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D—GIS地理数据入库流程教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程
1.
2、用脚本调入.dwg格式数据。

例图97-65(AutoCad DWG导入)
2.用过滤选择删除线,面,注记的重叠对象,
点击删除
利用图层控制删除图廓对象(保留图框),
选择图廓信息,找出其所在的层,按SHIFT选择图层
删除图廓信息
打开所有层继续删除其他图廓信息,
用类似方法把图廓信息完全删除,只保留图框。

结果如下图:
删除控制点层,
删除方法同上。

删除地籍编号注记(一般在LASTN,LAJNLU,LALUS层中)
3.处理高程点。

(配合其他里的脚本)
1)当高程点是点对象时,可以直接换码成8310即全选点后直接输入8310,(可以利用层控制或者过滤选择)
2)当高程点是线对象时,首先查看线对象有几个节点组成,利用脚本(其他-四点圆转高程点转换即可)
打开脚本
打开脚本后,选择-四点圆转高程点,执行脚本出现对话框,输入点数:点数见图2
图0
图1
图2(上)
完成操作后得到如下结果:
3)把高程点和注记进行合并,(利用脚本其他-高程点注记整理)注意高程点和注记的距离先用3,然后用5,最大可以用7。

第一次用3.0
第2次修改脚本注记距离为5
再次运行脚本。

还有没合并的,把距离改成7.0
再执行脚本。

对于没有合并的应用1)情况解决:
4)当有注记没高程点时,利用脚本,(其他-有注记无高程点情况处理)
4. 对斜坡处理
关掉其他层,只开有斜坡的层,用cl.
命令调出数据整理工具,斜坡提取(边线)功能对斜坡处理。

原斜坡1线删除不净的,人工删除。

先选中斜坡的一段,然后把鼠标放相邻的一段上,按8健连线,重复几次连线操作,把坡顶线连成一条整线。

然后在合适的位置打断(ctrl+w),打断时打开节点捕捉,形成完整的坡顶线,如下图
激活数据整理工具菜单,先选择坡顶线,然后再用A加点画坡脚线,在坡顶线的末点设置转点,画到最后一个点时,按C闭合。

斜坡提取结果如下:(快捷键:8连线,ctrl+w打断,A加点,Z切换首尾点,J设置、取消转点,X回退,C闭合)
再用这个流程处理其他斜坡,直到所有斜坡都处理完毕。

5.陡坎处理
打开加固和未加固陡坎层(一般为LAD,LAD1两层),其他层关。

先运行脚本里未加固陡坎识别,
没有识别的为加固陡坎人工用快速换码工具处理(在命令行键入ch),先选择未加固陡坎的编码,然后用鼠标左键单击目标地物,就可以把原来1线换码成8521,如果方向跟原来不一致的话,就按住shift键再点击一下目标地物,方向就跟原图一样了。

挨个把全图的未加固陡坎都换码成8521。

没有线型的陡坎,就通过过滤选择换码,过滤条件如下图所示
所有陡坎都换过来之后,锁定地貌层,删除所有的坎毛线。

注意斜坡与陡坎的方向问题
解除地貌层的锁定,单打开地貌层对8521和8522进行节点抽稀,打开数据处理—线—曲线节点抽稀
选中所有的8521和8522,最大悬距用0.1
点击右键或者确定按钮。

只打开地貌层,打开菜单—数据监理—数据合法性检查,双击常规检查---断线检查
查出来一些断线错误,然后双击修复---断线修复,即可修复这些错误。

6.对围墙处理
重新打开软件,新建一个工程,导入图101-60
关掉其他层,只开有围墙的层(LAW,LAW1,LAWI层),执行脚本围墙——围墙识别,
用过滤选择过滤出要处理的围墙线,过滤条件如下图
再用NA命令启动导航器,关掉过滤选择对话框,打开所有图层,用导航器逐个进行处理,注意围墙(2431)的骨架线(一般为挨着房角的那根线)及方向;
逐个浏览对象,是骨架线就换码,不是的就暂时不用处理,是围墙门就画上围墙门(2351)
是房屋层地物的就换到房屋层(LAF)
挨个浏览完之后,过滤选择删除围墙层1线,
用同样的流程处理其他的围墙层(LAW),直到所有的围墙层里没有1线为止。

不标准的围墙,没有识别的手工换码并输入墙厚度。

(符号参考里可以更改围墙的厚度)依照上面处理陡坎短线的方法对围墙进行断线修复。

7.台阶处理,楼梯处理(例图101-60)
打开台阶、楼梯层(LAE)和LAF层,方便分辨台阶和室外楼梯1)完整的使用脚本进行识别,(佛山数据换码-交互式楼梯识别),选中要识别的对象,执行脚本。

注意识别的对象是台阶(2321)还是室外楼梯(2330),需要修改脚本参数
2)程序无法识别的,进行手工处理。

8.处理棚房,简单房屋,厕所,建筑房屋,破坏房屋,饲养场等非切
片房屋。

(101-60)
1)关掉图框层(LAFRINGE)和宗地层(LAJ),使用过滤选择,过滤出要处理的闭合线对象,再启动导航器,逐个浏览过滤出来的对象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的话一起换码。

不闭合的线对象手工处理。

以厕所处理为例
删除重复注记,如下图
用上面处理厕所的流程处理简单房屋(简),建筑中房屋(建),破坏房屋(破),饲养场(牲)
2). 处理棚房
只打开棚房层(LAK)
运行脚本—佛山数据换码—棚房识别
如果有未识别的,就手工画。

该层有其他地物的也手工处理掉。

9.处理交通层要素
桥梁,涵洞手工处理:注意要逆时针画
道路换码,只打开道路层(LAR),全部换码成4430(小路)。

执行脚本---佛山数据换码---换码,把点符号都换码。

再执行脚本---其他---点符号正常显示。

效果如下图
9.处理水系层。

1)潮流流向箭头和水流流向箭头处理,为点符号时,选择过滤换码(6715,6725),然后执行脚本(其他---一点类打散)。

例图为线符号,直接进行过滤选择,然后启动导航器逐个浏览一遍,再换码成6710。

用过滤选择删除水流箭头辅助线
2)其他水系层对象直接换码就可以了。

10.处理管线。

(人工在拼大图里做)。

全部手工画线,然后参照陡坎坎毛删除方法,删除原来的1线。

11.处理植被层(主要是地类界和行树)
单开LADLJ层(地类界),全部选中换码成9610(地类界)。

然后把地类界进行延伸和裁剪,让他严格靠在陡坎上。

在命令行里输入au,启动自动延伸裁剪命令,参数设置如下图
选中全图,确定运行此功能。

11. 处理等高线
单打开等高线层和高程点层,
1)把因注记打断的登高线用连线功能连接起来,
2)对等高线进行节点抽稀
3)对等高线进行断线修复和悬挂点修复4)对等高线进行赋值
5)示坡线换码(8140)
1、注记合并,要使用脚本中房屋注记合并,
如果合并不成,要检查注记是否在LASTR层,
注记中心定位(在处理完高程点之后进行统一的中心定位,以免错漏!!),
在选择集状态下中心定位,check中辅助检查(悬挂点检查,然后修复,只修复一次,以免多次修复导致房屋变形)
特别注意:有些该分开的注记被合并成了一个整体,这种情况需要认为把它拆分:
2、检查建基线是否在LAF层,如果没在的话将其换入LAF层(换层操作如下
图,必须在依实体属性状态下进行。


换层操作如下:(选中某地物,点击要选的图层)
3、其他线不能再在LAF层,飘要在LAY层,注记要放在“LASTR”层,其他线不做严格要求。

4、把LAY层的线过滤选择出来,用导航器逐个浏览一遍,阳台,飘楼,廊房不做处理,飘檐、门顶等换码。

如果遇见注记定位点在范围线外的,手工拖
动范围线内。

5、执行命令fsedit, fsh------〉执行佛山房屋面分层处理
6、拓扑构面
结果如下:
7、检查房基线面层,对于没有拓扑构成面的房屋,基线是否存在,、阳台、廊
防等其他线是否闭合,手工进行修改。

8、然后检查房屋拓扑面层,看是否有遗漏未构面的,修改方法同上,最后将
原来拓扑的面删掉,然后重新拓扑构面。

如果还有未构面的,手工添加相应的面。

9、执行房屋面筛选和分层赋色
10、检查面(灰面),灰面存在情况:多注记或无注记情况,分情况处理。

注意,过滤选取房屋无注记面时,应该考虑选择的面积大小,如下图。

个检查,直到所有错误面都改正为止。

11、执行房屋分层切片,完毕后,关闭线和多余地物,检查切片是否正确,
如果遇到错误地方,手动切片改正。

12、删除原房屋线。

注意图括边的不闭合房屋线不要删除。

如下例
12.对植被、水系、道路进行构面,提取道路中心线并附属性。

1)用快捷键G进行构面
2)复制,粘贴,然后换码成面对象
3)用快捷键V---矢量跟踪,手工画面。

13. 注记整理
除LASTR层外,其他层的都要重新给一个分类号。

单个字符注记直接换注记分类号,多字符注记先用5键把它连成一个整体,直线性注记要抹掉中间点,然后换注记分类号。

然后运行脚本---其他---注记方向调整。

14. 宗地层处理
执行脚本---宗地----宗地处理。

检查有否未提取信息的宗地,这种情况把宗地注记定位点移动到宗地面内后,重新执行执行脚本---宗地----宗地处理。

15.配合check里“编码合法性检查”,“层合法性检查”修改其他非法编码和注记。

对CHECK 其他各项逐个检查改正。

15.估读水面高程,执行脚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