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一语文暑假作业 2(必修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高一语文暑假作业 2(必修一)
解。

B.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C.这篇文章详细地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的语音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D.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二、阅读训练(共21分)
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4)周汝昌成为中国著名红学家的历程给我们哪些启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6分)
三、诗词鉴赏(共12分)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却关:打开门闩。

①结合全诗,简析作者用什么手法写“溪居”景象的?所写景象有什么特点?(6分)
②简要分析小童的形象。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6.把下面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性格”下定义。

(6分)
①性格中包含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
②性格是一种心理特征
③这种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
④这种特征比较稳定并具有核心意义
性格
是。

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6分)
在公交车上的“让座风波”层出不穷的背景下,近日,郑州市五六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冒雨走上街头,手拿纸牌呼吁:给年轻人让座。

据81岁的梁永祥老人介绍,他们是国棉三厂夕阳红老年志愿服务队成员,7年前就开始这一倡议活动。

都市生活节奏快,80后、90后生活不易,作为一名老者,平日坐公交出行时,也应当多关爱这些孩子。

(《大河报》) 老人站出来呼吁给年轻人让座,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 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

150字左右)( 6分)
五、名句默写(6分)
8.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真的猛士,, ;(《记念刘和珍君》)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荆
轲刺秦王》)
(3)惨象, ;流言,。

(《记念刘和珍君》)
六、作文(40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40分)
“毛遂自荐”是主动推荐自己,从而脱颖而出,“负荆请罪”是主动承认错误,终
于化解矛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主动追求,以达到更高的目标-----是啊,
生活中许多事情,只要我们主动一些,往往会出新的局面。

读完上面的材料,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编写一个故事,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文章。

【参考答案】一、1. 2.B(解析:A项,召zhào;C项,吮shǔn;D项,艾yì。

)
2. B(解析:⑴句,“欣赏……,却忽略了……”这一具体的语境,就应选择“买椟还珠”,其意思为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⑵句“不管我们在……哪一条路上行走,最终都必然……相逢”,可知应选“殊途同归”,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

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而“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⑶如履薄
冰,象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如临深渊,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

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前者侧重谨慎,后者侧重戒心。

)
3.C(解析:A.定语语序不当“两千多年前”移到“新出土”后;B.“每年”移到“以10%”的前面,状语语序不当 D.词组排列不当,应把“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放在“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前面。

)
二、6.(1)BC (B项3分,C项2分,D项1分,答A、E不给分。

A项,这时的周汝昌还没有开始对《红楼梦》的研究,更不能表现其“热情和执着”。

D项,“在为人上受争议做辩解”不恰当。

刘心武的话主要表示对周汝昌的赞美以及周汝昌有些做法的具体原因。

E项,没有暗示。

最后一段主要表现周汝昌坚持研究《红楼梦》的毅力等。

)
(2)① 求学之路。

周汝昌到20岁才考上大学,但因为天津发大水,一直到8年后才进入到大学读书。

② 研究《红楼梦》的过程。

周汝昌上大学时发表有关曹雪芹的文章,后出版《红楼梦新证》《寿芹心稿》等。

③ 与胡适的关系。

周汝昌发表文章后,胡适写信肯定了他的研究,后胡适还在家中约见了周汝昌;解放后,因为政治原因,对胡适进行批判。

④晚年状况。

文章交代了周汝昌晚年的境况等。

(三点即可)
(3)①赞扬(肯定)。

胡适看到周汝昌发表的《红楼梦》作者
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一文后,给周汝昌写了一封信,充分肯定了周汝昌的发现。

②关怀。

胡适除了与周汝昌的书信往外,还在家中约见周汝昌并把《甲戌本石头记》借给周汝昌看。

③理解。

当看到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一书上有否定自己的语句时,胡适认为这只是形式上的,但在书中有许多道谢的话。

(4)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还在大学读书的周汝昌研究了《懋斋诗钞》后,根据自己的分析、理解发表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的文章。

②敢于质疑和否定。

在《红楼梦》的研究上,胡适是周汝昌的引路人和老师,但周汝昌敢于否定老师的某些观点。

③任何艰难环境下都不放弃。

在当时政治形势恶劣的情况下,周汝昌没有停止对《红楼梦》的研究;特别是在老年眼睛、听力都有问题时,还靠口述笔录的方式写作研究《红楼梦》的文章。

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对研究的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周汝昌是考证派新红学家,对红学研究的贡献集中在“写实自
传”“脂砚斋就是史湘云”等观点的提出。

三、5.①用白描手法写水中和岸上的场景(生动表现春日河湾景象),“小童”一句把两种场景连接起来,动静结合,浑然一体,显示水乡的宁静、优美,有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②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
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诗人捕捉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四、6.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包含了许多社会道德含义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给句子下定义。

)
7.示例一:老年人站出来呼吁给年轻人让座无疑令人感动,令人赞赏。

老人的行为是他们关爱年轻人的表现,能够爱护年轻人才有可能让年轻人尊重,尊老爱幼的美德才得以传承下去;再者,老人的行为又是一种换位思考的表现,倘若每个人都能够学会换位思考,多念及对方的感受,那么公交车上的“让座风波”自会平息。

当然了,老年人尚且如此,年轻人更应该懂得尊老,诚能如此,我们的社会定会更加和谐美好。

示例二:老年人呼吁给年轻人让座的做法令人感动但不应该提倡。

因为“让座” 问题牵涉到的首先是个权利问题其次才是公德品质问题。

在公交车上,只要遵循先来后到的原则,买票乘车的“入座”权利就应得到每个人的尊重;在尊重的前提下,“让座”与“不让让座”就成了一个双向的公德问题。

因此,只有每个人都学会尊重他人的正当权利,多念及对方的感受,公交车上的“让座风波”才可能平息。

(解析: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能力层级为探究F。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例如,赞赏、感动。

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联系生活现实,从尊重、关爱、和谐等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即可。

若支持,则可从相互关爱、尊重、和谐的角度阐述理由;若不提倡,则可以从社会公德、尊重、权利等角度阐述自己的理由与看法。

言之有理即可。

)
五、8.(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风萧萧兮易水寒复为慷慨羽声
(3)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尤使我耳不忍闻
六、作文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