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二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说词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表达出诗所难以传达的情绪,但有时也不能表达诗所能传达的情意。
换句话说,
诗有诗的意境,词有词的意境,有的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同样的,有时在词里所能
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
比较而言,是“诗之境阔,词之言长”,诗里所写的内容、所传达的意境
更为广阔、更为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意思是“言长”,也就是说有余味,所谓“长”者就是说有耐人寻思的余味。
缪钺先生在《诗词散论•论词》中也曾说:“诗显而词隐,诗直而词婉,诗有时质言而词更多比兴。
”
为什么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其既有形式上的原因,也有写作时语言、环境、
背景的原因。
我们先说形式上的原因,如果以词跟诗歌相比,特别是与五言古诗相比,二者之间便有很大的不同。
像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的长篇五言古诗,所叙述的内容这样博大、这样质朴,像
这种风格和意境,在词中是没法传达的,因为词在性质上本是配乐歌唱的歌辞,它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另外,在形式上的字句和音律方面,诗一般流行的是五言和七言的句式,通篇是五言或七言,字数是整
齐的,押韵的形式都是隔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形式固定;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整齐,每句
停顿的节奏也不尽相同。
就诗的停顿而言,一般来说,五言诗常是二三或是二二一的节奏,七言诗常是四三
或二二三的节奏,像杜甫诗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可是在词里,不仅词
句的字数是长短不整齐的,而且在停顿节奏方面也有很多不整齐的变化,就算是五字或七字一句的,其停顿
也有时不同于五言或七言诗的停顿。
即如五言的句子会有一四的停顿或三二的停顿,七言的句子会有三四的
或三二二的停顿,如周邦彦词句“嗟﹣﹣情人断绝”和“似﹣﹣风散雨收”。
当然,词里面也会有与诗相同的停顿。
这两种不同的停顿方式有两个名称:凡最后一个停顿的音节是单数的与诗相同的,这样的句式称之为单式;最后一个音节的字数是双数的,则称为双式。
一般来说,一个词牌里单式的句子较多,这个调子就比较
轻快流利,而双式句子较多,这个调子则比较曲折、委婉、含蓄。
有的人要说,不是词里才有不整齐的句子,诗里面也有杂言的形式,也是不整齐的句式。
即如汉乐府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同词
一样是长短不等的句式。
有人还说,汉乐府和词一样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两者相似,其间有没有什么
密切的关系呢?
我以为,乐府诗是先有歌词后配乐曲的,而词则是先有曲调而后按照曲调填写歌词的;乐府的长短句是
完全自由的,而词则是完全不自由的。
二者虽外表形式很相似,但完全自由写作的乐府诗和按曲填写的歌词
是有很大区别的,而且所配的音乐也是不同的。
(选自叶嘉莹《唐宋名家词赏析》,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时候,诗能表达的,不一定能在词里表达出来;词能表达的,也不一定能在诗里表达出来。
B.诗的内容、意境更为广阔、博大,而词所能传达的则有余味,正所谓“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C.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内容之所以博大、质朴,是因为它没有音乐曲调上的限制。
D.诗与词在意境和表达方面会形成巨大差别,除了写作时的各种原因,还是二者形式不同所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基本观点,接着着重从形式的角度进行了论证,最后就乐府诗与词的异同作了辨析。
B.在论述诗与词在字句、音律上的差别以及乐府诗与词的不同时,文中采用了引证法、例证法和类比论证法。
C.文中引用缪钺先生《诗词散论•论词》中的话,旨在证明王国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一说的正确性。
D.文中论述诗与词的形式差别时,主要侧重于有无音乐曲调的限制以及句式、押韵、停顿等的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来说,诗的句式是整齐的,隔句押韵,停顿上有固定的节奏;而词的句式长短不齐,每句停顿的节奏
不尽相同,较之于诗更富于变化。
B.词里面也会有与诗相同的停顿,如杜甫的《春望》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五字句,都是二三的节奏。
C.一首词,其中可以融合单式和双式的句法变化,而一首诗,却往往只有二三、二二一或四三、二二三等的
单式停顿,变化少。
D.乐府的长短句是完全自由的,而词是完全不自由的,因为前者是先有歌词后配乐曲,而后者是先有曲调后
按曲调填写歌词。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物联网加速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与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度交汇,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
另一方面,我国物联网发展又面临国际
竞争的巨大压力,核心产品全球化、应用需求本地化的趋势更加凸显,机遇与挑战并存。
万物互联时代开启。
物联网将进入万物互联发展新阶段,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
智能机器人等数以万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形成海量数据,应用呈现爆发性增长,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
管理方式进_步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智能、高效。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窄带物联网(NB-IoT)等新技术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万物互联的泛在接入、高效传输、海量异构信息处理和设备智能控制,以及由此引发的安全问题等,都对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提
出了更高要求。
应用需求全面升级。
物联网万亿级的垂直行业市场正在不断兴起。
制造业成为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
相关国家纷纷提出发展“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我国提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信息物理系统(GPS)为代表的物联网智能信息技术将在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等转型升级方面
发挥重要作用。
车联网、健康、家居、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等消费市场需求更加活跃,驱动物联网;其它前沿技术不断融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全球热点,物联网是智慧城市构架中的基本要素和模块单元,已成为实现智慧城市“自动感知、快速反应、科
学决策”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支撑。
产业生态竞争日趋激烈。
物联网成为互联网之后又一个产业竞争制高点,生态构建和产业布局正在全球
加速展开。
国际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加快互联网服务、整机设备、核心芯片、操作系统、传感器件等产业链布局,操作系统与云平台一体化成为掌控生态主导权的重要手段,工业制造、车联网和智能家居成为产业竞争
的重点领域。
我国电信、互联网和制造企业也加大力度整合平台服务和产品制造等资源,积极构建产业生态
体系。
(摘自工信部《物联网的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材料二
材料三
智能家居并不算是个新概念,早在上个世纪,不少科普文章就为我们描绘了智能调节室温、灯光亮度等
美好场景。
不过,在智能家居被提出的几十年后,由于成本和性能等问题,大多数人却仍停留在“听说过没
见过”的阶段。
这种情况,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近日,小米与美的魅族与海尔先后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互联网企业的加入为智能家居产业带来了新玩法智能插座、智能灯泡、智能空调等产品以较低的价格相
继推出。
虽然这些产品严格来说只能算是半智能产品,产业自身也仍存在标准不统一,生态链不完善等问题,但智能家居的美好设想毕竟离我们又近了一步。
晓凡最近买了一个智能插座,因为她睡前要在床头给手机充电,老担心不安全。
智能插座的定时开关功
能解决了她的忧虑。
晓凡觉得,这个产品抓住了她的“需求痛点”。
近期,科技领域推出的类似智能家居设备
还有不少,如智能摄像头、智能空调,这些设备一般通过无线网络与智能手机连接,或多或少都解决了不同
用户的个性需要。
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重要的应用场景,智能家居市场日渐兴起,不断吸引着相关从业者参与其中。
近日,小米公司发布了“智能家庭套装”。
这款通过zigBee(紫峰)协议连接的设备,包括多功能网关、人体传感器、门窗传感器、无线开关等模块,通过这些传感器,能够捕捉人或者动物的移动,自动探测、提醒家中情况。
并与后台管理平台小米云连接,将监测的数据上传,从而达到对家庭信息的管理。
据小米公司相关负责人张
晓君介绍,相比WiFi协议,ZigBee协议更稳定,安全系数更高,能够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实现相互协调通信,更适合智能家居的应用。
(摘自人民网)
(1)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物联网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典型代表,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来临。
B.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了6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
人民币,同比增长29.3%。
C.2018年和2020年物联网的增长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说明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D.万物互联在推动海量设备接入,将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不断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推动物联网发展的同时,对于潜在的安全风险不能不引起重视。
B.国际企业利用其产业链全球布局的优势,掌控生态主导权,给我国物联网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C.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重要的应用场景,但目前有的产品只是简单地将家居用品与手机相连,并不算严格意
义上的智能家居。
D.紧跟他国的步伐,我国也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等计划,并发挥物联网智能信息技术在制造业智
能化、网络化等转型升级方面的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在物联网的背景下,智能家居如何更好地发展?请简要概括。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滑雪
[美]罗宾·西尔弗曼
十二月初的某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外面银装素裹,下了一场好雪。
十一岁的女儿艾瑞卡央求我:“妈妈,早饭后我们去滑雪好吗?”我也无法抵御滑雪的诱惑,于是我们穿戴整齐,向林肯公园高尔夫球场的大
斜坡进发,那里是我们这个平坦城镇所拥有的唯一一座山丘。
我们到达目的地,小山顶上已经挤满了滑雪的人。
我们在一个瘦高个男人身边找到一处空地,这个男人也带着儿子滑雪。
那个三岁的小男孩趴在雪橇上,正等
着雪橇启动。
“爸爸,开始吧!”男孩大声地喊道。
男人转过身来,非常有礼貌地对我们说:“我们先滑,可以吗?”
“赶紧去吧,”我对他说道,“你儿子已经急不可待了。
”我的话音刚落,那位父亲便猛地推了一下男孩的雪橇,雪橇顿时飞了出去!可是并非男孩的雪橇独自向下滑行,男孩的爸爸也跟在雪橇后面拼命地奔跑。
“他肯定担心他儿子的雪橇会撞上别人。
”我对艾瑞卡说道,“我们也要小心为妙。
”
随之,我们坐上了自己的雪橇,伴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我们嗖嗖地向山下滑去。
雪橇滑到山脚一条小河旁边,眼看就要撞上一棵大槐树,我们赶紧从雪橇上纵身跳下,四仰八叉地摔倒在雪地上,两人笑成一团。
“真过瘾!”我喊道。
“可是往回走得花很长时间。
”艾瑞卡提醒我。
的确如此。
当我们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山顶走的时候,我看见那个瘦高个男人也拉着雪橇往回走,他儿子仍然
趴在雪橇上。
“看人家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艾瑞卡对我说道,“我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吗?”
我差不多快要喘不过气来,我对她说:“没门,我的小祖宗,你就继续往上爬吧!”
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又开始准备往下滑了。
“爸爸,快,快,快!”男孩喊着。
男孩的父亲竭尽全力又猛地推了一下雪橇,然后跟在雪橇后面狂奔,到了
山脚,他又开始拉着载有小男孩的雪橇往回走。
这父子俩就这样来来回回玩了一个多小时。
尽管我的艾瑞卡自己能爬山不需要我照料,可是我仍然累得筋疲
力尽。
这个时候,滑雪的人们大部分都回家吃饭去了,山顶上的人已经少了很多。
最后,只剩下我们和身边
的父子俩以及稀稀落落几个人还在那里玩。
我暗自思忖,到了这个时候,那位父亲大可不必再担心孩子的雪橇撞人了,尽管小男孩还小,可是让他自己
拖着雪橇往回走一两次应该不成问题。
可是这个男人似乎不知道疲倦,一直心甘情愿带着儿子这样开心地玩着。
后来我忍不住朝他大声地喊道:“你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瘦高个男人转身冲我笑了笑,“他是一个脑瘫患儿,不能走路。
”这位父亲坦然相告,没有隐瞒。
我一下子愣住了,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在山上自始至终没见到男孩下雪橇。
他们玩得那么开心,一切看上去
都很自然,我压根就没想到男孩竟然有生理缺陷。
尽管我不知道这位父亲的名字,但一周之后,我在当地报纸为我开的专栏里讲述了这个故事。
也许他本人,
或者认识他的人看到了我的那篇文章,因为随后我收到了一封来信:
亲爱的西尔弗曼夫人:
和我儿子每天所做的努力相比,那天我在山上使出的力气根本不值一提。
对我而言,儿子才是我心目中真正
的英雄。
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能够像他那样坚强,哪怕只及他一半坚强我也心满意足。
(摘编自《新民晚报》,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站在第一人称视角,描写了一次滑雪的经历,通过对滑雪时遇到的父子二人表现的描写,表达了对那
位不知名的父亲的赞美。
B.男人带着儿子滑雪时的速度非常快,“我”非常担心,但父子两人的滑雪技术很高,即使遇到危险时也能够
保证自己的安全。
C.文中以巧妙的反衬手法,以“我”即使不照顾女儿都感觉累得筋疲力尽,衬托了那位父亲滑了几次“似乎不知
道疲倦”的表现。
D.小说善于运用制造悬念的手法,读者伴随着“我”的思忖一直关注那位父亲为何拖雪橇不知疲倦,直到最后
才明白真相。
(2)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文章在结尾安排那位父亲给“我”的那封信,有什么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唐浮图慧褒始舍。
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
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
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
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
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二)
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
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焉尔。
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①诎②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
素修而志素定也时乎杨、墨,己不然者,孟轲氏而已;时乎释、老,己不然者,韩愈氏而已。
如孟、韩者,
可谓术素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时胜道也。
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然其于众人也卓矣。
呜呼!予观今之世,圆冠峨如,大裙襜如③,坐而尧言,起而舜趋,不以孟、韩为心者,果异于众人乎?
(节选自王安石《送孙正之序》)
[注]①一失:一次过失。
②诎:通“屈”。
③襜如:整齐的样子。
襜,chān,系在衣前的围裙。
(1)下列对选文(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
修/而志素定也/
B.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
修/而志素定也/
C.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
修/而志素定也/
D.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
修/而志素定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屋定居
B.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错误
D.不以时胜道也胜:克制、遏制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B.阳,与阴相对,本义为山南水北朝向日光的地方,文中“华山之阳”指的是“华山的南面”。
C.至和是宋仁宗的一个年号。
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有年号纪年、干支纪年、王公年次纪年等。
D.先秦时期,姓氏是分离的,称姓区分贵贱,称氏区别婚姻。
秦汉以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译文:________
②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然其于众人也卓矣。
译文: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
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
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
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洒落:不受拘束。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构思巧妙,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B.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C.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D.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眼前实景,后抒怀古情思。
(2)请结合诗句分析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由上阕的写景转为抒情后,进而怀念往昔与同学们那段不平凡的斗争生
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借自然环境烘托诀别时慷慨悲壮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
五、选择题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
诗人们、诗评家们
________________,畅所欲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中国诗歌是属
于人民大众的,也是为了人民大众的。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诗人,向着诗歌的人民性、诗歌的大众化展开了不
懈的探索和创造,深入挖掘民族丰富的精神生活,________________出形式和语言,如星星一般照亮了一代
又一代中国人的灵魂。
现在,这份光荣的志业已________________。
在新时代,(),在创造性
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走向最广大民众的生活和心灵,这其中有太多的课题需要去面对、去探讨、去寻求解答。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________________,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这是对新时代
的中国诗人的期待和激励。
新时代的中国诗人一定能够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一定能以卓
越的创造力,推进迈向中国诗歌群峰耸峙的又一个壮丽境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座无虚席锤炼一脉相传风貌
B.济济一堂提炼薪火相传风貌
C.座无虚席提炼一脉相传面貌
D.济济一堂锤炼薪火相传面貌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创作如何以精品奉献人民,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古典诗歌传统、现当代诗歌
传统
B.诗人创作诗歌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如何以精品奉献人民,如何发扬和继承古典诗歌传统、现当代诗歌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