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干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93期 331
·临床监护·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干预
田凤华
(松原吉林油田医院山下卫生所,吉林 )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干预。

方法对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门诊收治的28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均分
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14例。

参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治疗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
著高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价值,保障了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恢复
质量,让患者在发生后遗症后机体有一个更健康的保障,提高治疗效果,这种情况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大范围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干预;情况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93.207
本文引用格式:田凤华.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干预[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331.
0 引言
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在临床上属于危险病症,很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治疗后都因为后遗症出现生理上的问题,像偏瘫、四肢不协调、昏迷等在临床上都有发生。

这种情况加重了治疗后的护理负担,让患者康复出现了纰漏。

康复护理干预在这种压力下受到重视,并在本文中进行比较性阐述,体现了它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中的作用,保护了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请看下述内容。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门诊收治的28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14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诊断标准,并且排除其他重大疾病,参照组男女占比为6:8;平均(64.85±5.62)岁;基底出血4例,丘脑出血4例,其他部位出血6例。

研究组男女占比为9:5;平均(64.71±5.25)岁;基底出血3例,丘脑出血7例,其他部位出血4例。

两组基线资料(P>0.05),符合比较标准。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用常规护理,从患者入院后进行脱水,降低颅内压,遵医嘱进行抗凝、溶栓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保障患者呼吸道顺畅,预防静脉血栓等症状,为患者建立良好的护理环境等。

1.2.2 研究组
用康复护理干预,包括:①对患者吞咽功能进行护理,让其保持少食多餐,多食用流质食物,必要时引入食管,帮助患者锻炼吞咽功能;②护理患者四肢,调整患者体位置平卧位,在其肩部下方放入软垫,与小腿和脚掌保持在90度,按照练习步骤,一步步锻炼握拳、伸手等运动。

待患者情况好转锻炼其下肢,随后引导患者逐渐自己走路、上下楼梯等。

待患者都能做好后锻炼患者自己穿衣、洗漱等能力;③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锻炼,保持对待患者的耐心,逐渐引导患者发音,积极与其沟通,减少患者在语言练习时的负面情绪;④梳理患者的心理焦虑等负面情绪,保障患者的康复效果,对异常情况及时上报主治医师,并遵医嘱用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护理后出现的脑疝、吸入性肺炎、压疮等并发症情况,记录并形成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中的统计处理选择SPSS 18.0软件,计数资料选择%,检验选择卡方,(P<0.05)时表明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n(%)]
组别例数脑疝吸入性肺炎压疮发生率
研究组1401114.29
参照组1423250.00
//// 4.094 P////0.043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已经属于临床重危疾病,救治后患者脑部的损伤已经比较严重,需要好好恢复。

但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削弱了治疗效果,让患者治疗后出现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对患者及家庭十分不利,增加了护理难度。

常规护理在实际操作中只保障了患者的基础护理事项,并未对患者后遗症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增加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不满[1]。

让康复护理干预脱颖而出,并在本文中形成有效比较,发现康复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态度。

康复护理干预从患者后遗症特点出发,对患者多种后遗症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为患者配备了详细的护理方案,保障了锻炼的质量。

康复护理干预增加了护理内容,让患者在护理中有更多好的感受,从护理耐心上就优胜于常规护理。

从上述内容中能看到康复护理干预为患者的付出,增加了护理中的细致度,让护理分出区域和层次,展现了护理的现代化优势[2]。

康复护理干预将更多的护理重点放到了患者康复上,协调了患者与后遗症间的关系,从康复护理干预专业的角度帮助患者一步步走向康复。

并顾及了患者在护理中的感受,让患者体会到温馨细微的护理关怀,减少了康复过程中的烦躁感。

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尊重由此产生,认可了护理人员的专业度。

这种情况在临床护理上属于积极的一面,一级级的提升了患者在护理中的康复情况[3]。

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保护是全面的,也是对症的,预防了某些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削弱后遗症对患者的影响。

康复护理干预调整了护理人员的护理策略,加强了护理要求,认清了护理方向,让患者在护理中有不一样的体会。

这种体会更多的渗透到了护患关系中,保障了护理进行的顺畅情况,让患者对护理出现较好的依从心理,提高康复护理干预中的配合度。

有的患者在这种护理方式中对护理人员还产生了感激情怀,激发了对抗病魔的意志。

经过本次分析得出,治疗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康复护理干预降低了患者在治疗中的并发症概率。

综上所述,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价值,保障了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恢复质量,让患者在发生后遗症后机体有一个更健康的保障,提高治疗效果,这种情况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康英.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
床护理学,2017,2(43):55-57.
[2] 王丽梅,杨海红,袁怡婷,等.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偏瘫患者的综合康复
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10(6):5-8.
[3] 戚小静.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J].双足与
保健,2017,26(19):22-23.
投稿邮箱:sjzxyx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