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 声的利用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提高)巩固练习.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一、选择
1.(多选)下面关于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要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B.超过50dB以上的声音才是噪声C.物体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属于噪声 D.悦耳的轻音乐不会成为噪声
2. 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
3.(2012 普宁市)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 B.在枪管上装一消声器
C.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 D.在声源和居民区之间植树造林
4. 居住楼房的人们通常选用塑料原料制造的洗脸盆或洗菜盆;有的在搪瓷盆底部的外面敷上一层较厚的软
橡胶垫,这样做可以()
A.使盆更加美观 B.有效增大盆的容积C.减少因与地面撞击而产生的噪声,以减少对家庭和邻居的影响 D.增强其散热性能
5. 甲、乙两个发声体,第一次由甲发声,仪器测得分贝数是65db;第二次由乙单独发声,由固定在同一地方的仪器测得分贝数为50d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发声体距仪器一定远 B.乙发声体距仪器一定远
C.乙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近 D.甲发声体距仪器可能近
6. 以下事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内的污垢 D.用超声波倒车报警器探测车后是否有障碍物
7. 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了一个个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
忽然水母像收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
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
就画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
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
二、填空
8.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要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要控制噪声不超过dB;为了保护听力,要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图中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
9. 声波武器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的性质。
10. 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
请你分别列举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工业噪声:。
交通噪声:。
11.《楚天金报》消息,4月15日清晨,湖北十堰市竹山县一单位在搞宣传活动时,伴随着激扬的音乐
声,飞翔的15只珍稀红嘴相思鸟纷纷落地而亡!关于珍稀红嘴相思鸟为何会集体自杀,请提出你的猜
想。
三、实验探究与综合应用
12. 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但没有与之接触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可以看到乒乓球会,乒乓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它(选填“是”或“不是”)获得了能量,同时通过乒乓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分析判断左边音叉在。
右边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当它的振动能量在中向外传播时,造成周围介质运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引发了左边一个音叉的共振,使该音叉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声源所传播的能量,并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选填“能够”或“不能够”)传递能量。
13. 下列情况分别属于哪一类控制噪声的措施?
(1)摩托车的消声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高速路两旁的隔声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市区多种植树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厂的工人戴防噪声耳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连续几个夜晚,小明在家做功课的时候,感觉来自楼上小虎家的噪声太大,严重影响学习,他灵机一动,说有一道难题,约小虎下来帮助解答,小虎深受来自自家的噪声之苦,觉得很对不起小明一家,回去之后,他想了很多方法来减弱噪声,你认为,来自小虎家的噪声可能是怎样产生的?(写出2条即可)该如何减弱这些噪声?(写出2条即可)
15.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1)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
(2)通过本实验你认为好的隔音材料应具备的特点是:。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
1.【答案】BD
【解析】从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是指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
噪声并不是按照强弱等级分贝来划分的,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从环保的角度悦耳的轻音乐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成为噪声,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要求;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要求;设置噪声监测仪,能够知道噪声的响度大小,但不是减弱噪声的措施,故C正确;道路两旁建起透明板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要求。
3.【答案】D
【解析】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排气管上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戴上耳塞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在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答案】C
5.【答案】D
【解析】由于甲的分贝数值比乙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甲距仪器近,二是甲的振幅大;也可能是由于乙离仪器远,或乙的振幅小。
6.【答案】C
【解析】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例子很多:渔民通过向鱼群发出声波探测,可以了解鱼群的大小、利用声纳探测海洋、回声定位,用超声波倒车报警器探测车后是否有障碍物都是超声波传递信息的例子。
用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内的污垢是声波传递能量的应用,故ABD不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风暴发出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听不到的范围之内,但水母等动物可以听到,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异常反应预测灾难。
风暴不会导致电磁波和地磁场的变化,所以B、D不符合题意,风暴不会引起温度突然变化,C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
8.【答案】50;70;90;乙
【解析】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要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为了保证学习和工作,要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要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噪声的波形是没有规则,杂乱无章的。
9.【答案】能量
【解析】声波具有能量,声波武器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
10.【答案】机器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
【解析】题目考查了噪声的来源。
11.【答案】这可能与噪音太大破坏了鸟类中枢神经有关
【解析】噪声过大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可见强度较大的噪声会对人及其它动物都会产生危害,珍稀红嘴相思鸟纷纷落地而亡肯定和噪声有关,噪声的强度过大,破坏了鸟类的中枢神经,所以会集体“自杀”。
三、实验探究与综合应用
12.【答案】弹开;是;振动;空气;能够
【解析】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发声,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乒乓球会弹开,这是因为乒乓球获得了能量。
通过乒乓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判断左边音叉在振动。
由图可知,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发生了共振,而我们并没有直接敲响左边的音叉,证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给左边的音叉的,所以空气是能传递声音的。
敲响音叉引起乒乓球的振动充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13.【答案】(1)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5)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解析】摩托车加上消声器,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声源处减弱噪声;城市高速路两旁的隔声板,在市区多种植树木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工厂的工人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4.【答案与解析】固体可以传声,所以小虎家的噪声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电视机的音量过大;②说笑声、歌唱声过大;③椅子、凳子与地板的撞击、摩擦;④走动的脚步过重,皮靴撞击地板。
根据不同的产生原因,其相应的减弱办法:①调节音量,适当减小;②在凳脚上钉上橡皮;③换穿软底拖鞋。
15.【答案】(1)泡沫塑料板;木板;硬纸板;玻璃材料(2)应有很多的小孔来吸声,并且有厚度
【解析】听不到闹钟走动时,距声源的距离越短,说明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泡沫塑料板的距离为0.3m最短,故隔音性能最好;木板的距离为0.4m,隔音效果次之,而硬纸板的距离是0.5m,隔音性能排在第三位,玻璃材料的距离为0.6m,隔音性能最差;由几种材料对比可知,如果材料越厚,并且小孔越多,隔音性能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