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西翥自来水厂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48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华区西翥自来水厂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XX通用水务自来水XX
环评单位:XX市环境保护工程XXXX
国环评证乙字第2834号
二O一三年九月
目录
1总论1
1.1项目由来1
1.2项目概况2
1.3建设内容及规模2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
1.5选址合理性分析5
2 评价区环境现状10
2.1评价标准10
2.2环境质量现状11
2.3评价X围12
2.4环境保护目标13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16 3.1施工期16
3.2运营期28
3.3社会影响分析37
3.4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39
3.5环境监测制度39
3.6环境管理制度40
4 公众参与42
4.1公众参与调查方式42
4.2调查结果43
4.3公众参与公示44
4.4结论44
5 环评结论45
6联系方式46
附图目录:
附图1 项目所在地地理位置图
附图2 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3 净水厂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4 项目环评工作布置图
1总论
1.1 项目由来
五华区于2011年5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XX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暨五华区西翥街道办事处,将原沙朗、厂口两办事处合并,包含沙朗、桃园及厂口三个片区。
在省政府召开XX省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工作会后,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被列为山地城镇化建设的试点。
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的成立为五华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五华区承托XX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XX五华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规划(2011-2030年)》。
该规划于2013年1月31日通过了XX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的同意。
该片区原属XX市自卫村水库水源保护区的一部分,由于沙朗河长期水质超标,为了XX市饮用水源安全,沙朗河流域已由XX市政府于2011年调出自卫村水库水源保护区X围,市政府安排该片区的水源调配工作。
本项目即是为满足片区水源调配设立,利用通过该片区的掌鸠河引水工程输水管线,引掌鸠河水作为项目自来水水源,以满足片区供水需要。
由于该片区已设立为XX西翥生态旅游实验区,项目供水规模按满足西翥片区规划需要确定,按近期(2015-2020年)供水规模4.0万m3/d,远期(2020-2030年)供水规模8.0万m3/d确定。
本次工程项目按远期供水规模设计,部分建构筑物按远期建设,本评价也针对近期规模进行。
2013年5月20日,XX市五华区发展和改革局下达了“关于同意开展西翥自来水厂建设工程前期工作的函”(五发改投资【2013】89号)。
XX市给水工程XXXX编制的《五华区西翥自来水厂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3年7月18日通过了在五华区政府由五华区发改局主持的评审会。
本项目位于XX市五华区沙朗乡三多大村西侧空地,包括原水输水工程、净水厂工程、主配水水管3部分。
其中净水厂建设规模4.0万m3/d;原水输水管(掌鸠河引水工程输水管至净水厂管线)1.4km;成品自来水主输水管26.71km,主要建设供给沙朗、桃园、厂口三个片区的三条成品自来水主输水管,片区内的支次管建设不在本工程X围内。
其中沙朗片区成品自来水主输水管全长13.11km(其中隧洞2.36km,管道10.75km),桃园片区成品自来水主输水管全长4.7km,厂
口成品自来水主输水管全长8.9km。
1.2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五华区西翥自来水厂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XX通用水务自来水XX;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五华区西翥街道办事处三多大村西侧,坐标纬度25°11′44.6″,经度102°41′21.3″;
占地面积:本工程占地面积合计24.93hm2。
其中输水工程区17.18hm2、净水厂占地7.75hm2。
输水工程区为临时占地,净水厂占地为永久占地。
则项目永久占地面积为7.75hm2。
总投资额:项目总投资41982.7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410万元,环保投资约占总投资额的0.98%。
1.3 建设内容及规模
①工程内容
项目工程内容包括建设净水厂一座,原水输水管一条,成品自来水主输水管三条。
②规模
(1)净水厂
项目净水厂规模近期供水量4.0万m³/d。
(2)管道
本项目内管道包括原水输水管和三条成品自来水主输水管线,片区内支次配水管不在本工程X围内。
原水输水管:为从掌鸠河引水工程输水管线项目引水口至净水厂管道。
起点为掌鸠河引水工程三多乡厂口隧洞出口,沿着沙朗河铺设至净水厂,全长1.4km。
成品自来水主输水管:三条成品自来水主输水管为净水厂供水至沙朗、桃
园、厂口三个片区的管线,其中:
沙朗片区成品自来水主输水管建设线路:沙朗片区成品自来水主输水管包括西翥片区与主城供水系统联网管及项目净水厂供水至沙朗片区管两部分。
起点为西翥水厂送水泵房,主要沿沙朗河铺设,经过三多大村、竹箐山庄、花山铺、龙潭村、北村、东村、西村、大村、兴南村、水节箐,全长13.11km(其中隧洞2.36km,管道10.75km)。
桃园片区成品自来水主输水管建设线路:起点为西翥水厂送水泵房,沿桃园公路铺设,经过三多大村、三多破头、顺发砖厂、桃园小村、桃园大村、昆鹏耐火厂,全长4.7km。
厂口片区成品自来水主输水管建设线路:起点为西翥水厂送水泵房,沿昆肖公路铺设,经过三多大村、黄灰坡、水保村、烟子哨、干塘子、青龙水库、庄子、平地下,全长8.9km。
③工艺
项目净水厂自来水生产工艺为:原水→管道→配水井→斜管沉砂池→汽水反冲洗滤池→加氯消毒→清水池→送水泵房。
④产品质量要求
项目净水厂自来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项目主要建、构筑物见表1-1。
表2-1 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一期)
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2。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一净水厂
1 设计处理规模万m3/d 4 为一期工程
2 总用地面积(红线面积)m277500
3 绿化面积m29300 绿化率12%
4 道路面积m27000
二管网
1 原水输水管长度km 1.4
2 配水主管长度km 26.71 仅为主管建设
三配套生活设施
1 综合楼m2800m2综合楼内设办公室和化验室。
2 值班室m235m2
四工作制度 d 365 24h/d
1.5选址合理性分析
1.5.1 净水厂建设区环境状况及卫生防护距离分析
项目选址于五华区西翥街道办事处三多大村。
建设场地内现主要为梯坪地,厂址周围200mX围内无村庄,亦无工业企业分布。
净水厂建设无相关法规规X明确其选址要求,按环评分析,净水厂选址周边不会对净水厂生产安全造成影响的污染物排放,环境状况能满足净水厂对外环境要求。
由于项目在运营过程中有无组织的散逸的氯气,根据本环评报告中对卫生防护距离的预测,本项目需设置50m的卫生防护距离。
卫生防护距离内无村庄等环境敏感目标,能满足卫生防护距离需要。
1.5.2 线路及厂址比选
1.5.
2.1 取水口位置选择
根据取水点的选择应尽量靠近供水点的原则,选取掌鸠河输水工程距离西翥片区较近的地面构筑物为备选取水点,从上游至下游分别为上魏家箐结合井、上魏家箐钢管道、厂口隧洞、黄灰坡隧洞、三多结合井、三多沟埋管、五老山隧洞,均在西翥片区X围内,再往上游和下游距离西翥片区太远,不宜作为本工程的取水点。
其中,五老山隧洞、三多沟埋管、黄灰坡隧洞、厂口隧洞因埋于地下,作为取水点将使取水工程工程量较大,同时对主体工程的影响也较大,需停水较长时间。
取水品位置比选见表1-3。
表1-3 取水口位置比选表
根据可研单位分析从三多结合井及上魏家箐结合井取水,需从结合井底部开口取水,对结合井结构破坏较大,对掌鸠河输水管线影响大,投资较大且上魏家箐结合井距离厂口隧洞出口检修支洞约11km,两者水位相差不大。
而从厂口隧洞出口检修支洞取水,可从堵头进人孔直接接管引水,取水最简单,取水工程投资最小,取水口位于沙朗、桃园、厂口三片区的中间,有利于供水布局。
因此,本工程考虑从掌鸠河引水工程输水线路上的厂口隧洞出口检修支洞开口取水。
上述比选从工程角度出发进行,从环保角度,主要考虑不对掌鸠河引水工程输水线造成大的影响,因此,比选结果采用从掌鸠河引水工程输水线路上的厂口隧洞出口检修支洞开口取水也符合环保要求。
1.5.
2.2 净水厂位置选择
根据项目可研,净水厂厂址进行了三个备选方案的比较,具体为:
方案一:三多大村内
方案一厂址位于三多大村内,目前厂址内大部分为村民房子,现状地面高程在1945~1975m 之间,规划水厂设计高程约1950~1954m,水厂出水高程1945m。
原水可重力自流至水厂,原水输水管远期采用两根DN800 球墨铸铁管,全长2x1.7km。
沙朗、桃园及厂口片区需加压供水。
优点:
1、拟选厂址位于规划建设用地,可作为自来水厂厂址;
2、原水可重力自流至水厂,不需要建设原水加压泵站,同时,沙朗片区(远期需水量4.0 万m3/d,占水厂设计规模的50%)为翻越沙朗输水隧洞只需加压25m,而厂口及桃园片区需加压105m,可减少常年运行费用;
3、交通便利,厂址旁有公路,有主干道可连接;厂址旁为沙朗河,厂区排水方便。
存在的问题:
1、厂址位于三多大村内,目前厂址内大部分为村民房子,需要进行拆迁,进行移民安置,拆迁补偿费约2.94 亿元,拆迁补偿费用很高;
2、厂址高程偏高,受取水点最低水位标高的限制,根据计算,水厂设计地面高程宜在1952m 左右,大部分场地高程在1955m 以上,大部分场地均需要开挖,挖方量大,北侧及东侧高程较高,挡墙高,处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且施工难度大。
方案二:三多大村西侧空地
方案二厂址位于三多大村西侧空地内,现状地面高程为1936~1972m,大部分地方高程为1936~1960m 之间。
规划水厂设计高程约在1938~1944.5m,水厂出水高程1938.4m。
原水可重力自流至水厂,原水输水管远期采用两根DN700球墨铸铁管,全长2x1.4km。
沙朗、桃园及厂口片区需加压供水。
优点:
1、高程合适,原水可重力自流至水厂,水头较富裕,不需要建设原水加压泵站,原水输水管管径可减小,同时,沙朗片区(远期需水量4.0 万m3/d,占水厂设计规模的50%)只需加压32m,而厂口及桃园片区加压扬程较高,可减小常年运行费用;
2、厂址内有一定高差,可利用地形按工艺流程由高到低布置水处理构筑物;
3、交通便利,厂址旁为轿子雪山旅游专线,有主干道可连接。
存在的问题:
该地块东侧及北侧部分高程在1955~1972 较高,挡墙高、挖方量大,处理费用高。
方案三:烟子哨东南侧空地
方案三厂址位于烟子哨东南侧空地,后桃园旁,现状地面高程约2050~2065m,大部分地方高程在2060~2065m 之间。
规划水厂设计高程约2055~2064m,水厂出水高程约2055.0m。
由于方案三水厂高程高于取水点水压,需新建一座8.0 万m3/d 的原水加压泵站,包括2 座500m3水池、加压泵房及配套的变配电间,占地约5 亩。
优点:
1、方案三所选水厂厂址地块属于规划建设用地,可作为自来水厂厂址,但该地块内有无其他项目,需要甲方落实;原水泵站所选位置也属于规划建设用地;
2、水厂高程高,对厂口及桃园片区供水覆盖的X围广,可减小片区内二次加压的X围;且沙朗片区主输水管管径可由DN1000 减小至DN900。
存在的问题:
1、需要新建一座8.0 万m3/d 原水加压泵站,把全部原水提升至新建自来水厂,需要选择原水加压泵站的位置,泵站占地5 亩,原水泵站的征地、建设都会增加投资;同时,增加的原水加压泵站需增加在原水泵站的运营管理人员,运行管理复杂;
2、工程合理性差,沙朗片区的高程较低,为翻越沙朗输水隧洞提升扬程仅需25m 左右,且沙朗片区远期需水量4.0 万m3/d,占水厂设计规模的50%,但由于方案三的水厂厂址较高,需新建原水泵站把全部原水提升至水厂,提升扬程约131m,经水厂处理后再重力供水至三个片区,原水泵站的常年运行费用高;
3、方案三的水厂高程较高,出水标高为2055m,沙朗主输水管承压较高,最大承压达到191m,至片区内部需经过减压后使用,需建减压水池,减压水池的位置、数量等应结合沙朗片区的规划具体进行设计。
4、方案三水厂厂址靠近西翥片区北端,距离沙朗及桃园片区较远,使得沙朗及桃园主输水管回折,且增加了原水泵站至水厂的输水管道,输水管总长度比方案一长7.87km。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方案一由于要对三多大村进行拆迁补偿,且场地高程偏高,施工难度大,方案一的建设费用最高,不推荐作为西翥自来水厂的厂址;而方案三厂址高程高,需建原水加压泵站把全部原水提升,年运行费用约1905.30万元,且增加了输水管的长度,增加了投资,工程合理性差,也不推荐作为西翥自来水厂的厂址。
综合考虑,方案二厂址高程合适,原水可重力自流至水厂,建设费用最低,年运行费用与方案一相差较小,工程合理性好。
因此,可研推荐方案二厂址为实施方案。
从环保角度看,方案一拆迁量大,会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问题,并且开挖量大,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利,方案三需建设原水加压泵站,会增加噪声污染物排放,且泵站管理人员还将产生废水污染物。
综合考虑,从环保角度分析也认为方案二较为合理。
1.5.
2.3 输水管线路比选
在管线走向布置上,各有关工种人员水务局、国土局、规划局等相关管理部门,经对现场反复踏勘,技术问题共同协商,主管网布设具有唯一性。
因此可研未进行输水管线路的比选,未提出备选的线路方案。
2 评价区环境现状
2.1 评价标准
2.1.1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
评价区环境空气执行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氯执行GBZ1-2010(以及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地表水环境
根据《XX省地表水功能区划》,沙朗河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标准。
老白河,青龙水库,落水洞水库执行Ⅲ类水标准,3)地下水
评价区地下水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
4)声环境
项目区域声环境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
2.1.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施工期无组织排放粉尘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中标准限值,即周界外颗粒物浓度≤1.0mg/m3。
2)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项目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
3)其他标准
项目回用中水执行GB/T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中的道路清扫和城市绿化标准。
自来水厂处理后饮用水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水土流失侵蚀模数按SL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确定。
2.2 环境质量现状
1)大气环境
2013年8月评价单位委托XX方源科技XX对项目周围大气环境进行质量现状监测,其结果表明,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可以满足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地表水环境
2013年8月XX方源科技XX对项目所在地沙朗河的上游和下游两个监测断面对沙朗河的监测数据表明,2个监测断面的污染物浓度均超标,水质指标均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要求,TN超标倍数最大,分别为上游18.32倍和下游15.76倍;CODcr超标倍数为上游0.93倍,下游0.8倍;BODcr上游超标倍数为0.44倍,下游0.22倍;TP上游超标倍数为2.91倍,下游超标倍数为2.59倍。
沙朗河现状水质为Ⅳ类水质。
总体上,沙朗河水质现状不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标准要求,超标原因是沙朗河沿线的农村面源污染造成。
3)声环境
环评单位委托XX方源科技XX于2013年8月对本项目和管线沿线环境敏感点进行噪声现状监测。
监测数据表明,各监测点位昼夜噪声值均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良好,能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
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植被和植物的调查主要通过核查和收集该地区相关的科学研究和野外调查资料,本项目于2013年7月29日,对项目区域进行了现场踏查及专家咨询等方法进行。
经实地查勘,评价区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分布。
评价区域植被主要为农田植被,主要种植蔬菜和花卉等,田间长有蒲公英、蒿、紫茎泽兰等杂草。
动物常见的主要为鸟类,有棕背伯劳、黑喉石即等农田鸟类。
区域内由于受人工控制,原生植被已不复存在,动植物种类较少,生物多样性差。
区域已规划为西翥旅游实验区,随着区域的开发建设,区域生态环境将转
变为城市生态系统。
2.3评价X围
2.3.1环境空气
根据项目特点、环境影响特征和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本项目环境空气影响评价设为三级,施工期扬尘作重点分析,其他作一般性环境影响分析,评价X围:净水厂区域及外延的200mX围、管线两侧100mX围。
2.3.2地表水
据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本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设为三级,着重分析废水不外排的可行性、可靠性。
地表水评价X 围:项目所在区域沙朗河段。
2.3.3地下水
本项目为Ⅰ类建设项目,项目所在区域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等,含水层不易污染,不涉及环境敏感区,污水水质简单且本项目不外排污水,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中表6“Ⅰ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分级”,本项目Ⅰ类特征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地下水评价X围:项目区域≤20km2X围内。
2.3.4声环境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影响评价(HJ2.4-2009)将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设为二级,评价X围:净水厂区域及外延的200mX围、管线两侧100mX围。
2.3.5生态环境
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主要集中在项目建设施工期,扰动面积(包括净水厂及输水管线)约24.93hm2<2km2,影响区域生态敏感性为一般区域,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因此本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
级为三级。
评价X围:项目厂界500米X围内;输水管线沿线200米X围内。
2.4 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1、表2-2、表2-3。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3.1施工期
3.1.1环境空气
(一)施工扬尘
施工期间,扬尘主要来源于地表开挖等基础施工、建材装卸、颗粒料和粉料(沙、水泥)卸装及露天堆放以及建材和渣土运输等。
按扬尘的起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扬尘主要为颗粒料、粉料以及地表开挖后借助风力产生的扬尘;动力扬尘主要为建材装卸及运输过程中借助动力产生的扬尘。
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
尘粒的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
当粒径大于250μm时,扬尘的影响X围较小,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为小粒径扬尘。
同时,施工场地的气候条件也决定了扬尘的影响X围,在干燥、少雨、风大的地方或季节,扬尘现象较为严重。
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尘土越多,则扬尘量越大。
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办法。
一般情况下,施工工地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的扬尘所影响的X围是150m以内。
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
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试验来看,洒水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 的污染距离缩小到20m~50m。
(1)净水厂建设影响分析
从净水厂周边环境来看,净水厂周边200mX围均无居民点,最近居民点为净水厂东南300m的三多大村。
项目净水厂施工扬尘不会对周边居民点产生大的影响。
为控制施工期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施工期应特别注意防尘问题,采取的治理措施如下:
①加强施工现场扬尘控制。
文明卸载施工材料,从源头上减少动力扬尘产生
量;
②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
在项目X围内运输的车辆必须车身整洁,装载车厢完好,装载货物堆码整齐,不得污染道路;
③在施工过程中,作业场地应布置临时围挡、围墙等设施以减少粉尘扩散;
④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降尘,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
⑤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蓬布以减少洒落。
同时,车辆进出、装卸场地时应用水将轮胎冲洗干净;
⑥粉状物料场所尽量布置于施工场地中部,大风天气时应进行必要的遮盖。
粉状物料装卸时禁止凌空抛洒;
⑦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
根据同类项目工程经验,4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宜实施土方施工;
⑧在施工场地上设置专人负责弃土、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和堆放,堆放场地应避开居民区的上风向,必要时加盖蓬布或洒水,防止二次粉尘;
⑨对建筑垃圾及弃土应及时处理、清运、以减少占地,防止粉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
(2)管线施工影响分析
管线废气污染源呈线状,主要影响X围为管线两侧分布的居民点等,项目管线部分与关心点距离较近10-20m,应加强施工期污染防治,最大限度降低对敏感点的不利影响。
管线施工过程中除参照净水厂扬尘控制措施外,土石方、弃渣、粉状材料定点堆存,避开关心点,并采取遮盖、洒水等防尘措施;进行分段施工,避免大面积开挖、摊铺材料,降低废气源强。
项目施工期在采取相应的扬尘控制措施,并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督后,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并可以得到较大减缓。
(二)施工废气
工程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打桩机、推土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将大量消耗油料,排放燃油烟气。
燃油烟气呈无组织排放,所含污染物主要为CO、NO X及碳氢化合物等。
由于施工区域较为开阔,大气扩散条件较好,而燃油烟气排放量相对较小,因此施工燃油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燃油烟气在空气中经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评价区域空气环境质量和周围关心点的影响较小。
3.1.2地表水
1、施工废水
施工期所产生施工废水为砂石料加工废水、设备冲洗废水、场区清洗用水、施工后试压废水,管道工程泥浆水等,主要污染物是SS,含量大约在500~90000mg/L左右,pH值呈弱碱性,并带有少量油污。
本工程施工高峰期按7~8个作业点计,平均每个作业点产生施工废水2m3/d,日产生施工废水16m3/d。
该废水经沉淀后全部回用,不外排。
施工废水不会对地表水体产生明显影响。
因本项目不设汽车保养站及机修等设施,施工机械发生故障均外送修理。
故不存含油污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问题。
项目进行输水管线的建设,建设完成后将进行管道试压。
采用分段试压的方式,试压后的废水最近排入沙朗河。
管道试压均采用掌鸠河引水工程原水,水质较好。
分段试压产生的废水分别排放,每次排放量约400m3,试压后废水中仅增加少量SS,水质仍优于沙朗河水质,就近排入沙朗河不会对沙朗河产生大的影响。
但为防止大量水排入造成沙朗河漫堤,在试压水排放时应控制流速。
2、生活污水
项目施工期高峰期施工人员约有200人,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净水厂施工依托周边村庄进行,不单独另设施工营地;管道施工因工程规模小、工期较短,主要租用沿途农房作临时设施,也不专门设置施工营地。
3、跨河工程废水
项目输水管网涉及跨河工程3处,跨越河流分别为沙朗河、老白河,均采用围堰施工,管道在满足河床冲刷深度以下的河床底部埋底穿越。
该方案管线从渠底通过,利用沙朗河整治时开槽施工(或不断流情况下分段施工),可尽量减少跨河工程对水体的污染。
项目管道跨河施工工程量不大,施工结束后影响即终止,不会对地表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此外,应严格执行《XX市河道管理条例》中规定:在沙朗河河道保护X围内不得擅自倾倒、堆放、储存、掩埋、固体废弃物和其他污染物;XX排放污水;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其他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妨碍行洪的活动;同时不得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有毒污染物的车辆或者容器;擅自围垦河道,或者建设阻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擅自填堵、覆盖河道,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