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的人是纯洁的......90年代的人极其邪恶?莫言将各个年代人的思想一语道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十年代的人是纯洁的......90年代的人极其邪恶?莫言将各个
年代人的思想一语道破
来源:天涯论坛
莫言是一个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从幼年的贫困到现在的誉满天下,可以说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
加之文学家独特的眼光和思想,使得他对社会的认知,有着令人震撼的描述。
所以在他的作品里,能见到对复杂人性的描写、时代世事的控诉。
今天就说一句莫言多年前在小说《生死疲劳》中对我国各个年代人的思想总结,作为“50后”的他自然是各种各样的人都见识过了,因此能说出这么透彻心扉的话不足为怪。
五十年代的人是比较纯洁的。
——莫言《生死疲劳》
莫言说五十年代的人内心是比较纯洁的,当然作为五十年代的人,自然是很认可的,不仅是他们认可,就是今天的我们也很认可。
毕竟在那个时候,国家刚刚建设好。
人心都很单纯,大家都是力争上游,努力生产。
对于曾经的穷乏,那时生产资料依然缺乏,但是大家都愿意齐心协力,一同改善百废待兴的社会。
刚刚经历过战事,对于悲惨时代的洗礼,让五十年代的人更加珍
视来之不易的和平,所以大家都命运一共,内心无比纯粹。
记得小时候常听祖辈们说,五十年代,那时候收割的粮食放在家里,大门不用上锁,就没有小偷。
看来五十年代人的纯洁是出了名的,不愧莫言这么说。
六十年代的人十分狂热。
——莫言
说起六十年代,我们在初中的历史教科书里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火热的建设时期。
国家百废待兴,最需要实干家,当时的典型劳模自然是“铁人王进喜”。
1960年初,东北的石油大会战打响。
王进喜带领钻井队下了火车,一不问吃、二不问住,先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纪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油井来,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就这样狂热地投入到了生产,工业学大庆,逐步形成。
除了工人,大寨的农民也不落后,他们带动全国人民一起生产。
作为已经懂事的莫言,对那时期人们的干劲是深有体会的,六十年代末,莫言已经投入到生产,由于年龄尚小,就给生产队放牧,放牧对于莫言来说,一样有激情。
七十年代的人是相当胆怯的。
——莫言
由于社会形势的转变,七十年代以后,这种全民“奋战”的劳动激情受到影响,七十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春风吹来。
但是作为思想保守的劳动者,不太清楚外来文化。
于是也就出现了莫言口中的胆怯。
但是胆怯并不代表着他们落后和不作为,历史证明,当代的工匠精神,以及社会的栋梁大多是七十年代的人写就。
他们成了社会的主力军,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面对社会巨变时,一边摸索,一边从“小马过河”的寓意里发挥智慧。
作为七十年代的人,莫言已经成年,那时候也已经走进部队,在他眼中,全民摸着石头过河时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谨慎,同时也是这些“胆怯”的智慧,让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前进。
八十年代的人是察言观色的。
——莫言
作为前辈已经为社会奠定下发展基础,八十年代的人自然有点摸不着头脑。
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冲击下,八十年代的人只好察言观色,希望从七十年代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身上寻找经验,再一次突破。
然而社会的发展方向已经被七十年代的人预知,八十年代的人只好沉下去等待时机,看上去八十年代的人已经“沉默”,在莫言眼中,他们是就是察言观色者。
然而八十年代的人现在已经成为家庭的顶梁柱,正是接替七十年代人的社会重担时候,另外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八十年代作家们正在孕育中,这时期,贾平凹、莫言等一批先锋派已经小有名气。
所以在莫言眼中,八十年代的人是继七十年代发展后,继续观望,积蓄能力,等待爆发的察言观色时期。
九十年代的人是极其邪恶的。
——莫言
九十年代,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相较于八十年代的起步,此时的科技和互联网都让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
同时九十年代的人也正在接受来自域外文化的浸染,莫言所说的“邪恶”,指的就是“90后”的一种早熟观念,以及整个九十年代,国人在社会加速剧变时非传统的变化,这些被认为是邪恶。
因为文化的冲击,和社会人性的脆弱,一些教育方面的争议更是令人担忧。
90年代的人透过网络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过早的接触社会,导致了各种早熟现象的发生,无论是早恋还是校园暴力,都成了见诸于报端最引人注意的话题。
而且这种思想的超前,加上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幻化成一种“厌世”的观念,走进人们的视野。
所以莫言用了“邪恶”来形容。
其实就是一种新的时代迷茫,诸如房、车的压力,让人生措手不及。
五十年代的人是比较纯洁的,六十年代的人是十分狂热的,七十年代的人是相当胆怯的,八十年代的人是察言观色的,九十年代的人是极其邪恶的。
——莫言《生死疲劳》
大到社会变迁,小到生活方方面面,在莫言冷峻的笔锋下,一如他沉默寡言的外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开口便一语道破,你觉得作家莫言对各个时代人的思想概括得有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