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天津市大港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天津市大港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哦,香雪
铁凝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
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了,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
可是,记不清从什么时候起,列车时刻表上,还是多了“台儿沟”这一站,每晚七点钟,由首都方向开往山西的这列火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
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
香雪总是第一个出门,隔壁的凤娇第二个就跟了出来。
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台儿沟没有学校,香雪每天上学要到十五里以外的公社。
公社中学虽然女同学不少,但她们的言谈举止,一个眼神,一声轻轻的笑,好像都是为了叫香雪意识到,她是小地方来的,穷地方来的。
“你上学怎么不带铅笔盒呀?”她们问。
每到这时,香雪的同桌就把自己那只宽大的泡沫塑料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
香雪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了,她好像忽然明白了同学们对于她的再三盘问,明白了台儿沟是多么贫穷。
深秋,山风渐渐凛列了,天也黑得越来越早。
但香雪和她的姐妹们对于七点钟的火车,是照等不误的,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欢迎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火车停了,它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
香雪顺着车身一直向前走去,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
她认清了,放在一个女学生面前的真是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
不知怎么的,她就朝车门跑去。
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攥住了扶手。
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这时车身忽然悸动,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
香雪扑到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
她拍打着玻璃,冲风娇叫喊着:“风娇!我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下一站叫西山ロ,西山ロ离台儿沟三十里。
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却只有一位旅客。
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悄悄塞在女学生座位下面。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
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但香雪收下了铅笔盒,到底还是把鸡蛋留在了车上。
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
现在,香雪一个人站在西山口,目送列车远去。
列车终于在她的视野里彻底消失了,眼前一片空旷,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
她把滑到肩上的围巾紧裹在头上,缩起身子在铁轨上坐了下来。
香雪感受过各种各样的害怕,小时候她怕头发,身上沾着一根头发择不下来,她会急得哭起来;长大了她怕晚上一个人到院子里,怕毛毛虫,怕被人胳肢(凤娇最爱和她来这一手)。
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
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
三十里,一路走回去,该路过多少大大小小的林子啊!
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漫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
她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她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
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
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
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
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
她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风也柔和了许多。
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她不再害怕了,在枕木上跨着大步,一直朝前走去。
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
台儿沟是这样的吗?不知怎么的,她加快了脚步。
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
台儿沟一定会是“这样的”:那时台儿沟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也用不着回答人家的再三盘问。
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都会求上门来,火车也会停得久一些,也许三分、四分,也许十分、八分。
它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要是再碰上今晚这种情况,谁都能从从容容地下车。
(原载《青年文学》1982年第5期,有删改)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它为台儿沟打开了一扇了望外面世界的窗口,唤醒了山村姑娘心中的精神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B. “迎候贵宾”“接受检阅”,姑娘们将自己客体化,自觉地将自己放在低微的地位上,体现了她们谦卑、好客的形象特征。
C. 作者通过人物外貌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山村少女们纯真善良、洁白无瑕的心灵洋溢着浓郁的浪漫
主义气息。
D. 作者选取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定在城市人的位置上,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将情节片段加以组接。
2. 对文中加点动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吸吮”写出了香雪生理和心理上寒冷的感受,与下句中的“缩”字呼应。
B. “盘问”写出香雪虽然希望同学们再三询问铅笔盒,但仍然有些紧张不安。
C. “怂恿”运用比拟修辞手法,贬词褒用,突出香雪对风的感受产生了变化。
D. “央求”写出台儿沟的姑娘在面对山外世界时既不自信又无限向往的心理。
3. 自动铅笔盒多次出现,简析其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刻画的映衬作用。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每个文学发展阶段,“新人”都是典型形象的重要类型之一,以突出的美学价值留存在一代代读者的记忆中。
当代文学只有创造出顺应历史潮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具有时代精神特质的新人形象,才能真正发时代之先声,承担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使命。
文学意义上的“新人”是时代精神的人格化。
“新人”之“新”不仅有自然时序的内涵,而且具备以社会发展史为依托的价值判断。
“新人”是历史变革和时代进步的记录者和推动者,也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创新的担当者和引领者,代表着改变现状的实践力量,最深刻也最生动地反映出历史的发展阶段及其精神面貌。
正因如此,当我们品读文学,总能在新人形象中感受历史的脚步、时代的脉搏。
时代和新人是如此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以至于人们常用新人形象标记一段岁月或一个群体:合作化运动中的“梁生宝”、改革年代中的“乔厂长”、知识分子“陆文婷”、奋斗青年“孙少平”,都是如此。
创造新人形象的过程,是文学介入时代、反映生活的过程,也是文学对社会进步发挥“实质性功能”的过程。
正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文学以一个个富有时代气息的生动形象,让人们在希冀中感动,在苦难中不屈,迎着光亮勉力前行。
从鲁迅、巴金、老舍到刘心武、路遥、铁凝,几乎所有的优秀作家都以自己的方式完美地回答了时代问卷,和他们创造出的典型形象一起为历史所铭记。
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文学其实具有一种精神性保持和流转的功能。
”形象是文学的语言。
文学创造新人的过程,本质上是时代精神寻找形象载体的过程。
这就要求作家既从本质上、总体上把握时代主题和发展趋向,在变动不居的社会现象中描摹普遍性的人类情感;又要洞悉社会肌理,深入了解分众化、行业化、碎片化的生活。
不管是扶贫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海外维和官兵,还是网络工程师、天使投资人、网购配送员、职业电竞员,每一个人背后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创造新人形象的过程,是作家艺术灵感与生活积淀的互相激发,也是创作理念与文学技巧的互相融合。
只有关注和刻画具体而生动的“这一个”,新人形
象才拥有时代气息和生活质感,才能与读者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
当下文学对时代新人的塑造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从作家自身的方面看,有的心态浮躁,失去了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和耐心观察,又缺乏深入扎根生活的勇气和实践,对新生事物感到陌生隔阂,流连在浅薄地反映生活的皮相,醉心于一时的喧哗热闹;有的为了抢占题材,急于求成,故意制造话题,却致使人物扁平,缺乏真实感。
这些年,网络文学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佳作频出,涌现出一系列崭新的典型人物。
《海边春秋》里的刘书需、《经山海》里的吴小嵩,是改革大潮下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事业中涌现的新人;《寡行者》里的“仓管员”群体的城市白领,揭开了文学此前不曾深度介入的社会新领域;在一些网络小说中,也不时能看到海归精英、电竞少年等的身影。
然而,与新时代的现实生活及其文化风貌、精神气质相比,新人形象创造的空间还很大。
(摘编自胡一峰《文学如何创造新人形象》)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作品中的“新人”形象具有美学价值,“新”的内涵从自然时序角度加以理解即可。
B.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会有不同的“新人”,人们可以通过这些“新人”感受到时代的特征。
C.作家对时代和生活进行了细致思考,就能创造出新人形象,从而完美回答时代问卷。
D.目前,文学作品中对“新人”的塑造存在着很多问题,这都是由作家本身造成的。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直接指出当代文学塑造“新人”形象的必要性,为全文定调。
B.文章将“新人”限定为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并着重从时代精神层面来揭示其本质。
C.文章主体部分按阐释新人形象特征、塑造新人形象及其存在问题三个层次进行论证。
D.文末着重指出网络文学所塑造的新人形象超越了以往当代文学中所塑造的新人形象。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代文学要想实现自己的使命,发挥启迪思想等作用,塑造顺应历史潮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富有时代精神的新人形象是关键。
B.文学作品中的杰出人物形象可代表一段岁月或一个群体,让人们感受到历史的脚步,是因为这些文学作品是优秀作家个人智慧的结晶。
C.作家在写作时只有认真关注并细致刻画,创作出的新人形象才拥有时代气息和生活质感,从而使读者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
D.当代文学作品中,新人形象大量涌现,但并不能说明这个时代的新人形象创造就到达了顶峰,其实,新人形象创造的空间还很大。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政策调控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
广电总局鼓励综合频道在黄金时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经济类节目的播出数量和频次。
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制作播出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文化类节目。
在政策引导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去年迎来了爆发。
去年中国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数量超过50档。
视频网站中优酷视频发力最大,提出了“泛文化”战略,其文化类综艺节目以脱口秀形式为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而腾讯视频虽然文化类综艺节目产量不高,但通过《见字如面》同样确立了在文化类综艺节目领域的影响力。
(摘编自《行业观察文化类综艺节目现状及发展前景》,搜狐网2018年6月26日)材料二:
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一些电视受众对被动传播教育的方式不买账。
部分从业者在主观上形成了一种固有思维,认为综艺节目就应该娱乐大众,如果融入价值理念的传播,就容易出现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刻板说教,传播力和影响力不高等问题,很难被市场认可。
这种思想束缚了他们的思路,使其创作施展不开拳脚,缺乏新意和魄力。
其实,形式创新并不等于文化内涵的缺乏,更不是审美趣味的低俗。
实际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大程度地融入社会现实和百姓生活,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朗读者》以“访谈+朗读+解析”的形式,邀请嘉宾围绕当期主题词分享亲身经历,朗读相关精美文章,挖掘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国家宝藏》在舞台上以话剧的形式演绎国宝的前世传奇,《经典咏流传》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演唱经典诗词,《一本好书》首创的场景式读书形式结合了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这些节目引发观众好评,雄辩地证明,综艺节目在遵循电视传播规律的同时,坚守艺术创新,注重文化性与趣味性的双向提高,走出自己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就能吸引受众,将价值理念润物细无声般传播开来,从而实现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最大融合。
(摘编自《综艺节目有意思也有意义了》,《光明日报》2018年11月29日)材料三:
文化类综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电视荧屏上不容小觑的一股清流。
最近,文化综艺“上新”咯,不仅内容新颖,还有“带货”功能,不但让观众看得欢喜,甚至抢着为文化综艺和文创产品买单,这正是对文化类综艺节目最好的评价。
《上新了•故宫》是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衍生品的真人秀节目,由明星邓伦和周一围作为故宫文创新品开发员带队探秘故宫,在故宫专家的引导下进宫识宝,开发文创新品,让故宫文化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
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允许电视节目全程在故宫内部拍摄,并且有大量拍摄场景是至今都未开放
的区域,节目中的很多画面都是首次对外公开。
而对每一期所探寻的内容,节目将联手知名设计师和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大开脑洞,设计一个能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节目组还开设了投票专区,在24小时之内网友点赞达300万,则代表上新成功。
文化上新和文创运营相结合,让节目具备产业链条和产业基础,能与观众有实际的互动联结,真正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节目宗旨。
节目联合出品方华传文化创始人刘兵表示,《上新了•故宫》走的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走入民间”的路线,“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购买才是最好的保护,分享才是最好的传播”。
(摘编自《文化综艺上新,你“剁手”了吗?》,《郑州晚报》2018年11 月28日)
材料四:
(摘编自《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上纷纷发力,其中腾讯视频虽然文化类综艺节目数量不如优酷视频,但影响力占优。
B. 部分电视从业者认为,由于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一些受众不喜欢被动传播教育的方式。
事实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C. 《上新了•故宫》开设投票专区,让网友为好的文化创意衍生品点赞,与观众有了互动联结,实现了文化上新和文创运营的结合。
D. 材料四表明,用户对文化类综艺节目,最满意的是其精神内涵或价值导向及节目的创新性,最不满的是知识的丰富性、节目的趣味性。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表明,传播价值理念与被市场认可并不矛盾。
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节目也能吸引受众。
B. 《朗读者》《国家宝藏》等文化类综艺节目虽然都以文化为内核,却有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实现了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最大融合。
C. 材料一说明政策调控能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创造有利环境,材料二举例说明综艺节目融入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一样可以取得成功。
D. 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购买才是最好的保护,分享才是最好的传播,所以文化类综艺节目必须把文化上新和文创运营结合起来。
9. 请结合材料,思考如何促进文化类综艺节目蓬勃发展。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劝学
秦观
①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
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②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
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③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比读《齐史》,见孙答邢(邵)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赢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④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节选自《精骑集·序》)
劝学
《荀子》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 下列句中的“闻”与例句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A.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B.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C.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王安石《伤仲永》
D. 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 颇发愤自惩艾
B.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 古之学者必有师
D.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12. 秦观《劝学》文中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B.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C.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D.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
13. 翻译文中的句子。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①
陈师道②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小市③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注】①寇十一:即寇国宝,从陈师道学。
白门,徐州城门名。
②陈师道,北宋诗人,元祐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曾任徐州教授,其政治上接近元祐党人。
本诗作于元符三年春天,宋哲宗死,徽宗即位,之前反对变法、遭严酷打击的元祐党旧臣逐渐被召回。
③小市:徐州地名。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首句写登城所见的雄伟壮丽之景,“屹相望”写出了楼观高耸对峙的样子。
B. 第二句写徐州城的地理形势,此处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堪称一方重镇。
C. 第四句写诗人回家之后伫立门前,晚风吹动衣衫,顿生凉意,让人怅惘不已。
D. 诗题中的“和”字表明这是一首和诗,应是诗人为酬答寇十一同题材的诗而作。
15.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部分。
(1)《氓》善用比兴手法,比如用桑树来比兴,桑叶未落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桑叶凋落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释了学与思的关系。
(3)《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2020年7月10日,①根据广东交通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②港珠澳大桥5G通信网络建设圆满完成。
③目前港珠澳大桥上共设有24个5G基站,④桥上5G网络平均速率超过600M/S以上。
⑤5G技术的运用是缓解大桥安全检测与应急管控难题的重要支撑。
⑥5G网络全覆盖将为大桥开展沉浸式观光游览,高清人脸识别、无人驾驶等应用奠定坚实的网络基础。
⑦而且5G将携手北斗、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技术集成应用”国家重点研发,⑧在开启港珠澳大桥智能化运维探素新阶段的同时,为相同类型的“生命线工程”提供支撑。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最近,深圳巴士集团的无人驾驶公交汽车正式上路开跑。
无人驾驶公交是一种智能公交,主要依靠车内的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
它的到来,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启动自动驾驶,就能避免车祸;没有车祸,就没有交通拥堵情况发生。
另外由于在加速、制动以及变速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无人驾驶公交能提高燃油效率、减少温宣气体排放,因此它能阻止全球气候变暖。
①启动自动驾驶,不一定就能避免车祸。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
告别懵懂青涩的少年时代,高中生正张开双臂拥抱五色斑斓的青春。
一路走来,是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惑着你……
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还是知识的指引,美丽的憧憬,或者是……
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有你。
一路有你,我的心中有春天;一路有你,我的天空有阳光;一路有你……
请围绕“一路有你”的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