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整体结构设计与核心要素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7
学习资源
总第 270 期 中国电化教育 2009.7
理论探讨型研究主要围绕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 审指标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理论研究。 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是陈庚等人的研究, 文章将我国 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发展归纳为基础课程资源 数字化建设阶段、 院校基本资源建设阶段和优质资 源 建 设 阶 段 ,目 前 正 处 于 第 三 阶 段 ;文 章 结 合 2008 年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审数据和专家评审意见,分 析归纳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 5 个构成要素: 教师 队伍、教学理念和课程总体设计、学习支持服务、学 习活动和学习资源, 其中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源是核 心要素[4]。 文章认为未来的网络课程有两种类型,即 以内容为中心和以活动为中心, 但没有对其各要素 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鉴于此, 本文主要从教学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 进行专项研究, 关注于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整体结 构及其核心要素的建设,旨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 出网络课程设计的可操作性的结构框架与核心要素 的建设方法。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以内容分析法对 2008 年 所 有 的 网 络 教 育 精 品 课 程 (共 50 门 ,47 门 可 进 入 )的 整 体 结 构 和核心要素进行分析;同时,对于学习过程的环节、 实践学习活动的内容等,则采用简单归纳法。
摘要:本文从教学系统设计的角度对我国 2008 年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整体结构与核心要素进行了系统的、深
入的内容分析,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网络课程的整体结构范式,归纳了学习过程的具体环节,分析了学习内容与学习
活动的最佳呈现方式,并进一步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容及其建设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归纳,以期对我国网
创新设计研究通常是结合某一门或多门网络精 品课程开发进行的经验总结。 其设计思路有二:一是 围绕传统高校网络课程内容,针对课程结构、教学设 计 、教 学 内 容 、交 互 活 动 和 教 学 评 估 进 行 设 计 [5]; 二 是 围绕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组成要素,包括教师队伍、 教学资源、 教学活动和学习支持服务等进行设计[6]。 这些研究总结了关于网络课程主要内容的设计经 验,但整体上缺乏系统的考虑和理论的提升;在各项 内容上也缺乏深入的研究。
动,有利于使学习者对课程内容进行宏观把握,同时 有利于展现课程的特色; 其次, 通过类目下方的模 块, 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其学习所需的个人信息、日 历、学习进度等,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主页与首页的关联 正如系统科学中的系统松散耦合结构与紧密耦 合 结 构[9],网 络 教 育 精 品 课 程 首 页 与 主 页 之 间 的 关 联 也存在松散组织结构与紧密组织结构的差别, 具体 表现为主页是通过首页中的“课程学习”等链接弹出 新窗口, 或是内嵌于首页窗口。 两种组织结构对首 页、主页的自身内容与结构有重要影响。 对网络教育精品课程中主页与首页关联进行内 容分析发现,大部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是弹出新的主 页窗口,占总数的 72.3%。 两者差异及其优缺点如下: 1. 内 嵌 方 式 将 首 页 、 主 页 整 合 在 一 起 , 紧 密 耦 合 结构减少了两者之间不必要的内容重复, 且往往由 于首页、主页的类目固定不变,能够给予学习者比较 稳定的、连贯的导航。 但内嵌的主页版面有限,因此 往往需要弹出大量的新窗口呈现具体的学习内容和 学习活动,这使得主页不稳定,不利于学生学习,且 针对主页课程内容进行复制、打包的可移植性弱。 2. 弹出方式的课程主页与首页内容区分明确, 且新的主页窗口能够专注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 呈现,且无须弹出大量新窗口,有利于学生在主页进 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同时主页内容更为细化、系统, 可移植性强。 但首页、主页的松散耦合结构也使得两 者间的连贯性弱, 因此这类主页中往往保留了首页 部分的或所有的类目链接。 笔者认为,后者的做法更为可取,松散的耦合结 构使得主页与首页的内容有所区分,各有侧重,从而 便于在主页中系统地、细化地呈现学习内容,有利于 学生的学习, 也有利于主页内容的打包和再用。 另 外,通过在主页中保留首页链接,能够弥补其两者间 连贯性的不足。 (四)主页内容与结构 所有的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主页中均以学习内 容和学习活动为主要内容,因此,以下将主要分析主 页的结构。 本文在初步内容分析基础上将主页结构 归纳为 2 类: 以类目为主和以固定的章节树目录为 主。 笔者根据统计结果做如下分析: 1.45%的 网 络 教 育 精 品 课 程 主 页 中 以 类 目 为 主 。 以类目为主的主页结构有利于保证首页、 主页之间 的连贯性。 但结合定性分析来看,这种结构通常以课 程层次的学习活动为类目, 使得主页的课程内容整 体上仍然停留在课程层次, 而无法进一步细化与深 入到章节甚至知识点的课程内容。
内容分析的类目及其子类 目 以 2008 年 网 络 教 育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为参考,以可通过 Internet 直观观测, 可作为独立模块观测和可获取客观数据
为原则。 本文内容分析的类目分为整体结构、核心要 素两部分。
(一)整体结构 网络课程的整体结构设计十分重要, 它是网络 教育精品课程的重要一级评审指标项内容, 是网络 课程整体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的体现。 从教学设计 的角度来看,其整体结构设计包括两个方面:整体页 面层次和各层页面中内容的组织。 学生是通过访问 网络课程的各层次进行学习的, 网络课程的整体层 次、 各个层次页面中的具体内容及其结构必然对学 生的学习直接产生影响。 在初步内容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以网络教育精 品课程为系统,根据其内容的独立性[8],对其 整 体 结 构进行层次划分: 将输入账号密码登录的窗口称为 登录页, 将登录后呈现的首个主窗口称为网络课程 的首页, 将核心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所在页面窗口 称为主页。 由此,本文将整体结构类目划分为课程的 整体层次,首页、主页的主要内容与结构,以及主页 与首页的关联 5 个子类目。 (二)核心要素 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是网络课程的两个核心要 素, 两者的组织呈现及其各自的建设是网络课程建 设的重要内容。 在初步内容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首先将学习内 容与学习活动两个核心要素的组织呈现划分为学习 内容细化程度、学习活动细化程度、两者的组织与呈 现 4 个子类目。 其次, 将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的具体内容与建 设分别划分为媒体资源整合和实践学习活动 2 个类 目。 之所以选择两者,其一是因为两者可以作为独立 模块进行直观和客观的观测;其二是因为其重要性: 媒体整合和实践学习活动是 2008 年最新评审 指 标 体系的重要修订内容, 是远程教育学生进行多媒体 资源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
专项研究弥补了创新设计的不足, 主要通过网 络教育精品课程统计抽样对比的方法, 对其某项或 多项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学习支持、实践教学、 教学交互、辅导工具和学习资源[7],对这些 专 项 的 具 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归纳, 如辅导工具通常有 词典、搜索、笔记等。 但目前这类研究所关注的内容 比较零散, 没有围绕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组成要素 展开, 更没有把握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核心要素及 其整体结构,难以对网络课程的设计提供直接的、系 统的参考。
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初衷,即方便远程教育机构整合 现有资源,设计最优的网络教育精品课程。
其二是有关网络课程要素的设计研究[2]。 文章认 为网络课程设计包括两个方面: 课程设计和教学设 计,其中课程设计关注于教什么的问题,涉及到课程 的内容、资源、结构和活动。 文章将网络课程划分为 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策略、学习支持、学习评价 和教与学活动 6 个构成要素, 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 的课程设计,将课程结构的设计划分为 3 种,以学科 (即内容)为中心的设计、以问题为中心的设计和以 活动为中心的设计, 并归纳了其各自的具体组成要 素。 文章有关网络课程要素的划分对本文有重要启 示,但其划分主要来源于理论分析,与网络课程实践 仍有一定的差异;其次,文章主要关注于网络课程构 成要素及要素的设计, 并未对网络课程整体结构进 行深入研究。
2. 从 相 同 点 来 看 ,98% 的 课 程 都 有 首 页 和 主 页 两 个层次。 结合定性分析来看,这两个层次中包含了网 络课程的主要内容。 下文着重对首页和主页的内容 与结构进行深入分析。
(二)首页内容与结构 1.首页内容 根据网络教育精品课程首页内容侧重点的不同, 在初步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 4 类:课程内 容的简单罗列、展现课程的资源和特色、围绕学生学 习需要组织相关内容,以及同时展示课程特色和组织 学生需要的相关内容。 四者对应的网络教育精品课程 比例分别为 20%,30%,26%和 24%。 由此可见: (1)整体来看,大多网络教育精品课程仍然以课 程资源和特色作为首页中展示的主要内容, 但根据 学生需要来组织首页内容的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有增 长趋势。 (2) 从 具 体 内 容 来 看 , 以 课 程 资 源 特 色 为 侧 重 点 的首页内容通常包括申报表的链接、 供评审专家查 看的评审指南、课程特色、课程资源、教学活动、教学 互动、虚拟实验、在线测试等。 这些内容主要以网络 课程层次的学习活动(资源、教学、互动、实验、测试) 为主线,整体上是以评审为中心;而以学生学习需要 组织的首页内容通常包括个人信息、课程公告、课程 日历、论坛最新答疑信息、最近访问课程内容、学习 进度、课程作业、同学老师和学习小组以及其他学习 工具等,这些内容主要以学生为中心。 很显然的是, 后者将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现网络课程学 习的个性化。 2.首页结构 本文将网络教育精品课程首页中上方横列栏目 称为类目,左方或右方竖列栏目称为树目录,独立板 块称为模块。 根据首页中相对固定的内容,将其主要 结构归纳为 3 类:以类目为主、以树目录为主和以模 块为主。 三者对应的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分别占总数 72%,13%和 15%。 可见,首页以类目为主的网络教育 精品课程最多。 其中,以类目为主的首页结构又包括 单纯的类目结构、 上方类目与下方模块组合结构和 上方类目与左侧树目录组合结构 3 种, 分别占总数 的 33%、30%和 9%。 结合首页的内容和定性分析来看, 笔者认为首 页中采用上方类目与下方模块组合结构将更为理 想。 首先, 通过类目提炼出网络课程层次的学习活
其三是有关网络课程结构的设计研究[3]。 文章将 网络课程的结构划分为整体框架功能、导航和具体页 面 3 个部分。 文章中的网络课程结构划分是本文网络 教育精品课程整体结构分析的重要参考之一。
2.网络教育精品课程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指的是 2007 年以来,由我国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办组织国内专家, 依据精 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鉴定为精品的网络课程, 目前 共有 99 门。 这些网络教育精品课程体现了新时期现 代远程教育对网络课程新的需求、 定位和理念。 目 前, 有关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相关研究根据其内容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理论探讨型、创新设计型和专项 研究型。
2009.7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 270 期 文章编号:1006—9860(2009)07—0067—07
学习资源
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的 整体结构设计与核心要素建设研究
邹应贵 1,袁松鹤 2,蔡 永 2
(1.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广东 广州 2.华南师范大学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31)
络课程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网络教育精品课程;整体结构范式;核心要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一)背景 2007 年起,教育部启动了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 程评选工作,旨在通过评选,推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 进而推动远程教育试点工 作深入发展,进入一个新的、以开拓创新为主要特征 的发展阶段,因而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关乎远 程教育改革和发展前程的重要战略举措。 2008 评选出的 50 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代表了 目前我国网络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最高水平, 是新 理念与新技术结合的成果。 然而,精品课程建设与评 审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评选优秀的网络教育精品课 程, 更是为了以这些优秀的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进行 有效的示范与引领, 推动整个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 源建设质量的提高。 因此,对评选出的 50 门精品课 程进行深入的分析, 综合归纳其整体结构以及核心 要素的建设方法, 以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 的建设提供有益启示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文献综述 1.网络教育课程 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审前, 相对于传统高校 网络课程,我国网络教育课程的相关研究较少。 以下 将主要对研究内容较为系统, 且对本文研究有重要 启示的三篇文章做简要介绍。 其一是有关网络课程的成本分析[1]。 文章在对网 络课程开发成本进行了系统划分的同时指出, 网络 课程的评价往往忽略了网络课程的成本。 这可能是 将来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审所需要关注的重要问
三、整体结构分析
(一)整体层次 对 47 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层次进行内容分析 与数据统计,结果如图 1。
1.从 差 异 来 看 ,网 络 教 育 精 品 课 程 的 进 入 方 式
68
2009.7 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 270 期
学习资源
主要有两种:直接从首页进入和从平台进入,也即独 立于平台的课程和平台内的课程, 两者分别占 81% 和 19%。 前者有利于突破平台的束缚,后者有利于充 分利用优秀平台中的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