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分析
龚锦
【摘要】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

方法:选取本
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形式,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以及
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形式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补阳还五汤以及针灸配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以及研究。

结果:治疗完成后,研究组显效33例(62.27%),有效18例(33.96%),无效2例(3.77%),总有效率为96.23%(51例);对照组显效25例
(47.17%),有效20例(37.74%),无效8例(15.09%),总有效率为
84.91%(45例);研究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
【年(卷),期】2016(013)004
【总页数】1页(P95-95)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针灸;配合治疗;中风;后遗症
【作者】龚锦
【作者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中医院内科梅州 51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2
中风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本文选取我院10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进行研究
分析,对53例患者实施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的后续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结果呈现如下:
1.1一般资料:在2014年4月~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
中随机抽取106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在入院后,经全面临床诊断,
病情均得到确诊。

将符合标准的患者,按照治疗形式,分为对照组(n=53例)以及研究组(n=53例)两个小组。

研究组中,男性30例,女性23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0.2±2.3)岁;共计15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14例高血脂;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1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1.5±3.2)岁,共计15例高血压,17例糖尿病,13例高血脂;排除标准:①不接受本次实
验的患者;②肝肾功能存在严重缺陷的患者;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并发症、性别以及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为其注射1天1次,1次30mL丹参注射液;研究组提供补阳还五汤以及针灸配合治疗;①补阳还五汤:取80mg黄芪,20mg
当归、赤芍、川芎以及地龙,10mg红花以及桃仁,放入砂锅,加水煎熬,待其熬好后去其汁液,每天服用2次[1]。

②针灸:在此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针灸进行配合
治疗,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半身不遂型患者:对其上肢处内关、三里、曲池、肩髃等穴位针灸,下肢处太溪、三里、承山、环跳、太冲、阳陵泉、血海、委中以及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2];口眼歪斜、言语障碍型患者:对其头部廉泉、太阳、
人中、百会、哑门、地仓、攒竹、风府以及下关等穴位进行针灸[3];每组分头部、上肢以及下肢取8~10个穴位,并交替对各个穴位进行针刺,在针刺得气后,留
针30min,每天针刺1次,半个月为1疗程,所有患者需治疗3个疗程。

1.3观察项目: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恢复效果进行分析以及研究。

疗效判定,显效:
患者的病情基本得到痊愈,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基本清除,语言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可以自理;有效: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得到有效改善,语言功能有所改善,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无效: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有效恢复,或呈加重的趋势发展。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检测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完成后,研究组显效33例(62.27%),有效18例(33.96%),无效2例(3.77%),总有效率为96.23%(51例);对照组显效25例(47.17%),有
效20例(37.74%),无效8例(15.09%),总有效率84.91%(45例);研究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中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动脉损害、动脉夹层异常、先天性的脑血管异常、炎性病变以及高血压等都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患者在发病后一般会出现剧烈头痛、眩晕、步态异常、感觉异常、血压异常以及鼻腔出血等临床表现[4],对患者的神
经系统造成严重的威胁,还可导致肢体麻木、嘴歪眼斜、中枢性瘫痪、周围性瘫痪、偏瘫、语言功能异常等严重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5]。

本次实验对中风后遗症采取了补阳还五汤以及针刺的配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补阳还五汤的配方为几种纯正的中草药,患者在服用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黄芪、桃仁等药剂具有活血补血以及润燥滑肠等功效;赤芍以及红花等中药具有祛瘀活血与通经活络等功效[6];川芎以及当归等具有气旺血行以及
调经止痛等功效;几种药剂共同作用可有效提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加脑组织的血流量,对其颅内压力的减轻以及脑血肿的缓解有积极的意义[7]。

针对性的针灸
治疗,可加快脑部的血液循环,改善缺血现象,与此同时针灸还可对大脑皮质进行刺激,增强神经的调节功能,加快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在系统康复方面有着较好
的效果[8]。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恢复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松晶.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6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报,2012,36(6):652-654.
[2]马继红.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遗症56例[J].光明中医,2013,28(12):2595-2596.
[3]弋巧玲.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140例[J].中医研究,2012,25(10):48-49.
[4]纪大松,牛兴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遗症60例[J].陕西中医,2004,25(2):118.
[5]刘勇波.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3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8,14(6):21-22.
[6]薛秀荣,巩建华.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浅析[J].陕西中医,2012,33(12):1693-1695.
[7]蔡粉桃.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34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26(1):19-20.
[8]马显彪.补阳还五汤配合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108例[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4):53-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