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与酒店对大学生素质能力需求差异及对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行社与酒店对大学生素质能力需求差异及对策分析
摘要适合的人才是最好的人才,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凸显及行业竞争压力的提高,选对合适的人及培养合适的人,是企业及学校共同面临的课题。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比较了旅行社与酒店对大学生素质能力需求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相关企业的选人及学校的育人有所帮助。

关键词酒店;旅行社;大学生;素质能力;差异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8―0040―03
一、问题的提出
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WTTC)预测,未来10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尽管在近一段时间内会受到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迈入旅游大国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并且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
客源输出国。

根据国家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3万亿元,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中国旅游行业正处于强势成长阶段,形势喜人。

但在欣喜之余,有一个管理者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人才支撑问题,即旅游人才的质量与飞速发展的旅游形势有一定的距离,人才跟不上,发展的结果或许只能是大国,而非强国了。

为了更好地寻求缩短差距的途径,本文选择了从旅游行业的两个拳头领域――旅行社及酒店人手,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力求了解消费者对人才需求的真实要求,以便调整我们的培养理念及方法,使学生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同时进一步探究旅行社与酒店在用人标准上存在的差异,保证所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

二、研究方法及范围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统计分析的方式进行,旅行社类共发放问卷129份,收回问卷129份,其中有效问卷129份,有效率均为100%;酒店类共发放问卷153份,收回问卷153份,其中有效问卷153份。

旅行社类主要以国际旅行社为主,占调查总数的86.2%;本次问卷调查对象酒店类主要是三星级、四星级酒店,其中三星级酒店77家,占调查总数的50%,四星级酒店占调查总数的33%。

从被调查者
的层次看,旅行社的调查对象则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主管3个层次,比例分别为13.8%、58.6%、20.7%;酒店类主要是总经理及部门经理,占被调查人员总数的91.4%。

三、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是对旅行社、酒店所需要员工整体素质的研究,事实上不同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存在差异,本文中没有细化;同时,由于研究的方法相对单一及样本数量的有限,所以所得出的结论的应用性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今后会继续拓展研究领域,以验证和丰富所得出的结论。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共涉及近40个问题,包括是否愿意接受大学生、适应期、大学生是否具有专业优势、录用与不录用大学生的原因及大学生应具备的业务技能、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等。

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酒店还是旅行社都很愿意接受大学生员工,旅行社尤其如此,所有的管理者都回答愿意;相比之下,酒店有13.5%的管理者表示不愿意接受大学生,这与二者的工作性质有关,酒店的工作相对旅行社而言有些工种相对简单,一是不需要很高的知识含量,二
是大学生流动率往往很高。

这从问题“不录用大学生的原因”中也可以得到启发。

面对这一问题,酒店有51.4%的管理者选择了“离职率高”,另有24.3%的管理者选择了“要求薪
水高”,而旅行社只有27.6%的管理者选择“离职率高”,10.3%的管理者选择了“要求薪水高”,可见二者在工作性质还是
待遇上都是有差别的,因此,二者被选择的渴求度也不同。

在问及“大学生是否具有专业优势”时,酒店管理者81.1%、旅行社管理者72.4%认为具有优势,表示了旅游行业对大学生还是认可的。

但令人深思的是,在问及学生此问题时,有42.8%的学生回答不具有优势,只有40.6%的学生认为具有
优势,是谦虚还是不自信,有待于进一步考查。

尽管大学生很受企业欢迎,企业也认为其具有优势,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不能胜任的人或事,对“无法胜任的原因”,28.3%的酒店管理者认为他们学的知识不符合实际,另有20.8%的管理者认为“技能不熟练”,对此旅行社50.7%的管理者认
为主要是“技能不熟练”,可见无论是酒店还是外语专业的
学习,都有必要加强技能的训练,否则所培养的学生必然出现所学理论脱离实际、技能训练缺乏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境地。

对于大学生员工应具备的素质,旅行社、酒店、大学生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进行了回答。

从表1不难看出,旅行社和酒店都认为对于员工而言团队精神、责任心、综合素
质是最重要的,而且都把其排在了前3位,对“专业知识”、“能忍耐”、“事业心”及“外语水平”的重要程度也有基本相同的认识,分别排在了第9位、第10位、第19位、第20位。

值得一提的是,酒店、旅行社、学生,对“能吃苦”及“有创造性”的重要程度意见非常接近,三者都认为智商、学历、外向开朗不是太重要,排名比较靠后。

从表1我们还可以看出,旅行社与酒店因其业务性质不同,对素质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不同:
1、“服从管理”、“应变能力”
对此选项酒店认为非常重要,将其排在第4位,而旅行社则将其排在第15位,原因很简单,酒店的工作环境相对
固定,工作任务重复性强,工作标准化程度高,因而对员工要求服从程度高。

应变能力相对较弱,排在第13位,而旅
行社因工作环境的多变(景点、天气、交通等不同及意外情况),更强调员工的应变能力及灵活性,排在第6位,对服从管理则不做严格要求。

2、“待人热情”、“业务技能”
酒店工作多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不高,并且重复性很强,这样衡量员工的好坏主要表现在态度上,而不是业务技能(排序第7位),这样员工的“待人热情”就显得很重要。

相对于酒店而言,旅游社的导游工作含金量相对较高,
一位优秀的导游员其能力可以表现在对景点的讲解及文化
的诠释上,所以对业务技能要求较高(排序第4位),“待人热情”固然好,但相对酒店而言,要求较低,排序第12位。

3、“自律性”
在“自律性”方面,尽管旅行社和酒店都认为其比较重要,但旅行社认为的重要程度(第5位)明显高于酒店(第8位)。

原因主要在于酒店工作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场所,易于管理,而旅行社导游工作独立性较强,管理者管控性较弱,因此要求员工必须有很高的自律能力。

4、“人际沟通”、“善于学习”
在“人际沟通”和“善于学习”方面,旅行社与酒店的分歧也较大,旅行社更倾向于员工有较高的“人际沟通”能力(第7位)及“善于学习”能力(第11位),而酒店员工因其工作性质主要以提供有形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