同的问题两次发言。

不可谩骂或打断他人发言,且不可攻击主持会议的官员。

”这一规定
A. 保证了会议的高效有序
B. 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
C. 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保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13.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

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
A. 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
B. 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
C. 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
D. 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
14.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来把雅典国家比喻成一条没有船长的船,“在这样一条船上,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了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但当他们思想不再一致时,其中一些人主张继续航行,另一些人强迫了望人停靠码头,还有一些人撒了网,其他人阻止撒网并命令收帆,结果反而在靠近海岸时和港口里造成了船难。

”波里比阿来意在说明
A. 雅典的内在矛盾会演变为暴力争斗
B. 雅典人用数量平等取代了比例平等
C. 无原则的自由和平等存在诸多弊端
D. 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
15. “体育馆”(Gymnasium)是古代雅典由国家主办的学校,招收极少数贵族男青年,在学习体育竞技、文法哲学和乐器歌舞的同时,还要参加国家庆典、宗教仪式,并能经常与执政官和高级官吏进行政治、哲学交流。

这种教育意在培养
A. 素质优良的国民
B. 奉行民主的政治家
C. 忠于城邦的将领
D. 思想自由的学者
16.古罗马大将恺撒(公元前102-公元前44)进军埃及,与埃及女王一见钟情,并有了一个儿子。

恺撒归国后,女王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

罗马法庭的处理方式最有可能是
A. 依据公民法拒绝女王申请
B. 请求凯撒裁决并修正法律
C. 依据万民法同意女王申请
D. 运用自然法精神理性判决
17.恩格斯说:“随着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发生了财富积累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以及大批自由公民贫困化的现象。

摆在自由公民面前的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从事手工业去跟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卑贱的职业,并且不会有什么成功;或者变为穷光蛋。

他们在当时条件下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后一条道路,由于他们数量很大,于是就把整个雅典国家引向了灭亡。

所以,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 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容易导致民主泛滥和社会动荡,导致雅典灭亡
B. 雅典的小国寡民体制不能容纳雅典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雅典亡国
C. 雅典亡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公民权利与责任意识的逐渐淡化
D. 雅典亡于数量庞大的穷困自由民的革命与造反
18.约翰•索利在《雅典的民主》中写道:“我们不清楚会议成员是如何选出的,但似乎是由三个上流阶层的代表组成,显然,会议握有相当实权,尤其在监督国家官员和制订公民大会议程时,更是一言九鼎。

”“三个上流阶层的代表组成”的是
A. 梭伦时期的元老院
B. 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
C. 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
D. 伯利克里时期的五百人会议
19.“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

”这项“原则”()
A. 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 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
C. 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 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20.“字母,就算是用金子写成,也添附于纸和羊皮纸…如果蒂丘斯在你的纸或羊皮纸上写了一首诗、一段
历史或一篇演说,对这一整体,不是蒂丘斯,而是你将被判定为所有人。

…如果某人在他人的木板上作画,有些人认为木板添附于画;另一些人则认为,画,无论是怎样的,添附于木板。

但朕(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认为,木板添附于画较好。

”这一罗马法原始文献反映了该法
A. 强调恶意添附的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B. 鼓励文字作品的传播和绘画的创作
C. 重视对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的保护
D. 认可新物的归属取决于皇帝的裁量
21. 2012年2月美国白人协警齐默尔曼枪杀黑人马丁,未被追究任何责任,佛罗里达州法院在美国民众抗议浪潮中被迫重启此案。

在经过长达一年多的审理后,2013年,佛罗里达州法院还是认定齐默尔曼无罪。

全美各地再次引发强烈反响和抗议活动,美国总统奥巴马表态:“要是我有一个儿子,一定长得像马丁。

”以此来安抚民众情绪。

材料主要表明在美国()
A. 总统无权对法院施压促其改判
B. 司法腐败,民众通过抗议都无法改变法院的判决
C. 法院在各方利益冲突时按法律独立审判
D. 种族歧视依然严重
22.169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届议会,每届议会的最长任期不超过三年。

其影响是
A.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度的正式确立
B. 加强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
C. 保障内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D. 使议会成为限制王权的常设性立法机构
23.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

但在这个帝国中
A. 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 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 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 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24.《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是对法国乃至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两部文献。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
②《人权宣言》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国家,实行三权分立
③《拿破仑法典》确定了人们在法律上的平等和财产权
④《拿破仑法典》是欧洲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A. ①②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25. 面对独立后的美国境况,汉密尔顿忧心忡忡的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美国采取的“更换栋梁”的措施是:
A. 召开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
B. 进行总统选举,推举华盛顿为美国总统
C. 建立国家银行,以巩固国家信用
D. 改善同英国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
二、主观题(共3小题,每题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利克里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

在此,我们很有必要剖析一下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而是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

——刘自成《伯利克里时代新解》材料二据哈蒙德的《希腊史》估计,公元前431年,雅典的全部人口约40 万人,其中奴隶约20 万人,自由民16.8 万人,其余为外邦人。

——潘桂仙《试析伯利克里时代民主政治局限性》材料三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

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

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人大监督是代
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1)据材料一,以古代中国为例,证明某些西方学者贬抑“东方君主专制”是片面的。

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材料一中“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并非十全十美”的观点。

(2)根据材料三,分析社会主义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

27.人类文明的演进离不开继承与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六二《职官志》(1)据材料一说明“宋承唐制,抑又甚焉”。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

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

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材料三在现代民主形成时期,古代民主受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

法国革命者热情讴歌雅典,力图以古代民主的原则和精神来重建现代民主;而美国的建国者则对古代民主的原则和制度深怀疑惧,极力建设一种使民众远离政治决策过程的新型“人民政府”。

最后的结果无疑很有戏剧性:崇奉古代民主的法国革命者,并未能成功地建立现代民主;而怀疑和排斥雅典的美国建国精英,反而成了现代民主的奠基者。

——李剑鸣《世界历史上的民主与民主化》(2)据材料三比较法国革命者与美国建国精英在追求现代民主上的不同点。

结合材料二,分析美国建国精英“对古代民主的原则和制度深怀疑惧”的成因。

材料四国家之存在,民族之绵延,历史之持续,自当有随时革新改进之处。

但从没有半身腰斩,把以往一刀切断,而可获得新生的。

我们要重新创建新历史、新文化,也决不能遽尔推翻一切原有的旧历史、旧传统……中国有中国自己的国家、民族与历史传统,几千年来的国情民风,有些处,迥异于他邦。

……
我们若只知向外抄袭,不论民主抑是极权,终究是一种行不通的一面倒主义!”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3)根据材料三概括钱穆关于“国家、民族、历史”的观点,并结合英国“光荣革命”的史实予以简要论证。

28.罗马法是古罗马人留给世界的政治文明财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二《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内容:
第3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

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材料三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

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

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1)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2)材料二的规定和材料一的原则有矛盾的地方吗?如果有,请具体指出。

(3)依据材料三,概括罗马法对后世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