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3专制下的启蒙教案人民版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专制下的启蒙
学习目标: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
蒙思想家的观点。
1。
重点:
掌握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人物及
其政治思想.
2。
难点:卢梭的“主权在民”思想同洛克的
“限制公权”思想有怎样的继承关系。
教材整理1呼唤民主和自由
1.背景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近代科学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和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
2.性质
是17、18世纪的思想解放运动.
3.进程
从英、法两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德国和荷兰等诸多国家。
4.主张
(1)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主义。
(2)反对宗教迷信,提倡科学。
(3)力图把人类生活世俗化,开辟一个非宗教的理性时代.
(4)关注社会,希望用理性的光辉映照出一个民主、科学的光明时代。
5.意义
为推翻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109“学习思考”:科学与理性是什么关系?是科学的发展导致了对理性的崇拜呢?还是对理性的崇拜引发了科学的进步?
【提示】科学与理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科学的进步推动了理性思想的产生,理性思想则进一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教材整理2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启蒙
1.霍布斯
(1)主要思想
①天赋人权: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
②社会契约:按照人们共同的意志,相互订立契约,
成立国家,来保护人民的公共权利。
(2)影响:对推翻君权神授理论、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洛克
(1)地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2)主张错误!
(3)影响: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110“学习思考”:洛克的主张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何联系?说明了什么道理?
【提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正是由于当时存在的国王及其政府威胁了大多数人民的生命、财产及人身自由,因而人民奋起推翻它,这正是洛克思想的实践.说明了思想启蒙在革命中所起的推动作用。
教材整理3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启蒙
1.伏尔泰
(1)地位:启蒙运动的领袖.
(2)主张错误!
2.孟德斯鸠
地位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者
主张提出三权分立的学说,即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独立而又相互监督
影响①三权分立学说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
②它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3.卢梭
(1)地位: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2)著作:《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阐述了其博大精深的民主思想。
(3)主张
①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
②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影响错误!
4.百科全书派
(1)代表:狄德罗。
(2)主要思想:认为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人们通过契约组成国家。
(3)影响错误!
[轻巧识记] 启蒙运动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核心:理性主义。
两个中心:英国和法国。
三大学说: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
四大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
知识网络史论要旨
1。
科学与知识的进步和西欧社会的变化,
终于促成了17世纪和18世纪的启蒙运动.
2。
启蒙运动对专制制度猛烈批判,主张用
理性取代专制和迷信,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
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3。
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是启蒙思
想家的诉求,进一步弘扬了人文主义精神。
4.限制“公权力”、主张“主权在民”和要
求人人自由平等是欧洲政治启蒙运动批判
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武器。
探究点启蒙思想的主要特征
史料解读
史料一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
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伏尔泰《以英国人的口吻》关键是最后一句“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
史料的出处也是重要的提示。
史料二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时,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关键是史料中对“立法权"“司法权"“行政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
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权”三者关系的论述,注意史料出处.
【史料应用】
(1)史料一中伏尔泰关于国家制度方面的主张是什么?
【提示】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
(2)“三权分立”的核心原则是什么?提倡“三权分立”的意义何在?
【提示】核心:分权制衡。
意义: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史论拓展】启蒙思想的主要特征
(1)从批判的对象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天赋人权”;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卢梭“主权在民”的本质,就是反对专制主义。
(2)从批判的领域上看,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
即使是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的主要目的也是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
(3)从批判的方式上看,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强调“理性"。
启蒙思想宣传理性,对封建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是科学进步与资产阶级强大了的反映。
(4)从历史作用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统治作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
“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和三权分立提供了治国的理论和政权组织的方案。
“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解题模板】
抓关键题干中“驾驭自然”“完善自身"是解题的关键词。
排易误
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并没有能力驾驭自然,是要摆托宗教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
自由,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时期也没有能力驾驭自然,它追求的是宗教信仰中
要靠自己,体现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作用,提出信仰得救,并不能驾驭自然,故B
项错误;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的应该是天文学革命,但并不能体现人对
自然的驾驭能力,故C项错误。
验结论
启蒙运动提出科学、民主、法制等主张既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驾驭能力又体现了
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D项正确.
1.14-17世纪,人文精神的旗帜在欧洲高扬;而到了18世纪,理性之光照亮了欧洲近代发展的道路。
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导学号:67700119】A.仁人志士的追求B.人文主义的魅力
C.资本主义的发展D.自然科学的进步
【解析】理性之光是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国王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启蒙运动中,从国家起源的角度否定了这一观点的理论是( )
【导学号:67700120】A.天赋人权B.三权分立
C.社会契约D.君主立宪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君权神授”,否定这一理论的是社会契约论,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而非上帝.
【答案】 C
3.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
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
【导学号:67700121】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解析】这里的“清理了场地"是指文艺复兴将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而“大兴土木"是指启蒙思想家勾画了未来社会的蓝图.
【答案】 D
4.狄德罗曾说:“在这一片叫嚷声中,大家都认购该套书--《百科全书》。
他们都想要这套书,而把作者毁掉。
"狄德罗所说的“大家”应该是( )
A.封建反动势力B.资产阶级分子
C.巴黎市民阶级D.法国王室成员
【解析】由题干材料中“他们”要“把作者毁掉”等信息,说明这些人反对《百科全书》作者的思想主张,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
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材料三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请列出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代表人物。
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指的是什么事件?概述其兴起的背景。
(3)启蒙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什么?请列举三位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并概括其主要学说。
【解析】第(1)(2)问考查基本史实,对原因和背景要综合概括.第(3)问要列举法国启蒙思想家及其学说。
【答案】(1)代表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原因:小农经济(或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儒家正统思想的束缚。
(2)事件:启蒙运动。
背景:①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
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3)思想武器:理性主义。
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抨击天主教会、倡导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
卢梭:“社会契约”论与“人民主权"说。
攀上山峰,见识险峰,你的人生中,也许你就会有苍松不惧风吹和不惧雨打的大无畏精神,也许就会有腊梅的凌寒独自开的气魄,也许就会有春天的百花争艳的画卷,也许就会有钢铁般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