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阜新市高一下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3题;共60分)
1. (6分) (2017高一下·淄川月考) 下列四幅图,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A .
B .
C .
D .
2. (4分) (2017高二下·和平期末) 下图是“亚欧大陆气温等距平线略图”。

气温距平值是指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的差值。

下图中,A,B两地(图中黑点)分别位于不同等距平线上,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若A地1月均温是5°C,则最符合B地1月均温的是()
A . -11°C
B . -14°C
C . -16°C
D . -7°C
(2)下列关于亚欧大陆东西岸气温距平值差异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东岸受西风影响,所以数值较小
B . 东岸太阳辐射弱,所以数值较小
C . 西岸受西风影响,所以数值较大
D . 西岸受亚洲高压影响,数值较大
3. (4分) (2018高一上·沈阳期末) 2017“一带一路”产业合作高峰论坛5月28日在上海举行,论坛主题为“新动力,新格局,新发展”,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 .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上海与鹿特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关于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鹿特丹的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 . 上海冬季气候特点为寒冷干燥
C . 鹿特丹全年盛行西南风
D . 上海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4. (6分)读“我国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回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气候上看,甲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从自然带上看,甲是温带荒漠带,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③从地形区上看,甲位于内蒙古高原,乙位于东北平原
④山脉东西两侧的差异,显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
5. (4分) (2018高二上·厦门会考)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流水堆积作用有关的是()
A . 长江三峡
B . 戈壁和裸岩荒漠
C . 河口三角洲
D . 沙丘、沙垄
6. (6分)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处气温低于B处
B . AB气温相同
C . A处为陆地,B处为海洋
D . A为七月份陆地或者一月份海洋
7. (6分) (2018高二下·晋江期末) 净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

下图是某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吸作用量与气温关系统计曲线。

完成下面小题。

(1)绿色植物净光合作用量会受太阳辐射、气温、降水量、土壤养分等因素的影响,这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 . 整体性
B . 差异性
C . 可塑性
D . 临界性
(2)气温25℃以上,该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量不再随气温升高而增加,其主要制约因素最有可能是()
A . 光照
B . 水分
C . 热量
D . CO2
8. (4分)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正确的表述是()
A . 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B . 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
C . ③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
D . 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9. (4分) (2019高一上·埇桥期末) 造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力量是()
A . 内力
B . 外力
C . 侵蚀
D . 沉积
10. (4分)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
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A . ①处
B . ②处
C . ③处
D . ④处
(2)
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A . 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 . 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 . 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 . 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3)
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A . 河流输沙量增大
B . 湖泊面积减小
C . 植被覆盖率提高
D . 降水强度变大
11. (4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期末)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该市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B . 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C . 改变了该市的人口增长模式
D .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 .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 . 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 . 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 . 减少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12. (4分)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A . 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B . 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C . 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
D . 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
13. (4分) (2017高二上·沭阳月考) 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数(65岁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

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
B . 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小
C . 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
D . 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2) 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
A . 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
B . 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
C . 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
D . 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5分)
14. (10分) (2018高三上·泉州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易经有言:天玄而地黄。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

距今1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

黄土土质疏松,吸水能力犹如海绵,能使蕴藏在深层土壤中的无机物质上升到顶层,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范围及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度分布。

(1)从地形角度分析六盘山附近形成巨厚黄土沉积的原因。

(2)说明黄土高原能够易于耕耘且万年而不绝的上壤条作。

(3)分析黄土高原坡耕地改为旱作梯田的合理性。

15. (15分) (2018高三下·苏州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水冲玛瑙出产于贝奇布卡河口处一段5千米左右的河段中(如左图),玛瑙被河里的软泥包裹着,亿万年受到绵绵密密的冲刷,形成了光滑、圆润的表皮。

玛瑙的寻采,主要由当地土著居民使用简单工具徒手完成,当地政府严禁外国人采挖,也不允许使用机械采挖。

右图为马哈赞加气温与降水资料图。

(1)分析贝齐布卡河口处富集水冲玛瑙的水文条件。

(2)说出在河道处采损人害己水冲玛瑙的适宜月份,并分析原因。

(3)分析当地禁止外国人采挖、机械采挖玛瑙的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3题;共60分)
1-1、
2-1、
2-2、
3-1、
3-2、
4-1、
5-1、
6、答案:略
7-1、
7-2、
8-1、
9-1、
10-1、
10-2、
10-3、
11-1、
11-2、
12-1、
13-1、
13-2、
二、综合题 (共2题;共25分)
14-1、
14-2、
14-3、
15-1、
15-2、
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