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动能和势能(第2课时)_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能和势能(第1课时)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教材使用
浙江教育出版社《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四节动能和势能
教材分析
有关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在7年级(下)第2章<运动和力>的第一节<运动和能>的形式中已经初步学习,本节教材又安排在前两节能量的转化及量度的学习和认识简单机械的基础上,学生对能量转化的普遍意义及使用机械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和转化效率有了初步的了解。
所以本节旨在对典型的能量—动能和势能及其转化作进一步的探讨,逐步揭示能量转化和转移中量的关系和方向性,为最后一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学习做好全面的铺垫。
学情分析
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在7年级(下)第2章<运动和力>的第一节<运动和能>的形式中已经初步学习。
本节教材又安排在功的知识之后,旨在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进一步引入了能量的概念,但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要引导学生注意活动中是如何进行变量控制的渗透研究方法的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能列举生活中物体具有动
能的例子。
2.知道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会判断物体所具动能
是如何变化的。
3.能说出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的能叫势能,能列举生活中物体具有势能的例子。
4.知道重力势能及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了解弹性势能及其的决定因素。
会判断物体所具势能是如何变化的。
5.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并概述机械能守恒的含义,能对生活现象作出简单的解释。
6.了解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实例。
过程方法
1.在“设计实验探究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设计研究方案、根据数据和事实材料作出推论的能力。
2.学习对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量形式的多样性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又有普遍性意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最大限度的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普遍意义。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质。
教学重、难点
1.实验探究动能与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能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动能与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且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单摆、滚摆、弹簧、乒乓球、篮球、课件
教学过程
动能
势能
概念
概念、种类
影响大小的因素
影响大小的因素
转化
机械能
其他形式的能
转化
守恒
[板书设计]
第4节动能和势能(2)
动能
势能
概念
概念、种类
影响大小的因素
影响大小的因素
转化
机械能
其他形式的能
转化
守恒
教学反思
1.滚摆实验能直观地表现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它的优点在于能量转化的过程比较缓慢,摆轮高度变化明显、直观,摆轮转动快慢变化也能直接观察。
实验中应充分发挥上述优点,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摆轮的轴应相对细些,以减缓摆轮的升降速度。
固定摆绳时,应穿过轴的横孔,不宜用缠绕的方法固定,以防打滑。
(2)要在摆轮的侧面某处涂上鲜明的颜色标志,便于观察摆轮速度的变化。
(3)摆轮应当边缘厚重,以增大转动惯量。
(4)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动能和势能间的相互转化,应指导学生注意观察滚摆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速度。
2.关于人造卫星的知识,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难以使学生揭开谜底,往往由此而损伤学生的求知欲。
本节课如有可能,也可通俗地介绍卫星为什么能绕地球运行。
讲法上可用想象推理的方法。
设计亮点
单摆实验摆绳长些,摆球重些,挂在天花板上,使单摆在黑板前,平行于黑板振动,以便在黑板上记录摆球运动路线中左、右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位置。
分析单摆实验时,摆球高度的变化比较直观,而判断摆球速度大小的变化比较困难,可以从摆球在最高点前后运动方向不同,分析摆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为零,作为这一难点的突破口。
课外资料
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它的位置离地球有时近、有时远。
(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轨道图)现以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为例,它离地球最近时(此处叫近地点)离地面439公里,离地球最远时(此处叫远地点)离地面高度是2384公里,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是114分钟。
它在近地点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此时离地面最近,重力势能最小。
卫星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化。
直到远地点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
卫星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
在卫星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