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城市形态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城市职能不同
西汉长安城的职能相对要单一。城内的宫殿、贵 族宅第、官署和宗庙等建筑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 之二。城市内部几乎没有公共设施和大型的活动 场所。只是在庙宇前有前庭,有的设有戏台,可 以举行庙会等公共活动。衙署前的前庭,不是供 公众活动使用,相反,还要求他们肃静回避,显 示森严的气氛。汉长安城城市功能分区不混杂, 身份等级不同的人不混杂。 而公共建筑却是罗马各个城市日常生活中不可缺 少的部分,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大兴土木,使 罗马的公共建筑散发出奢侈、豪华的辉煌气氛。
古代罗马城的建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它是 在一个较长时间里“自发”形成起来的,没有 一个统一的合理的规划系统,是自然形成的 。 罗马城始建于公元前 753 年,最初建在景色秀 丽的七座山丘之上 ,所以至今罗马仍有“七丘 城 之称。其中帕拉丁为七丘之心。
罗马城墙
古罗马的城墙分为两个阶段建造, 共和国时期建造的城墙叫做塞 维城墙,一共有16 座城门; 另 一次是在罗马帝国后期( 三世纪 后半叶) 的奥雷里安皇帝时,称 奥雷里安城墙。奥雷里安城墙 总长20 公里,高约6 米,共有 18 座门和381 座红碉楼,它把 当时罗马城的全部地区都围在 了城内。有3 条主干道从市中 心放射出去,大街有时宽达 20 ~ 30 米,有的还在路上做 出车辙及转弯半径。公元2 世 纪,帝国境内的大道已有372 条之多,总长度达8 万公里。
长安九市
罗马
罗马是古罗马的发祥地,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 城市之一,据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作家罗瓦推 算,罗马的建城年代为公元前753年(相当于 我国的东周和春秋时代早期)至今有2800年。
曾经是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文化 和经济中心,它的规划布局和建筑风格不仅 继承了古希腊的传统,还开创了独特的风格。 2000多年来不仅对欧洲的城市规划和建筑 风格产生深刻影响,在美洲、澳洲、亚洲、 非洲的许多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上也可以感 受到它的影响。
到了帝国时期的几位皇帝都在罗马建设了新的广场继罗马共和广场之后在共和广场的北部沿帝国大道附近直至万神庙则分布着图拉真广场恺撒广场奥古斯都广场涅尔瓦广场米涅瓦女神庙和维斯巴芗市场等一系列由广场市场和神庙等遗迹组成的罗马帝国广场区
汉长安城和古罗马城城 市形态对比
东西方两大帝国
以长安为中心的陕西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之一 罗马文明则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两者比较
从总的布局形制上说,长安是封闭的,古罗马 是开放的;从结构上看,前者是强调等级、突 出皇权的,后者是面向“大众”的。
古长安城与古罗马的城市形态的差异是与 城市建设的目的、作用、功能分不开的。
古长安城是以帝王宫殿为中心,皇帝的宫殿是 最主要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城”是政 治中心,“城”的出现是与国家的形成密不可 分的。 在古罗马的城市中,占据主要地位的不是皇帝 的宫殿而是城市公共建筑。汉长安城和古罗马 城的建设者们 都给城市设计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两座古城均 有完善的城墙防御系统、发达的城市道路交通 系统、齐备的宗庙或神庙设施、缜密的水利设 施和城市排水系统。
谢谢观看
罗马广场
古罗马广场是典型的公共场所, 位于居民区的中心。广场上建 有裁判所、庙宇、斗兽场、市 场、市政厅等公共建筑物。在 共和国时期,主要建设的是罗 马共和广场; 到了帝国时期的几 位皇帝,都在罗马建设了新的 广场,继罗马共和广场之后, 在共和广场的北部,沿帝国大 道附近直至万神庙,则分布着 图拉真广场、恺撒广场、奥古 斯都广场、涅尔瓦广场、米涅 瓦女神庙和维斯巴芗市场等一 系列由广场、市场和神庙等遗 迹组成的罗马帝国广场区。
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和宗庙等建筑约 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中 部和南部; 贵族宅第分布在未央宫的北阙一带, 称作“北阙甲第; 居民区分布在城北,纵横交错 的街道划分为160个“闾 里 ; 著名的长安九市则 偏居一隅,处在城市的西北角,东市是商贾云 集之地,西市则密布着各种手工业作坊,已发 掘出制陶、冶铸和铸币作坊遗址; 王莽执政时, 在城南郊按儒家传统的礼制观念和汉代流行的 阴阳五行 学说兴建了宗庙、辟雍和社稷遗址等 礼制建筑。
作为团结与联盟的象征,广场建设一直为罗马当局所 重视。罗马广场并不仅仅是一个开放性的场地,在发 展过程中它逐步成为一个完整的管区,其中的庙宇、 议会、法庭都成了广场的一部分,当然最重要的作用 还是作为公民集会的场所。“自由民的城邦爱国主义 精神就是在这些公共活动中产生的,罗马的公民们在 这里选举自己的执政官,进行各种政治活动。”随着 广场内容的不断丰富,人们也把它当作了购物、参政、 闲谈的中心。
四、规划思想不同
汉长安城的建造,取法天象,神仙思想浸透在城市设 计规划当中———南城墙曲折如南斗六星,北城墙曲 折如“北斗”的形状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的体现; 上林苑的昆明池象征着天河,牛郎织女分列池的两旁, 成为“象天”思想的脚注。 就罗马城来说,则以广场为中心,道路呈辐射状分布, 皇宫和居民区则分布在广场之外的地方。罗马城以广 场为中心,这应该受西方宇宙观“地心说”的影响。 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 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托勒密大 约于公元90 年出生在希腊,在这个时期,正处于罗 马帝国的初期。在这个时期,帝国广场的建造正如火 如荼
汉代长安城
汉长安城的平面近方形,但 并不规整。城墙全 部用黄 土夯砌而成,高12米,基宽 12~16米,全城周长25700 米,城内面积约36平方公里。 城门共有12座,城内的大街 都与城门相通。主要街道有 8条,相互交叉。
汉长安城是在秦咸阳渭南区长安乡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一些大型的汉代宫殿,实际上是对 秦故宫的利用和改造。
汉长安城和罗马城,一个在东亚,一个在西欧。 因为地域、民族、观念的不同,城市形态上有 如下四个方面的差异。
一、城市建筑材料的不同来自在建设过程中,罗马人喜欢使用大理石,而中 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砖石 为主。
二、城市平面形状不同
我国早期的都市都建在大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 的地区。这些大河的冲积平原地形较为平坦, 为建造规则方形城市提供了良好的建筑条件。 而罗马城无论是塞维城墙还是奥雷里安城墙, 几乎都不规则,而是曲折的,这与罗马“七丘 之城”地势不平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