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Fas分子与反复自然流产及自身抗体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3-8507(2008)11-2160-03中图分类号:R392.11文献标识码:A【临床与预防】可溶性Fas分子与反复自然流产及自身抗体的关系
刘辉,余方流,董群,陈其御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Fas分子(sFas)与反复自然流产(RSA)及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宫内膜抗体(EmAb)的关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2例RSA组、34例正常妊娠妇女组血清sFas及ACA、EmAb。
[结果](1)RSA组ACA与EmAb共同出现的阳性率为14.52%,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组(P﹤0.05);RSA组ACA与EmAb的出现呈正相关,Rs为0.542(P﹤0.01);(2)RSA组sFas水平为(1051.44±420.87)p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组的(520.19±253.82)pg/ml(P﹤0.01);ACA和EmAb共同阳性RSA组sFas水平为(1307.70±356.45)pg/ml,明显高于非ACA和EmAb共同阳性RSA组(1007.92±418.27)pg/ml(P﹤0.05)。
[结论]ACA与EmAb的共同出现是RSA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种抗体的产生呈正相关;血清sFas水平升高是RSA发生以及两种自身抗体共同出现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自然流产;sFas;抗心磷脂抗体(ACA);抗宫内膜抗体(EmAb)
THERELATIONSHIPBETWEENSOLUBLEFASRECEPTORAND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ANDAUTOANTIBODYLIUHui,YUFang-liu,DONGQun,etal.(Depart-mentofMicrobiologyandImmunology,WannanMedicalCollege,Wuhu241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solubleFas(sFas)receptorand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sFasandACAandEmAb.[Methods]62casesofRSApatients(asRSAgroup)and34casesofnormalpregnantwomen(ascontrolgroup)wereselected.sFas,ACAandEmAbintheirseraweredeterminedbyELISA.[Results](1)ThepositiverateofACAandEmAbinRSAgroupwas14.52%,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normalpregnantwomengroup(P﹤0.05).TherewasarelationshipbetweenACAandEmAbinRSAgroup(Rs=0.542,P﹤0.01).(2)sFasinRSAgroupwas(1051.44±420.87)pg/ml,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520.19±253.82)pg/mlinnormalpregnantgroup(P﹤0.01).IntheRSAgroupwhichACAandEmAbwereinsimultaneousplus,sFaslevelwas(1307.70±356.45)pg/ml.AndintheRSAgroupwhichACAandEmAbwerenotinsimultaneousplus,sFaslevelwas(1007.92±418.27)pg/ml.Theformer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later(P﹤0.05).[Conclusion]ThesimultaneityofACAandEmAbhashighriskforRSAhappening.AndthereisarelationshipbetweenACAandEmAb.TheriseofsFaslevelinserummaybeoneofthecausesofRSAhappening.AnditcausesthesimultaneityofACAandEmAbofRSA.
Keywords:Spontaneousabortion;sFas;Anticardiolipinantibody(ACA);Endometrialantibody(EmAb)
免疫学因素在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s,RSA)病因中占重要地位,其中30%与自身抗体有关,被称为自身免疫型RSA[1]。
包括ACA、EmAb在内的多种自身抗体与RSA的发生相关。
临床发现RSA患者体内会同时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其原因及自身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尚不明确。
近年来Fas/FasL与母胎免疫耐受及RSA发生机制的关系逐渐被重视,如Fas/FasL介导的AICD(activation-inducedcelldeath,AICD)异常会导致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增强[2]。
可溶性Fas分子(sFas)作为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的抑制因子是否造成了妊娠耐受的破坏,与RSA的发生及RSA自身抗体的产生有关呢?本研究试图探明sFas与RSA的发生及RSA患者体内抗心磷脂抗体、抗宫内膜抗体产生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RSA的免疫学机制。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3kj311)
作者简介:刘辉(1968-),女,讲师,研究方向:生殖免疫
作者单位:皖南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芜湖,241001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RSA组62例,其中ACA和EmAb共同阳性RSA组9例,非ACA和EmAb共同阳性RSA组53例。
为2004年4月 ̄2006年10月就诊于本市妇幼保健院的末次流产2个月后的患者,年龄23 ̄40岁,连续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均为3个月以内的早期流产。
通过检测染色体、TORCH系列、激素水平等以及妇科检查,排除了遗传、感染、内分泌、子宫畸形等因素。
1.1.2对照组34例,为同期选取的正常妊娠妇女,孕12 ̄20周,年龄22 ̄38岁,既往无不孕、自然流产等不良妊娠史,无免疫性疾病。
无阴道流血、腹痛等先兆流产的症状和体征,B超检查胚胎发育正常。
1.2实验方法
1.2.1标本采集采肘静脉血3ml,分离血清,-20℃保存待测。
1.2.2试剂与操作sFas检测试剂盒购于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GeneMay,Inc进口原装),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严格按操作说明进行。
检测sFas用1︰10的血清,血清
标本用标本稀释液稀释,用550型酶联免疫检测仪(伯乐太平洋有限公司)测OD值(450nm波长),用标准品制备标准曲线。
ACA、EmAb检测试剂盒购于南京军区总医院检测中心,采用ELISA间接法检测,用550型酶联免疫检测仪(伯乐太平洋有限公司)测OD值(450nm波长),以大于阴性对照孔OD值的2.1倍为阳性标准。
1.2.3方法学质控血清样本为同一批测定,以同一样本同一时间检测10次计算批内差异。
批内变异系数为9.0%。
1.2.4统计学处理阳性率比较采用χ2检验及Fisher’s精确概率法;两种抗体的关联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2.1RSA组与正常妊娠组血清ACA、EmAb的阳性率见表1。
RSA组ACA、EmAb的阳性率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增高(P﹤0.05);RSA组ACA与EmAb共同出现的阳性率为14.52%,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增高(P﹤0.05)。
2.2ACA与EmAb之间的关系
见表2
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Rs=0.542,P﹤0.01,ACA与EmAb呈正相关。
2.3各RSA组、正常妊娠组血清sFas水平比较
RSA组sFas水平为(1051.44±420.87)p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520.19±253.82)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P﹤0.01);ACA和EmAb共同阳性RSA组sFas水平为(1307.70±356.45)pg/ml,明显高于非ACA和EmAb共同阳性RSA组(1007.92±418.27)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5,P﹤0.05)。
3讨论
3.1ACA和EmAb共同出现与RSA
已有许多报道表明ACA、EmAb是RSA发生的可能原因,由表1知RSA组ACA、EmAb的阳性率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增高,进一步支持这种观点,不再赘述。
但本研究发现,RSA组ACA与EmAb共同出现的阳性率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经相关性分析,两种抗体的出现呈正相关。
提示A-CA与EmAb的共同出现是RSA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种抗体的共同出现并非偶然。
ACA是抗心磷脂抗体,而EmAb是抗子宫内膜抗体,局部组织的炎症、损伤可能是两种抗体各自产生的诱因[3],可是ACA和EmAb是针对两种不同自身成分的自身抗体,为什么常共同出现于RSA患者血清中呢?由此可推测,两种自身抗体的异常出现必定存在某种共同的机制。
自身抗体产生的可能原因复杂,有包括基因缺陷的遗传因素,有外伤、感染等各种刺激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因素等等[4]。
我们认为,RSA患者体内单一抗体的产生可能主要是由于外伤、感染等刺激致自身成分变性而诱导了自身免疫;而RSA患者体内两种或两种以上自身抗体共同出现可能是因为基因缺陷等原因致免疫功能紊乱造成的自身免疫。
鉴于近年来的研究提示一些自身免疫病患者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与sFas/FasL有关,那么RSA患者共同出现ACA、EmAb是否也与sFas/FasL有关?
3.2sFas升高与RSA
近年研究发现,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参与母胎免疫耐受机制的形成。
有报道孕早期和晚期的滋养细胞上有FasL的表达;FasL及其mRNA在滋养细胞上高表达,合体滋养细胞周围有凋亡白细胞的存在[5]。
正常妊娠滋养细胞表达FasL分子,使表达Fas分子的免疫细胞凋亡,在胎盘或蜕膜界面赋于免疫豁免。
Fas/FasL系统发生异常,影响母胎免疫耐受。
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滋养细胞FasL表达下降,推测FasL表达下降将不足以使外周血中Fas+淋巴细胞凋亡,滋养细胞易受到攻击,导致流产[6]。
sFas是一种因Fas基因转录过程中mRNA剪切方式改变,编码合成跨膜区不完整或缺失而产生的可溶性Fas(SolubleFasReceptor,sFas)分子,存在于血清中,对凋亡具有调节作用[7],sFas作为凋亡抑制因子,与FasL结合后,不能传递凋亡信号,可阻断FasL与活化的淋巴细胞膜上Fas的结合[8],血清中高水平的sFas抑制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导致母体免疫系统反应性升高,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增强及免疫细胞的不适当激活。
如有报道,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Fas水平显著升高[9]。
sFas是否与母胎免疫耐受的打破、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呢?本研究结果显示,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sFas水平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差异有显著性。
提示sFas参与了RSA的发生,正常妊娠过程中滋养层细胞高表达FasL,诱导局部浸润的Fas+淋巴细胞凋亡,以减少淋巴细胞对胚胎组织的攻击,维持妊娠耐受。
我们认为,如果血清中可溶性sFas水平升高,封闭了胎盘滋养层细胞上的FasL,即使胎盘滋养层细胞高表达FasL,
也不能使足够的局部浸润的淋巴细胞凋亡。
从而使绒毛
和蜕膜组织受到免疫攻击,导致母胎免疫耐受难以维持而发生免疫排斥,引起流产。
另外血清中可溶性sFas水平升高,过多的sFas与淋巴细胞膜表面Fas分子竞争结合FasL,抑制了Fas/FasL介导的AICD,自身反应性外周淋巴细胞凋亡减少而打破外周免疫耐受。
目前认为母胎免疫耐受现象的本质是外周免疫耐受[10],外周免疫耐受的破坏,可能会打破妊娠耐受而导致流产。
3.3sFas升高与ACA、EmAb的共同出现
既然sFas可以通过抑制Fas/FasL介导的AICD,使外周耐受机制破坏,从而打破妊娠耐受,参与了RSA的发生,那么RSA患者体内自身抗体ACA、EmAb的产生是否为该外周耐受机制破坏的产物呢?本结果显示,ACA和EmAb共同阳性RSA组sFas水平明显高于非ACA和EmAb共同阳性RSA组,差异有显著性。
研究中还发现,sFas水平在抗体阳性RSA组(包括双阳性与单阳性)与抗体阴性RSA组之间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
由此可推测,单一的ACA或EmAb的产生可能与sFas没有关系,它们或许有各自产生的具体原因,如外伤、感染等刺激致自身成分变性而诱生了自身抗体。
不一定是Fas/FasL介导的AICD受到抑制,外周耐受机制破坏所造成的。
但ACA和EmAb两种抗体共同出现的原因,可能与sFas的作用有关,正如前述,sFas通过抑制Fas/FasL介导的AICD,使外周耐受机制破坏,多种自身抗体由此产生。
我们认为,ACA与EmAb的共同出现是RSA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种抗体的产生呈正相关;血清sFas水平升高可能是RSA发生的一个原因,并且与RSA多种自身抗体共同出现有关。
sFas水平的升高导致RSA的可能机制是通过破坏外周免疫耐受或者抑制胎盘局部浸润的淋巴细胞凋亡等,而ACA和EmAb等多种自身抗体的共同出现可能是sFas水平升高、外周免疫耐受破坏的产物。
那么sFas水平的升高是否还影响到其他自身抗体的产生?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血清中sFas水平的升高?这种变化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其他免疫学因素之间又有何种关系?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周毅,周敏.反复性自发流产与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3,19(2):84-85.
梁小勤,杨志宏.妊高症孕妇血清中可溶性Fas的变化[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12):741-742.
孙淑岩,杨晶,张新宇,等.自身抗体与反复流产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0):1262-1264.
龚非力.医学免疫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20-329.
刘玉昆,张建平,祁健全,等.Fas/FasL在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的表达[J].中山大学学报,2004,25(6):581-585.
刘玉昆,张建平,祁健全,等.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绒毛滋养细胞凋亡相关配体的表达[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2):126-127.
MouawadR,KhayatD,SoubraneC.PlasmaFasligand,anin-ducerofapoptosis,andplasmasolubeFas,aninhibitorofapopto-sis,inadvancedmelanoma[J].MelanomaResearch,2000,10(5):461-467.
胡志芳.白血病中Fas/FasL系统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4,27(4):206-208.
DarmochwalKD,LeszcynskaGB,RolinskiJ,etal.Theexpres-sionandconcentrationsofFas/APO1(CD95)antigeninpatientswithseverepreeclampsia[J].JRepordImmunol,2001,49(2):153-164.
邱丽华,林其德.调节性T淋巴细胞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12):816-818.
(收稿日期:2008-01-12)[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