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17【教学设计】《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时代背景;掌握豪放词的特点;
2.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全词。
3.诵读全词并背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注释,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与学习伙伴合作交流,提高阅读古诗词的能力。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3、交流讨论法深入体会用典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词人的英雄情怀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掌握咏史怀古词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2、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课文
在我国这一诗的国度里,宋词是继唐诗之后又一块璀璨夺目、竞放异彩的瑰宝。
同学们知道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派,豪放派的开创者为北宋的苏轼,那么到了南宋是谁再举豪放之旗呢?对,是辛弃疾。
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豪放词风的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二、简要介绍写作背景和辛弃疾
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时期,这是一个充满悲情的时代,是一个让英雄人物既流血又流泪的时代,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爱国英雄辈出的时代,如众所周知的岳飞、文天祥等,其中还有这样一位抗金的英雄。
他出生在金国统治的北方,山东济南人。
他21岁的时候金国统治的北方汉族人民发起了抗金起义,他也集合了两千人响应,之后带领着部队投奔了南宋。
这个人,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作者——辛弃疾。
但是投奔南宋后辛弃疾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
大家都知道宋高宗赵构最可恶的一件事就是杀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自然对于辛弃疾这样的人,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从敌占区投奔过来的武将”更不会重视,让他担任一些无关轻重的小官。
宋高宗死后辛弃疾的军事才能才得到了重用,转战于各地,战功卓著。
但是辛弃疾因为为人有些自负,又不会拍马奉承,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嫉妒,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在江西隐居。
这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作者66岁的时候做的。
当时一个很有权势的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决定北伐金国。
为了笼络人心,起用了一批主战的老臣,辛弃疾也被任命为安抚使。
但是之后,辛弃疾却已看出了这位大臣并不是真的想收复失地,也并不是真的信任他,而只是利用他。
因此辛弃疾对于北伐完全失去了信心。
这首词就是作者对于此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