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统局局长於2005亚洲教育北京论坛致辞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统局局长于2005亚洲教育北京论坛致辞全文
**********************
以下为教育统筹局局长李国章教授今日(十月十五日)于2005亚洲教育北京论坛全体大会的致辞全文:
周部长、各位嘉宾、各位来宾:
I am delighted to be here and address the second Education forum for asia.亚洲教育论坛举
行第二次年会,而我有机会在此向各位嘉宾致辞,实在感到万分高兴和荣幸。
首先,我谨向举办这次盛会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博鳌亚洲论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致贺。
The theme of this forum i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n Asian['eiʃən] educ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For Hong Kong, it’s a very appropriate topic, because we are pursuing educational reform now. Today, I will share some of our experience with you.
今年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亚洲各国教育发展策略」。
对香港来说,这是一个十分适切的议题,因为我们正在推行多项重大的教育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中学和高等教育的学制,以及革新香港新一代的学习经验。
今天,我将以香港特区教育统筹局局长的身分,与各位分享推行上述改革的经验,以及我们的愿景。
我要讲的第一点是,香港在新世纪中的挑战
Firstly, Hong Kong faces many challenges in the new century.The most important asset['æset]in Hong Kong is
talented people.一如亚太区许多现代化都市,香港正在急速迈向知识型经
济。
廿一世纪为我们带来新的挑战,也催促我们谋求创新的解决方案。
但与区内很多现代化城市相比,香港面积小,也没有天然资源,唯一的重要资产就是人才。
过去数十年,香港致力发展为区内的金融中心,务求在贸易和高增值服务业方面处于领导地位。
这些转变对人力供应构成强大压力。
去年,香港的总劳动人口是三百五十余万人,但推算数字显示到了二○○七年,具备大专及以上教育学历的劳动人口将供不应求,短缺逾10万人,而学历在高中或以下程度的劳动人口却供过于求,多出达23万人。
工作要求的转变明显地不利于低学历人士。
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提升劳动人口的素质。
为此,我们必须致力改善教育服务。
In 2007, The shortage of higher-educated people is very serious ,however, The supply of those with only high school education or less exceeded the demand. So,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abour quality, we must improve the education services.
二。
把香港发展为区内的教育枢纽
Secondly, we need to turn Hong Kong into an educational hub.
香港高等教育的整体动力,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香港作为亚洲的国际都会,眼光和目标均不应受疆界所局限。
我们期望服务邻近地区,把香港发展成为区内的教育枢纽。
香港的教育制度非常多元化,课程和评核制度均能满足本地及国际社会的需要,获得世界各国认同。
香港中西文化荟萃的特色,对境外学生别具吸引力:内地学生可在熟悉的环境中开拓国际视野,而海外学生则可在此多认识中国事务和寻找商机。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Hong Kong is full of diversities. The courses and appraisal system can cater to the need of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我们营造了方便文化交流的环境:所有高等院校都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而《基本法》也保障了各院校的自主性和学术自由。
我们对非本地研究生的数目并无限制。
至于其他由公帑资助的课程,非本地学生的数目可高达院校学生人数指标的10%。
English is the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in All the colleges in Hong Kong大
学一直把学生交流活动列为常规学术活动的一部分。
大学可以灵活调动公帑作此用途,政府也鼓励它们向优秀的非本地学生提供奖学金。
我刚才说过,政府已预留港币10亿元,因应院校自行筹得的私人捐款提供配对拨款,这笔款项也包括为非本地学生提供的奖学金。
Hong Kong has already been well prepared for going international In the aspect of system and resources. Now, I’m calling for the cooper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在制度配合和资源调配方面,香港已为国际化作好准备,只需要有更多国际合作伙伴,便能水到渠成。
这次国际会议正好让我为此作出呼吁,我谨代表在座的八位高校校长,邀请大家与我们携手合作,共同迈向国际化。
第三点,新的「3+3+4」学制
Thirdly, the new schooling system of 3+3+4.我刚才为大家介
绍过香港教育制度的成功之处和新的方向,然而,除非我们不时为制度注入新动力,否则制度不能持续发展。
我们计划由二○○九年起,推行高中及高等教育新学制,正是为了这个原因。
目前,香港中学教育实行「3+2+2」学制。
在新学制下,所有学生均可接受三年的高中教育。
学生不再需要在四年内为两次公开考试而进行操练,他们可接受更有系统的课程,有更多时间学习,而他们的学业成绩也可按认可的能力级别获得公正的评核。
Currently, 3+3+4 is the schooling system of Middle schools in Hong Kong. In this new schooling system,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ll receive 3-year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will receive 4-year education.
在大学教育方面,我们会以四年制的学士学位课程,取代现时的三年制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空间发展各方面的共通能力和技能,使个人得以均衡成长。
采用新学制亦可使香港与国际上的主流学制接轨,让学生可顺利升读香港以外的
院校。
从根本上改革学制,是一项极之艰巨的工作。
没有教育家的抱负、政策制定者的决心,以及所有持分者,包括家长、学生、教师、院校、纳税人,以至社会上每个人的充分支持,这项工作决不能完成。
我很高兴,经过多年的讨论,社会上终于达成了共识。
在未来数年,政府会投入79亿元的非经常拨款,供实行新学制的基本工程及一笔过开支之用,其后每年亦会额外拨款20亿元,应付经常开支。
学制改革的道路漫长,但我们知道,我们已朝正确方向迈进一大步,而推行改革亦是本港教育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因此,我们会心怀热忱,坚毅不拔地
努力前进。
In the next few years, the government will invest 7.9 billion yuan for the reform in the schooling system .
结语
各位,刚才我利用有限的时间,尝试概括地介绍香港教育制度的机遇和挑战。
也许大家会发现,香港教育的过去和未来,与你们所经历的大同小异;我认为这不足为奇,甚至可大胆断言,尽管我们的文化和教育制度各有不同,但所有政府和教育机构都正沿着相似的轨迹前进。
我们都同样地致力应付新世纪中社会、经济及科技方面的转变。
因此,这次会议实在非常合时而有用。
我希望这次会议是对话的开始。
我们期望接着持续的交流和合作,与大家建立更紧密的关系。
在此谨祝会议圆满成功,并希望从外地来的朋友此行旅途愉快,宾至如归。
谢谢。
Ladies and gentlemen, I expect that we can continue to communicate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May the forum be a complete success. Thank you.
2005年10月15日(星期六)
香港时间14时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