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东名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第三板块 电磁学 22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
6.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榕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电源两端电 压保持6 V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5 Ω、 10 Ω和20 Ω,电压表示数保持2 V不变。为 完成实验,应选取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D) A.10 Ω 2 A B.20 Ω 1 A C.30 Ω 2 A D.50 Ω 1 A
8.由欧姆定律公式I=U/R变形得R=U/I,结合所学 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B.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则导体的电阻也 为0 C.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变小,导体的电阻将变 大 D.导体两端电压增大时,电流也增大,但其比 值不变
地理
9.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 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 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 A.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 的电阻 B.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C.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 V的电压时,通过 导体乙的电流为0.1 A D.将甲、乙两导体串联后接到电压为3 V的 电源两端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为0.2 A
地理
(3)排除故障后,首先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 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 通过电阻R1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下表,请 在下图1上描点画出I-U图像, 如图所示
地理
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 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通 过 计 算 可
知,此次实验所用的电阻为 5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地理
【易错突破】
▶ 易 错 混 点 1 对 欧 姆 定 律 公 式 I = U/R 及 变 形 式 R=U/I含义的理解
例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可以导出R=U/I,下 列关于这个公式正确的说法是 ( C )
A.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的大小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
阻值都 大 ,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长度 。 ③总电阻的计算:R串=R1+R2+…+Rn。 ④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地理
(2)电阻的并联:
①等效电路:
②理解: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
阻值都 小 ,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
③总电阻的计算:
。(若两电阻
并联,则
)
④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
。
地理
【考点演练】
考点1.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通过某一定值电阻的电流与 它两端电压的关系的是( C )
地理
2.用右图所示电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时,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 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中 实验要求( D ) A.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B.保持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不变 C.保持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位置不变 D.保持电阻R1的电阻值不变,调节 R2的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
体的电流无关 D.当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地理
技巧规律: (1)导体的电阻大小只与导体本身因素(长度、材
料、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通过导体的电流 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凡是说导体电阻 与电流或电压有关或成某种比例关系,皆是错 误的。
地理
(2)借助欧姆定律,理解电阻R的物理意义:某段导 体在相同的电压下,由于电阻的阻碍,所以电阻 越大,电流越小。但对于同段导体(不考虑温度 影响),不管电压或电流如何改变,电压与电流 的比值始终不变。
地理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0 Ω,断开开关S1,
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0.3 A,则电源电压
为
3 V;再闭合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
0.5 A,则R1的阻值为 15 Ω。
【实验梳理】
实验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018、2016、2012、2009年考)
地理
1.在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改变电阻两端的 电压有两种方案:一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二是通过改变电 池的节数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但实验中通 常采用第一种方案。
地理
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 用是调节电阻两端的电压成倍地变化;在探究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 节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3.在分析实验结论时,不能丢掉前提条件。电流 与电压成正比的前提条件是保证电阻恒定不 变;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前提条件是保证导体 两端的电压不变。即正确的表述为:在电阻一 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电流 与电阻成反比。
地理
☞举一反三☜
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 V不变,L1、L2 均是电阻为10Ω的同一规格的灯泡(忽略温度对 灯泡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当仅闭合S1、S2时,通过L1与L2的电流不相等 B.当仅闭合S2、S3时,L1亮、L2不亮 C.当仅闭合S1、S3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 D.当仅闭合S3时,灯L1、L2串联
地理
例题:某同学在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的实验,已知电源电压为3 V保
持不变。
(1)根据下图甲把图乙实物电路连接好。(要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路中的电流
变小)
如图所示
地理
(2)该同学将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可是无论怎 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总为3 V不变,电流表 无示数。你认为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电阻R1接触不良(或断路) 。
地理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a处时,此时电压表 示数为12 V,则R1两端电压为多少?此时通过 电路的电流是多少?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 多少?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a处 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1 两端电压:U1=U-U2=18 V-12 V=6 V,因串联电路中 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此时通过电路的电流:
(3)使用控制变量法时,若题中的导体是“定值电 阻”,则已将“电阻不变”的前提条件隐含于 其中。
地理
☞举一反三☜ 1.从欧姆定律可导出R=U/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当电压为0时,电阻为0 B.不管电压或电流如何变化,电阻不变 C.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增大2倍 D.当电流增大2倍时,电阻减小1/2
地理
A.表一: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 大
B.表二: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电流的增大而增 大
C.表二: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 小
D.表一: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 小
A
地理
5.某学习小组在一次实验探究中利用电压表和电 流表测得多组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表中数 据,判断出他们实验时的电路可能是下图中的 ( D)
数变为0 C.只断开S2后,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
变大 D.S1、S2都断开后,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
示数变小
A
地理
技巧规律: (1)分析动态电路变化的步骤: ①判断电路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 ②判断每一个电表所测的对象; ③确定电路中的电阻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欧姆定
律及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规律,判断对应 电流或电压随之发生何种变化。 (2)开关通断对电路的影响: ①增加或减小(短路某个电阻)接入电路电阻的个 数; ②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 ③使电表所测的对象发生改变。
Ω。
(4)某同学认为将电阻R1换成小灯泡也能得出电
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规律,他的说法正确吗?
为什么?
不正确,因为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
化,不能控制电阻不变
。
地理
(5)该同学接着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 阻的关系”。首先将5 Ω的电阻接入上图2所 示的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 的示数为2 V,读出并记下电流值;然后将5 Ω 的电阻改接成10 Ω的电阻,他下一步的操作 应该是:闭合开关,向 B (选填“A”或 “B”)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同时眼睛 观察 电压 表,直到示数减小到 2 V,并记 下电流值;再改接20 Ω的 电阻,重复上述实验。
地理
10.两个电阻甲和乙,电阻值分别为20 Ω、40 Ω, 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则甲、乙两电阻两端 的电压之比为 1∶2 ;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 中,通过甲、乙两电阻的电流之比为 2∶1 。
地理
11.(1)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 Ω,当它两端接 上4 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4 A;若 通过它的电流为0.6 A,电阻两端电压为 6 V;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0时,通过电阻的 电流为 0 A,此时电阻的阻值为 10 Ω。
地理
13.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的量程为0~15 V, 电阻R1为10Ω。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移至b处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8 A。求:
(1)电源电压;
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 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 测电路中的电流。 (1)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处时, 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由I=U/R可得,电源的电 压:U=IR1=1.8 A×10 Ω=18 V。
地理
(6)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保护电路 。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 系时,应保持 电阻 不变;在探究通过导体的 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是 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进行实验 时,需要电压表示数为0.5 V,但调节滑动变阻 器无法达到该示数,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的 方法是 换一个最大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一种即可)。
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 电压 一定时,导体中 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 反 比,对应图 像如右图乙。
3.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 (1)在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通过移动滑片来
改变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观察 电流 如何变 化。
地理
(2)在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通过移动滑片来 保持不同导体两端的 电压 不变。 以上两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还起到保护电路 的作用。
地理
3.如右图,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将ab 间的电阻由15 Ω换成10 Ω时,下一步操作是 ( C) A.读出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 B.将滑片P向左移动 C.将滑片P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地理
4.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 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地理
▶易错混点2 动态电路分析(开关状态引起电路结 构变化)
例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 V,电路中 各元件连接正确且完好,导线连接牢固且电 流表、电压表接入量程合理,R1和R2为定值 电阻,闭合S1和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地理
A.电压表示数为3 V,电流表有示数 B.只断开S1后,电压表示数变为0,电流表示
地理
考点2. 欧姆定律(10年10考)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 比。
2.公式表达:
。
3.变形公式:U= IR ,
。
4.单位的使用:使用欧姆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
必须统一,I的单位用A,U的单位用V,R的单位用
Ω。
上一页 下一页
地理
5.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电阻的串联: ①等效电路: ②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
(2)教室内的电器全部工作时,通过干路的电流是 20 A,则该教室内的所有电器工作时的总电阻 是 11 Ω。
(3)一个电阻两端接上4 V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是 0.5 A。若该电阻两端接上4.8 V的电压时,通 过的电流是 0.6 A。
地理
12.如右图,电源电压为5 V,R1=5Ω,R2=10Ω,当 闭合开关后,两电表有示数且保持稳定,则甲 电表的示数为 1 A ,乙电表的示数为 5V 。
地理
第一部分 章节梳理
第三板块 电磁学
地理
第22课时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考点梳理】 考点1.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0年5考,
2018、2017、2016、2012、2009年考) 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 电阻 一定时,导体
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 比, 对应图像如右图甲。
地理
地理
7.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 流与电阻的关系”,这个实验中要控制 电阻R两端的电压 一定,
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出了I-1/R图像,如图乙所 示。分析图像可知,当导体的电阻为 20 Ω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1 A;实验过程中,小明 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2 V。
地理
考点2. 有关欧姆定律的理解与计算