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10月中旬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人们历经了几年的研讨、争论、达成共识进入我们的课堂的。
在这个过程中,新课程以及新课程的理念已由高高在上的空洞理论转化为人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人们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思想方法。
而思想、理念毕竟只是行动的先导,它毕竟还不是行动本身。
思想、理念要具有指导行动的力量,必须赋予其理念指导下的行为框架。
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师的角色定位就可以成为这种框架的一部分。
那么,英语教师如何实现自身角色的正确定位呢?笔者认为:
一、英语教师是知识与学习策略的传授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英语教师首先应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无论自己拥有多少知识都应具备传授能力,传授给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同时,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
因此,教师教学时应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成教学任务。
在英语学习中能否有效地使用各种学习策略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
好的策略的使用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策略的个别引导,也可以是学习策略的专项训练,如提高听力的策略,词汇记忆的策略,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等等。
二、英语教师是完成任务的组织者
成功的英语教学活动主要在于组织,使学生准确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在教学活动时,英语教师应把教学任务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的知道,使其明白自己的任务,以及如何开展活动,活动结束后如何组织评价反馈等等,都是英语教师作为组织者的教学行为。
英语教师要尽可能提供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技能的环境,即在课堂上尽可能创设语言交际的情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用英语交际的积极性,同时,为学生营造良好轻松的氛
围,减轻难于启齿的忸怩心态,使学生少一些拘束,从而使他们在活动交流中逐渐准确、流畅、得体和享受参与者的快乐。
所以教师要使学生明确每次交际的目标与任务,并根据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安排活动。
如小组活动(Group work )和结对活动(Pair work )等,使课堂的交际活动更有成效。
三、英语教师是课堂的调控者
课堂教学中的英语教师就是一位乐队的指挥,调控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进程和学习任务的有效性等等,以学生为本位,辅导为先导,信任每位学生都是有效获取知识能力的演奏者,生生互动等教学活动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英语教师应深入教学活动中,调控,了解活动信息,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
如在小组学习(Group work ),结对学习(Pair work )活动时,深入活动,提醒学生使用目标语言,再而仔细倾听,观察,了解,指导,解惑,扫除学习障碍,然后让他们独立去解决其余的问题,使每位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自觉获取知识和技能,及时调整学习任务的趣味性,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所提供的信息和帮助必须有助于学生学会独立地参与交际及完成任务。
四、英语教师是交际活动的普通合作者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是权威。
教师控制整个课堂的节奏,好像在演一出独角戏,而学生成了观众。
但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语言,单纯依靠教师的教授而不是自己进行语言运用训练是无法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
学生应该多读、多练、多找规律、学会自主学习。
而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由课堂的权威者转变成合作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中来,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学生才会有利于配合好课堂教学,维持好课堂教学纪律,处理好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在和谐的气氛中愉快地完成教与学。
比如,在小组活动,结对活动时,教师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叶卫东
(福建省石狮市华侨中学福建石狮362700)
【摘要】语言教学重在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而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影响其教学行为。
中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语言交际与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充当传授者、组织者、调控者、合作者、创造者以及反思者和研究者的角色,为学生尽可能提供语言交际活动的机会。
【关键词】新课程英语教师角色定位【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32-02首先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对于不敢确认的读音,在集体诵读的提示下,很快就能学会,使他们依靠集体的力量提升了学习英语的信心。
4.开展多种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
各种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对学生的心理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当诵读活动成为英语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时,学生就会表现出对诵读的极大兴趣。
例如,课堂中老师用的拍手读单词、hide and seek 等游戏;在班级中设立“英语诵读明星”、“每周诵读一星”、
“勇敢诵读学生”等等,都能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
5.开展小组学习法,为后进生创造诵读环境。
后进生是最需要老师关心的群体,后进生大多诵读有困难,帮助他们纠正错音,对个别难读的句子,多领读几遍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采用“一帮一”的诵读法,后进生的同桌安排语音语感很好的学生,这样每次新课跟读录音后的自读时间,他们的效率才能达到最高。
此外,对于后进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树立信心,产生进一步学好英语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1.注重晨读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练习口语和诵读课文的黄金时间,要充分利用。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每天早晨大声诵读半小时的时间,这样不但能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改善自己英语学习的状态。
在班级的晨读中,可以让语音准确的同学带读,全班跟读,或者让学生轮流带读,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诵读中来。
2.用“心”
读用“心”读首先要做到用“心”听。
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训练学生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提醒学生边听发音,边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形,然后再模仿。
在模仿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要求口、眼、耳与大脑并用,最初可能达不到这个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到“口到———心到”。
3.大声读
大声诵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还有利于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记忆的加强。
声音太小或没有声音不能称其为诵读,当然也不提倡声嘶力竭的诵读,这样会影响注意力、体力,削弱记忆与理解,
极易造成疲劳,不利于持久学习。
4.跟录音读
录音磁带的语音语调相对比较规范、纯正,对于初学英语者,应尽可能多地多听、多模仿,增强感性认识,感受不同角色的语调、语气、音质和感情色彩等,把好语言的“入门关”。
5.及时读由于小学英语课时少,训练项目又较多,课内诵读训练是有限的,把诵读延伸到课外势在必行。
“遗忘曲线”表明要及时复习。
因此,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要及时督促孩子听录音,让孩子反复
跟读,及时地复习一下刚学过的教材,这样效果较好。
家长可以与
孩子开展诸如“我和妈妈比一比”的活动,激发学生听录音的兴趣。
同时,可以指出孩子模仿时存在的问题,使孩子在诵读方面能精益求精。
除了以上多种形式强化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等方法外,多种诵读内容强化训练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除了课本录音外,还可让学生多听纯正地道、富有童趣、体现英语文化特色的诵读录音或观看有关影碟,给予学生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
入,对于小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探索小学英语诵读训练方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平时教学中点滴积累,需要教师的辛勤付出。
只要教师持之以恒,不断摸索新的、适合学生的训练方法,一定能帮助学生说好英语,学好英语。
外语·
外文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132··
. All Rights Reserved.
2015年10月中旬刊
一、课堂教学的导向与原则
情境教学法最大程度上削弱了学习语言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枯燥乏味的情绪体验,使得课堂形式多样,充满趣味性,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课堂掌握能力、资料搜集能力、教具使用能力、创造力和知识面有较高要求,在推广和使用中形成了如下一些教学原则与导向:
1.系统性原则与导向
2.情境性原则与导向
3.参与性原则与导向
二、课堂教学行动研究的准备工作1.确定教学主题
本研究分别选取了上海市S 实验小学三年级2班和三年级3班共80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班共有男生20人,女生20人。
3班共有男生21人,女生19人。
在教What ’s your favorite food?这个主题,I like 这个句型时,我让学生从家里带了很多食物玩具,收集放在讲台上,在“Pair-work ”时,当学生说到他们最喜欢的食物时,我就把食物玩具或头饰送给他们,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表达得也越来越流利。
2.实施步骤(一)步骤一Warm up:1.打招呼
T :Hello,boys and girls.Ss:Hello,teacher.T:Nice to meet you.Ss:Nice to meet you too.T:How are you today?
Ss:Fine thank you.And you?T:I ’m fine too.2.步骤二1.引出课题。
教师拿出一个玩具熊,问:“What ’s this?”学生回答:“It ’s a bear.”
然后教师拿出一个梨,问:“What ’s this?”学生可能会用汉语
回答,教师接着说:“It ’s a pear.Do you like pears?Today we will learn about fruit.”
板书课题:do you like pears?2.Let ’s learn (1)教学新单词
教师做出“饿”的动作,说:“I ’m hungry now.I want to have something to eat.Here are some fruit(出示一个果盘,上面有各种水果)look at the plate.Many kinds of fruit are on it.”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蜡笔和白纸,在纸上画出一个梨子,并将其涂上黄色。
(2)教学新句型
教师将“orange ”,”“apple ”,“banana ”“pear ”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并在图片下方写上相应的英文单词。
教师戴上课前准备的梨子头饰,说:“Good morning/afternoon.I ’m a pear.I ’m yellow.I have many brothers and sisters.They ’re pears.Do you like pears?
当学生说“喜欢”时,教师就在“pear ”的图片旁边画一个笑脸,并写上句子”Yes,I do.”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多练习几遍,帮助学生学习句型“do you like …?”和“Yes,I do.”
(三)步骤三Let ’s chant
(1)教师拿出一根香蕉,放在鼻子上闻一闻,说:“Wow,it ’s yummy(帮助学生明白‘yummy ’的意思)”
教师再咬一口香蕉,捂着自己的肚子说:“it ’s in my tummy now.(帮助学生明白单词tummy 的意思)”
(2)教师播放两遍本部分的教学录音,学生小声跟录音唱歌谣。
(3)学生在六人小组内练习唱歌谣。
(4)教师请小组代表比赛唱歌谣,选出“最佳歌手”,并奖励小礼物。
(5)教师播放教学录音,全班学生分男女生比赛唱歌谣。
(四)步骤四
1.背诵并抄写三遍本课时所学的“三会”单词。
2.用英语向自己的爸爸妈妈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
小学英语课堂提升英语学习兴趣的行动研究
张译尹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育管理系云南昆明650091)
【摘要】情境教学法最大程度上削弱了学习语言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枯燥乏味的情绪体验,使得课堂形式多样,充满趣味性,尽
可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习效率。
本研究分别选取了上海市S 实验小学三年级2班和三年级3班共80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What ’s your favorite food?这个主题。
列出了Teaching Aims 、Key point and Difficulties ,通过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五个实施步骤【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33-01组织,示范,参与,给学生以模仿运用的机会,同时,参与到各小组具体的具体活动角色中,对那些活动有困难的小组或学生更多的指导,照顾,拨开迷雾,让每位学生平等参与,获取新的知识技能,在合作中更加合作,在进步中更加进步。
五、英语教师是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的创造者
英语教师要设法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要根据英语课堂的具体情况创造一个适应于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照抄书本或盲目效仿他人,因为写在书本上的教学法不见得就是最好的方法,并且同一种方法对某位教师可能十分合适,而对另一位教师可能却不一定,,适应自己并能带来理想教学效果的方法才是好方法,英语教师要根据英语教学情况的变化,创造出最满意,收效最好的教法和技巧。
正如美国一位语言学家所说: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语言学习和教学应该是一天中令人兴奋,精神愉快的一段时光,只要我们英语教师从实际出发,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语言学习活动尽可能贴进生活实际,英语教学活动就会成为学生喜爱的活动,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
六、英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反思者与研究者
加强反思和研究是提高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英
语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提高对自己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失败的反思,发现分析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案,同时,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彼此间进行互相观察分析,讨论交流,帮助对方发现问题,提高教学水平。
传统的教师只是教书匠,复制,重复过去的工作。
而现在的教师同时要成为研究者,对教学作出各种决策,考虑决策的特定背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形成一套自己的符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综上所述,我们英语教师必须给自己准确定位,不断调整自我,不断充实,提升自我,努力改变过去传统教学的习惯影响,以平等的心态与学生交流,在交流中传授知识,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对课堂教学艺术不断创新与完善,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李卫华.新视野下初中英语教师角色的定位[J]科技信息.2007.(08).
[3]《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
外语·
外文133··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