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计算数据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计算数据教案
信息技术计算数据教案篇一:中学信息技术教案数据的输入、修改和计算
教案表
课题:数据的输入、修改和计算年级:初中一年级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45分钟讲授者:
信息技术计算数据教案篇二:新版六上信息技术教案《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信息技术计算数据教案篇三:信息技术——EXCEL公式统计数据教学设计
课题:使用公式统计数据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EXCEL公式的基本概念;2、了解公式的输入和编辑;3、利用公式对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中的数据进行运算操作;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他们观察与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电脑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体验利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统计的乐趣。

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公式的创建与复制。

三、教学难点
公式的正确输入和编辑。

四、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指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以尝试发现、综合对比、总结归纳、网络教室直观演示等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五、教学资源
计算机网络教室、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2003办公系统六、教学过程
(一)以学生个人支出表为情景,提出任务(5’)
1、以学生的花销引出记帐簿。

师: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这位同学1——4月份的花销,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教师适当表扬计算快的学生和应用了计算器的学生)
师:如果数据繁多的话,我们的这种传统的计算方法就出现困难了,那么我们可以通过Excel
的学习来解决这样的计算问题。

Excel是一款用于数据统计和分析的应用软件,实现统计和分析的途径主要是计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在Excel中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的。

2、跟我来
一起来看看老师怎么在Excel中进行计算的:
师说:刚才同学们在计算的时候是不是用了以下算式
(板书)一月份的总支出=75.6+32.8+40+10
师演示操作:先选中一月份总支出的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算式“=75.6+32.8+40+10”,回车,看看和你的答案一致吗?
请同学们根据我的演示,算出五月的支出来。

(二)讲授新课
看大屏幕。

打开幻灯片:这节课我们就学习Excel中的数据计算方法之一:公式计算(板书)。

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完成数据的计算工作。

出示:什么是公式?(对工作表数据进行运算的式子。


回EXCLE。

师:那么现在我将五月的零用钱数据修改一下,发现最终得数要重新算。

这不是和计算器一样了吗?
提问:Excel不是智能表格吗?那它能不能自己自动进行计算呢?生回答:??
1、学会正确的公式输入
师:Excel有这个能力,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们在数学中学过变量,举例子Y=X+Z,当然XYZ是数学公式中的变量,那我们EXCLE中的变量用什么表示?用单元格的名称来表示,即单元格地址。

“H15=D15+E15+F15+G15”(板书)
(教师演示输入公式的方法)“=D15+E15+F15+G15”
(提示“输入小技巧:在公式输入过程中,用鼠标单击相应的
单元格,即可获得单元格名称。

”)
请一位同学上来,更改5月份其中的数据,观察发现,自动修改最后的计算结果。

这就是我们利用公式计算的优点。

总结:公式的输入,特别强调“公式都是以等号开头”。

任务一:你们试试这种方法算出6月份的支出,告诉我你的计算公式。

一起看大屏幕。

打开幻灯片:(1)什么是公式?(对工作表数据进行运算的式子。

)(2)Excel中公式由什么构成?(公式引导符“=”、数据或单元格的名称、运算符等构成。


(3)利用公式计算有哪些优点?(含有单元格地址的公式中的数据可以自动修改公式中的数据结果)
生利用所学,完成表一(通过练习能够正确的输入公式)。

2、试一试(生分组讨论探究)
师:“计算每个月的支出,计算方法都一样,我们都否能找到一个简单的方法完成一批相同的计算?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提出你的方法”
可以用上节课用到的复制法来复制公式;(提示:填充柄)
同学们试一试。

(有的同学发现,进行公式复制后,复制过来的公式中的单元格地址随行自动变化,这也是公式法的一个优点)任务二:生打开表二完成“学生各类支出表(三)”,(通过练习能够正确进行公式的复制)
3、想一想
师提出思考问题:如果用数字计算式计算总支出,能够复制给其他行吗?结果怎么样?
生动手探究,得出结论:不能。

打开幻灯片:公式计算的第二个优点是:进行公式复制后,含有单元格地址的公式中的单元格地址随行自动变化。

4、认一认
任务三:完成练习题中的“每月图书购买费用”。

学生计算,师巡视,总结问题。

大屏幕:一起来认一认Excel中的算术运算符
任务四:更改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

计算结果也发生改变。

(让生加深创建公式的意义)
6、练一练
任务五:完成练习题中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得分统计表”。

师:先写出公式,再在Excel中输入(生通过练习,充分认识运算符号)
总结:计算机中没有大括号、中括号和小括号的概念,只有()。

总结:公式是由公式引导符“=”、数据或单元格的名称、运算符等构成。

7、练一练:
任务六:完成表三。

任务七:完成课堂作业。

8、想一想
师: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在EXCEL中如何利用公式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熟悉了公式的组成以及公式创建、复制的方法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来完成一些具体的任务。

任务:留心观察一下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转化成表格来进行分析处理,任选一例用EXCEL设计一个工作表。

(三)小结
总结学生操作情况,再次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

同学们回去后,希望你们能养成记帐的习惯,看看,你是不是勤俭节约的好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