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窍活血汤治闪辉性暗点症配方、医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窍活⾎汤治闪辉性暗点症配⽅、医案
【原⽅配⽅组成】⾚芍3克,川芎3克,桃仁9克(研泥),红花9克,⽼葱三根(切碎),鲜姜9克(切碎),红枣7个(去核),麝⾹5厘(绢包),黄酒250毫升。
【⽤法】⽔煎,加黄酒适量,每⽇1剂,分早、晚2次温服。
王⽒⽤法:“⽤黄酒半⽄,将前七味煎⼀盅,去渣,将麝⾹⼈酒内,再煎⼆沸,临卧服。
⽅内黄酒,各处分两不同,宁可多⼆两,不可少,煎⾄⼀盅,酒亦⽆味,虽不能饮酒之⼈,亦可服。
⽅内麝⾹,市井易于作假,⼀钱真,可合⼀两假,⼈⼜不能辨。
此⽅麝⾹最要紧,多费数⽂,必买好的⽅妥,若买当门⼦更佳。
⼤⼈⼀连三晚,吃三付,隔⼀⽇再吃三付。
若七⼋岁⼩⼉,两晚吃⼀付;三两岁⼩⼉,三晚吃⼀付。
麝⾹可煎三次,再换新的。
”
闪辉性暗点症,⼜称暂时性不全⿊蒙,眼性偏头痛。
该病临床⽐较少见,通常发⽣在年轻成年⼈中,多见于青年⼥性,往往在青春期发病,随年龄的增长,到中年以后,暂时性不全⿊蒙,眼性偏头痛,发作渐渐减少、减轻,最后发作终⽌,疾病痊愈。
发作有时在左眼,有时在右眼,或两侧同时出现症状。
闪辉性暗点症若发⽣在⽼年⼈,多与⼤脑动脉硬化有⼀定关系,应积极治疗。
另外,有⼀些学者认为本病有⼀定的遗传性。
中医学认为闪辉性暗点症属于“偏头痛”、“⽬⿊候”范畴,其病理特点为肝⾎不⾜,不能滋养⽬窍瞳神;或⽓滞⾎瘀,⽬窍瞳神失养。
通窍活⾎汤加减治疗偏于⽓滞⾎瘀型闪辉性暗点症。
通窍活⾎汤加减:川芎12克,⾚芍9克,桃仁6克,红花6克,⽣姜6克,⽼葱9克,麝⾹0.2克(冲服),鸡⾎藤30克,丹参20克,吴茱萸9克,当归12克,半夏9克。
若肝⾎不⾜明显者,加⽣地12克,⽯斛12克,旱莲草12克;⽓滞⾎瘀明显者,加柴胡9克,⾹附9克,枳壳9克;有虚寒征象者,加附⼦6克,⾁桂6克;疼痛剧烈难忍者,加细⾟6克,地龙3克;搏动性头痛者,加⽯决明30克,菊花9克;发作时⼿⾜发冷者,加⾁桂9克,⼩茴⾹6克;发作时恶⼼呕吐者,加⽵茹6克,陈⽪9克;发作后嗜睡者,加党参9克,黄芪15克;伴有胸胁胀满疼痛者,加⽩芍9克,青⽪9克;⼝⼲欲饮者,加麦冬9克,天花粉12克;前额疼痛明显者,加⽩芷9克,羌活6克;眉棱⾻疼痛较重者,加夏枯草12克,防风9克;巅顶疼痛明显者,加藁本9克,荆芥6克;⼿⾜⿇⽊者,加桂枝9克,⽜膝15克;便溏者,加⽩术9克,⼭药15克;便秘者,加番泻叶9克。
根据《新中医》,1988,(4):16,王殿祥报道:采⽤通窍活⾎汤治疗闪辉性暗点症30例,痊愈25例,有效4例,⽆效1例。
处⽅:⾚芍15克,红花15克,川芎30克,桃仁20克(研泥),⽼葱3根(切碎),鲜姜12克(切碎),⼤枣7枚(去核),麝⾹0.15克(冲服)。
将前7味药⼊沙锅内,加冷⽔500毫升,⽂⽕煎煮,沸后再煎30分钟,药液⾄200毫升为⽌,随后倒⼈备⽤碗内,药渣再加⽔300毫升,煎法同上,煎⾄药液100毫升,弃药渣。
将2次所煎药液合并,分早、晚2次温服。
每⽇1剂,服药最少者3剂,最多者24剂,收到满意疗效。
根据患者病情,酌情配合服⽤⾕维素、维⽣素By和维⽣素B,等。
痊愈病
⼈随访1~7年,均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